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33103750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濮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濮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濮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濮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濮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濮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濮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濮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新闻日期: 2011 年 07 月 11 日 09:20:57 前言“十二五”时期(20112015 年)是濮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建设富裕和谐美丽新濮阳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根据中共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特制定濮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本规划纲要是“十二五”时期濮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努力建设美好家园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依据。第一篇 回顾与展望第一章 发展基础“十一五”时期,濮

2、阳市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以工兴市” 主战略,抢抓机遇,开拓进取,有效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良好态势,基本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为“十二五”时期的加速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综合经济实力稳步提升,产业基础进一步巩固。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预计 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 774.8 亿元,是“十五”末的 2.02 倍,年均增长 12%;人均生产总值突破 2 万元大关,是“十五” 末的 1.95 倍;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30.2 亿元,是“十五”末的2.2 倍,年均增长 14.5%。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

3、 2005 年的 16.362.721 调整为13.966.519.6。工业实力进一步增强,预计 2010 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 476.4 亿元,是“十五”末的 2.2 倍,年均增长 17%,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 2005 年的 55.7%提高到62.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71.8%;中原大化 50 万吨甲醇、龙丰纸业一期工程、龙宇化工 20 万吨甲醇、国电 220 万千瓦发电机组、武汉力诺 40 万台太阳能热水器、林氏化学 5 万吨聚异戊二烯乳液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建成投产,成为濮阳经济发展的强大支撑。农业基础进一步巩固,2010 年全市粮食总产达到 251 万吨,比 2005 年增加

4、48.6 万吨,实现连续七年增产;经济作物面积发展到 202 万亩;畜牧业总产值达 70 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 38.5%;速生丰产林发展到 150 万亩,林下经济稳定在 15.3 万亩;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达到 1353 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 502 家。服务业发展进一步加快,预计 2010 年完成增加值 150 亿元,是“十五”末的 1.86 倍,年均增长13.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30.7 亿元,是“十五”末的 2.3 倍,年均增长 18.1%,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36%;市中心城区服务业园区被列为省级服务业特色园区。重点项目建设取得重要进展,资源型城市转型成效初现

5、。以资源型城市转型为主题,以投资拉动为主线,大力发展接续产业,推进产业优化升级,五年累计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738 亿元,是“十五”时期的 3.1 倍;累计建设重点项目 755 个,其中工业项目510 个、农业项目 50 个、基础产业项目 195 个,煤化工、生物化工、精细化工、农产品加工、新材料、商贸物流等省、市重点项目和中央投资项目相继建成投产投用。中原油田“走出去”战略取得明显成效,对外石油工程服务收入达到 120 亿元,市场适应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市初步形成了以政府资金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民间资本为支撑的多元化投融资格局,以石油和化学工业为主导,林纸林板、特种玻璃及电光源、装备制

6、造等产业为支柱的现代工业体系和以石油生产服务业、文化、商贸产业等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快速构建,资源型城市转型取得重要进展。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产业承载能力不断增强。交通瓶颈制约初步得到缓解,大广高速、南林高速建成通车,濮范高速正在建设,即将形成“井”字型框架;成功争取晋豫鲁铁路通道在台前县与京九铁路交汇,形成互通式枢纽,预计 2013 年建成通车;市城区至柳屯、南乐县城至大广高速快速通道顺利通车,市城区至清丰县城快速通道正在建设。城市公共设施日益完善,城市主干道延伸拉长,供热、燃气管网逐步完善,中心城区集中供热率达 75%、燃气普及率达 90%。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渠村引黄闸、金堤河张

7、庄提排站等项目建成投用,大型商品粮基地、黄河标准化堤防等工程进展顺利,三大灌区续建配套工程逐步完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五年累计解决 66.2 万人。8 个产业集聚区累计融资 12.6 亿元,完成投资 183.4 亿元。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全市共有科技研发中心 75 家,其中省级 31 家。2010 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49%。教育事业五年累计投入 5.9亿元,实施了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校舍安全等工程,新建了市九中等城区学校,城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普通高中毛入学率达到 71.7%,普通高招本科上线率达到 45.7%,居全省领先地位。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成功举办了世界

8、张氏恳亲大会、龙文化节、杂技艺术节等大型文化活动;打造了水秀、神龙部落等大型杂技精品剧目;我市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省级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进一步完善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和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层群众就医环境显著改善。全民健身运动和竞技体育蓬勃开展。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6.5以内。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 90%,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 99%,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 9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 98.3%。城乡就业面不断扩大,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 31 万人,劳务输出 186.2 万人。预计 2010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

9、5138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5077 元,分别比 2005 年增加 7166 元和 2605 元。体制改革逐步深化,对外开放成果丰硕。国企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先后引进了国电集团、省煤化集团、省投资集团等战略投资者,全市国企通过破产、兼并、重组由 438户减少到 366 户,累计盘活国有资产 21.6 亿元,引进社会资金 23 亿元,安置职工 3.3万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序推进,行政审批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乡镇机构改革等顺利开展。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先后组织参加了多种形式的大型招商活动,积极开展了市级领导拜访央企活动,分别与中航工业集团、河南煤化集团、大用等央企、省企和大型民企签订了战略合作

