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批判话语的构建——论析老舍文化批判精神的特性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33107594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维批判话语的构建——论析老舍文化批判精神的特性 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多维批判话语的构建——论析老舍文化批判精神的特性 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多维批判话语的构建——论析老舍文化批判精神的特性 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多维批判话语的构建——论析老舍文化批判精神的特性 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多维批判话语的构建——论析老舍文化批判精神的特性 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维批判话语的构建——论析老舍文化批判精神的特性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维批判话语的构建——论析老舍文化批判精神的特性 (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13多维批判话语的构建论析老舍文化批判精神的特性 论文关键词老舍;市民文化;批判精神 论文摘要老舍的创作始终贯穿着一种独特的文化批判精神,在对自己深浸其间的市民文化在表达眷恋的同时也透露了同等的忧思。他既坚持启蒙理性,承续了“五四”国民性批判的主题,又对走入偏执的启蒙观进行了反思,尤其是对于价值失序中道德信念的沦落状况深表关注。在“感时忧国”的时代精神之外,老舍努力去探索开掘人性中潜藏的病态,建构起了多维度的批判话语体系,也彰显出了他的批判精神的深邃。 老舍是一个具有独特生存立场和价值立场的作家,面对历史转型期的种

2、种不合理现象,他以自己的精神操守和认识体验为评断基准,以嘻笑怒骂的创作为武器,将批判的矛头指向种种缺憾性的社会存在。樊骏先生在谈到老舍先生的现实主义时就说“如此贴近生活的原生形态,显示出生活冷峻严酷的一面,朴素本色的现实主义,是老舍的特色。这样的现实主义,在现代的作家中较为少见,而更接近于西欧 19 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尤其是与托斯妥耶夫斯基、狄更斯等人的现实主义有些相似之处。纵观老舍一生的创作,他的作品具有开阔的批判视野,这种批判几乎触及到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13社会、历史、道德、文化、人性的方方面面。老舍凭借着此类批判性话语制造了

3、一种文本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紧张关系,并且建构了一个与缺撼性现实相制约、相抗衡的批判系统。尽管老舍在不同作品中批判的重心不同,流露出的情绪也或激愤或悲痛,但无疑都显示了作家对于社会文化的深情思考、对于民众真挚的人道同情、对于健康人性和完美世界的渴望。 一、文化批判对象的置换:由传统文化到市民文化 贯穿其一生,老舍始终坚持以“文化”作为理解人类世界的出发点,坚持将文化批判奉为创作的逻辑前提和归宿。不过作为后“五四”一代,老舍对于文化有自己的独特理解,他更为看重的不是挣脱一切封建罗的“个性”解放,而是由群体行为所体现出来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他一直强调“文化”应为一个民族的命脉和立国之本,他认为要想使

4、中华民族不灭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进行文化重建,然后方能实现民族自救。老舍的文化批判虽然有时也针对传统礼教文化对人性的扼杀,对个性解放、婚姻自由的束缚,如在老张的哲学中对传统宗法伦理的代言人赵姑妈的讽刺性调侃,但并不占太大比重。在二马中,中英两种文化价值体系的对照首先引起老舍注意的是,在西方活力奔突的实用文化映衬下,中华民族“出窝老”的痛心事实,而对于英国文化中更具特色的那种对个体价值与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13尊严的肯定却并未表现出相应的兴趣。 四世同堂中驱使瑞全决然出走的也并非是他对个性解放的渴求,而是一种杀敌卫国的责任感。战争风云一

5、过,瑞全又安心复归到了四世同堂的大家庭中。 牛天赐传写一个白纸一般什么都没有的小生命,如何被父母所代表的“仕禄文化”所濡染,渐渐陷人社会固有文化的酱缸中养成典型的“国人”性格,并最终一事无成。老舍认为文化中的这些消极因素才是导致国民性屏弱、国力衰微、民气不振的罪魁祸首,剪除它们才是文化重建的当务之急。 最为难得的是,老舍对于其置身其间的市民文化也有清醒的认知,在留恋与亲和中并没有放松对这种文化里惰性因子的警惕。在他的小说创作中,他小心翼翼地对其实多有重合交叉的传统文化和市民文化加以区别对待,并不讳言自己对后者的眷恋。在对其进行观照时,老舍已不再去刻意强化它与“现代性”的截然对立,而是力图去审美

