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论正确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系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33112001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征文论正确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征文论正确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征文论正确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征文论正确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征文论正确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系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征文论正确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征文论正确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系(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正确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号召全国各族人民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目标,是各行各业全面推进深化改革的基本保证,会议既明确了方向,又突出了工作重点和主抓思路,对我们全面推进深化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供了基本航道和行动指南。只有准确把握这一点,才能贯彻落实好这一伟大目标,推动社会发展和国家强盛。所以,我们要正确把握全面推行依法治国,推进深化改革进一步的实施,融洽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1、依法治国,全面促进改革更快更健康地稳步发展中国现代史实践已经证明

2、,中国经济空前的大好形势,以及所取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和改革开放发展得来的经验,就是坚持走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集中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世界强国唯一正确的道路。我们现在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处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阶段,只有在法治轨道上不断深化改革、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治理现代化,才能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政治方向,深刻理解把握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的目标,才能迈步有路、行事有章。目标任务明确,计划措施得力,再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八届四中全会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依法治国、厉行法治,深化

3、改革,才能开创出新中国的美好未来。新中国的建设,离不开法治。1982 年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新宪法。 “八二宪法”是新中国法制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为新时期法制大厦立起了支柱,对新中国改革建设起到了极大的推动和保障作用。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而来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法学界也围绕“法治与人治” 、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法制建设与政治体制改革”等重大法学和法治问题展开了讨论,为中国法制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持。1992 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开始从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93 年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指出,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

4、级阶段,并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固定下来,从而把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目标完全纳入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制体系。2004 年我国把人权纳入宪法后,相继物权法的颁布, 企业破产法 、 反垄断法 、 劳动合同法制定, 公司法 、 证券法修改等等,均涉及民众的切身利益,涉及民生问题,更是改革开放用来解决群体、个人相互之间等诸多方面利益关系的得力措施。早在中国历史上,就有王安石、商鞅等变法,不正是证明了法律对社会的改革进步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例如,改革开放的今天,城市里需要广大的农民工来建设,我们就需要对户籍立法改革,解决子女居住上学等问题,来保证

5、农民工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香港的收复,澳门的回归,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平稳过渡,都离不开新中国开创的特别行政法的保障。还有社保的改革,房地产的改革,我们都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来保证实施,只有依法参保,才能保证全民老有所依,难有互助,保全社会稳定发展。为适应城市规划,道路建设,住房改革,我们必须要有相应健全的法律,来解决土地的征用和地面建筑物的拆迁补偿工作。土地虽属全民所有,但个人或集体使用权的转移就需要法律的调解和沟通。再如,金融行业的改制,在国有银行的指导下,诞生了合作制、股份制银行,商业银行、证券公司、投资公司等各种金融机构,如果没有健全完善的法律保障,那么,金融市场改革就会乱作一团,影响社会的安定

6、,影响金融秩序的稳定。同时,这几年随着电子网络银行、网上支付平台的迅速发展,保险法、合同法为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有了这些法律效力,才保证了金融业的可靠性、安全性、诚信性,才保证了改革开放工作的顺利实施。因此,只有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才能推动改革开放的步伐,保证改革开放的稳步发展。2、改革的实践,促使了法律的完善和健全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统筹推进科学立法、 严格执法、 公正司法、 全民守法,全面依法治国,坚持重大改革于法有据、 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发展需要,做到改革决策和立法决策能衔接统一,用解决实际问题来衡量法治建设的成效。把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深刻体验全面深

7、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大破大立带来的显著效果。是法律在全面改革中,不断健全,不断完善。社会的进步,正是因为诸多矛盾的推动。由于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也带来了很多正面或负面的矛盾,有待于我们来解决。例如,中国经济由计划经济转入市场经济,中国的城市规划改革,房地产改革,基础建设的投入实施,个体经济的发展,进出口贸易的实施,环境保护等问题,在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个人与国家之间,集体与国家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还存在着很多利益与义务的问题。为了解决好这些矛盾,保证全面深化改革的顺利进行。国家分别在 1980 年 1 月 1 日修订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1980 年 1 月

8、1 日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2004 年 1月 1 日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 ,2014 年 4 月 24日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7 年 1 月 1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正式施行;1987 年 1 月 1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正式施行;1993 年 1 月 1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正式施行;1994 年 1 月 1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正式施行;1995 年 1 月 1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正式施行;1995 年 1 月 1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正式施行;1997 年 1 月 1 日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正式施行;2007 年 1 月 1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 正式施行;2008 年 1 月 1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正式施行;2008 年 1 月 1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正式施行;2008 年 1 月 1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 正式施行。这些法律不正是改革的需要,改革的产物吗?因而,改革离不开法治,法律在改革中完善成长。3、改革与法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改革不是要让法律让路,不是法律阻碍改革的脚步,有时候行政有些损小利益顾全大局的行为,不是不坚持法制,不能错误片面地认识这个问题,把改革与法治机械对立起来,用静止的形而上学

10、的观点看待改革中的人和事,误导我们的思维。在改革中,正确看待依法治国的必要性,使法律在改革中得到充分的实践和检验。全面依法治国,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灵魂。首先要解决好领导干部自身存在问题,树立好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威信,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法治水平和依法办事的能力,它将直接影响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实践,也完全决定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成败。我们一定要清醒、自信、毫不含糊,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真正敬畏法律,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在改革中认真定好法,学好法,用好法,正确处理好权、情、法之间的关系,要履行推进法治建设,按照习总书记讲话的要

11、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依法治国与深化改革,二者并不矛盾,它们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我们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解决问题。切实在实践中做好改革与法治工作的密切配合,坚持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律。综上所述,改革开放的今天,必须依法治国,只有法律才能解决改革开放中的实际问题,法律能指导改革,推进改革,保障改革。同时,改革的浪潮更能考验法律,完善法律。改革不能触犯法律,法律要为改革服务,二者有着辩证统一的关系。回顾中国历史,展望改革开放的今天,规划强盛中国的未来,都需要在法制下巩固发展,让我们在全面改革中,科学立法,科学用法,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高举法律旗帜,为推进新中国全面改革使命而努力奋斗。征文作者:杨斜信用社 赵延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