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语言的特点及演变日趋时代化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33112102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报刊语言的特点及演变日趋时代化 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报刊语言的特点及演变日趋时代化 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报刊语言的特点及演变日趋时代化 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报刊语言的特点及演变日趋时代化 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报刊语言的特点及演变日趋时代化 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报刊语言的特点及演变日趋时代化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报刊语言的特点及演变日趋时代化 (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11报刊语言的特点及演变日趋时代化 论文摘要:报刊是什么?它是人们了解新闻事件的新闻纸,也是人们学习语言掌握语言的工具之一,更是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报刊阅读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而报刊语言对人们的影响可想而知。 报刊语言是有别于我们日常使用的语言,他有自己固有的特点,且这些特点也不是一层不变的,他会随着社会环境等各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细微变化。因而新闻工作者们得在其特点的前提下使用言语来报到事件。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报刊语言的日趋时代化带来了许多弊病,造成了语言的混乱,我们得加以重视,社会各方必须采取有

2、效措施联合治疗这个病症,使得我们语言步入正轨。 论文关键词:报刊语言特点历史演变弊病 一、什么是报刊 顾名思义,报刊就是报纸和期刊。就今天看来,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络媒体的崛起,为了和上的报纸相区别,我们一般认为的报纸应该是以纸质为媒介,受众为大众,报告社会和行业最新消息、刊载评论的公开发行物。 二、报刊语言以及它的用词特点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与人相互接触时候所使用的交际工具,是人们传递信息和表达思想的媒介。他产生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11于社会生活中,一旦形成就在传承中体现出一定的稳定性。而报刊,作为新闻媒体,它快速集中地反映出

3、社会各个领域的变化,及时传播最新鲜、最有趣的资讯,向人们展现历史的演变轨迹以及未来蓝图的种种信息。报刊语言是顾名思义、显而易见的概念,这里我就不再赘述,我们可以看出,报刊语言是与时代同步的。因为它产生于社会生活当中,且社会生活是与时俱进的。报刊语言的用词特点如下: (一)讲究规范性 报刊以广大民众为服务对象,那就不可避免带上官方语言的性质。为了忠实反映社会,反映任何事件,报刊语言就必须通俗易懂、明确朴实,避免矫揉造作、哗众取宠。比如人名、地名、专用名词等是相对固定的。 (二)注意时代性 所谓时代性,就是报刊语言带有时代色彩,这是报刊的属性决定的。报刊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映,当社会上出现一种新事

4、物、新观念、新行为的时候,人们总要赋予一个新的称谓,报刊就把这些新的称谓记录下来,进行广泛传播。如果这些称谓经常是人们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时,它就会经常出现在报刊中。比如,三个代表,八荣八耻等。有个笑话:在一个小县的一个落后村庄,村长接到一个通知,说县里的“三个代表”检查团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11要到这个村里检查,村里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坏了,因为从来都没有县里的领导到这个村里去过,村长赶紧召集了一班人搞接待。大家也知道,山区的小村庄是没什么可吃的,当然是吃白米饭,结果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发现饭不够吃,问村长怎么回事,村长

5、好象受了大的委屈似的说“不是说来三个代表吗,我就做了三个人的饭量啊,来十几个人当然不够吃。 ”这个笑话可以看出,这个村长是没有看过报纸和电视的,没有跟上时代的潮流,所以才不知道“三个代表”是什么,以为是三个人。近年来报刊里出现了大量令人耳目一新的新词,这些新词都反映了时代特点的。比如文化娱乐方面的:人气、蹦极、新新人类、写真集、贺岁片、街舞等;经济生活方面的:超市、快餐、专卖店、上购物等;社会生活方面的:养车、下岗、福利、彩票等。 读者杂志上有这么一个句子:对于今天的“哈日”一族,南京大屠杀则是一个太过遥远的概念。这当中的“哈日一族”指的是喜欢日本流行文化的一类人,喜欢他们的电影、音乐、生活方

6、式等等, “哈”有喜欢、模仿的意思。象这些比较时尚的词汇也经常出现在报刊当中,这充分说明了报刊语言的时代性。 、 (三)报刊语言注重简明性 措辞的简明性也是报刊语言的一大特点。新闻要求准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11确、快捷地传递给读者,表述事实要干净利落,不要繁言冗语。一般来讲,报道一个新闻事件,要求几百个字、百来个字,甚至几十个字就把事件讲清楚,词语能减则减。报刊语言不同于文艺创作,可以采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用夸张的语句甚至虚构的情节以突出典型的人和事,也不同于理论著作,可以采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去叙述要报道的事实。报刊为了简明,常常大量

7、使用简称或者缩略语,象、一台一中、港澳地区、计生局、人代会等缩略语大量出现在报刊中。 三、报刊语言的历史演变和新词的特点 报刊语言是社会生活最鲜活的反映,不同时代的报刊有着不同的特征,而报刊词汇往往能体现出时代变化的特征。 首先是报刊用词特点的变化过程。我们分成四个时期,分别是建国初期、文革时期、改革开放时期、跨世纪新时期等四个时期。下面我们先来看看几组报刊词汇:三反五反、国营、生产队、大跃进;红卫兵、造反派;改革、责任制、下海、万元户;电脑、考研、手机、美容、WTO、炒房团、神六。 大家不难看出这几组词汇反映的历史时期,这些词语都集中反映了社会发展的信息。 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

