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33112156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2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广东省“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广东省“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广东省“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广东省“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 年)目 录前 言 1一、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2(一)发展基础 2(二)发展环境 3二、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和发展目标 5(一)指导思想 5(二)发展原则 6(三)发展目标 7三、主要任务和发展重点 7(一)主要任务 7(二)发展重点 9四、保障措施 17(一)加强政策支持力度,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17(二)创新产业服务平台,建立产业服务体系 18(三)加强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19(四)强化监督管理, 规范产业市场运作 20(五)加强组织实施,形成促进产业发展的合力 20附件 1:重大项目表 22附件 2:重点基地园区表 311

2、前 言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环境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的产业,涉及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等。节能环保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显,是国家重点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也是我省重点培育的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十一五” 时期我省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对拉动社会投资、促进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完成节能减排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国家重点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背景下,科学编制我省“ 十二五” 节能环保 产业规划,对指导 和促进我省节能环保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按照印发广东省“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粤府办2009 119 号)精神,根

3、据国家和省有关“十二五 ”规划编制工作的部署及 编制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十二五” 规划的要求,特制定本 规划。规划基准年为 2010 年,规划实施期限为 2011 年至 2015 年。2一、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一)发展基础我省节能环保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跨领域、跨行业、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综合性新兴产业,为推动我省节能降耗、污染治理、生态环境改善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呈现以下三个特点:产业发展态势良好。近年来,我省节能环保产业总体规模迅速扩大,据不完全统计,2010 年产业总产值达 2400 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 5.28%,约占全国节能环保产业产值的 1

4、0%。其中,节能产业产值 700 亿元,环保产业产值 1700亿元。节能环保企业逐渐向规模化发展,涌现了一批年产值超 10 亿元的企业。我省节能环保产业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集中趋势明显,其中又以广州、深圳、佛山三个城市为主。产业水平不断提高。各级政府对节能环保产业技术创新扶持力度逐渐加大,企业自身对节能环保技术开发和推广力度不断增强,科技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培育了一批节能环保骨干企业。我省骨干企业在印染、电镀、线路板、养殖等行业废水治理和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等方面拥有较为完善的技术体系,在城市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垃圾焚烧发电、噪声治理和环境监测等领域具备自行设计及制造成套设备的能力。

5、资源综合利用处理技术体系逐渐完善,废塑料深加工、粉煤灰、煤矸石、危险废物等固废综合利用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LED 系列高效节能照明、智能电网等节能技术设备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服务业市场化居全国前列。截至 2010 年底,我省向社会3公布 92 家省节能技术服务机构名单,其中 75 家列入国家备案名单;41 项节能技术、15 项节能设备(产品)入编广东省节能技术、设备(产品)推荐目录,节能服务水平日益提高。我省认定清洁生产技术服务单位 80 家,全省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稳步推进。全省共有 206 家企业取得国家环境污染设施运营资质,约占全国持证企业总数的 13%。环保项目设计施工与投资运营已成为环

6、保产业重要的增长点,涌现一大批以BOT、TOT 模式建设 或运营的环境工程项目(特别是城市污水处理厂),其中东莞市 36 座污水处理厂全部采用 BOT 模式,广业环保集团以 BOT 模式建设运营我省 58 座城市生活污水厂。我省资源综合利用企业 800 多家,其中经省主管部门认定的共 278 家,2010 年综合利用固废、废液、废气生产产品产值达到 124.28 亿元(不含资源综合利用电厂),比2005 年增长 34.32%。资源循环利用已从废物利用发展到集初加工利用和深加工于一体的行业门类比较齐全的产业体系,形成了一批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资源综合利用龙头企业。(二)发展环境1. 面临的机遇“十

7、二五” 时 期是我省加快 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也是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期。从国际环境看,资源供给和环境形势日益复杂,发展低碳绿色和节能环保产业已成为世界各国抢占未来经济发展制高点的重要手段。节能环保产业与各行业紧密相连,对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引领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4从国内环境看, “十二五” 期间,国家要求 “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将 节能环保产业列为 七个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制定了相关扶持政策,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从省内环境看,我省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 的核心任 务,出台了一系列加 强节 能、资源循环利用、环境治理的政策,深入

8、实施绿色低碳发展战略,推动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的实施,为节能环保产业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2. 面临的挑战“十二五” 时 期,我省仍将 处于工业化和城 镇化快速发展阶段,能源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脆弱的问题进一步加剧。能源消耗居高不下,污染减排压力增大,资源环境对我省经济发展的约束强度将进一步加大,必将对节能环保产业提出更高的要求。我省节能环保产业虽然取得较大发展,但总体上看,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企业规模偏小,区域发展不平衡。我省节能环保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缺乏上规模、综合发展能力突出、品牌效应强大的旗舰型企业。同时,区域发展不平衡,珠三角地区

9、发展速度较快,粤东西北地区发展较慢。此外,珠三角地区企业同质化发展明显,企业间成熟的专业化分工和差异化经营格局尚未形成,集群优势并不突出。二是技术创新能力不强。节能环保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建立,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技术开发投入不足,技术研发能力强的企业不多,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的节能环保产品。部分关键技术和重大技术装备依赖进5口,国产化节能环保设备的性能、效率及技术水平均有待提高。三是产业市场不够规范。节能环保产业监管体系尚不健全,产品标准化程度不高,地方环境标准体系亟待完善;市场信息不透明,缺乏信息公开平台;企业同行间无序竞争等问题突出。二、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和发展目标(一)

10、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 这一核心任 务,贯彻实施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 年),以扩大全省节能环保产业规模和提升节能环保产业整体实力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重点工程和基地园区建设为着力点,强化政策引导,规范市场运作,加大资金投入,增强节能环保产业核心竞争力,把节能环保产业培育成为我省新的支柱产业,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积极贡献。(二)发展原则科学规划布局,突出特色发展。继续发挥珠三角地区节能环保服务业和节能环保产品生产优势以及粤东西北地区资源循环利用

11、优势,加强规划引导,重点发展市场需求大、技术含量高、产业化程度高的节能环保关键技术和产品,形成具有地区特色的优势产业。强化科技支撑,提升产业竞争力。加快节能环保产业产学研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高自主创新和引进吸收再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提高产业的技术和服务水平,6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促进产业集聚,形成规模效应。加快培育节能环保龙头骨干企业和“ 专精特新 ”优势企业。发挥龙头 骨干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推动产业集聚发展,积极延伸上下游配套产业链,促进节能环保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加强政策引导,优化市场环境。加快制定产业相关标准,完善和落实产业发展扶持政策。以市场为导向,着力规范市场秩序,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吸引各类社会资金投向节能环保产业,积极推进产业服务市场化、产业化。(三)发展目标1. 总体目标将节能环保产业培育成为我省新的支柱产业之一,为完成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