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诗意的西方文化概论的审美教育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3111760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回归诗意的西方文化概论的审美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回归诗意的西方文化概论的审美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回归诗意的西方文化概论的审美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回归诗意的西方文化概论的审美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回归诗意的西方文化概论的审美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回归诗意的西方文化概论的审美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回归诗意的西方文化概论的审美教育(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回归诗意的西方文化概论的审美教育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个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宜的文化来促进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西方文化从历史渊源上可以追溯到位于爱琴海南端入口处的克里特岛,因此,文化学家和历史学家们通常也把克里特文明与其后的迈锡尼文明统称为爱琴文明。所谓的“西方” 本来是一个相对的地理概念,一种习惯性的谓称。从原则上讲,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城邦文化,中世纪的基督教文化,近现代的理性文化都属于西方文化的范畴,但由于形成于不同的时代和地区,它们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有着相互冲突和对立。比如,基督教文化就是在完全否定古典文化的基础上兴起的,基督教文化是信仰文化,而古希腊文化则属于理性文化,对于西方人来说,现代

2、社会的理性主义文化并非天外来客,而是从传统的古希腊罗马城邦文化中孕育而生,因此,从形式上看,现代理性主义文化的形成,一方面是批判基督教信仰文化的结果,另一方面是复兴古典理性主义的结果,但从实质来看,现代理性主义文化从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文化和日耳曼文化都汲取了更多的营养。正如黑格尔所说:“科学与艺术,凡是满足我们精神生活,使精神生活有价值,有光辉的东西,我们知道都是从希腊直接或间接传来的。 ” 西方文化浩瀚无边,充满诗意,也富有哲理思考,既博大精深,又扑朔迷离,有亦真亦幻的希腊神话,有古罗马尚无武的伟大,有中世纪一千年的基督教信仰的超验。而西方文化概论从希腊的城邦文化开始,缕述了西方文化发展与

3、演变的全貌,纵向以时间推移为线索,横向以各个时代的最为杰出的文化成果为标记,涵盖两希文明的希腊与希伯来源头与文艺复兴的人本主义、启蒙理性、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六大思潮。如何推动中国高校的西方文化概论通识课程教学,使学生深入了解西方文化画卷中的悲歌和恢弘,让学生从西方文化的历史影像中受到人文精神的沐浴和道德情怀的熏陶,教师除了肩负传授专业知识这个重要功能之外,还必须担起一个神圣的天职,那就是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希望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审美的诗意中使灵魂得到升华,关注生命情怀、丰富生命内涵、提升生命的质量。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学,不仅要培养大批的科学家与工程师,重要是发掘和弘

4、扬人性中潜在的基质,塑造出睿智的灵魂和高迈的人格境界,因此,教师必须具备独特的创新意识和丰盈的思想和人格魅力,以及多样式的教学教育方式 以此达到培养适应人类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的目的。其中,重归文化教育的诗意,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是穿透知识,抵达生命的诗意本质和境界。 西方文学的第一座高峰便是荷马史诗 ,它既是完美的文学作品,又是研究古代氏族社会的重要历史文献。荷马史诗是欧洲文学最早的和最重要的作品,它为世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促成了无数巨著的诞生, 荷马史诗不仅具有文学艺术上的重要价值,它在历史、地理、考古学和民俗学方面也多值得后人研究。恩格斯说:“荷马的史诗以及全部神话这就是希腊人由野

5、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主要遗产。 ”荷马史诗这一部过渡时期的作品,其中包含的野蛮的东西,如杀戮、残暴、无休止的战争、视女人为私有财产等,都需要从特殊的历史时代背景去认识,否则就会感到不可理解。这样一部展现英雄人物智慧的荷马史诗代表一个英雄的时代,是一个让我们感到既陌生又羡慕的时代,席勒曾言, “希腊人的自然是与艺术的一切魅力和智慧的一切尊严结合在一起的他们同时拥有完美的形式和完美的内容,同时从事哲学思考和形象创造,它们同时是温柔而刚健的人,把想象的青春性与理性的成年性结合在一种完美的人性里。 ”1荷马史诗是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史诗的结构异常精美,以自然质朴的口语写成,运用了大量“

