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学中人的生活方式问题的哲学审思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3112531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国学中人的生活方式问题的哲学审思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关于国学中人的生活方式问题的哲学审思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关于国学中人的生活方式问题的哲学审思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关于国学中人的生活方式问题的哲学审思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关于国学中人的生活方式问题的哲学审思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国学中人的生活方式问题的哲学审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国学中人的生活方式问题的哲学审思(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国学中人的生活方式问题的哲学审思“国学 ”一词在中国古代最早指的是学校或教育管理机构。据周礼春官 乐师记载:“ 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 ”“国学”一词的这一基本涵义沿用数千年,至清末民初才发生语义转换,被用来指称中华民族的学术文化。对于国学的研究,首先要解决的是研究范围的问题。吾师徐小跃教授认为“应从学术和思想两方面来确定国学的研究范围。作为学术性的国学内容极其广泛,涵盖了中国传统所有的学问。而从思想角度来看,国学所包含的内容主要当是儒道佛三家思想”。亦即,首先可以确认的是,国学的研究范围大致可分为:作为学术性的国学和作为思想性的国学。作为学术性的国学当然也包含对人的生活方式问题的

2、涉及,但因其范围之大、内容之博,对这部分的全部研究并不能集中和清晰地展现国学中对人的生活方式的思考。再者,由于文化的基础和核心在于思想,而国学作为一国之文化的全部指称,其基础和核心部分自然也在于作为思想性的国学部分,即儒道佛三家思想。故而本文主要是以作为思想的国学即儒道佛三家学问为中心来梳理整合国学中的生活智慧。儒道佛三家思想作为一种关切生命的哲学,十分关注人的存在方式问题。而人的存在方式又包括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每个人都是在这两种矛盾对立的方式中同时存在。生存方式主要是指满足人的生理、物理及自然需要的存在方式。而人所独有的对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的追求则构成人的生活方式。中国哲学主要关注的是人以

3、何种生活方式去超越生存方式而存在,其讨论的重点在于人的生活方式问题。儒道佛三家思想作为国学的基础和核心,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各有形成其独到而成熟的关于生活方式问题的理论智慧。三家之生活智慧主要在理论、实践和理想三个层面逐步呈现,即人在处理好基本的生存状态后首先面对的是生活事实,在对生活事实的熟悉接受后提出问题、认识问题并进行理论探索总结知识;而后在实践的过程中修正和完善理论,继而将之转化为一种实践能力和实际行动,落实为生活实践;最后升华为生活理想去追寻和靠近,实现人的生命价值。1 理论层面:对生活之道的认识和把握在对生命问题和生活之道的探索上,儒道佛三家各自就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人生的理

4、想、境界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各自完成了其在这个层次的理论圆融,为人生指明了方向。在理论层面的探讨上,三家之智慧主要表现在重视本然的生命观和体认心性的认识论。重视本然的生命观儒家经典中庸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此处的天命之谓性的 “性 ”就是万物之性,是差别性、个性。即天地自然赋予了宇宙万物各自的本性。宇宙间所有存在的属性都是天命给的,即天地自然所给的。 “率联盟性”即是遵循、依照万物之性,如此才得以构成道的世界。儒家的亚圣孟子谓:“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存心”指的是对良善之心的保存。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求其放心 ”是找回放逸的心。所有的

5、这些“率性”“存心”“求其放心”等等都是对本然之心、自然之性的肯认、保存和恢复,并最终将其光明出来。道家哲学认为生命与自然紧密相连。老子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此“ 自然”即自自然然、本来如此。 “法自然”也就是“法”万物的本真本然之性。 “道法自然”即依 “道”而行、与“道” 同体。老子极其强调生命个体对“ 自然 ”的遵循,认为在“自然”的状态下,万物各以其本身的固有状态自由显现。而为万物所效仿的“道” ,其本身的存在和运行状态也正是如此。庄子的“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 ,也是在强调要因顺自然,才能不失人之本性。故而道家哲学认为生命是以自然的状态存在,是对本然的依着。佛教

