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教案 全册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3070534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2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教案 全册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苏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教案 全册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苏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教案 全册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苏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教案 全册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苏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教案 全册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教案 全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教案 全册(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我的课余生活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要使学生懂得休息和娱乐是儿童成长和健康的需要,也是儿童的基本权利,儿童有自己选择休息、娱乐的权利和自由。2、情感:学生乐于在课余时间里,培养自己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3、能力:学生要学会合理地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使自己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快乐而有意义。教学准备:1、请学生搜集有关名人为自己的兴趣爱好而不懈努力,最后取得成功的故事。2、制作录音磁带。3、准备设计方案的纸张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两个月的暑假就过去了,说说今年暑假中最值得回忆的事。2、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课余时间,寒、暑假,双休日,每天放学后等这些时间都是

2、属于课余时间,平时我们是怎样度过这些课余时间的呢?今天,就请大家来说一说自己的课余生活(出示课题:1、我的课余生活)有兴趣爱好的同学进行现场展示。(二)小辩论1、教师播放一位同学的录音:我叫明明,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我可忙了,每天一早到学校上学,下午五点放学后,我一回到家要先做家庭作业,做完成还要做一大堆家长布置的作业,常常要到是外十点才能睡觉,有时我想打打自己心爱的篮球,爸爸就会说:“现在还有时间玩?快做作业去。 ”有时我想看看课外书,妈妈就会把书一把抢过去说:“课本不看,看这些闲书有啥用?快复习功课去。 ”一到星期六、星期日我就更惨了,爸爸妈妈帮我报了好几个辅导班,我简直没有休息的时间,现

3、在我除了课间能和同学一起玩玩,就再也没有玩的时间了,也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了。2、同学们,听了明明的介绍,你们对明明的课余生活满意吗,你们想对明明说些什么?又想对他的父母说些什么呢,分小组进行交流讨论。3、师生之间开展辩论,老师分别扮演明明和他的父母,与学生进行对话。4、师生辩论的主题:(1)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否最重要的。(2)为了保证学习时间,学生的兴趣爱好是否可以放弃。(3)学生是否具有自己选择休息、娱乐的权利和自由。5、在辩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书上出现的有关达尔文的故事这不是无用的玩意儿 ,湖北小朋友石磊的故事痴迷石头的小男孩 ,以及其他古今中外名人成材的故事,作为论据加以辩论。6、在辩

4、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请出法律小博士,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利,休息和娱乐是儿童成长和健康的需要,也是儿童的基本权利,父母不应该剥夺儿童的权利。7、辩论结束后,进行总结性陈词,学生的课余生活并不只是学习,学习也并不只是读教科收,做习题,我们应积极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把学习、娱乐、休息、锻炼等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课余生活。(板书:学习娱乐休息锻炼)(三)小调查1、同学们对明明的课余生活感到不满意,那你对自己的课余生活满意吗?2、统计全班学生对自己课余生活的满意度,统计分为四个层次:(1)满意;(2)比较满意;(3)不满意;(4)很不满意。3、请每位同学填写书上第 4 页的调查表。

5、4、分别选择不同层次满意度的调查表进行全班交流。5、共同分析这些同学的课余生活哪些方面安排得合理?哪些方面安排得不够合理?(四)小设计1、请每位同学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按照合理的要求,自己设计星期日一天的安排。2、小组内进行交流,每组推荐一份最佳方案进行全班交流。3、请同学们对照最佳方案,再次修改自己的设计方案。4、请同学们把自己役计的假日方案带回家给爸妈看,如果父母能接受,就与他们一起去实现自己的方案,如果父母不能接受,就请他们说说不接受的理由。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学生懂得在生活中,有些游戏该玩,有些游戏不该玩。2、情感:学生追求有品位地玩,玩得健康,积极,有益。3、能力:学生学会

