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十一五规划纲要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33096646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十一五规划纲要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陕西省十一五规划纲要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陕西省十一五规划纲要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陕西省十一五规划纲要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陕西省十一五规划纲要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十一五规划纲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十一五规划纲要(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目 录第一篇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环境一、 “十五” 发展回顾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第二章 总体要求和目标一、指导思想和原则二、工作着力点三、奋斗目标第二篇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三章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三、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四、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五、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第四章 加快改善农村面貌一、完善新农村建设规划二、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三、加强乡风建设和民主管理四、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第三篇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第五章 水利设施建设一、加快建立城乡供水保障体系二、建立和完善农业高效灌溉体系三、进一

2、步强化防洪安全保障体系第六章 交通体系建设一、铁路建设二、公路建设三、机场建设四、水运和管道建设第七章 信息化建设一、传输系统建设二、 “数字陕西” 建设三、应用体系建设第四篇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第八章 加快工业化进程一、做大做强支柱产业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三、支持军工发展民品四、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第九章 促进服务业发展 一、培育壮大旅游、文化、物流业二、加快发展金融、商贸业三、促进其它服务业同步发展第五篇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第十章 统筹区域发展一、促进关中、陕北、陕南协调发展二、加快建设四大基地三、合理规划主体功能区第十一章 加快城镇化进程一、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二、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功能三、提高

3、城市管理水平第六篇 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第十二章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一、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二、促进优势领域科技创新三、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第十三章 大力开发人才资源一、培育壮大人才队伍二、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第七篇 全面发展社会事业第十四章 加快发展教育事业一、继续加强基础教育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三、稳步发展高等教育四、积极发展民办教育第十五章 大力发展文化卫生体育事业一、繁荣文化事业二、提高医疗卫生水平三、发展体育事业四、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五、保护妇女儿童权益第八篇 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第十六章 保障群众切身利益一、积极扩大就业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三、合理调节收入分配第十七章 提高公共安全水平一、加

4、强社会建设和管理二、加快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三、切实维护社会稳定第十八章 加强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一、民主法制建设二、精神文明建设 第九篇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第十九章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一、大力推进资源节约二、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第二十章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一、加强自然生态保护二、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第十篇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第二十一章 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一、完善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二、深化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各项改革三、大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第二十二章 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一、改善投资环境,扩大招商引资二、发展对外贸易,拓宽合作领域“十一五”(20062010年)时期,是我省全面落实科学

5、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时期,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完善 体制机制、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强省的关键时期。为了部署好这一时期的发展,根据中共陕西省委关于制定陕西省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编制本纲要。 第一篇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指导思想。 “十一五”期间,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统筹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环境一、 “十五”发展回顾“十五”时期,全省上下紧紧抓住

6、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积极贯彻国家扩大内需和加强宏观调控的各项方针政策,锐意进取,奋力拼搏,克服重重困难,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 “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提前实现,成为建国以来又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十五”经济年均增长11.5,比“九五”提高了0.7个百分点,增长速度逐年加快,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预计 2005年生产总值达到3673亿元,比2000年翻了一番;人均生产总值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72,比“九五”末提高8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 计完成6598亿元,是“九五”的2.4倍。财政总收入达到528.6亿元,是2000年的2.8倍。经济结构调整取

7、得新进展。六大特色产业增势强劲,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提高;四大基地建设取得新突破,初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三 次产业结构由16.844.1 39.1调整为11.549.539,工业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近 5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由32.3提高到 37.2。基础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新增高速公路871公里,累计通车里程达到1300公里,西康、神延、西合等铁路建成通车, “米”字型公路主骨架和 “两纵五横四个枢纽”的铁路骨架日趋完善;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新航站楼投入运营。市政设施、水利、通信、城乡电网等基础建设取得新进展。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 著,五年完成退耕还林1100万亩,每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8、6400平方公里。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70的国有企业完成了公司制改革,投资、财税、金融、行政审批等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到1.2万家,非公 有制经济比重由31提高到45。五年累计利用外资36亿美元,其中吸收外商直接投资24亿美元,世界500强企业中有50家来陕发展;进出口总额累计 达到152.9亿美元。和谐社会建设迈出新步伐。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发展,又有21个县完成“普九”任务,“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97。以中小学危房改造、远程教学等 为重点的教育设施建设成效显著,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特别是民办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医疗救助体系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文化产业加快发展、 文化

