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十一五规划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33112203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67 大小:3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十一五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江苏省十一五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江苏省十一五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江苏省十一五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江苏省十一五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十一五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十一五规划(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华日报今全文刊登江苏省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05-17 08:15:07 复制本文地址传给 QQ/MSN 线上好友【大字 中字 小字】【打印】【发表评论 】目 录 序 言第一篇 发展背景和发展阶段第一章“十五”发展成就第二章“十一五”发展阶段第二篇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第三章 指导思想第四章 总体目标第三篇 发展重点和政策取向第五章 产业发展第一节 积极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第二节 着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第三节 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第四节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第五节 加快信息化步伐第六章 城乡发展第一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第二节 建立城乡统筹发展机制第三节 推进城市现代化第四节 优化城镇体系布局第七章 区域

2、发展第一节 优化产业布局第二节 加强区域分类指导第三节 构建空间开发新格局第四节 健全区域合作互动机制第八章 和谐社会第一节 坚持富民优先第二节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第三节 建设文化大省第四节 发展卫生事业第五节 强化社会公共管理第六节 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第九章 人口资源环境第一节 加强人口工作第二节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第三节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第四节 发展循环经济第五节 加强资源管理第十章 科教人才第一节 强化自主创新第二节 优先发展教育第三节 建设人才强省第十一章 体制改革第一节 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第二节 健全现代市场体系第三节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第四节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第十二章 对外

3、开放第一节 提高对外贸易水平第二节 优化利用外资结构第三节 提高经济国际合作水平第四节 加快人才国际化步伐第五节 提高开发区发展水平第四篇 规划保障和规划实施第十三章 经济调节第一节 调整积累和消费比例第二节 合理配置财政资源第十四章 重大工程第十五章 实施机制第一节 建立完备的规划体系第二节 完善衔接协调机制第三节 形成分类实施机制第四节 强化组织落实第五节 健全监督评估机制专栏 1: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规划的功能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规划是政府对国民经济和社会中长期发展在时间和空间上所做出的战略谋划与总体部署,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从“十一五

4、”开始,国家将中长期发展“计划”改为“ 规划”,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发展理念、政府职能等方面的重大变革。发展规划具有阐明政府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有效配置公共资源、引导市场主体行为的基本功能,是战略性、政策性、指导性和约束性的规划。根据国家对发展规划的定位,规划中的量化指标分为预期性和约束性两类:预期性指标:是体现政府战略意图、引导未来发展方向的指标,主要依靠市 场主体的自主行为实现,政府通过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政策引导社会资源配置,使市场主体行为方向与政府希望的发展方向尽可能一致。约束性指标:是体现了政府意志的指标,是政府向人民作出的承诺,是上级政

5、府对下级政府和同级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的工作要求,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和有效运用行政手段确保实现。序 言“十一五” 时期(2006 2010 年),是江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江苏省委关于制定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十一五”期间江苏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发展重点和政策取向,是全省各级政府和部门依法履行工作职责,编制和实施各类规划、计划以及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是今后五年全省人民共同努力的行动纲领。第一篇发展背景和发展阶段第一章“十五”发展成就“十五” 期间,全省人民以邓小

6、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富民强省、“两个率先 ”目标,弘扬“三创” 精神,实施五大战略,优化发展环境,推进协调发展,提前实现了“十五 ”计划的主要发展目标,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展顺利,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台阶。经济实力快速提升。2005 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18272.12 亿元,年均增长 13.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24515 元。财政总收入 3124.8 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 1322.68亿元。经济增长效率明显提高,资本产出率由 2000 年的 22%上升到 38%。经济结构得到优化。2005 年,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为 7.6:5

7、6.6:35.8 ,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结构为 35.6:32.4 :32.0;城市化水平达到 50.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 24.3%;苏南、苏中、苏北共同发展,沿江、沿沪宁线、沿东陇海线、沿海产业布局主体框架初步形成。体制活力不断增强。各项改革有效推进,民营经济发展、农村税费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事业单位改革、投资体制改革、政府职能转变等取得明显成效,体制机制活力进一步释放,非公有制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逐年上升。积极推进法治江苏、平安江苏、诚信江苏建设,市场环境日趋完善。开放水平显著提高。“十五 ”期间外商直接投资保持全国前列,五年累计达到 570 亿美元,世界 5

