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发展的成功范例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3106772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与发展的成功范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创新与发展的成功范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创新与发展的成功范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创新与发展的成功范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创新与发展的成功范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与发展的成功范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与发展的成功范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新与发展的成功范例义乌是浙江中部的一个农业小县,虽然历史久远,素有文化之乡的美誉,但经济资源贫乏、基础薄弱。自从改革开放以后,义乌人敢闯敢创的精神得到充分发挥。他们坚持“兴商建市 ”发展战略,从 “鸡毛换糖”做起,以马路市场起步,通过繁荣发展小商品市场,积极推进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建设。至 2005 年底,义乌市场已拥有 41 个行业、1900 余个大类、40 多万种商品,来自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8000 多名外商常驻义乌,全市实现商品市场成交额389 亿元,连续 15 年居全国专业市场榜首,义乌中国小商品城被联合国和世界银行誉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已

2、经成为继广交会、华交会之后全国第三大经贸类展会。 市场经济带动了城市的全面发展,2005 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 300.1 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 5400 美元,义乌在 2004 年度全国百强县(市)中居第 15 位,城市综合竞争力已跃居浙江省县级市的首位。义乌人民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成功之路。 一、 “孝感群鸟 ”和“鸡毛换糖” 义乌历史悠久。相传秦时,一对颜氏父子在此行乞度日,晚上歇息在一个小岩洞里。夏夜,儿子颜乌总要先躺进岩洞让蚊虫咬遍全身,然后再背老父进洞安睡。天长日久,颜乌的孝行感动了一群乌鸦,它们每天来专吃蚊子。后来老父死了,乌鸦们从远方衔来泥土筑起

3、坟墓,再后来孝子颜乌也死了,乌鸦们又去啄泥,葬他于老父坟边。乌鸦们的嘴啄伤了,泥土染上了滴滴血迹为了纪念那些筑坟而伤的乌鸦,人们开始把这一带叫作“乌伤” 。秦嬴政25 年置乌伤县,公元 624 年改称义乌,1988 年撤县建市。现在的义乌市,下辖 6 镇 7 街道,整个面积为 1105 平方公里,2005 年底全市人口 160 余万,其中户籍人口 68 万,外来建设者近 100 万。 在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上,有过秦代孝感群鸟的颜乌、有过“初唐四杰 “之一的骆宾王、宋朝抗金名将宗泽、金元四大名医之一朱丹溪、明代抗倭的义乌众将士,以及现代义乌人的杰出代表,教育家陈望道、文艺理论家冯雪峰、历史学家吴

4、晗等。可以说,推崇忠孝节义,尊儒尚礼的人文传统在义乌已是相习相传了。 一位从小在义乌农村长大的文化人至今对流传于民间的俗语、谚语铭记不忘,像“客人是条龙,不来就要穷” 、“上门不欺客” 、 “先客后主”等等。他说: “义乌模式”成功,证明义乌人聪明勤奋,有经商的禀赋。义乌人抓住了发展市场经济的历史机遇,但更重要的是义乌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人文精神。 义乌是个古老的产糖区,早在明朝末年就开始种甘蔗榨糖,至今已有 400 多年的历史,是浙江最大的产糖县。当时由义乌一个贾家传世制作的“义乌红糖” ,凭着“摆在桌上会爬,放入口中会烊,含到嘴里清香,存放三年不烂”的过硬质量,名声大噪,一直是市场上

5、的抢手货,以后贾氏传人更注重收集和整理糖蔗种植和红糖制作的技巧和与之有关的“乡土文化 ”,进一步提升了这种红糖的社会价值和声誉。自清乾隆年间以来,义乌逐步形成了用可作肥料的鸡毛换取这种红糖等小百货的经商传统,即所谓“鸡毛换糖” ,这也被说成是如今闻名全国的义乌小商品市场的起源。 义乌过去因人稠地薄,光靠种田吃不饱饭,许多农民平日便远走他乡做“鸡毛换糖” 小买卖,每到农闲季节,义乌人就肩挑“货郎担 ”,手摇“拨浪鼓”,走村串乡,风餐露宿,以红糖换取各家各户的鸡毛和废品。用红糖做成的“派皮糖” ,是老百姓尤其是小孩最爱吃的零食,故每当义乌人“拨浪鼓”响起,老百姓就会迅速围上来,用自家的鸡毛、鹅毛或

