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解读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3112194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国际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国际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国际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国际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解读(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际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解读一、 教育概览简述 经合组织长期不遗余力地开展比较教育研究,不但是比较教育研究的主要支持者与研究者,也是世界各国教育研究成果的分享者与展示者。 教育概览便是研究成果的展示和共享平台。 为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高质量的比较教育研究,经合组织早在 1973 年便发表了引导政府决策的教育发展指标体系报告,率先就如何衡量教育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提出了 46 个指标。随后,经合组织于 1992 年出版了教育概览:经合组织参数 , “提出了第一套较为完整的国际教育指标体系”1 。时至今日,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态势多样且快慢不一,为了收集大量的信效度高的教育数据并对其进行科学可靠的分析,经合

2、组织也在不断修改和补充国际教育指标体系。但是,通过 1998 年、2001-2016 年教育概览:经合组织参数的 17 份年刊所运用的教育指标体系可知,经合组织教育概览提供的核心信息已相对明确:一是教育制度的人口、经济和社会背景;二是教育制度的特征或教育过程;三是教育产出。2 各国教育政策制定者、研究者和教育教学工作者解读经合组织教育数据和系列报告,分析世界教育发展最新态势,规划和调整教育政策,部署教育发展工作,体现了经合组织及其教育概览对各国教育发展和国际比较教育研究工作长期的无可取代的贡献。 二、 教育概览 2016:经合组织参数 高等教育数据解读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教育全球化愈演愈

3、烈,高等教育作为竞争、合作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受到各国广泛的重视。时时把握高等教育的态势与发展走向不可松懈。2016 年 9 月 15 日, 教育概览 2016:经合组织参数发布,其中,经合组织对所收集到的最新、最广、最权威的高等教育数据做出了分析。与教育概览 2016的侧重点相呼应,本节将从高等教育人口、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和高等教育产出三方面对其中的核心信息和最新变化进行解读。 高等教育人口 1.高等教育人口规模呈扩大趋势 近年来,无论经合组织成员国,还是与经合组织合作密切的伙伴关系国家,其高等教育人口规模都呈扩大趋势,这一事实有目共睹。 教育概览 2016中的数据统计显示:在经合组织成员国 25

4、64 岁的人口中,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占总人口的平均比重从 2000 年的 22%提高到 2016年的 35%,其中大部分是高等教育本科学历或同等学力。在经合组织成员国,42%的 2534 岁的人达到了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经合组织预计,成员国中“平均将有 36%的年轻人在 30 岁以前至少在高等教育机构中毕业一次,将有更多人接受高等教育”。 3 需要警觉的是:虽然在加拿大、以色列、日本、俄罗斯等发达国家 2564 岁的人口中,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重直逼甚至超过 50%,但在中国和印度尼西亚,这一比重仍低于 10%。 2.攻读科学和工程专业的大学生居多 在本科和硕士毕业生中,这两个专业的毕业生占 2

5、2%;攻读这两个专业的博士毕业生占所有博士毕业生的比重更大,达 44%。 攻读研究生学位的理工科学生人数增加,反映了目前全球经济和就业市场的竞争压力较大4。相较于本科毕业后继续提升学历,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理工科大学生更倾向于实际工作经验的积累,即本科毕业后就业。但由于就业市场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理工科本科生选择继续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学位。其目的有两个:一是缓解就业压力;二是以硕博阶段的学习和研究生文凭更好地武装自己,以在就业市场占据更大竞争优势。另外,这一现象和发展趋势也间接说明科学和技术领域将有更多的、更深入的研究和发明活动5。这也进一步突出了高等教育,尤其是研究生阶段教育所承

6、担的科研使命。 3.高等教育不同专业间存在性别差异 大学毕业生中女性多于男性,女大学生比重达57%。但专业不同,毕业生的男女比重有所差异。经合组织通过国际成人能力测评项目对各国大学生所学习的专业领域进行调查发现,在某些领域,女性人数仍然较少,如科学和工程;某些领域则过多,如教育和卫生6。2016 年相关数据说明,教育学专业毕业生的男女比例是 14,大部分男性更倾向于选择工程、制造、建筑、科学、数学和计算机技术等专业。 4.高等教育人口受父母教育背景影响 父母的教育成就会对孩子产生相似的影响,即孩子的教育成就可能会向他们的父母靠拢。在经合组织成员国2544 岁的非学生人口中,平均有 40%是大学