6、荷马式的比喻”,这些比喻新鲜、奇特,诗意,极富表现力。黑格尔这样说过:“在荷马的作品里,每一个英雄都是许多性格特征充满生气的总和,荷马借不同的情景,把这种多方面的性格都揭示出来了。 ”因此,在授课过程中,除了强调史诗的历史背景、其中的神话谱系、情节结构的精妙,还要着重强调其中比喻的运用,如具象的叠加使用, “像焚扫一切的烈焰,吞噬无边的森林,破毁覆盖群峰的林木,从远处亦可眺见火光闪烁,同此,战士们雄赳赳地向前迈进,灿烂辉煌的青铜甲械射出耀眼的光芒,穿过气空,直指苍穹。宛如不同种类的羽鸟,有野鹤、鹳鹤和脖子颀长的天鹅,生活在考斯特里俄斯河边,飞翔在亚细亚的沼泽,这里,那边,展开骄傲的翅膀,然后集

7、群停泊,整片草野回荡着它们的喧响阵阵。 ”再如对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也体现在这种著名的比喻之中,诗人说:“人啊/就像草原上的花/她盛开了/一阵风吹过/ 她谢了/仅此而已。 ”诚然,西方文化教育需要立足现实,服务现实,但绝不能仅限于外在的生活,而更应关注人的内在生活。诗意文化关注“主体间性” ,强调教师、学生、文本、编者等各类主体的心灵互动,从而建构起新的知识体系、陶冶性情、激发想象,在这种丰富的活动中“把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作为对象,提升到心灵的意识面前,以便从这些对象中认识她自己”2,将自己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使主体性的精神价值得以顺利实现。 讲授西方文化概论不能忽视的是“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

8、的特点是对优美的古典语言希腊语和罗马时代的拉丁语的推崇,正是这些优美的古典语言才产生了西塞罗庄严华丽的修辞文体和维吉尔幽婉感人的诗歌风格。维吉尔在描写战争场面上逊色于荷马,但是他的语言擅长表现人物复杂的内心情感,比如矮涅阿斯与女王狄多的爱情悲剧,就感染了历代读者。维吉尔的悲天悯人的人情味,也在史诗中多有体现。文艺复兴时代的诗人彼得拉克在这方面堪称为典范,他收集古罗马作家西塞罗、李维等人的大量书简和手稿,建立具有相当规模的私人图书馆。他还仿照维吉尔的史诗埃涅阿斯记的韵律,创作了一首拉丁叙事诗。 “文艺复兴 ”是第一次全欧性的反封建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欧洲文化的历史由此摆脱了漫长缓慢的中世纪而进入

9、了迅速发展的新时期,其影响巨大,意义深远。文艺复兴从意大利发端,逐渐形成全欧洲性的声势浩大的运动。意大利、德国、法国、西班牙、英国先后进入现代文学的新时代,各个民族语言的新文学,各种新文体,如诗歌、散文、框架式短篇小说、长篇小说等均在此萌发与发展。对人、人性、人的生活的描写和颂扬也成为文学的主旋律,欧洲文学从思想到艺术都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在蓬勃发展的各国文学中,西班牙和英国的文学成就最高,其中塞万提斯和莎士比亚最为突出。塞万提斯的小说成就确立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他的堂吉诃德在文学史上具有继往开来的意义,莎士比亚作为启蒙文学的标志,也是世界文学史上影响最深远的作家之一,他的悲剧表现了人类无

