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规划我的评审团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3082338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你的规划我的评审团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你的规划我的评审团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你的规划我的评审团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你的规划我的评审团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你的规划我的评审团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你的规划我的评审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你的规划我的评审团(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你的规划我的评审团旅游项目规划评审是旅游项目规划中对规划单位规划和设计的旅游系统、旅游产品、旅游基础设施和可持续旅游等规划内容是否合乎当地经济、生态和社会文化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专家论证阶段,是旅游项目规划中规划成果质量的控制与优化的一个阶段,因此其意义非常巨大。然而,我国有关部门虽然遵照执行了国家旅游局颁行的旅游规划通则 ,但仅仅局限在“旅游规划上报审批前组织专家评审,征求各部门意见”这一层次上。 规划, “鬼画”? 2008 年,已经是大学讲师的小周回到母校攻读硕士学位。导师有个自己的旅游规划工作室。由于小周大学和硕士都是念的旅游管理专业,很快就作为主要参与人参与一个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总体

2、规划项目,和众多的林学、动物、生态、管理、旅游、园林等专业人员到达该保护区做本底调查和旅游规划。经过 3 个月的规划设计,完成文本的装帧和打印后就托运给了委托方,考虑到这个项目对于当地脱贫致富具有重大意义,在省里评审之前一天,委托方和当地县政府给省林业厅提名下,甄选了省内林业局、环保局、还有省内几所高校几位管理、生态等专家教授并送去规划文本。次日开评审会时,首先由省林业厅领导给评审会定了基调,当小周和导师陈述完规划方案后,几位专家都展开了讨论,肯定了规划的成果和亮点,并指出了规划中的所谓的不足,小周当时想解释的时候,导师暗示不要说话。虽然专家们提出要评审会按照评审意见进行修改,但是在会前已经拟

3、好的诸如已经达到国内领先的规划设计理念等文字的评审意见书上一致签名通过。 事后,小周和导师按照评审意见修改后之间呈交委托方,一个月后这个规划就成了落地项目。在小周看来,至少比起他同专业的其他同学,还算比较欣慰。因为这些同学的规划大部分只是规划好后就没有实施过,因而被同学笑称“规划,鬼画”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的旅游规划只要规划文本通过了专家评审,旅游规划单位就可以拿到全部规划费用,至于所作的规划到底会产生什么效果,就与规划单位再无关系了。 我们的评审团 事实上,项目规划的评审主要是对规划编制单位的规划成果进行有效合理的判断,看其质量是否合格并探讨此规划所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的意见和建议供规划

4、编制单位参考。 我国在 2003 年通过的旅游规划通则中规定:旅游规划的评审,需经全体评审人员讨论、表决,并有四分之三以上评审人员同意,方为通过。评审意见应形成文字性结论,并经评审小组全体成员签字,评定意见方为有效。一般情况下,组成旅游发展规划的评审人员由规划委托方与上一级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商定;旅游区规划的评审人员由规划委托方商当地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确定。旅游规划评审组由 7 人以上组成。其中行政管理部门代表不超过 1/3,本地专家不少于 1/3。规划评审小组设组长 1 人,根据需要可设副组长 12 人。组长、副组长人选由委托方与规划评审小组协商产生。旅游规划评审人员应由经济分析专家、市场开发专

5、家、旅游资源专家、环境保护专家、城市规划专家、工程建筑专家、旅游规划管理官员、相关部门管理官员等组成。 目前,我国有关部门虽然遵照执行了国家旅游局颁行的旅游规划通则 ,但仅仅局限在“旅游规划上报审批前组织专家评审,征求各部门意见”这一层次上。一是在全国各地没有建立专门旅游规划的评审机构,各地的旅游规划评审工作都是由临时组建的旅游规划评审委员会或专家小组来完成。二是缺乏全国统一、系统全面的旅游规划设计的质量认定标准,因而各地在进行旅游规划评审的过程中基本上是按照各自的理解对旅游规划进行评价,同一个旅游规划让不同的评审者来评价甚至可能出现完全不同的评价结论。三是没有全国统一的旅游规划评审人员的资格

6、认定标准,在组建旅游规划评审委员会时存在着一些不正常现象,甚至个别旅游规划是由从来没有涉足旅游行业的“专家”来主持评审的。四是我国的旅游规划基本上是走专家规划、专家论证、专家评审、政府决策的套路,没有社会公众的参与,不能体现社会公众的愿望与要求,旅游规划难以与市场环境匹配。 旅游规划评审团的创新 旅游规划评审环节对提高旅游规划水平与质量,促进旅游规划创新至关重要。通过严格的科学的评审,既可以把那些粗制滥造者和混水摸鱼者的“产品” 拒之于旅游规划市场大门之外,又可以对其他规划人员起到警示作用,促使其规划产品上质量、上水平。规划效果直接与利益挂钩是促进旅游规划单位重视旅游规划科学性的一种举措。就目

7、前而言,建议通过以下主要措施完善评审环节: 制定旅游规划评审人员资质认定相关规定。首先应对旅游规划评审人员的任职资格(如学历、专业领域、技术水平和工作经历与实绩等),旅游规划的评审标准与程序等作出明确规定。其次是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旅游规划评审人员凭资格证参与旅游规划评审活动的制度,同时建立全国性的旅游规划评审专家信息库,将不具备旅游规划评审能力者清除出旅游规划评审队伍,以杜绝旅游规划评审中的不正之风,把好旅游规划的评审关,以确保旅游规划评审活动的公正性、严肃性和科学性。 建立旅游规划评审听证制度。在我国旅游业是一个关联性强、涉及面广的新兴产业,因而在编制一个地区旅游产业行动指南旅游规划过程中不宜

8、在再继续推行专家规划、专家论证、专家评审、政府决策的模式。在评审旅游规划的过程中,应通过听证的方式让可能对旅游规划的实施产生影响的社会群体如游客、社区居民以及相关的利益群体发表意见与建议,以增强旅游规划的社会认同性,减少旅游规划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与阻力。 建立旅游项目专家验收制度。编制高水平的规划所含的主观因素较多,特别是由于规划单位与编制单位是一种商业行为,往往把规划单位的要求当作规划编制的标准,容易忽视国家旅游局等有关部门对规划制定的规定和要求,影响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因此,对规划成果进行学术鉴定,是旅游规划质量最后把关的重要程序。成果评审就是按照旅游规划的评审项目和标准逐一讨

9、论和鉴定。评审专家应是各评审项目学科公认的学术带头人,他只对自己学科的规划内容提出权威性的意见,而对规划中不属于自己研究学科的内容只提建设性建议或不参与评审,以保证对旅游规划公正的评审,避免非专家不负责任的评议。建立旅游规划质量保证金制度。鉴于目前规划方只写规划文本,不管规划实施效果的实际状况,笔者建议建立旅游规划质量保证金制度,由有关部门对以法人身份出现在旅游规划市场上的旅游规划设计单位按协议金额之20%30%征缴旅游规划质量保证金。如果规划实施后在有效期内实现了其预计的最低收益目标,如数返还保证金;如果不能实现其预期的最低收益目标,则根据实际情况将质量保证金转为对规划委托方的补偿金。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避免不切实际的旅游规划问世和付诸实施,强化旅游规划方的责任心,使其自觉地对旅游规划实施过程进行监控与管理,确保有效规划能变成现实和产生效益,才会促进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社科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