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护理员工作体会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3082117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养老护理员工作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养老护理员工作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养老护理员工作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养老护理员工作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养老护理员工作体会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养老护理员工作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老护理员工作体会(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养老护理员工作体会第一篇:养老护理员工作养老护理员职业工作须知2014-08-02 20:53:23|分类: 老人陪护 |标签:护理员护理老年人按摩心理|举报 |字号大中小 订阅(一)礼仪须知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共同遵循的,最简单、最起码的道德行为规范,是一个人文化修养、精神面貌的外在表现。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要与他人接触,其礼仪的表现将会使他人产生很强的知觉反应,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良好的礼仪修养能强化人际间的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反之不但会损害自己的形象,而且会影响人际关系。养老护理员必须遵守以下礼仪要求:1着装整洁、庄重大方养老护理员的工作对象往往是具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和阅历的

2、老年人,他们见多识广,一般都有良好的审美观,所以养老护理员在工作中一定要注意着装、修饰、行为举止和个人卫生。(1)服装要清洁、整齐,在养老机构应着工作装,若在老人家庭工作其服装要庄重、大方、合体,夏天着衣不可过多裸露,衣服要经常清洗、晾晒,以保持整洁。(2)梳短发时头发以在颈部以上为宜,长发的养老护理员工作时应把头发梳成发辫。(3)经常修剪指甲,不留长指甲和染彩色指甲,过长的和色彩鲜艳的指甲,不但会藏匿细菌,也会给老人带来不良刺激,甚至在工作中会不慎损伤老人的肌肤,应特别注意。(4)工作时可以淡妆上岗,但不可浓妆艳抹和佩戴指环上岗,以防指环引发老人的交叉感染或身体的损伤。2举止端庄、得体举止是

3、指人的动作、表情。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可以概言为举止。养老护理员应举止得体,具体要求如下:(1)站立的姿势要端正、挺拔。(2)走姿步态要轻快、稳健。(3)坐姿要端正。(4)讲究卫生(5)礼貌待人(6)态度要真诚和蔼。(二)工作须知1满足老年人生理需要的困难多,照顾时要有耐心(1)日常生活自理困难者较多,需要精心照料。保持老人身体清洁一些高龄、患病的老人在日常生活耍嘴皮子,经常不能自己维持个人的清洁卫生,需要养老护理员的帮助。每日护理:早晚要帮助老人洗脸、刷牙;对于戴有活动假牙的老人,要注意假牙的护理;每晚睡前要为老人洗脚,天气热时还要为老人擦身或洗澡。每周护理:每周要为老人洗头、

4、洗澡 12 次,内衣、床单换洗 12 次。衣服、被褥若被打湿或弄脏要及时更换,以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2)注意压疮的预防。对于自己不能活动或长期卧床的老人,要保持床铺平整、清洁,定时更换卧位,一般至少 2 小时翻身一次。协助老人翻身后要观察老人的皮肤有无压疮的情况。对肢体有瘫痪、大小便失禁的老人要随时协助其更换床单、被褥,以保持老人身体的清洁和舒适,避免发生压疮。(3)细心照顾老人的衣着老人的衣着要合体保暖。老人外出时要戴帽子,冬季戴可避免受凉,夏季戴可遮挡阳光。老人鞋袜要舒适:夏天适宜穿轻便、宽松或软牛皮便鞋,冬季适宜穿保暧性能好、轻便、防滑的棉鞋,老人的袜子应为宽口的棉制品。2老年人的饮食

5、照顾要周到(1)饮食照顾要周到。老年人由于牙齿的松动或缺失,对较硬的食物咀嚼困难,吃饭慢,食量少,常常饭没呼完就凉了,养老护理员要及时发现,将饭菜重新加热,而且食物应煮得软烂、可口。(2)设法满足老人营养需要。有的老人味觉与嗅觉功能减退,常感到食物没有味道,影响食欲和进食量,但老年人又不能吃过多的盐和糖类。此时养老护理员不但要满足老人的营养需求,还要设法使老人增加进食量,享受进食的愉悦。(3)注意进食的安全。对不能自理的老人,养老护理员要帮助老人进食。3对老年人排泄的照顾要熟练、耐心老年人活动少,肠蠕动减慢,再加上平时进食、饮水不足,食物过于精细,所含容易发生便秘;老年人因饮食不当或疾病而导致

