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田农场三年自营经济规划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33111570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田农场三年自营经济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黄田农场三年自营经济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黄田农场三年自营经济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黄田农场三年自营经济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黄田农场三年自营经济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黄田农场三年自营经济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田农场三年自营经济规划(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黄 田 农 场2013 年-2015 年自营经济发展实施计划为加大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力度,加快团场畜牧业发展,加快黄田农场职工奔小康的步伐,推动职工创业致富,实现我场经济跨越式发展,结合当前兵团产业政策及我场职工增收面临的形势,确保我场职工在 2013 年-2015 年实现多元、快速、持续增收,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 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为了把兵团促进团场职工多元增收座谈会的精神落到实处,在“十二五” 最后三年里,黄田农场以调整 农业产业结构为契机,加快步伐发展团场设施农业;以“一连一品 ”的发展模式,大力

2、发展职工股份制合作养殖模式;以小城镇建设和休闲、观光旅游为主,加快餐饮、物流服务业的发展;以提升服务质量、开拓市场为出发点,推动合作社规范化运作,引导和鼓励职工自主创业。经过三年建设,逐步形成以设施农业种植蔬菜、火焰无核、冬枣为主的特色种植区,以牛、羊、生猪饲养的股份制合作养殖区,以养殖蛋鸡、高邮麻鸭为主的特色养殖区,以交通运输、商贸批零、加工业及餐饮娱乐等为主的城镇特色服务区,努力实现团场职工自营经济快速、健康、持续的发展,收入实现多元化增长的局面。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团场为主导、职工为主体的原则。团场履行政策扶持、信息交流、宏观管理和服务职能,引导和扶持职工多元增收,充分调动职工群众为

3、主体的积极性,发挥职工主体作用,依靠各族群众力量推进自营经济持续、高效发展。 (二)坚持循序渐进、务求实效的原则。要分类指导、分步实施、整体推进,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团场城镇整体规划和设施农业区、养殖区、商贸餐饮服务区相结合,自营经济发展要符合当前建设生态型、文化型、节能型、观光型、旅游型等充满时代气息新团场的目标。(三)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指导的原则。根据团场地理位置等因素,科学编制团场自营经济“十二五” 后三年 发展规 划,统筹团场设施 农业、股份制合作养殖区、庭院养殖区、特色养殖区、庙儿沟八大石农家乐(牧家乐)特色服务区规划,实现职工收入多元增收可持续发展。 (四)坚持品牌意识、发挥优势的

4、原则。牢固树立品牌意识,强化品牌理念、实施名牌战略,提高产品的知名度,打造自营经济产品的品牌效应;利用地理、人力、物力资源优势,扩大在师外区域经济活动的影响力。 、 组织机构团场成立自营经济工作领导小组组 长:张世全 艾尼瓦尔 依力牙孜 副组长:张新发 何金元 朱才昕 刘冬梅 哈斯木买买提 赵彦斌 张慎宝 郭峰 成 员: 张伟、孙 洪河、杨桂芳、代彬、牙合甫.吐瓦西、姚逢川、邱新平、马占军、汤翠莲、余新宝、田志山、赛买提.司马义、吕永强、王银邦、刘振军、董玉山、杨红英、卡德沙迪克分片包干负责的领导和成员包干连队 负责领导 负责成员农一连、农三连、设施办张新发 邱新平、杨桂芳、余新宝农二连、农四

5、连、水电所张慎宝 马占军、代彬、赛买提司 马义园一连、园二连、加工厂朱才昕 姚逢川、田志山、王银邦园三连、园五连、林业站郭 峰 杨红英、吕永强、董玉山园四连、畜牧中心 、农机站哈斯木买买提刘振军、牙合甫吐瓦西、卡德沙迪克园六连、园七连、物业中心 刘冬梅 张伟、孙洪河、汤翠莲四、任务目标 (一)、到 2015 年末黄田农场自营经济总产值达到 12233万元,同比增长 21%;自营经济纯收入达到 4400 万元,自营经济户均纯收入达到 18929 元,自营经济人均纯收入达到5370 元,三项指标同比增长 17%。(二)、通过股份制合作专业养殖小区建设,团场将困难职工纳入扶持范围,以养殖能手带动困难

