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全文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33103748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73 大小:1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全文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全文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全文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全文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全文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全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全文(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资料由乐考网整理制作发布,更多资料请登录乐考网下载 http:/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树立和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更好地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具有重大意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二十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的经验总结,是战胜非典疫情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也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是要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要全面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2、坚持在开发利用自然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样的发展观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胡锦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2003 年)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目录一、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二、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根本依据三、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四、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五、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六、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要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八、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九、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本资料由乐考网整理制作发布,更多资料请登录乐考网下

3、载 http:/十一、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十二、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一、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树立和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更好地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具有重大意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二十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的经验总结,是战胜非典疫情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也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是要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要全面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

4、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在开发利用自然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样的发展观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胡锦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2003 年 10 月 14 日),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 483 页确立科学发展观,对于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水平和驾驭全局的能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至关重要。胡锦涛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3 年 11 月 27 日)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做到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我国二十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总

5、结,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本资料由乐考网整理制作发布,更多资料请登录乐考网下载 http:/胡锦涛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2004 年 1月 12 日),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 730 页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总结了二十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概括了战胜非典疫情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

6、。全党同志都要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的战略高度,从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坚定不移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完成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肩负的历史任务。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04 年 3 月 10 日),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 849-850 页我们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

7、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胡锦涛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七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2004 年 6 月 2 日),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第 113-114 页本资料由乐考网整理制作发布,更多资料请登录乐考网下载 http:/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在当今新的时代条件下,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胡锦涛推进合作共赢,实现持续发展(2004 年 11 月 19 日),人民日报2004 年 1

8、1 月 21 日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成果,从而成为我们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方针。胡锦涛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6 年 12 月 5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

9、而奋斗。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2007 年 10 月 15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第 1 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 基础。本资料由乐考网整理制作发布,更多资料请登录乐考网下载 http:/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

10、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2007 年 10 月 15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第 11 页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2007 年 10 月 15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第 12 页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

11、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2007 年 10 月 15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第 12 页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2007 年 10 月 15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第 14 页本资料由乐考网整理制作发布,更多资料请登录乐考网下载 http:/二、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根本依

12、据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居于世界后列,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将长期存在。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一定要坚持从基本国情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既增强工作的紧迫感,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抓住机遇加快各项事业的发展,又充分考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做好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防止和克服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心态和做法,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踏踏实实地艰苦奋斗。 胡锦涛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2004 年 1月 12 日),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 730 页科学判断国内外形势,历来是我们制定正确的路线

13、方针政策的前提。推动“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首先要准确认识国际国内的发展环境,准确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认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准确认识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基本要求。只有把这些问题都搞清楚了,在指导思想上形成共识,在实际工作中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动员组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我们提出的目标和任务而团结奋斗。胡锦涛努力实现“十一五”时期发展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2005 年 10 月 11 日),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第 1087 页科学发展的理念,是在总结中国现代化建设经验、顺应时代潮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也是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提

14、出来的。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始终没有中断、连续五千多年发展至今的文明。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深深影响了古代中国,本资料由乐考网整理制作发布,更多资料请登录乐考网下载 http:/也深深影响着当代中国。现时代中国强调的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社会和谐、和平发展,既有着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进步精神。 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2006 年 4 月 21 日),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第 428 页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正确应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以及科技进步的发展趋势、在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牢牢掌握我国发展的主动权,科学判断

15、和全面把握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使党始终成为团结带领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是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不断解决好的重大课题。胡锦涛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2006 年 8 月 15 日),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第 599 页由于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中国在发展中仍面临着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结构不合理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比较突出。为更好地解决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提出要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胡锦涛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繁荣(2006 年 11 月 17 日),人民日报2006 年 11 月 18 日本资料由乐考网整理制作发布,更多资料请登录乐考网下载 http:/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