6、地再现这种生活的艺术或艺术化了的生活,诚如赵园指出的,北京文化“作为前结构规定和制约着人们对北京的文化认识、文化理解,诱导着他们观察北京的眼光、角度,训练了他们以他那种方式领略北京情调、北京风味的能力。比如,在小说老字号中,老舍对有悖于以逐利为根本特征的现代经营方式的礼仪文明与人情慰贴在道义上大加礼赞;在四世同堂中表现出对于大家庭秩序与温情的肯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13定;在正红旗下中流露了对于旗人生活精致闲逸情调的追慕。然而,此种眷恋终归只是一种情感姿态,老舍并未将之作为一种规范性或排他性的价值选择而走向保守主义的文化守成。那种文化自

7、省意识始终在警示着老舍并促使他努力在创作中实现理性与情感的剥离。老舍深知这种精致的生活艺术与飞速发展的时代之间的距离正在不断拉大,它正不可遏制地走向败落,如断魂枪)中老舍所说,属于它们的那个世界“已被风吹走了” 。在四世同堂中,可读到经历了内心折磨后的老舍,对这种充满封闭性、稳定性、保守性的市民文化进行的批判:“我可以说,我们的文化或者只能产生我这样因循苟且的家伙,而不能产生壮怀激烈的好汉!我自己惭愧,同时也为我们的文化担忧” 、“这个文化也许很不错,但是它有个显然的缺陷,就是:它很容易受暴徒的蹂厢,以致于灭亡。 在坚持文化本位的批判前提下,老舍经历了一个从侧重传统文化到侧重市民文化的批判转向

8、过程。初涉文坛的老舍因直接置身于中西两种文化系统的撞击与交流之中,切身体验到那种弱国子民在强势文化面前难以避免的屈辱感,难免在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过于峻急的文化自省和文化批判意识,他在传统文化与人性萎缩、国力衰弱之间设立了直接的因果关系,并据此对传统文化进行了简洁的批判性否定。可以说,这一时期老舍的小说创作在相当程度上为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13文化批判的欲望所控制,作品表现出来的文化性比文学性更为突出。后来,作家本人对此也有所察觉, “作者便由客观的描写改为主观的鼓吹,因而肤浅的感情与哲学掺人作品之中,失去了深刻的感动力,这是很不上算的

9、事balm。由离婚开始,老舍创作实现了对他所熟悉的故都市民社会题材的复归。在对市民社会的一种近乎“原生状态”的书写过程中,老舍开始渐渐体认到文化与人性、人伦关系、历史结合的复杂性。他在进行文化批判时,观照对象的概念也由“传统文化”暗暗置换成“市民文化” ,而对之所采取的态度也不再是启蒙式的一味简单对立与否定。或者也可以这样说,老舍在早期创作中是将市民文化传统化,从而只注意到并突出了其封建、保守的一面;而后期创作则将传统文化市民化,通过对生机勃勃的市民俗常生活和生命形态的细节展示,来表现市民文化“封建性的糟粕与民主性的精华”杂揉交织的多面性与丰富性。虽然那种文化自省与反思意识犹存,但老舍对市民文

10、化于批判之外更表现出了一种情感上的沉迷。此时的老舍已不再是一个优越于庸众之上、痛L疾呼的觉悟者,当然也没有拒绝宽容、仇视世俗走向孤傲自洁的“荷戟独仿徨” 。他只是泯于万千大众中的普通一员,在以创作与表现对象进行着沟通与交流,在理解的基础上去寻求实现一种较为温和的反思。 二、启蒙立场下的国民性批判 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13国民性批判无疑是一个世纪来作家的一个心结。在“五四”潮起之时,陈独秀等启蒙先驱将国民性问题与传统文化相提并论, “把国民性视为传统的能指,前者负担后者的一切罪名。 批判国民劣根性于是上升为批判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环节。但