6、认为生命中最重要最宝贵的是心性,其生命观中的价值取向主要是体现在对心性问题的认识和探讨上。佛教认为“心性本净,客尘所染。 ”即人的本然心是清净无染的,而这种先天所具有的清净心有可能在后天被各种因素污染和遮蔽。但此清净心不会失去,只要拂去此心的尘埃,就可以重新呈现出智慧的光明、清净的世界,照见具诸真实本性、清净佛性的本然心。三家最后得出结论,即人的生命的应然性在于人的本来状态,这个状态是不为后天环境所影响所蒙蔽的本然状态、天然状态,三家之哲学根基也都在于此。这是三家对于人在这个世间以何种方式生活所给出的理论探索,即重视本然、回归自然的生活之道。1.体认心性的认识论儒家注重以对心性进行体认的方式去

7、认识和实现自我。孔子的认识论以“仁” 为出发点,并认为 “君子义以为质”。“义 ”的要求就属于生活方式的范围,以“义”为人之本质说明了儒家在认识论上首先是认为人的生存方式是要落实到人的生活方式上的。而后,孟子将孔子的仁学理论发展为明确的心性论认识,认为“仁,人心也” 、 “人皆可以为尧舜”,即人所本有的“仁” 的心性使得人人都有可能、有潜能成为圣人。但是他也认为“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 。如果失去这个“几希” ,那么就与禽兽无异。故而儒家特别重视对心性的保存养护,倡导尽心知性、存心养性、存理复性等等。这些都是儒家学者在心性体认方面的探索成果。道家以“为道 ”之方式去体认心性。老子认为 “道”化生

8、万物且不主宰外物,而是任其自然发生发展,是“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而人是效法 “道”的,即对于人来讲,不妄为、不肆意扩张个人意志,注意到万物的差别性,顺应万物之个性、特殊性,辅助其发展,就是法“自然 ”,就是法 “道”。这其中就肯认了自然之性是人之本然、人之真性。庄子进一步提出了“心斋”“坐忘” 的心性修养方法。 “心斋” 是虚其心, “坐忘”是远离分别,他认为要在虚心和物我两忘中回归到自然状态。道教则吸收了儒佛两家的心性学说而倡导“性命双修” 的生命智慧。佛教认为“一切众生无不具有觉性,灵明空寂,与佛无殊”、 “人人悉有佛性”。即人人甚至除人之外的众生都是具有觉性、自性、本性,即佛性的。

9、然此性若被无明遮蔽,则需要“明心见性 ”以破除迷妄,彻证此性以悟道成佛。三家在认识论上虽各有侧重,但他们都认为应通过对心性的培养、体认去实现各自的追求,即成圣、得道、成佛。三家充分肯认了心性问题在人的生活方式问题上对于人的重要性。这正是三家所共有的对生命的认识以及对生活之道的把握方式。实践层面:对生活方法的择选和践履在对生活方法的择选上,儒道佛三家依其各自的生命观和认识论作出了不同的智慧判断,并且各自形成了其系统的修身养心的生活实践活动。这些为了满足日常生活需要所进行的活动形式和行为特征即生活方法大致可以分为养身养形的外修法则和养心养神的心性实践。养身养形的外修法则儒家重视人的现世存在,珍爱生

10、命。认为“养其身以有为也”,即锻炼身体、保养好身体才可以在现实中有所作为。具体说来,首先,儒家认为气是身体的物质基础,重视以养气来达到健体的目的和配以道义的养气工夫以养心。如孟子的养气理论以及二程对之的发展。其次,荀子认为“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 ,明确指出了人的身体健康与适时运动的关系。且儒家倡导的“六艺” 在养身方面也有显著的效果。再次,宋明理学家十分注重以静坐来达到养生的目的。另外,儒家也认为调养性情、均衡饮食、合理作息等都是有助于身体健康的。道家和道教非常重视身心的护持和修炼,认为修道应性命双修、形神双修、身心俱炼。首先,老子提出“摄生” ,庄子提出“养生” 。且道教认为人身难得,身

11、体是修道之基,故而十分重视对肉体生命的锻炼养护。其次,道家道教崇尚自然,认为养身应顺应自然之时之序,与自然之变化协调。再次,道教甚至在养身养形方面提出了“长生不死” 的命题,认为人类可以通过一定的修炼方法实现肉体不死。另外,道教也提倡通过对饮食、起居、卫生习惯的调适以及对各种养生功法的习练来实现养身的目的。与道家不同,佛教认为色身是因缘和合而成,故而否认人的现世存在,并不十分强调外修的工夫,即对肉体的护养。其修行的重点是落在心性实践上。但佛教同时也是一个尊重生命、爱护生命的宗教,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仍形成了一系列的有助于肉体护养的修行方法,如素食、饮茶、登山、瑜伽、步行、出坡等等。这些修行方式虽