6、腹泻;个别老年人因衰老、疾病或肛门、尿道括约肌的神经功能失调,而造成大小便失禁等。4老年人易发生睡眼障碍需仔细观察和照顾(1)老人的睡眼时间要充足。健康的老人每天需要有 8 小时以上的睡眼;7080 岁的老人每天睡眼应在 9 小时以上;8090 岁的老人睡眼时间应在 10 小时以上。(2)及时发现老人睡眼障碍。睡眼障碍是老年人经常发生的健康问题,如失眠、早醒、入睡难等。5老年人感官系统的功能下降,需要特殊照顾老年人的视力、听力减退,使老人与外界的沟通困难,长此以往对老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养老护理员要设法帮助老人,弥补因视力、听力减退造成的困难。6老年人安全保护(1)注意环境的安全设施。在

7、布置老人室内及室外环境时,应注意老人的安全,如取暖、用电、沐浴、室内家具,物品等,要从老人的需要考虑,以防不慎造成老人的损伤;养老护理员要强化安定意识,如对自理困难的老人要避免其坠床,使用热水袋的老人要防止其烫伤。(2)了解老人的心理状态。 有的老人不服老或是怕麻烦别人,生活中的事情愿意自己动手去做,但又常不能控制自己的姿势,如自己上凳子、爬高取放物品而发生跌倒摔伤等意外 。因此,养老护理员照顾老人时,就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照顾。(3)做好老人活动的安全照顾。 身体健康的老人应经常在室内和户外活动,有益于老人的身心健康。选择天气晴朗时外出活动,外出时间不要太长,每次 30 分钟到 1 小时,每日

8、2 次,以防老人疲劳。外出时走路要慢,注意安全,应有人陪伴,以防发生意外。(4)进食中预防误吸、误服。在进食、饮水中易发生呛咳、噎食或误食等情况的老人,养老护理员要特别注意。在老人进食、饮水中做好指导,进食应采取坐位或半坐位,对不能坐起的老人将上半身抬高 3050 度再进食,以防呛咳、误吸。7要注意预防感染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易发生感染性疾病:老年人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年轻人,尤其是呼吸系统与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因此,在对老人的照顾中要注意预防感染。(1) 注意老人的保暖。(2) 重视口腔及身体各部位的清洁卫生。(3) 经常对老人生活的环境进行清洁。(4) 注意饮食卫生,

9、餐前、便后为老人洗手。(5) 指导老人不要随地吐痰、注意经常洗手等。(6) 能自理的老人要鼓励其锻炼身体,以增强抗病能力,预防疾病。(7) 养老护理员在照顾老人前后也要认真洗手。8随时注意观察员老人的身体状况老年人机体反应能力下降,患病不易发现。由于机体反应低下,老年人患病后常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使用使得老年人患病不易被及时发现,也容易被忽略或误码诊,从而不能及时治疗,延误码了病情。因此养成老护理员应随时注意观察员老人的身体状况,如发现异常表现,即使是最细微的表现,也要引起重视。第二篇:养老院里的故事一护理员工作的烦恼护理员的心酸幸福颐养院里有一位九十多岁的张阿公,已经来院一年多了,刚来到护理

10、院时老人是被抬着进来的。他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经过护理员半年的精心照顾和医生的治疗,老人的身体逐渐好了起来,可以自由走动了。今年春节的时候,护理院来了一位新护理员张阿姨,她给了这位张阿公很多的关心和照顾,同时阿公却对张阿姨有了非分之想。当他得知张阿姨老公去年就已经去世了的消息,心里就打起了想娶阿姨的想法,他对阿姨说,他可以给阿姨房子、十万定金等等,让阿姨到他家去充当妻子和保姆的角色。阿姨是安徽人,听不懂无锡话,她同时又想起院里的领导经常教育说,老人就像孩子,要尽量哄着他、将就着他,所以张阿姨当即就嗯、好等答应着,结果阿公就误以为阿姨同意了。后来当阿姨明白后,怎样给阿公解释,阿公都

11、不听了,直到最后在院里的领导和家属的配合下才将阿公的想法打消掉。张阿姨心里觉得很委屈,每天勤勤恳恳的工作却换来这种事儿,特别想不开。经过院里领导慢慢的劝解,让张阿姨自己一一解开了心里的结,最后张阿姨重新认识了这个令人尊敬的伟大行业!这件事后,张阿姨不但没有减少对老人的关心及照顾,而且还经常和老人谈心,她坚信,人与人只要能很好的进行沟通,一定能够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同时还能拉近心与心的距离,这样即使工作得再累再辛苦,心里是甜的!第三篇:居家养老服务护理员工作制度居家养老服务护理员工作制度1、须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统一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2、须服从领导、服从工作安排,具有敬老、爱老的工作责任心。