6、职工,实行工厂化养殖、公司化经营、按股分红、共同致富的形式,三年完成脱贫目标。(三)、巩固、完善、做强标准化示范合作社。通过三年运营,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进一步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将哈密育财枣园生态养禽合作社和哈密荣昌生态养猪合作社建设成兵团级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基地。以黄田农场设施农业为主导,职工、群众为主体,实行订单农业、市场化供需,将团场果蔬的种植、技术管理、包装、销售、保鲜库存等相关业务事项,力争全部纳入哈密托疆果蔬专业合作社经营范围,利用团场现有绿色认证品牌,实行统一品种、统一施肥、统一灌溉、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销售的“ 五 统一 ”种植模式,并取得良好的 经济 效益、社会效益。

7、继续支持哈密八大石畜牧养殖合作社进出口业务,增大进出口业务规模。利用合作社资源优势,加强团场畜牧业发展速度。(四)、黄田农场职工群众一直以来都有庭院养殖的传统,保持以农一连东葫芦片区、园五连波斯坦片区、加工厂片区为主的少数民族庭院养殖规模现状,力争逐年走向股份制合作养殖小区,实现人畜分离、美化居住环境。继续扩大农三连、园四连原有养殖小区规模,三年内逐步建设成股份制合作规模化养殖小区。(五)争取自营经济滚动贷款资金 3000 万元,团场筹措自营经济扶持滚动配套资金 400 万元,职工利用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 五户联保” 及其他金融政策 贷款 2000万元。(六)、利用冬春农闲时,三年内

8、累计培训设施农业职工4500 人次,少数民族职工畜牧养殖 1500 人次,其他科普培训 2000 人次,农业一线职工培训率达到 90%以上,职工从业率力争达到 95%以上。五、工作重点(一)、设施农业1、加强领导、建立长效工作机制。2、采取有效考核办法,绩效挂钩,积极推动设施农业发展。3、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提高设施农业经济效益。4、加大设施农业培训,不断提高设施农业种植、管理水平。5、盘清设施农业,重点落实产权明晰到户,做到资源均衡。(二)、股份制合作养殖1、大力宣传股份制合作养殖,制定实施方案,责任到人,工作到位。2、设立股东代表会议制度,划分股权,落实股份配比。3、按照

9、现代企业制度管理的方式,股份合作制养殖力争做到“产权 明晰、权责 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 4、统一集中资金,有效合理使用,实施工厂化养殖模式、公司化经营。(三)、合作社建设1、巩固哈密荣昌生态养猪专业合作社万头猪场基地建设,不断扩大生产,组织实施完成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基地建设,提高合作社自身知名度。力争三年内养殖场内商品猪出栏达到 1 万头。加强对农三连股份制合作养猪场的扶持力度,利用贴息贷款政策,支持养殖场生产。2、完善哈密育财枣园生态养禽专业合作社场区建设,组织实施完成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基地建设,争取在三年内建成 5 万只蛋鸡圈舍。同时农一连赵氏美凤养禽场建成 10 万只蛋鸡股份制

10、合作养殖小区。 3、利用团场无公害绿色产品认证品牌,做强哈密托疆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强化品牌意识,实施名牌战略,提高产品的知名度,打造自营经济产品的品牌效应;利用地理、人力、物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合作社“五统 一” 运作模式,扩大在师外区域经济活动的影响力。4、扩大哈密八大石畜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外进出口贸易额,增强畜牧养殖合作社在团场的号召力,充分发挥合作社自身优势,巩固黄田农场原有庭院养殖小区规模。三年内完成农三连股份制合作养殖场建设,并带动贫困职工脱贫,走向致富之路,参股入户达到 200 户。(四)、二、三产业1、结合师确立大工业在工业中的主导地位,突出劳务输出,增加劳务收入,重点是抓

11、管理、搭平台、送技术、送信息、送服务。2、结合师确立二、三产业在团场经济中的主导地位,突出抓好人员上岗和职工自主创业,重点是融合资源、出台优惠政策,引领职工发展。3、结合当前团场小城镇建设,大力发展商贸、餐饮、运输、物流等三产,扩大职工择业范围、自主就业能力,引领团场富裕劳动力走向致富。4、依托黄田农场人文和传统优势,积极发展庙尔沟杏花、佛教文化游、庙儿沟农家游、八大石牧家乐等旅游业,扩大少数民族致富能力、增加就业岗位。六、具体措施 (一)以科学规划、合理结合为基础,不断提高发展水平结合自然条件、区位条件和市场需求,在调查研究、科学论证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自营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高起点制定中长