12、不完全以养护肉体为目的,但修行者也可因此获致一个健康的身体。2.养心养神的心性实践在养心养神的认识和践行上,儒家认为“道心惟微” ,即“ 道心 ”作为人之为人的根据,主管人的生活方式,其本身是非常微妙微小不容易被发现和证得,且常常与主管人的生存方式的“人心” 相矛盾冲突的。所以儒家特别重视人的道德修养,其实践方式主要是对良知的自觉之知和推行,即“致良知” 。儒家认为的良知是可以显现一切符合人之根性的道德的总根源,等同于天良、良心。所以儒家认为将良知守护好了,五常、五德等这些属于人之根性的道德便可自然生发。在精神的调摄方面,儒家认为人的喜怒哀乐应有节,应不逾矩、不过度。即中庸所言的“致中和” 。

13、以此达致意气平和、心绪安宁之境。道家主张清静无为、恬淡寡欲,提倡“致虚极、守静笃” 和 “去甚、去奢、去泰”。老子的“治人事天莫若啬 ”的“啬”以及“我有三宝 ”中的 “俭”也都强调的是要爱惜精神,使其不外驰。这是一种主静、少欲的精神修养方式,可以使人获致宁静淡然的心境。道家也强调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向往“逍遥游” 式的生命境界。这种对生命自由的珍视有助于个性的解放和彰显。另外,道教的内丹修炼作为一种性命双修的实践方式对心性的炼养也是大有裨益。佛教对于面向人的精神世界的心性实践这种向内的探索和践行尤为重视,其修行实践的学问非常之多,其中戒定慧是最主要的“三学” 。而戒定慧中的定,即禅定修习,是最

14、为广泛使用的心性修炼工夫。禅定指的是借助于打坐调息并辅以参悟佛教义理等方式使精神专注,得以净虑。由静入定,由定而慧,以至于明心见性。另外,禅定工夫亦有助于人体的自我调节和从根本上祛除引发心身疾病的内在根源。三家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积累出的这些宝贵的生活智慧,使得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超越一般的生存模式而变得更为合理和完善。养神可以达到养形的目的,反之,养身的同时亦可以养心。以养心养身的方式生活,使得基本生存方式得以完善和提升为一种质量更高的生活方式,人的现实存在的具体形态以一种合理和美好的生存状态实现。在这种文化熏养下的实践活动,使得人的生活在超越了基本的必须的生存实践后规范得更具人的生活特征

15、,对这些生活方法的择选和践履使得人们的生活实践更具存在意义。理想层面:对生命意义的感悟和追寻三家对于生活方式问题的关注除了对生活之道的最基本的认识思考、理论总结以及对生活方法的选择并付诸实践外,还有在理想层面上的对意义世界的向往和追求。理想层面的生活智慧的得出基于理论探索和实践发展的追求,且具有一定的现实可能性。这些可能性大致可以概括为知行合一的境界追求和超越有限的宗教情怀。知行合一的境界追求理论层面与认知有关,近似于“知” 的层面,实践层面与行动有关,近似于“行” 的层面。三家生活智慧的高明之处还集中体现在将“知 ”的层面与“行”的层面完美融合的理想层面。这种理想层面的情境以儒学命题概括之,

16、即:知行合一。知行合一的“知” 首先不是一种理性的见闻之知,而是一种可以从心底深处发动的德性之知,发动于一种美德。此点是人区别于其他一切生命存在的最为核心的特殊部分,即德性生命。因为人是一种德性的存在。另外,此“知” 也是在心灵和精神上的一种情感认知,具有一定的感应性和驱动性,一般的理性之知是达不到此种效果的。而伴随着情感驱动的同时是行动的落实,所以这种具有同一性的知行论并不只是简单的理论指导实践的从而保持一致的认识论,而是理论从内带动实践引发实践的理论与实践一体的境界追求。道家的“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佛教的 “解行相应”无不是同一原理。这种境界追求是生活积累得出的部分经验智慧和美好的先验性期待相契融的一种美好目标和愿景。3.超越有限的宗教情怀三家学问之生活智慧中的超脱部分还表现为三者都有一定的宗教情怀。宗教情怀并不是指对宗教神灵实存性的认可与膜拜,而主要指向的是一种神秘特征和无神特征同在的超越性。在宗教情怀的感染和驱使下,人能够在修正自身的过程中不断超越自身,实现人与自然、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社科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