10、比广阔的内心世界。而歌德塑造的“浮士德精神” 则成为一个时代的总结。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在思想和文学的伟成就上最为直观,最形象,最持久的成就无疑是艺术领域,包括建筑、雕塑与联盟绘画。代表人物有雕塑家米开朗基罗,经典作品有大卫 摩西等,画家达芬奇,对人和人性的研究和理解在最后的晚餐中得以充分体现,拉斐尔是与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一道被称为文艺复兴盛期艺术“三杰” 的一位,他的大型壁画雅典学派反映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者对古典文化大师的仰慕,堪称鸿篇巨制。从荷马史诗中探索未知与无限的奥德赛的精神还乡之旅,到堂吉诃德勇于行动的冒险,莎士比亚笔下哈姆雷特耽于沉思的忧郁,一直到歌德浮士德不断进取的人生精神,西方文

11、化在在向我们显示出一种博大恢弘的诗意。诗意不仅仅集中在诗歌作品中,它更弥散在不同文类的作品当中,而成为一种本质性的力量,成为人性得以圆满的不可或缺的元素。在课程教学当中,应试图从诗性原则为轴心,给学生展开一个丰富多彩的西方文化之旅,由重点释义,到诗意的横向迁移,体现西方文化特性,再结合西方文艺美学的前沿成果,给学生一个创造性的思维空间,通过言外之意的“味、思、悟” 作联想的原点, “味之者无极”为横切面,从而达到更深层次的美的感受。 诗意,从传统的意义上来理解,可以是理解成忠于内心的体验,听从心灵的召唤,有自我的独特思考,诗意的具体可感性与得自经验又超乎经验之上的形而上属性,实质上对应着人类理

12、性与感性平衡的需求,诗与道、诗与理相谐,具有互相融通的一面。正如托尔斯泰所强调的, “美和艺术诗传达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的。艺术的力量,不在于它能给予人们以知识,不在于它能带来金钱和财富,而在于它能倾泻作者自己的感情,用来点燃他人的感情,从而产生强烈的社会共鸣:爱所应当爱的,恨所应当恨的。 ”3 文化教育的核心是审美教育,审美又与诗意具有同构和同质的效应,文化追求的是价值和意义,其最关键的地方便在于心灵的表现力的塑造,以及想象与情感的审美功能。因此,诗意是一种美丽的心灵生态,它通过新鲜的哲思,深眷的情感,幽美的意境,康健的内质,隽永的趣味,蓬勃的能量,独具匠心的语言艺术表现等个性化精神因子的相互作

13、用,彰显人的美丽的生存方式和独特的生命姿态,在整体上具有立足实用,又超越实用,立足现实,又超越现实,立足科学,又超越科学,体现了生命滋养、精神关怀的审美特性。而与此相应,富有诗意的文化教育指向的是人的美丽的存在方式和独特的生命姿态,倾情于新鲜哲思的启悟与创生,深挚感情的润泽与圣化,幽美已经的营造与开辟,康健内质的陶冶与锻造,隽永趣味的牧养与酿造,蓬勃能量的蓄积与绽放,还有独具匠心的语言艺术表现,它具有超实用、超现实、超科学的审美特性。 英国的人类学之父泰勒认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

14、习惯的复合体。泰勒的定义是描述性的,他第一次给文化定了一个整体性的概念。而文化的整体性,离不开文化内里的诗意本质。锡德尼在为诗辩护中说,“希腊人称诗人为普爱丁,而这名字,因为是最优美的,已经流行于别的语言中了。这是从普爱恩来的,它的意思是创造 。 ”创造意味着诗性的神圣意味,因为作为宇宙戏剧的参与着,原初诗人的力量并不单单来自语言,他们凭借想象来创造,只有当诗性现身,只有当我们以诗性测量世界性时,人才真正地有家可归,存在才会敞开其广度和深度。 中国当下的文化教育,重实用而不重精神,与造物为友的审美教育让位于实利主义,在这种文化语境中,更应强调重归文化教育的诗意属性,培植超越功利的诗意人生的理想与信仰,以诗性的想象、激情、爱与思考给学生以丰富深刻的生命体验,在人的感性、知性和理性上追求和谐统一,讲究在求真求善的基础上的美的统一,特别是随着工业文明而来的人的单向度强项越发严重之时,文化教育的诗意回归,对于塑造整全人格、防止人性的异化扭曲,必定发挥不可或缺的救赎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社科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