建党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3114644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党心得体会(精选多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建党心得体会(精选多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建党心得体会(精选多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建党心得体会(精选多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建党心得体会(精选多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党心得体会(精选多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党心得体会(精选多篇)(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党心得体会 (精选多篇)第一篇:庆祝建党心得体会光阴似箭,岁月如梭,我们的党走过了 90 年艰苦奋斗的道路。在党的 90 岁生日之际,我们每一个人都怀着感概和感激之情。中国共产党自从 1921 年成立至今,走过了 90 年坎坷而光辉的道路,从一个只有五十多人的党组织发展成为拥有八千多万党员、执政六十多年的世界最大政党。90 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明了方向。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从“两弹一星” 到“神七飞

2、天”,从贫穷落后到综合国力第三。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具进的思想路线,勇于变革,敢于创新,提出了一系列的创新理论,作出了一系列的科学决策,牢牢掌握了改革发展的主动权和主导权,创造了改革开放 30 年来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红旗飘飘, ,祖国欣欣向荣,经济蓬勃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中国人民正满怀喜悦和希望朝着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迈进。九十年的光辉历程,走出了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中国共产党是时代的中流砥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了改革开放,让全国人们过上了小康生活。现在的人们家家丰衣足食,不但要吃饱,还要吃好;要穿暖,还要时尚。穿着各色的衣服的人行走在街上成了一道亮

3、丽的风景。以前,人们出行基本是步行,如今摩托车到处都是,甚至开起了小汽车。家家都盖起了小洋房,电视机、电饭煲、电风扇、等家用电器早已走进千家万户;人们在家里就看起了卫星电视节目,真正做到“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人们基本不再写信,有事打个电话,或发个短消息就行了。老百姓的日子是红红火火,都说党的政策好。现在,国家免了农业税,农民种田不但不用交租,还可以得到农药、化肥、种子的补贴。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空前高涨。许多农民回乡务农,在家门口做小工、进厂,不再背井离乡,外出奔波了。好政策可谓一个接一个。如今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国家不但免了学生的学杂费,还给贫困学生家庭补助;全国城乡都实行医保。人们再也不

4、会因为穷而上不起学,不再因为经济困难而看不起病。新农村建设。更是好,村村都通了水泥路。甚至买家电、摩托车、汽车、农机等国家还给予补助。党的政策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农民怡然自得,美的直让人羡慕。在党旗下成长起来的 80 后、90 后是幸运的,我们没有吃过父辈们那些苦,没有经历过动荡的年代。我们在为祖国的繁荣强大而自豪时,更多是感到自己身上的责任,如何在工作中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展现 80 后、90 后共产党员的形象,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我们用激情浇注青春,用爱心燃烧岁月,他们让青春热情在社保的窗口服务中一点点升温、一次次燃烧、一回回澎湃。回首征程我们新潮难平,展望未来,我们信心满怀。昨天,我

5、握紧右拳,站在党旗下庄严宣誓。今天,在共产党的大集体中奋斗,我们肩负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明天,也许我不能做到完美,但我会努力做得更好。第二篇:建党伟业心得体会观看建党伟业 心得体会班别:会计 1022 班学号:100801201450 姓名:杨欢欢今年是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万众瞩目的献礼电影建党伟业终于如期公映了。此片最吸引我的,是剧本本身来源于真实历史之记录。使我得以重温那段激动人心的历史,再次感受革命先辈在那段峥嵘岁月里的热血与激情,感受他们对共产主义事业崇高的信仰和不懈的追求。建党伟业这部电影所叙述的故事自 1911 年 10 月 10 日武昌起义拉开的辛亥革命开始,至 1

6、921 年 6、7 月间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时止,虽然这短短的十年时间里在历史的长河里或许只不过是一瞬间的功夫,然而这十年又是极其不平凡的的十年,在这十年里,许许多多影响中国历史发展走向的著名事件都发生在这十年,比如:辛亥革命、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护法战争、巴黎和会、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等等,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真正称得上是“风雷激荡 ”、 “巨变迭起”。虽然历史事件众多,知名人物众多,然而电影建党伟业却以时间的先后顺序为脉络,以不同空间发生的历史事件为故事的着眼点,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娓娓道来,精彩绝伦,引人入胜。电影中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全面失败,日本全面接收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利益,消