6、自我控制,做到爱玩,但不疯玩,玩得有度。教学准备:1、搜集有关社会上因儿童玩了不该玩的游戏,而发生悲剧的真实事例。2、准备玩游戏需要的材料。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上节课设计的假日方案,家长能接受吗?2、进行全班统计,统计选项分为:(1)接受, (2)部分接受, (3)不接受3、请家长不能接受方案的同学说说家长不接受的理由。4、集体帮助再次修改方案。(二)开展辩析活动1、我们同学都乐于帮助班上的同学,请你们也来帮助下面两位同学。(1)聪聪是电脑高手,打开电脑,一玩就是几个小时。(2)乐乐爱玩打卡游戏,家里买了许多各式各样的卡,一有机会就趴在地上打卡。2、请四人小组自由选择一位同

7、学进行帮助,我们该怎样劝劝他。3、全班进行交流。4、根据学生的交流发言,老师板书:玩要有度玩要有品位(三)开展讨论活动1、请学生各人发表高见,怎样才能玩得有度?2、集进行归纳,老师相应板书。3、在生活中,有哪些游戏,活动是健康、积极、有益,值得我们玩的呢,四人小组进行归纳,比一比,哪个小组发现的多。4、全班进行交流。5、选择一、两个游戏活动,大家一起来玩一玩,体验体验这个游戏好在哪里。6、在生活中,也存在着许多不该玩的游戏,学生一旦玩了不该玩的游戏,会给自己带来很坏的影响,甚至是恶果,请大家读一读中列举的例子不该玩的游戏 。7、讨论:这位同学玩了赌博游戏后,给他带来的影响是什么?8、有些不该玩

8、的游戏带来的影响更加恶劣,补充事例救救游戏厅里的孩子9、听了这个真实的事例,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彼此交流。10、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游戏是不该玩的?并说说这些游戏的危害。11、总结:玩是有学问的,我们一定要玩得有度,玩得健康、积极、有益,不该玩的游戏坚决不玩。(四)课后延伸请同学们课后向自己的家人做一次生活调查,了解他们以前都玩哪些游戏活动,并向他们学一学玩法。第三课时(机动:这部分内容在三、四年级时的北师大版已经有过)教学目标:1、知识:让学生了解我国在不同的年代里,游戏的变迁。2、情感: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感受到玩游戏的快乐。3、能力: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自己创造新的游戏,

9、自己制作玩具。教学准备:1、请学生通过调查访问的形式,向家中的长辈了解游戏的变迁历史。2、请学生向家长学一学过去游戏的玩法,有条件的可以把家长请进课堂,亲自来谈一谈,玩一玩,实现游戏资源的充分利用。3、准备玩游戏,动手制作玩具所需要的材料。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们课后向家长做了生活调查了吗?2、全班进行统计,得出课后完成调查作业的人数,提出表扬。(二)开展交流活动1、通过生活调查,你们都了解到什么呢,请告诉你四人小组中的同伴。2、请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向全班做交流发言。3、过渡:从调查中,我们发现家人们小时候玩的游戏,和我们现在玩的游戏有很大的不同,其实,游戏在不同的年代,有着不同的

10、缺点,请大家读一读书上第 6 页的游戏的变迁 ,做进一步的了解。4、在这么多游戏中,大家原先自己玩的游戏有哪些?5、通过向家长学习,自己学会玩的游戏有哪些?6、请向家长学到的新游戏的同学做小老师,教大家玩一玩。(三)开展辩论活动1、通过调查了解,你们认为是自己现在玩的游戏有意思,还是当时家长们玩的有意思?2、按照学生所持观点的不同,自然分成两个组,组织学生开展辩论活动,各自阐述自己的理由,教师加入其中的一组参与辩论。3、辩论围绕的主题是:(1)现代游戏的利与弊。(2)过去游戏的利与弊。4、过渡:其实,每种游戏都有自身的特点,它都能给孩子们带来快乐,甚至孩子们长大了,对自己儿时玩的游戏,还会恋恋

