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口年龄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3110097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人口年龄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北京人口年龄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北京人口年龄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北京人口年龄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京人口年龄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人口年龄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人口年龄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一、北京人口年龄结构及增长现状 北京市常住人口的年龄结构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特点,表明北京市劳动力资源丰富,处于“人口红利” 的黄金时期。北京市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受外来人口流入影响较大,常住外来人口的年龄集中在 20-39 岁,这部分人口占外来人口的%,其中 25-29 岁组占% 。2016 年全市常住人口的年龄中位数为岁,常住户籍人口的年龄中位数为岁,常住外来人口的年龄中位数为岁。可见外来人口的大量流入是我市常住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重要原因。伴随外来人口的不断流入,这种结构仍将继续持续一段时期。 我们把北京市的人口问题对比于我国全国水平来看,从 2000

2、年到 2016 年这 1O 年的时间,我国的人口一共增长了 7390 万人左右,这十年平均每年增长%,而北京,这个总人口不到全国 2%的城市十年间人口增长的速度却是全国人口增长速度的数倍,达到了%,并且处于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另外,从统计口径的角度来看,北京的人口统计中还包括了 200 至 300 万的瞬间人口没有算入统计当中去。我国在 xx 年的时候曾经规划于 2020 年的时候控制北京人口低于 1800 万,但是现在北京的人口就已经达到了 1961 万。所以说北京市的人口问题是十分严重的,未来的人口状况也是不太好的。北京市是一个人口组成多元化的城市,随着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其人口增长问题也日益

3、严重,不容忽视。 二、人口年龄结构与经济的相关性 北京人口红利的结构性分析 总的来看,北京市常住人口目前处于人口红利期,但未来需要更多补给。2016 年北京市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016 年“六普” 数据表明,北京市常住人口中,0-14 岁的少儿人口为万人,占%;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为万人,占%;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万人,占%。与 2000 年人口普查相比,少儿人口比重下降 5个百分点;老龄人口比重微增个百分点;15-64 岁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上升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进程减缓。可见,北京市劳动力资源丰富,处于“人口红利” 的黄金时期。 人口年龄结构对北京经济的限制 目前

4、,人口老龄化是当今全球性的一个重大、复杂的社会现实问题,它涉及到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个领域。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更为严重的是,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我国呈现“未富先老”特征,老龄化超前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社会保障制度还未完善。在此大背景下,北京市也面临着严峻的人口老龄化趋势,人口数量决定了劳动力资本的数量,这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由于 20 世纪 80、90 年代计划生育政策的严格执行,其后续影响在二十多年后的今天逐渐显现,北京的人口年龄结构上开始发生比较明显的变化。北京市常住人口的年龄结构表现出明显的“底部收缩” 态势,也就是说,未来新进入劳动年龄阶段的人口

5、将会出现明显减少,目前,北京市正处人口红利期,但未来需要补给 三、北京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加快北京市人口红利向人力资本红利转变 从劳动力数量方面上看北京市人口红利正不可避免的减弱,这种减弱倒逼为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增长方式发生转变。单纯的以劳动力数量为竞争优势的时代已经过去,在劳动力数量减少的趋势下,应加快北京市人口红利向人力资本红利转变。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以实用型人才的培养來提升人口素质并向社会提供“高质量” 劳动力,为此,应将职业教育与市场经济建立联系以不断调整其构成及专业方向。教育的模式方面,除了传统方法之外,还应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自考等方式实现教学并加公共学习的场所,以此来突破

6、时间或地点的限制。此外,随着城市化导致的人口不断地向城市涌入,国家有必要重视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的教育问题,应当适当放宽相关政策,使其有自由流动的机会,以平等的教育机会来缩小教育水平差距。此外,应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鉴于高校扩招造成的大学生素质下降情况,应逐步借助提高办学规定、加强管理、提升教学质量等办法来把高等院校转向质量提高“模式” ,并鼓励校企联系,使学生能够尽快适应社会。同时,应借助公平和透明化的选拔机制给人才进行相关激励,并借以形成培养“人才后备军 ”的机构,营造良好社会环境以保证人才不外流。 充分调动户籍人口参联盟与就业 从制度层面看,要积极推动有稳定住所和稳定就业的流动人口逐步实现本地化,加大教育制度、就业制度、户籍制度和养老保障制度的改革,为人口自由流动扫除制度障碍;但同时应当注意的是,对外地人口的过分依赖也可能对对户籍人口的就业积极性、就业参与性产生威胁。在促进外来人口融合的同时,也应当出台一系列政策,在保障户籍人口卫生、医疗、教育资源的同时,鼓励户籍人口参与就业,提高其积极性核心竞争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社科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