7、息传来,举国震动,全国各地的莘莘学子终于把满腔爱国热情迸发出来,他们以无所畏惧的姿态走上街头,高呼着“爱国无罪”、 “革命万岁”等口号示威、游行,继而火烧赵家楼、痛殴卖国贼;青年学子的拳拳爱国心震撼激扬、感昭日月,不仅在视觉上冲击着我,更在在心灵上感动着我,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就这样以其独特的魅力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之中,凝固在浩浩的历史长河之中了。还有就是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全国各地的共产主义组织分别推荐代表奔赴上海召开会议,这些青年才俊怀抱着共同的理想和主义走到了一起,他们在中国的大地上共同缔造了一个全新的政党,从此中国革命进入了崭新的历史时期,这个叫做“中国共产党” 的政党成立之初只有五十多

8、名党员,他们为了召开一次会议还得东躲西藏,谁又能料到,这个年轻而力量单薄的政党,却在二十八年之后成为新中国的执政党,带领全国人民从此走上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道路!通过观看这部建党伟业 ,我们再一次形象地认识到,在当时的旧中国,无论是封建王朝还是北洋政府,无论是国民党还是其他民主党派,无论是议会制、总统制、还是君主立宪制,都救不了积贫积弱、处于列强环饲的旧中国,在那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无数仁人志士在黑暗中探索,在探索中思考,最终他们发现,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国人民的不二选择!中国共产党给中国带来的是 60 年的和平发展环境,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从所未有的教育推广和文化普

9、及,是一个属于中国自己的工业文明时代。而这一切,都发源于 90 年前,发源于 1921 年的 7 月,发源于那些已经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足迹的人们。一路曲折一路歌,从当年建党之初的五十多名党员到今天拥有将近八千万党员,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九十年的风雨历程。这九十年是不平凡的九十年,是可歌可泣的九十年,是丰功伟绩的九十年,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我为中国共产党所取得的成就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观看建党伟业 ,重温中国共产党建党那段峥嵘岁月,感受革命先辈崇高的信仰,以及他们为了自己的崇高信仰而执着地去努力奋斗,使我再一次深深地被他们的革命精神所感动,自己的理念信念也得到了洗礼,思想境界也得到了进一

10、步升华。最后我想诚恳地说一句:建党伟业真的是一部好看的电影,一部让你感动的电影,一部成功的电影!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品味眼前幸福的人生!第三篇:建党伟业心得体会建党伟业心得体会今天,刚看了建党伟业巨片,作为预备党员的我也荣幸参加,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认识和理解,在此形成一篇观后感。2014 年 7 月 1 日中国共产党建党 90 周年的日子,作为向这重大历史时刻献礼的影片,豪华巨制建党伟业从 1911 年北洋政府成立前夕一直演到 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两小时故事脉络按时间分为三步:袁世凯北洋民国政府,中国陷入军阀割据年代;俄国十月革命、中国五四运动,领袖、学生斗志

11、昂扬演说和浩大游行;中国共产党成立前惊心动魄一幕幕。建党伟业围绕 1921 年前后展开,展现了从 1911 年辛亥革命后到 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时间内的历史故事与风云人物,它以毛泽东、李大钊、陈独秀、蔡和森、张国焘、周恩来等第一批中国共产党党员为中心,讲述了他们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为国家赴汤蹈火的故事。一、历史的拐点建党伟业选取了中国百年近现代史上的一个爆破点辛亥革命作为影片的开始。自辛亥革命一声枪响,中国开启了从传统到现代艰难转型的序幕。积贫积弱的中华大地,此时正面对双重挑战。第一重挑战来自外部,自工业革命已降,东西方列强耗时数百年,顺利完成了现代化转型。而沉睡在传统体制之上的中国错失