8、00 强企业已有 236 家落户江苏;2005 年,进出口总额达到 2279.41 亿美元,其中出口 1229.82 亿美元;对外经济合作保持全国领先;开发区建设的规模和质量明显提高。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新建高速公路 1800 公里,总里程达到 2886 公里,新增铁路营业里程 808 公里,相继建成 3 座长江大桥,新增万吨级以上泊位 79 个,总数达到 208 个;新增电力装机 2300 万千瓦,总装机容量达到 4230 万千瓦;新增 13 条国际空运航线;水利工程建设取得积极成效,防洪排涝和供水能力明显增强; 建立起技术较为先进、覆盖面广、基本适应信息化需要的现代信息基础网络。社会发展日益

9、进步。2005 年,全社会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 1.48%,年均增长 28.8%;义务教育进一步巩固,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到 89%,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33.5%,高校在校生总数全国第一;文化大省建设步伐加快,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学艺术和哲学社会科学取得新成绩;公共卫生预防体系逐步完善;成功举办第十届全国运动会,群众体育得到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2005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2319 元、 5276 元;五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 380 万个;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 952 万、1123 万、838 万,新型农村

10、合作医疗覆盖面达到85.5%,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水平提高;农村“五件实事 ”得到有效实施,改善了农村住房、饮用水、道路、医疗等条件;积极推进绿色江苏建设,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得到初步控制,局部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生态保护体系逐步形成。“十五” 成就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五年来,全省上下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主动适应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抢抓发展机遇,破解发展难题,增创发展优势,实现了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1)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步伐不够快。经济

11、结构性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本投入和资源、能源消耗的格局尚未根本转变,资源环境压力加大。(2)科技创新能力不够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还未完全建立,创新人才缺乏,创新动力不足,创新机制不活,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品牌。(3)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发展不够协调。居民收入总体水平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存在;社会事业投入不足,结构不合理;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健全;就业压力增大,因利益调整引发的社会矛盾增多。(4)体制机制不够完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没有到位,现代市场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市场主体的活力还不够

12、强。这些矛盾和问题需要在发展和改革中逐步加以解决。表 1:“十五 ”计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第二章 “十一五”发展阶段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一五” 时期尤为关键。立足“十五”打下的良好基础,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江苏经济社会将迈入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市场化互动并进的新阶段。 工业化转型期。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工业化加速推进,居民消费结构持续升级,新的消费需求不断涌现,经济增长将呈现消费、投资“双轮” 驱动的格局,为江苏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江苏总体上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并向后期迈进,将呈现制造业和服务业共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经济增长质

13、量和效益明显提升的新特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低消耗、低排放、集约化、高效益的新型工业化成为江苏经济发展的主流。城市化加速期。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加速推进期,人口、产业将进一步向城市集聚,“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大力推进长江三角洲等大城市群发展,为城市化增添了新的动力。江苏工业化程度较高,城市化进程较快,农村人口将加速向二三产业转移,城市现代化步伐将明显加快,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日益增强,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城市化将成为推动江苏经济社会和区域发展的主体力量之一。 国际化提升期。经济全球化向纵深推进,国际投资与贸易快速增长,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步伐加快,为江苏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扩大进出口

14、贸易、提升经济国际化水平提供了新的机遇。随着我国加入 WTO 过渡期的基本结束,我国将在新起点上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江苏突出产业集群发展,加快建立适应国际竞争的产业体系、面向国际市场的营销体系、与国际接轨的商务服务体系,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发展开放型经济,必将促进江苏经济发展迈向更高水平。 市场化完善期。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各项改革加快推进,重大体制改革将取得突破性进展,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政府职能加快转变,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逐步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将为江苏加快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体

15、制环境。 第二篇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第三章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富民强省、“两个率先 ”的目标,按照“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实行富民优先、科教优先、环保优先、节约优先方针,在更高的起点上实施五大发展战略,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又快又好地推进“两个率先” 。 坚持把实现又快又好发展作为“十一五” 发展的主题。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

16、决前进中的问题。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 ,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坚持把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作为“十一五” 发展的主线。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并举,着力提高先进制造业的竞争力、现代服务业的贡献率。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着力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推进集约和节约发展,着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坚持把统筹协调发展作为“十一五” 发展的基本要求。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坚持不懈地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全面的问题,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强分类指导,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加大社会事业投入,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坚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十一五” 发展的战略任务。建立健全自主创新体系,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全面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加快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