7、毕业生。在这些人中,有 68%的人的父母至少有一位是从大学毕业的。在教育概览 2016中,经合组织由此推断,有高等教育学历的父母可能会对孩子接受高等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 高等教育经费投入 高等教育发展的每一步都是要“下血本” 的。一方面,高等教育阶段学生平均花费最高,高等教育机构教学人员与行政人员劳动成本高,学校教学设备及其维护成本也高。另一方面,高等教育机构承担大量的科研任务,社会服务力度持续加大,要求更多的经费支持科研和实践活动。除此之外,教育全球化背景下各国高校竭力促进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留学生教育和海外办学等都对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提联盟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下面从公共投入、私人投入和资

8、助体系三大影响主体解读目前国际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情况。 1.高等教育经费的公共投入 高等教育公共经费多投入于公立高校 在经合组织大部分成员国中,公共教育经费投入到高等教育机构的金额要比投入到初等和中等教育机构的少。但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越来越多,高等教育机构所接受的公共教育经费在 xx-2016 年间平均增加了 22%。更重要的是,高等教育的公共经费更多地投给公立高校。举例来说,公立高校学生平均每人所接受的公共经费是私立高校的 3 倍。 高等教育公共经费多来自中央政府 高等教育公共经费的来源按政府级别可以划分为中央政府对高等教育的公共支出、区域政府对高等教育的公共支出,以及地

9、方政府对高等教育的公共支出。经合组织成员国高等教育的公共支出平均有 85%来自中央政府。其中,有 12 个国家由中央政府为高等教育提供全部的创办资金。但在比利时、德国、西班牙和荷兰,高等教育的资金有过半是区域政府提供的,地方政府基本上没什么贡献。在芬兰和爱尔兰,地方政府承担的高等教育公共支出则超过 10%。7 需要注意的是,政府能否承担、能承担多少高等教育所需经费,与国家的综合实力、经济发展水平、教育发展水平、劳动力成本水平等密切相关。因此,不能完全照搬这些数据,并向此靠拢。 2.高等教育经费的私人投入 高等教育私人投入占总投入比重增加 高等教育势头猛进的发展所需要的成本增加了各国政府的压力,

10、为此,缓解政府在高等教育方面承受的经济压力成为目前经合成员国家在做的重要工作之一。 “更多国家正在将高等教育的成本从政府转移到家庭”8。目前,高等教育机构平均 30%的支出由私人承担,这其中的 2/3 更是由家庭承担,主要是通过缴纳学费的形式。 这是否意味着家庭与学生个人自己“花钱买罪受” 呢?其实不然。正如教育概览 2016中所言,高等教育对个人而言是有高回报的。只要能保证家庭与个人所花的钱能够公平合理地花在每个学生身上,那么这些个人所投入的花费就是值得的、合理的9。经合组织认为,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在就業市场上占据更大的优势,进而能够收获更高的收入和社会地位,拥有更强壮健康的体魄和更优的生活

11、品质,这都是个人投入经费于高等教育后得到的高回报。 在私立高等教育机构就读的学生承担更高的学费 经合组织统计了所有成员国和合作伙伴国家的公立、私立高等教育机构本科学费标准,证实私立高校的学费普遍高于公立高校。而且在以上国家中,大多数国家的私立高校比公立高校的学费高了不止一点。美国私立高校本科生每年交的学费平均是公立高校本科生学费的倍;日本和韩国私立高校平均每年学费达 8000 美元,而公立高校不到5000 美元;在哥伦比亚,私立高校的学费平均是公立高校的 5 倍;意大利私立高校的学费平均是公立高校的 4 倍。在挪威和斯洛伐克,私立高校平均每年的学费分别是 6552美元和 2300 美元,而公立