12、现代化转型的先机,在比较优势全无的前提下,无力迎战东西方列强的入侵。除饱受列强欺辱外,中国还面临内在的挑战,即积重难返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矛盾,让衰落的中华帝国失去了往昔的从容。对先天不足、后天欠缺准备的中国来说,无论如何“穷则思变 ”,都将是仓促和混乱的尝试:从 1911 年 10 月 10 日武昌起义爆发到 1917 年 7 月 12 日张勋复辟失败,短短六年时间,中国便发生了 2 次复辟,更换大总统 3 回,爆发内战 4 场。对处于黑暗和混沌中痛苦摸索的中国人来说,近现代历史上的短短 10 年好似看不到曙光的漫漫长夜。内外交困的中国人民生活苦痛,民族危机加剧,各种思

13、想观念激荡:帝制、君主立宪、共和、德先生、赛先生在这一些混乱的表象后,青年时期的毛泽东以常人难及的眼光深刻洞察中国的现实:中国的问题比任何国家都要复杂,因而不能照抄照搬他国理论。不能照抄照搬并不意味着不应以先进理论为指导。在种种主义和思想的实践破产或胎死腹中之后,埃革命的成功给求索中的中国革命者以启示。苏维埃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更是庶民的胜利。苏维埃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性和俄国革命的个体性相结合碰撞出来的耀眼火花,也激励着穷则思变的中国革命人。在找到了全新理论的指导后,一大批仁人志士前仆后继,经过长期的准备和酝酿后,中国共产党于 1921 年正式成立。这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拐点,从此之后

14、,中国历史开启了风云际会的新篇章。二、小节不拘与大事不虚建党伟业着力展现了从辛亥革命爆发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十年历史。通过流动的历史画卷,意在说明,唯有把握问题实质、借助正确理论指导的政党,方能带领中国争取国家的独立,实现民族自强,进而以崭新的姿态重归世界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舞台。建党伟业面临的难题在于,如何在有限的时空范围内,展现无限宽广和影响深远的历史?从辛亥革命的枪响到中国共产党成立,这短短的十年中,出现了许多的事和许多的人。为了能够实现还原历史和构建故事的双赢, 建党伟业的创作团队采取了小节不拘的创作原则。比如,在辜鸿铭和罗家伦的辩论中,辜鸿铭这样说道:“孔子教人的方法,如同数学家的加减乘

15、除,两千年前是三三得九,现在仍是三三得九,不会三三得八。”这段对话取材自辜鸿铭与伊藤博文之间的论战。这种失事求似的挪移,反而增强了建党伟业的层次感。此外, 建党伟业也没有刻意回避儿女情长,蔡锷和小凤仙的离别,毛泽东和杨开慧的相识、相知和相恋,都拍得动人心弦。与小节不拘的创作方式相映成趣的是大事不虚,为了客观还原历史, 建党伟业不仅在历史事件上尽力做到了实事求是,在人物刻画上也力求还原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比如,为了称帝而与日本签署二十一条密约的袁世凯,也并非一味卖国求荣;在各种思想交汇的北大,辜鸿铭的观点也并非全然歪理邪说,其维护传统文化的观点自有其可取之处;胡适的实用主义也并非毫无道理。这种小

16、节不拘、大事不虚的创作方式,以具体的历史脉络为骨,以历史事件为肉,以演员的表演为神,在神骨肉兼具的前提下,使建党伟业的历史画卷气韵生动起来,在保证艺术性的同时,增加了影片的观赏性。三、启示伟大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能够应对巨大挑战的文明,才能获得前进,反之,文明就会停滞或者流产。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的十年,是中国现代化进程面临巨大挑战的十年。在面临巨大挑战的前提下,各种理论、学说以及实践行动的先后失败,无不说明这些理论、学说和行动无法带领中国人完成国家独立、民族富强的伟业。相反,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带领中国走出历史的困局,开创中国特色的现代文明。但汤因比也曾言:“对一次挑战做出了成功应战的创造性的少数人,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经过一种精神上的重生,使自己有资格应对下一次、再一次的挑战?”纵观历史,任何一种文明模式的发展过程,都是一场成就与问题的拔河比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中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并且初步实现了百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