8、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11(一)建国初期 这个时期用语的政治化风格很浓,宣传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反映社会各行各业进步的内容占了重要地位,经济类、政治类用语比重很大,这个时期的报刊语言表现出严肃的、沉稳的、庄重的、朴实的的特点。如“政府、民族独立、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斗争、国家紧张局势、和平”等词语很严肃的、庄重的用语。当然,由于当时特殊的社会文化氛围,词汇规范标准也没有确立,用词不当或者错误、不规范的现象也比较多见。如 1955 年 8 月 17 日的人民日报“推行我国行之有效的先进经验,开展劳动的合理化建议,发挥机械部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劳动竞赛推向新的高涨

9、。 ”高涨就用得不是很妥当。 (二)文革时期 文革的危害大家都清楚,这个时期对我国的语言规范化工作带来了很大的破坏。甚至出现了倒退,这个时期的报刊语言有这么几个特征: 1、语录词泛滥 当时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达到高峰,毛主席语录被亿万人传诵,语录的言语方式也争相模仿,成为这个时期的文化特征,翻开这个时期的报纸,几乎每篇稿子都有语录词汇和语录句子。举个例子。1970 年 8 月 7 日的人民日报“毛主席的每一最新指示发表,他都连夜学习,以只争朝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11夕的革命精神到群众中去宣传落实。 ”同一天的另一个稿子:在毛主席的“备战

10、、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针的指引下,各省各级革委会狠抓经济领域里的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斗争。 ” 随着语录泛滥,也产生了崇拜泛滥,象“伟大、红太阳、真理、万寿无疆等颂词大量流行。 ”如 70 年 8 月 6 日的人民日报一个新闻标题“高举毛主席思想伟大红旗,自力更生进行农田基本建设。 ” 2、用词很极端 文革时期的报刊语言改变了传统崇尚的中庸的习惯,变的对立和极端。风格激进、尖锐,象“完全、彻底、无限、最”等词语在文革报刊中出现率是很高的。1970 年 8月 13 日的人民日报有这样一个句子“卑贱者最聪明,还在于他们能够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特别是年轻人,最积极、最有生气、最少保守思想。这里

11、用的几个“最”明显是极端的、偏激的。再比如:1968 年 10 月 7 日的人民日报:我怀着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无限热爱、无限忠诚、无限信仰、无限崇拜的心情,一遍又一遍地学习毛主席的最新指示、越学心越明,眼越亮,决心越大,毛主席的这一最新指示是非常非常英明的,非常非常正确的,非常非常及时的。 3、词汇的贫乏 文革时期出现了很多的语言禁区,讲话都要很注意,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11一不小心就可能成为反革命,被批被斗,甚至被杀头。所以报刊语言词汇相当贫乏。当前港澳台地区也有这样的情况,比如:什么好大哦,好漂亮,好喜欢哦,好好哦等,他们是因为传

12、统汉语言教育的缺失,接受的英殖民地的英式教育,词汇掌握得少,而不是有词汇而不敢用,与文革时期两样。 (三)改革开放时期 文革的灾难,唤醒了我国的大众对语言民主和语言文化的重建意识,产生了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迫切的语言革新期盼,所以改革开放时期,迎来了我国报刊语言发展的飞跃时期。这个时期引进了大量的外来词,有专家称,这是我过继汉、唐、五四和建过后的第五次汉语外来词引入的高潮期。不少方言、历史词汇也出现在报刊中,进一步丰富了报刊语言。 (四)跨世纪新时期 这个时期是的转型期,各种新事物、新现象、新概念层出不穷,各种思想观念的全面涌现和碰撞,社会发生急剧转变,大量新词汇以“爆炸”形式进入报刊词

13、汇系统中。词汇的极大丰富,报刊用词逐步多样化、灵活化,络新词汇大量出现,是这个时期报刊语言的特点。比如用“代沟”表示两代人之间的隔膜,用“拜拜”表示再见,象模拟电视、数字电视等新词的出现,2002 年人民日报上的一例子:那个 10 岁的小男孩是个人精,什么都懂,我真是这个虚拟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11世界里的“菜鸟” ,竟然对此一窍不通。当中的菜鸟就是一个络新词。这个时期的词语有几个明显的特征。 1、音节趋向简单化 这个跟时代变化有关,报刊希望能快速而简练地传递信息,大量的简缩词出现在了报刊上。我看了大概有这么几种,一种是汉语缩略。如体

14、改(体制改革) 、影视(电影电视) 、三个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等。第二种是特殊的简缩词。2006 年北京青年报有这个一个例子:一批 20 世纪 70 年代,现在 30 多岁的年轻人,成了社会的“白骨精” (白领、骨干、精英分子) 。我们可以看出“白骨精”是指白领、骨干、精英。类似的还有“铁托”指“铁了心要考托福的人” , “武大郎”指武汉大学的某郎君等等。第三种就是旧词新意。比如,小姐和同志的称谓,过去只有名门望族的女儿才可以称“小姐” ,同志,那是非常崇高而严肃的称呼,现在小姐成了从事色情服务的年轻女子的代名词,同志成了同性恋的代名词。再有农民、工人,过去那种高尚的、光辉的劳动者形象,现在成了无能的、弱势的、颓废的代名词。讲到这里,要给大家讲个真实的故事:,一次在一个茶座里和几个朋友喝茶,我们就看到一男的貌似找不到洗手间,就问了服务员“小姐,洗手间在哪?”那个女服务员,回头竟扇了他一巴掌,然后说, “你妈才是小姐” 。尽管这个服务员有点过分,但至少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9 / 11她明白小姐这个旧词意思的变化。象这些旧词在一个特定的语境中,它的意思发生了完全的变化,经常出现报刊当中,比较多见。 2、外来词 这个大家可能比较熟悉,外来词就是借自外来民族语言的词语。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期,外来词引进的速度是比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