11、不忘。5、请学生读一读书上第 7 页的新闻链接久违了, “弄堂儿戏” (四)开展游戏活动。1、你们羡慕这些叔叔阿姨玩得快乐吗,让我们一起也来玩一玩。2、宣布玩游戏的要求:(1)自由分组,选出组长,负责本组的游戏活动。(2)选择自己想玩的游戏,可以是现在的游戏,也可以是家长们当年玩的游戏。(3)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守游戏规则,注意安全。3、带领学生到操场上开展游戏活动。4、回教室交流自己玩完游戏后的感受(五)开展设计活动1、玩游戏让我们感到快乐,能让我们享受到无穷的乐趣,大家能自己动脑创造新的游戏,或是自己动手制作玩具吗?2、学生动脑、动手开始进行自己的创造与制作,可以是单独完成,也可以是

12、合作完成。3、全班进行展示交流。(六)总结全文愿我们的每位同学,都能拥有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大家过得健康、快乐而有意义!2. 不和烟酒交朋友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学生自己周围人的吸烟状况和有关资料的学习,了解我国面临着“烟民”人数多,危害大的问题。2、通过学生的环境调查 -选择学校附近的某一区域或某一公共场所,看一看有多少烟头,了解可能造成的危害,并学会思考如何解决这种问题。3、懂得酗酒的危害,吸毒的危害,并学会抵制一切对青少年身心健康不利的行为,并能对自己周围的人产生良好的影响。4、了解国际上对禁烟、禁毒的一些积极行动和有力措施,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宣传不和烟、酒、毒品交朋友。教学准备:1、进

13、行有关调查和资料的收集,并进行整理。2、准备有关录像、录音资料、设备。3、彩笔、白纸。4、准备有关图片宣传资料 。5、设计禁烟广告宣传标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调查结果展示与讨论(机动)或调查学生家庭中爸爸(爷爷、外公)抽烟情况、身体健康情况、家人的态度等。1、将学生课前调查资料的整理结果进行展示。(1)统计被调查对象年龄段:青少年( )人;成年人( )人。烟龄:13 年( )人,35 年( )人,5-10 年( )人,10 年以上( )人。患病情况:何种疾病:( )( )( )( )抽烟时间:( ) ( )( )( )被调查人对吸烟的态度: (2)结论与启示(由同学们自己填写 )2、分

14、小组讨论结论与启示。3、每个小组在白纸上写出本组同学的主要观点和理由。4、交流各个小组的观点。(二)结合书本资料及课前调查情况讨论“吸烟的危害知多少 ”。1、学生阅读书本资料 P8-9。2、同座位同学相互讨论。3、比一比:看谁知道的多-你知道吸烟有哪些危害吗?4、说一说:(1)课本第 9 页的漫画是什么含义?(2)如何看待在公共场所吸烟的人?(三)画一画,你能将吸烟对身体健康的危害或对环境的危害画出来吗?1、分小组讨论、设计。2、展示设计结果,并向全班同学说明设计意图。(四)谈一谈,吸烟对青少年学生的危害(1)阅读课本第十页小资料- 危害知多少,(2)同学自由发言谈感受。(五)模仿表演1、阅读

15、 P11,由一组学生扮演走进吸烟误区的学生,另一组同学扮演心理医生。2、互换角色表演。3、比一比,哪组同学心理处方最有效。4、教师总结,引导。(六)怎样帮别人戒烟1、阅读课本中有关资料。P12-132、比一比,看谁知道的方法多。3、说一说:你有帮助别人戒烟的经历吗,你是怎样做的?(七)世界无烟日的宣传1、阅读课本收有关世界无烟日的小资料。P142、设计“无烟学校”宣传语。3、在班级的宣传栏里贴上禁烟标志。4、说一说: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禁烟标志的?(八)法律宣传员1、阅读课本第 14 页“法律看台” 。2、说一说有没有违反这些法律条文的现象,应如何对待?3、设计一段小品宣传“法律看台”中的内容。(九)课后作业。根据课文中提供的戒烟方法,帮吸烟的爸爸(爷爷、外公)戒烟,帮身边的人戒烟。3.害人的邪教教学目标:1、通过对刘思影遭遇的了解,认识邪教“功”反人类、反科学、反社会的本质。2、认识邪教的真面目,初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