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方式改革研究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3110233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方式改革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方式改革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方式改革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方式改革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方式改革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方式改革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方式改革研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方式改革研究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所设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我国日益增长的进出口贸易专业人员,传统教学方式侧重于培养学生在国际贸易基本理论、贸易流程机制的学习。我国自 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在国际分工一直为制造产业链中的原材料输出、加工阶段,主要进、出口产品为完全制造产品、初级材料制品、以及半加工成品,因此贸易工作流程只要求从业人员能够掌握熟练的外语,具有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并且能够操作计算机完成业务即可,并无其他较高要求。国际贸易的发展影响了我国整体经济结构的转变,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由自产自销模式转变为世界工厂及世界市场,新经济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

2、业的人才需求量大增,截止到 2016 年,我国已有 500 多所高校设立了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1000 多所专科院校也设置了该专业,致使近些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毕业生数量迅速增长,但我国的进出口贸易结构却逐渐发生了转变,其明显特征就是生产要素从制造业向服务业的转移,这一趋势对各个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培养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在我国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现有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就未来教学方法以及内联盟容改革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新型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体系。 一、现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体系存在缺陷 2016 年我国进出口贸易值已达到 22072 亿美元,2016 年达到了 36421

3、 亿美元,平均每年增率为 35%,虽然2016 年由于国际市场需求低迷,导致我国进出口贸易值出现了回落,但是 2016 年初出现回暖,2016 年第一季度增长67%,贸易顺差 10795 亿美元,扩大 585%。货物贸易的疲软却凸显了服务业贸易的强势增长势头,2016 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延续增长态势,总额达到 47058 亿美元,同比增长 123%,跃居世界第三,其中以新兴服务贸易增长为主,包括咨询、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广告宣传以及金融服务等。服务贸易结构优化与增长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然而各高校在专业人才培养上还延续着过去陈旧的方法,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教学内容灵活度不够 由于进

4、出口贸易结构发生了转变,使得就业市场上出现着奇怪的现象,一方面是大量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率低,另一方面很多跨国企业对高端人才需求呈现缺口,出现了供求失衡现象,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以往的专业教学内容对世界经济的敏锐度不够,内容偏重于经济理论分析,缺乏对学生综合知识结构、独立思考能力、应用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虽然有部分高校已经采用了“理论+实践”结合教学的方式,但在具体的操作实践能力培养上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具体的方案措施。 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力度不够 国际经济形势的转变要求学生具备临时应变的能力,这些素质教育的培养无法通过简单的课堂知识教授而实现,需要学生在社会生活

5、和实践课程当中学习、感受。目前高校的社会实践教学还不能普及,大部分学校的实践活动仍然处于研究阶段,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也局限于理论上,特别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往往脱离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偏重于课堂案例研究、实验论证等“纸上谈兵” 方式,不能真正刺激学生主体意识的发挥,缺乏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和创新思维的开发,使学生在实现知识水平与技能操作间的结合,强化学生团队意识、协作精神培养上存在障碍。 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 绝大多数高校设置的课程,涵盖了经济理论、法律、外语、政治地理、计算机、进出口操作等,平均每学期的周课时可以达到 30 节以上,学生课程压力很大,但是吸收的知识

6、又过于杂乱,往往毕业之后仍不清楚自己可以胜任具体什么類型的工作,专业性不强。很多课程内容存在重复现象,例如国际贸易学、国际投资学、国际经济学中都会提到有关贸易理论、投资理论的内容,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货币银行学等课程基本都会涉及汇票、本票和支票等内容,老师授课时内容重复,学生无法吸收、把握不同知识的侧重点,继而失去学习兴趣。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对于英语能力要求很高,但是目前高校的英语教育只是通过大学英语授课,英语知识偏重于日常生活以及基本口语,对于经济类专业英语渗透度不够,特别是有关进出口单证、商务谈判等类型的英语应用课程在设置上存在空白区域。 二、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向 我