12、3、须统一着装、挂牌服务,做到服务规范、语言文明、细致耐心、防范未然。4、须熟悉掌握为老服务的技能,严格工作制度,严格遵守各项工作的操作程序和服务标准。5、服务工作定时、定点、定量、目的明确,服务到位,尽职尽责的达到服务目的,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6、经常与老人交流沟通,了解服务对象的生活特性,努力满足老人的正常需求。经常性进行情感交流。7、在服务时未经主人允许,不准拿用、乱动服务对象的物品,尊重老人,不许探知他人的隐私,尊重老人的生活习俗、习惯。8、在工作中如遇到意外和突发事件,必须采取积极地防范和急救措施,熟知各种求救电话,避免各种不良后果发生。9、在工作中,每日要有服务记录,服务工作作完

13、后之后,由服务对象签订服务意见,完成和达到服务要求,每月兑付劳动报酬。10、定期进行总结交流工作,不断改进和提高服务质量。第四篇:养老护理员工资老护理员收入超白领说明了什么?核心提示:养老护理员作为新兴职业,将伴随全球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呈现需求大于供给的总趋势。但不可忽视的现状是从业人员素质低、收入低,导致整体水平低。有关专家指出,如此状态与其使命严重相悖,养老事业完全市场化已暴露“失灵” 之弊端。为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一些有远见的部门及机构开始重视养老护理员的培训工作。6 月 9 日,美国最大的居家养老护理公司之一的仁爱华在北京开设了其在中国的第一家护理所。而这一天,中国首批养老照护员拿到了培

14、训结业证。据介绍,这些养老照护员的收入已经超过了很多白领。居家养老需要高素质的护理员中国人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依赖家庭子女养老的传统文化,已经受到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和现代家庭子女分居生活习惯的冲击,使中国老人们能有一种适合居家养老方式就成为了期盼。而在美国,一种居家养老的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老年人家庭的青睐。它以照护老年人和残疾人为主要目标,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提供陪伴和家务、个人护理、健康引导和专业护士服务等。此次引入北京的首家“仁爱华” 居家护理营业所,就是这种方式在中国的尝试。6 月 9 日也是中国首批照护员拿到培训结业证的日子。而护理所管理的人员都是到美国经过培训的,当然收入也比普通家政

15、人员高出不少,根据工作性质的不同,他们的工资在 4000 元到6000 元之间,如果照护员掌握特殊的技巧还能够挣得更多。全国有养老护理员 2 万余名 需求量约 1000 万人我国 60 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已达 1.67 亿,超过日本人口总数,相当于广东、广西、江西三省区的人口总数。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养老服务需求日渐增多。我国的养老服务体系主要由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三部分组成。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政府将通过建立标准、科学规划、加大投入来扶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专业化服务队伍的欠缺问题已引起全社会关注。我国已经有了养老护理员职业,但人才极为缺乏。据全国老龄办副主任吴玉韶

16、介绍,全国养老护理员有 2 万余人,但需求量约为 1000 万人,缺口巨大。养老服务业将出现五大转型有专家认为,今后我国养老服务业将出现五大转型:从家庭保姆照料到专业护理员照料的转型;从以家庭和个人的赡养照料为主到以社会制度性保障为主的转型;从保障老年人衣食住行基本生活到提供康复照料、情感护理等服务保障的转型;从传统的经验性管理到标准化管理的转型;从以政府为主办养老院、敬老院到公办与民营同步发展模式的转型。如何改变当前居家养老服务的局面?全国老龄办相关领导认为,从政府的角度来讲,一要制定政策,扶持发展;二要加大公共财政支出,扩大政府资助,实行政府补贴;三要加强服务队伍建设,尽快培养和造就一批有责任心和专业技能的护理服务队伍,使老年人在家里就可以得到所需要的专业化服务。 (记者泰然)相关链接日本人正在回归居家养老自从 1982 年日本出台了全面推广老人保健设施的老人保健法 ,日本老人福利政策的重心开始转移到居家养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