9、事业进一步繁荣。人口自然增长率由5降到4.7;累计新增就业人数96万,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 建设继续加强。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27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52元,分别比“九五”末增加3148元 和582元。城乡居民居住、出行、通信等条件明显改善,消费结构逐步升级。解决了193万贫困人口温饱问题,293万人口实现脱贫。经过“十五” 努力,全省经济发展已进入快车道,为“ 十一五 ”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未来一个时期,世界和平、发展与合作的时代主题不会改变,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科技

10、迅速发展的趋势将进一步增强,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产业转移步伐加快,我国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日益加深,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相互补充,国际环境总体上对我们发展有利。我国正处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新的发展阶段,我省面临着诸多加快发展的良好机遇。国家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战 略,为我省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国家加强能源建设、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为我省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有利于我省做大做强能源化工、装备制 造、高技术产业;国家在战略上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发挥我省科教优势,在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方面实现突破,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11、,全面 提升我省产业技术水平;国内外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资本、技术及产业加速向资源富集和劳动力、土地成本较低的地区转移,我省具有承接产业转移的良 好基础,有利于促进产业扩张和结构升级;国家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为改变我省农村面貌、缩小城乡差距带来新的机遇;我省改革开放向纵深 推进,体制机制障碍得到突破,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将进一步激发各方面的发展活力和动力;目前全省上下人心齐、人气旺,民心思进,团结稳定,为“十一五”加 快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也应看到我省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尖锐,基础设施瓶颈制约依然突出;经济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协调,增

12、长 方式粗放;工业化、城镇化和对外开放水平低,体制机制不活,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就业压力大,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另外,发展环境中 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加入世贸组织的过渡期即将结束,扩大开放面临的竞争会更加激烈。在未来的发展中,还有来自自然、经济、社会等方面一些不可预料的 风险和挑战。在战略机遇与矛盾凸显并存的关键时期,我们一定要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紧紧抓住机遇,发挥自身优势,妥善应对挑战,按照“立足 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的总要求,开拓创新,奋力拼搏,使陕西经济社会迈入又快又好发展的新阶段。 第二章 总体要求和目标一、指导思

13、想和原则“十一五”时期,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抓住 加快发展这个兴陕富民的第一要务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坚持以人为本,围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统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 化建设、社会建设,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消除瓶颈制约,突破体制障碍,优化经济结构,增强自 主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实现又快又好发展,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强省的步伐。“十一五”发展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14、: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突出团结稳定、加快发展两大主题;坚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坚持继续 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充分发挥消费和出口的拉动作用;坚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努力提高全省发展的整体水平;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 的动力和活力;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统筹部署;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和谐陕西。二、工作着力点根据指导思想和原则, “十一五”发展要着力把握好以下几点:转变增长方式,实现又快又好发展。加快发展是解决陕西所有问题的关键,必须抓住经济结构调整这一主线,抓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个关键,首先加快发展,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同时

15、努力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做到两者的有机统一,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下大气力突破瓶颈制约。水资源短缺、交通体系不完善是我省发展的两大瓶颈,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区域发展不协调是两个突出的薄弱环节。 “十一五”期间,必须在这些方面取得突破,增强发展后劲,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我省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与全国有较大差距,加快工业化步伐、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城镇化进程是“十一五”的重要任务,必须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进。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积极推进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切实解决好

16、群众最关心的就业、社会保障、增加收入等现实问题。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不断加强民族团结。更加重视公共安全,不断改善群 众的工作生活环境,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坚持以人为本,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妥善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稳定地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尽快缩小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发展改革的成果。三、奋斗目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经济快速增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左右,20l0年突破6000亿元,人均达到16000元;财政收入突破1000亿元,年均增长15左右;全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 l.7万亿元,利用外资超过 100亿美元,其中吸收外商直接投资80亿美元;进出口总额超过300亿美元。结构优化升级。优势特色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3,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753 40,非公 有制经济比重达到60,城镇化水平达到45;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3.5,科技创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