7、国经贸类人才在面对国际贸易摩擦时所体现的谈判能力、磋商能力、应变能力都显出劣势,WTO 对我国提出的知识产权保护、出口原材料限制以及法律管理制度等诸多改进要求,是未来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需要努力关注学习重点。在新形势下高校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要求更高,要进一步提高谈判的能力和水平,实现“被动者” 到 “主动者 ”的角色转变。本文通过对当前国际市场需求形势分析,总结出我国当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三个方向。 符合国际经济外交需求 入世以来,我国参与了 100 多起争端案件,包括中美钢铁保障措施案,中欧紧固件反倾销案,中印焦炭反倾销案,等等,日益增长的贸易摩擦对我国的应诉能力要求进一步

8、提高,因此新一代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需要能够熟练掌握贸易规则,了解贸易各国经济文化特征,能够统筹规划,着眼于外交全局,并且通过经济外交谈判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2016 年外交部成立了国际经济司这一部门,充分体现了经济外交手段的重要性。 国际商务交流需求各类企业在开展海外市场扩张活动时,都需要有中间衔接人才,而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正是这一缺口市场的主要后备军。通过对企业的市场调查发现,企业最重视的岗位要求首先是客户沟通技巧、谈判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跨文化沟通和适应能力、价值创新能力、快速学习能力,可见,扎实的实践操作和语言交流能力是企业比较看重的,这也是新型教学方式针对企业需求所确

9、定的培养目标之一。贸易实务的基础需求 贸易实务操作能力是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基本要求,只有掌握充分的贸易实务知识,才可以在进出口业务中正确完成商情收集、交易磋商、跟单、报关报检等流程。贸易实务的工作程序相对来说较为简单,但是环节众多、涉及面较广、风险较大,对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要求较高,教学过程中要求能够通过听、看、做使繁杂的专业知识在实际操作中让学生迅速理解与掌握,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同时,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是强化实现人才培养的手段。 三、新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创新机制 教学方法与内容改革 传统的教育方法基本都是课堂讲授式,这是一种“填鸭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体,师生之

10、间的互动较少,学生的能力较难得到锻炼,但是过分地以学生为主体又会让学生失去学习重心,往往无法学习到真正的专业技能知识。新的教学方法首先要在教材的選择上摒弃传统的课本,需要结合最新时事政治、科研成果,并且选择师生互动学习方式进行交流,由教师选择内容范围,先由学生完成资料搜集与整理,然后由学生先总结汇报,再由教师进行评价汇总。 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再设置 课程内容与体系的设置需要根据时代变化以及市场需求进行再整合与开发,避免过分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性,以至于出现知识点重复交叉、课程内容与市场人才需求岗位结合度较差等问题。课程教学内容保持理论体系的贯通性,增加专业知识的丰富性,并且不断更新国际经济与贸易

11、领域相关理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以两个方向为主,一为理论政策研究,另一个为实务操作,传统的课程设置是将两部分内容融合在一起,让学生一并吸收,因此容易产生课程内容重复、杂而不精的现象,因此在课程体系设置的时候可以通过学分制的选课制度,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点与能力来进行选择。 “产学结合 ”的校企联合培养方式 “产学结合 ”是国家、企业、学校、个人都能受益的合作方式,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和职业技术学校专业培养目标不同,前者更侧重于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个人技能的提升,后者则偏重于促进学生可以更快融入实际生产操作当中,减少企业的培训成本。高校可以通过和企业的合作实现“产学结合 ”,在每个学期

12、学习过程中邀请企业家来校进行模拟培训,以进出口商品交易为背景,以外贸交易的基本过程为主线,设置仿真情景,学生在不同的区域,例如商务谈判区、海关区、船运公司区、保险公司区、进出口银行区、外汇管理局区等进行角色尝试,推进学生未来实习,增进对企业文化的了解。 新型考核评价方法 建立新的考核方法,要注重过程管理中学生的表现,主要由出勤、案例分析、实践设计、课堂发表、团队合作以及试卷考试等六大部分组成。案例主题以及实践方式由教师主导并引导,学生负责资料查询、时事新闻搜索、研究方法选择,并通过独立分析得出最终结论。课堂发表和团队合作锻炼了学生相互之间的协作能力,试卷考试则保持了传统检验学生阅读学习能力的考核评价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社科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