10、协议。“十一五”期间,累计利用外资 2.8 亿美元,市外资金累计到位 348 亿元。濮耐股份成功上市,实现了本土上市企业零的突破;蔚林化工、宏业化工、中拓公司已列入全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名单。节能减排取得新成效,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开展了造纸行业、化工行业等高污染、高耗能重点行业综合整治工程和濮水河、马颊河、第三濮清南等生态保护重点流域综合整治工程,关闭搬迁企业 17 家,停产治理企业 15 家,初步建立了落后产能淘汰机制,建设完善了市县两级污水、垃圾处理体系,全面加强了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力度。2010年,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 83.7%,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87%,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 23%

11、,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 90%以上,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五年来,全市综合实力稳步提升,人均生产总值突破 3000 美元,濮阳已经进入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期。全市上下人心思变、人心思干、人心思发展,这种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是我市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源泉。第二章 发展环境“十二五”时期是濮阳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时期,也是濮阳市经济社会全面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牢牢抓住机遇,通过把握和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第一节 机遇国内外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带来的机遇。濮阳地处中原,临近东部发达地区,具有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优势。这为我市摆脱资源依赖、提升产业

12、层次、助推经济转型,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和消费品工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国家积极推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的机遇。“十二五”时期,国家将进一步完善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建立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完善以资源型城市接续产业为重点的产业发展支持体系,加大对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力度。这为我市加速资源型城市转型、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创造宜居宜业家园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河南省全面实施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带来的机遇。“十二五”时期,河南省将重点推进、全面实施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并将豫北地区确定为中原经济区能源、重工业的重要支撑。濮阳市地处豫东北,是河南省

13、第二条出海通道的桥头堡和中原城市群对接山东沿海与环渤海经济圈的门户,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的实施,将为濮阳市发展交通设施、完善基础产业、提高产业承载力、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难得的发展机遇。第二节 挑战区域竞争压力日益加大。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加速发展和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各地都在积极寻求机会、抢抓机遇,产业竞争和对资本、技术等资源要素的争夺将更加激烈。与周边地市相比,濮阳在交通条件、产业基础、城市规模、智力资源等方面都处于不利地位,区域竞争压力巨大。资源型城市转型任重道远。濮阳因油而建、因油而兴,但随着油田的持续开发,油气开采难度不断加大,油气产量逐年下降,直接影响了我市油气相关产业的发展;地

14、方接续产业规模小、发展慢,全市经济结构中重工业比重偏高、终端消费品工业比重偏低的问题严重,经济转型任务艰巨;油气开采对周边土地、水源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治理难度较大,油田子女就业和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也较为突出,社会转型任务较重。产业发展载体功能较弱。濮阳中心城市规模小,县城功能不完善,小城镇基础差,区域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集聚区建设起步晚,产业布局较为分散,城乡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不完善,人口集聚功能和产业承载能力较弱,城镇和产业集聚区难以适应产城融合、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需要,统筹城乡发展任务繁重。要素制约更加明显。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建设用地指标缺口较大;国家对节能环保指标的要求日渐提高

15、,降耗减排空间越来越小;煤电油气运等能源、资源瓶颈制约明显,企业成本上升较快,竞争压力加大;产业工人、高端人才与智力资源储备不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也正在成为我市新一轮发展中关键的瓶颈制约。第三章 指导思想、发展理念、战略重点和主要目标第一节 指导思想“十二五”期间,濮阳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四个重在”为实践要领,以持续开展“一创双优”活动为动力;牢牢把握中原经济区重要出海通道、中原经济区与环渤海经济圈衔接融合的前沿、省际交汇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牢牢把握建设富裕和谐美丽新濮阳的中心任务,牢牢把握突出加快发展、坚持统筹协调、深化

16、改革开放、着力改善民生的发展理念;强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大力推进城镇化,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着力抓好社会和谐稳定,力争经济发展速度两年时间赶上全省平均水平,三年时间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五年时间进入全省先进行列。围绕“十二五” 发展的指导思想,坚持“ 三种意识”和“六超精神”,努力“构建一个体系、实现两个突破、强化三个基础、加快三个转型”,即构建适合濮阳资源要素禀赋特征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两个突破;强化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产业集聚区建设和城镇建设;加快由粗放发展向集约发展转型、由资源依赖向市场依托转型、由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统筹转型。第二节 发展理念强化加快发展的理念。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当成第一要义,采取超常规措施,加压驱动,提速晋位,加快发展。在加快发展中促转型,在转型中加快发展。强化统筹协调的理念。坚持以工业化为支撑、城镇化为引领、农业现代化为基础,实现“三化” 协调发展。坚持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坚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更加注重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