12、期发展规划。细化、量化自营经济实施方案,制定指导性、操作性强的自营经济工作计划,开展有效的自营经济绩效考核机制。自营经济发展要与“和谐小康家庭” 创建、少数民族脱 贫致富、百名工会干部结对帮扶紧密结合起来,推动以职工为主体、多元增收为载体,根据宜种则种、宜养则养的原则,发展设施农业种植、股份制合作牛羊养殖和特色养殖等。力争 2015 年每座棚收入达到 4 万元,纯收入达到 2 万元;年出栏生猪 2 万头,牛羊 3.5 万只;饲养生态枣园鸡 10 万只,发展 15 万只蛋鸡的规模。(二)以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为方向,推进“一连一品”建设找准发展的切入点,积极培育优势明显和具有特色的主导产业和主

13、导产品,推进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优质、高效等农产品,特别是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名优特新农产品,促进自营经济产品上档次、上规模。引导养殖大户和各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参与“一连一品”建设,形成产前、产中、产后有机结合的产业链条,推进一连一品与市场紧密连接。充分发挥“一连 一品” 连队和示范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用典型引路的方法,实现职工多元增收。到 2015 年末建成农一连股份制合作蛋鸡场、农三连股份制合作牛羊专业养殖小区和生猪专业养殖小区 3 个,职工参股人数达到 300 人,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 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着力培育职工提升自身素质按

14、照“宜种 则种、宜养 则养” 的原则,积 极开展职工的科技培训。依托培训示范基地,采用集中现场示范、多媒体演示、专家授课相结合的多种方式进行培训。每年培训职工不低于 1500 人次,三年累计培训人数达到 4500 人次以上。积极实施合作社带动战略,充分发挥种、养殖大户的示范引领作用,提高职工自身素质、意识。有针对性地加大对专业户的扶持力度,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在发展生产、扩大规模、资金筹措、提高效益等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做好自营经济示范户的评选工作,并加大对困难户的扶持力度,并跟踪建立健全职工群众自营经济发展档案内容。(四)以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和技术服务为重点,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利用农业网

15、站、科技服务网站等网络手段,收集整理、分析预测供求信息,通过信息网络及时反馈市场价格和主要产地的生产状况,沟通、衔接产品生产、经营、销售各个环节,提高对市场信息的快速反应能力,建立相对稳定的产销供求关系。大力支持科技人员到生产第一线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承包和技术有偿服务,建立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成果快速转化长效机制。大力发展协会和专业合作社,深入推进示范协会和示范合作社建设,对服务能力强、民主管理好的合作组织给予奖励和补助。培育经纪人和营销流通队伍,在职工与企业、职工与市场之间形成纽带和桥梁,提高职工的组织化程度和生产经营水平。举办经纪人培训班,每年培训职工

16、 30 名。自 2012 年开始,团场自营经济综合考评结果纳入农十三师团场经营管理考核指标范围内,并进行分值折算,充分体现自营经济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五)以小城镇建设和河南对口援疆为契机,积极筹措资金,加快二三产业的发展紧紧抓住加快小城镇建设和河南对口援疆的机遇,鼓励和引导职工从事建筑、餐饮、交通运输、加工维修、商贸流通等行业的发展。依托当地人文和传统优势,积极发展庙尔沟杏花、佛教文化游、八大石农家游(牧家乐)等旅游业。2013 年-2015 年在少数民族庙儿沟片区、八大石片区扶持 30 户困难职工发展农家乐(牧家乐)旅游服务业项目。规范劳务输出工作的管理,提高劳务收入占自营经济收入的比重。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鼓励和扶持职工自主创业,不断提高职工的创业能力。积极为职工多方向、多渠道争取自营经济发展滚动资金,实行以行政为导向,职工为主的信贷方式,形成多渠道、多层次的投入体系。三年累计争取职工自营经济滚动贷款资金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