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赵寨子镇文化产业发展的调查报告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3111378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赵寨子镇文化产业发展的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关于赵寨子镇文化产业发展的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关于赵寨子镇文化产业发展的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关于赵寨子镇文化产业发展的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关于赵寨子镇文化产业发展的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赵寨子镇文化产业发展的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赵寨子镇文化产业发展的调查报告(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赵寨子镇文化产业发展的调查报告近几年来,赵寨子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建设“文化强镇” 的重要抓手,加快推进文化事业发展,以挖掘历史文化、繁荣旅游文化、发展新兴文化等为重点,全面加快赵寨子镇建设“文化乡镇”“旅游新镇”的步伐,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推进全镇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发展。 一、赵寨子镇文化产业基本情况 赵寨子镇位于山东省西部,是高唐县南大门,是全国著名的“中国平板精密机械装备产业之乡”“国家级生态乡镇” 和 “省级文明乡镇”。全镇总面积 64 平方公里,有 51 个自然村,总人口 3.4 万余人。 赵寨子镇地处济南、聊城、德州三个大中城市

2、构成的“ 金三角” 中心,地理位置优越。北距青银高速公路入口 8公里,东距济南国际机场 100 公里,南到京九铁路聊城站38 公里,省道 316 线与省道 322 线交汇于赵寨子镇境内,辖区内村村通公路,纵横交错,交通便利。该镇文化底蕴深厚,有报恩寺、陈都督墓、千年古树等人文景观,还有炉头古酒、 “蒋沙窝”西瓜、赵寨子肉饼和羊肉串等特色食品。随着“农家采摘 ”“乡村一日游”的发展,赵寨子镇逐步成为一个集兴业、康居、美食、休闲于一身的乡村都市。 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 赵寨子镇高标准、规范化综合文化站于 2009 年建成并投入使用,配备文化站站长 1 名,文化专干 2 名。站内有排练大厅、民乐

3、室、图书阅览室、非遗展厅、多媒体活动室等。室内总建筑面积 800 平方米,配套设施齐全,室外广场面积 1000 多平方米。它的建成既改善了赵寨子镇的文化基础设施条件,又提升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为了丰富农民文化娱乐生活,在上级部门的扶持下,文化大院、文体广场、农家书屋等稳步推进。全镇已有 49个文化大院、45 个文体广场和 18 个定点农家书屋,设备齐全,发展村级文体组织 51 个,培养文体活动爱好者近 2000人,同时依托远程教育平台在赵寨子镇中学建立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 文化产业逐步壮大 近年来,随着文化市场的日益发展,赵寨子镇逐步形成了印刷业、书画业、文化用品销售

4、也、文化旅游业等为主体的文化产业集群。这既提高了全镇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又在促进赵寨子镇社会发展、经济进步、扩大就业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截止 2016 年,全镇共有各类文化经营单位 57 家,从业人员 20 余人。其中镇书画协会1 个,会员 10 人,主要包括退休干部、退休老师以及书画爱好者;书画院 1 家,从事书画装裱和书画培训,每年办3 期书画培训班,每期招生 20 人。镇驻地网络文化服务 1家,文化用品销售 3 家,全镇 51 个村每村有 1 家便民超市,包含文化用品销售。 二、赵寨子镇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赵寨子镇党委、政府紧抓文化发展机遇,主动迎接挑穑 以建设“党建文化小镇,平板产

5、业之乡” 为目标,把赵寨子镇建设成为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环境优美、和谐有序的高唐文化特色乡镇。 继续完善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 借综合文化站新址启用之东风,全镇各村全部完成文化室、农家书屋建设任务,加大村文化辅导员的业务培训力度,夯实赵寨子镇文化产业发展基础。争取上级支持,吸纳社会资金,力争新建一个适合市场发展要求的文化场所。 以党建、美食文化和乡村旅游为牵引,推进第三产业发展 完善乡村旅游规划,以乡村旅游业吸引社会资源。构建森林小镇、党建小镇等,发展乡村旅游业。对接高唐文化强县的发展举措,使赵寨子镇美酒、美食和文化融为一体,相得益彰。重点开发好党建一条街、王辛孔繁森驻村历史、蒋沙窝西瓜等优势资

6、源,将赵寨子镇建设成为红色教育基地、传统文化、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特色小镇,开发旅游资源,引领饮食、商贸、运输等相关产业发展。 加强娱乐文化业监管 加大对 KTV、游艺、培训班等娱乐文化业的引导力度,打造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娱乐服务品牌。 做强非遗产业经济 以赵寨子镇倪堂“落子舞” 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为契机,加大非遗项目挖掘力度,建立保护、传承与开发基地,做大、做强非遗产业经济,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全镇政治、经济、文化建设。 三、赵寨子镇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 结合当前镇文化产业的现况看,其发展不充分,特别是社会化产业规模少、程度低,需要大幅度提高产业发展的效率、范围和效益。阻碍全镇文化产业

7、发展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对发展文化产业缺乏认识 发展文化产业拥有美好前景,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人们对这一点缺乏认识。思想依旧落后,缺乏产业意识,存在靠、等、要观念,太怕困难和风险。因此,不注意、不主动发展文化产业。 资金投入不足,文化基础设施仍然缺乏 由于缺少文化产业发展的投入资金,而且无法靠自身发展,文化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文化产业创业、管理及文艺人才匮乏 赵寨子镇缺少专业地文化产业创业、管理及文艺人才,带动产业发展的能力底下。目前,镇文化市场存在文化程度较低、经营管理能力差、缺乏文化专业人才等现象。对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够 赵寨子镇文化底蕴深厚,村风朴素,还拥有

8、省级非遗落子舞。但是,没有对地方特色文化进行包装,未挖掘出文化内涵,未体现出文化商品、人文景观和艺术表演的价值。 四、赵寨子镇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 文化部门要认识到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开发文化产业的领导水平。深入贯彻中央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会议和文件精神,认识到经济发展离不开文化产业发展,发展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 加大资金投入,拓宽融资渠道。一方面强化招商引资。出台优惠政策,优化办企环境,加强服务,鼓励、吸引从事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的企业进入赵寨子镇。另一方面加强政府投入。镇财政不仅要向上级财政提出资金支持,而且自身要加大对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 创新文化产业的发展思路,深入挖掘特色文化。研究赵寨子镇历史文化,挖掘、发展该镇特色的文化产业,如省级非遗落子舞。赵寨子镇可以从高效保护、科学利用、开发特色三个方面下工夫,把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充分利用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社科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