6、废铜烂铁等换糖吃,这就是义乌人往昔的“鸡毛换糖” 情景,此后世代相传,形成规模。 在改革开放之前,鸡毛换糖是属于被打击的一种投机倒把行为,特别在“文革” 期间,更是被当作 “资本主义尾巴” 来割,而“ 敲糖帮 ”的货郎担成了投机倒把的“活靶子” 。但就在这样的日子里, “鸡毛换糖” 仍奇迹般在这儿延续。一份保留下来的“文革 ”介绍信,居然是 1966 年“大串联”期间,义乌基层组织给外出的“敲糖帮” 开出的一份 “长期证明”,上面还强调:“这是我县传统的支援农业措施之一” ;另一份资料则显示了在“文革 ”期间,最多的一年,全县有 7000 多副货郎担外出。对此,也可见义乌人对小商品交易的热衷以

7、及义乌历届政府对它的宽容了。 “鸡毛换糖 ”的做法,直到 1980 年才被允许,义乌工商局在当年年底开始颁发“小百货敲糖换取鸡毛什肥临时许可证”,要求各地 “予支持与管理 ”,几个月就发放了 7000 多张。当时还是杨街村农民的冯爱倩,在全县第一个取得了鸡毛换糖的许可证,许可证编号为第一号。就此, “敲糖帮”们理直气壮地挑起货郎担,摇着拨浪鼓,在乡村城镇朗声吆喝、大步行进。 当年一片乌鸦啄泥而成的地方,至今,人们又开始为筑起一座前所未有的商品城而奔波。不同的是,其中没有了感伤,只有勤奋、务实、发展、富足的日子和繁花的前景。 二、 “马路市场 ”到“国际商贸城” 就在“敲糖帮 ”们开始正大光明走

8、街串巷的同时,敢为人先的义乌人又率先在家门口摆起了地摊。1978 年底,义乌稠城、廿三里两镇的农民自发地在镇区马路两侧形成了“地摊集市” ,并逐步形成时间、地点相对固定的马路“集贸市场”。原先挑 “货郎担 ”的义乌人,有了自己的固定摊位,生意做得如鱼得水。1982 年 9 月,义乌县委、县政府尊重群众发展小商品贸易的强烈要求,毅然作出开放小商品市场的决策,提出“四个允许 ”:允许农民经商、允许从事长途贩运、允许开放城乡市场、允许多渠道竞争,并出资搭建了简陋的市场设施。第一代小商品市场自此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 1984 年 10 月,义乌县委、县政府提出“兴商建县” 战略,把市场摆在义乌经济社

9、会发展的龙头地位,把商贸业作为主导产业。同年 12 月,第二代小商品市场建成。1986年,第三代小商品市场建成。1988 年,义乌第三产业比重达 39.2%,三个产业结构首次呈“ 三、二、一” 顺序。1990年义乌小商品市场成交额跃居全国各大专业市场之首,此后年年保持这一桂冠。1992 年 8 月,国家工商局正式命名“中国小商品城” 。同年 10 月,第四代市场 篁园市场一期投入运行;1994 年 7 月,篁园市场二期又投入运行。1996 年 9 月,一座集商贸、仓储、办公、饮食、娱乐为一体的现代化超大型商城宾王市场投入运行。从此,义乌市场各行业全部搬入大厅式室内市场。 作为第五代小商品市场的

10、义乌国际商贸城一期市场,于 2002 年 9 月投入使用。2005 年 9 月,国际商贸城二期全面建成。绵延 2.5 公里、周长 6.6 公里、营业面积 170 万平方米、拥有 2.5 万个商位的国际商贸城,已经成为目前全世界单体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商品批发市场,标志着义乌市场发展进入了一个从量的扩张向量质并重发展的新阶段。如今的义乌小商品市场,以中国小商品城为核心,10 多个专业市场、30 多条专业街相互支撑,拥有经营面积 260 万平方米、经营商位 5.8 万多个,从业人员 20 多万,日客流量20 多万人次。 义乌市场的发展总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 1982 年创建到 1990 年,基本属于区域专业市场阶段。其基本特征是批发市场,经营业态较为传统,交易方式都是现场、现金、现货交易。 第二阶段是从 1991 年到 2000 年,义乌市场从区域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小商品流通中心,成为跨区域、连城乡的商品集散中心和层次结构分明的小商品市场体系,确立了在全国专业市场中的龙头地位,并在全国主要大中型城市建立了分市场和小商品配送中心,形成了全国性的物流网络。其主要经营业态是:通过摊仓结合、摊厂结合、店仓结合等方式完成交易;通过托运实现人到货到;支票和信用卡成为主要支付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社科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