11、在老舍的小说作品中,批判传统与批判国民性并不是两个涵义相同的概念,因此不能作等量齐观。 老舍虽然并未一直坚守启蒙者的立场,但对国民性格病疾的批判性关注却是他创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启蒙理性是评估老舍作品时不应被忽略的重要部分,但老舍的独特之处在于他承担这一任务时所选取的对象和采取的处理方式,负载传统文化重累而精神老化的“老民族、老分子”凝聚了他最多的批判精神。 老张的哲学中的赵姑母是一个传统文化培养出来的“好妇人” ,出于一片“好意” ,她将自己的侄女李静送给老张作妾,依据是“我爱我侄女和亲生女儿一样,我就不能看着她信意把自己毁了!我就不许她有什么心目中人,那不成一句话” 。对此,老舍十分沉痛地说

12、:“世上不怕有蓝脸的恶鬼,只怕有黄脸的傻好人,因为他们能也甘心,作恶鬼的奴仆,听恶鬼的指使,不自觉的给恶鬼扩充势力” 。 离婚中的张大哥是一个典型小市民文化的生存个体。他生活的所有依据是“常识”与“趣味” ,他处事的态度是“敷衍目下” 。他营结各种人际络,调解各种是非纠纷,原则只是“世界上没有不可以作的事,除了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13得罪人” ,他觉得自己是生活中的一个大角色,而实际上其所作所为也“只能继续保持社会的黑暗,而使人乐意生活在黑暗里” ,并且在自己厄运缠身时,他的那些生活法则变得同他的命运一样不堪一击。 二马中的老马,好虚

13、礼、重面子、固步自封而且奴性十足。在他自傲的时候,他把一切英国人都不放在心上,而真到了需要民族自尊心的关头,他的自卑感又凸现出来。老舍刻意将这些人物的思想性格与风起云涌的时代变革和民族危机对立起来,以凸显在大变动中这些国民性格中驯顺、保守、因循、怯懦因子的不合理性和危害性。 在嘲弄这些老派市民、批判没落文化的同时,老舍也在不断反思启蒙运动,警惕其相伴而生的负面效应。这主要表现在他对一群盲目逐新却没有灵魂的所谓“新人物”的漫画式描摹上,这个向度的努力显露了老舍思想的驳杂与深刻。 “五四”之后, “孔家店”已经被打倒,但新的价值观、国民意识却并未相应得到确立。此时的社会精神严重失衡,一些思想仿徨的

14、群体,尤其是年青人,因为找寻不到生存的信仰和准则,一味盲从趋新,处处以“新人物”自居。他们仅仅浮光掠影地抓住新思想中的只言片语或仅是行为举止上的简单模仿便开始自我标榜、处处夸炫,实质上不过是一群盲目无知的糊涂虫。老舍在谈到赵子曰的创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13作时说“我在解放与自由的声浪中,在严重而混乱的场面中,找到了笑料,看出了缝子” ,要以小说“轻搔新人物的痒痒肉” 。 赵子曰中的赵子曰、武端、莫大年等人都属于表面上受新思潮感召,而内心深处却与新时代精神相去甚远的年青人;离婚中的张天真“爱看跳舞,假装有理想” ,是个生活在“好莱坞的梦

15、境与马克思主义乌托邦”里的无知少年。对这些浅薄可鄙的人物老舍几乎全部采用近乎刻薄的漫画式描绘,来发泄情感上对于他们的厌恶。同时在创作中,老舍还对这种新姿态掩盖下的国民精神、道德水平的集体性下滑焦虑不已,对由此带来的破坏性后果忧心忡忡。 善人写一位女“慈善家”新派姿态十足,连身边的脾女都起名为“自由伙“博爱” ,却趁家庭教师丧妻之际落井下石将其解雇。 牺牲中那位洋博士满口的西方民主自由,实质上不过是一个病态自私的市侩。对于某些所谓“上等人”的虚伪恶习老舍更是厌恶之至,对他们的批判也更加犀利。 歪毛儿中借白仁禄之口说“有时候一个人正和你讲道德仁义,你能看见他的眼中有张活的春画正在动。那嘴,露着牙喷粪的时节单要笑一笑!越是上等人越可恶。没受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