12、高校是不收学费的。10 私立高校的高收费标准并非是漫天要价,事实上,经合组织也给出了一些合理的解释:私立高校的建设和管治所得到的政府和公共资助要远少于公立高校;私立高校吸引生源、增强学校竞争力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提供尽可能优越的生活条件和服务11。 “羊毛出在羊身上”,以上两点强调的私立高校发展需求则需要通过收取更多的学费来实现。 本国学生和外国学生的学费有较大差别 学生考虑是否出国留学、去哪个国家的高校留学首先关注的问题之一就是学费问题。在收集到相关数据的 38个国家中,有 20 个国家的公立高等教育机构对本国学生和外国学生有不同的学费政策。虽然欧盟各国为了促进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对成员国间留

13、学生与本国学生实施无差别的学费政策,但对非欧盟成员国的学生而言,去这些国家留学比在国内读书要贵得多,而且付的学费也比欧盟成员国的学生多得多。例如,非成员国的学生去澳大利亚、加拿大、丹麦、新西兰或瑞典的公立高校留学平均每年要多交 1 万美元的学费;去美国则需要每年平均多交 8000 美元。其他国家对待留学生的学费政策也有不同:在哥伦比亚、意大利、以色列、日本、韩国和瑞士,公立高校对留学生的学费标准和本国学生相同;在芬兰、冰岛、挪威、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则根本不收学费。12 然而,单从学费问题考虑去哪个国家学习是行不通的。留学生一般还要综合考虑各国家的生活成本、各高校的教育质量,尤其是自己国家的

14、留学资助政策和目标高校的留学资助政策等。 3.高等教育资助体系 高等教育资助政策主要受国家经济发展状态和教育发展水平影响,因此,各国以国家为本位,实施明显不同的高等教育资助政策。同时,由于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以及其他教育要素的相互影响,国家内部的资助政策也时常发生调整。为了了解各国高等教育资助整体水平,提供更具实效的资助政策信息,经合组织从高等教育机构学费-资助体系和公共或担保贷款政策两方面对各国高等教育资助体系和目前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说明,其中的关键信息值得注意。 各国高等教育机构学费-资助体系差异化 为了了解各国高等教育资助整体格局,经合组织根据学费的高低和资助水平将成员国的高等教育学费资助体

15、系划分为四类:免学费-高资助、高学费-高资助、高学费-低资助、低学费- 低资助。 北欧国家的高等教育是典型的低学费-高资助。据经合组织 2016 年统计的教育数据显示,这五个国家的学生基本上不用交学费,而且至少有 55%的学生有补助金或公共贷款。但是自 2016 年起,丹麦和瑞典开始向非欧盟成员国的学生收取学费。经合组织在教育概览 2016中也提到,芬兰将此举提上了日程。经合组织认为,这样的调整可能会导致这些国家留学的学生人数减少。13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英国和美国的高等教育则是高学费-高资助。这五个国家的公立高校学费都超过了4000 美元,但同时也有至少 85%的大学生有公共贷款或者奖

16、助学金。位于北欧的荷兰则正在由低学费-高资助向高学费-高资助转变,不但学费有所提高,资助水平也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了。 主要的高学费-低资助国家则有智利、日本和韩国。日本和韩国公立高校本科生每年学费平均高于 4700 美元,智利公立高校本科生每年学费甚至高于 5800 美元。与此同时,这些国家高等教育对学生的资助要低于前两者。但随着高等教育政策的不断完善,他们也在推行相关资助的改革,以使学生获得更大的优惠。 奥地利、比利时、法国、意大利和瑞士的学费标准相对较低,公立高等教育机构平均收取的学费低于 1600 美元,但绝大多数学生没有奖助学金。他们对大学生的资助水平相对较低,而且主要是针对特定人群的。 公共或担保贷款政策的完善 xx-2016 年这十年间,大学生贷款的人数增加了40%。公共或担保贷款政策为大学生入学减轻了负担,但也存在隐患,因为“毕业时他们得到了文凭,但也背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社科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