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初中生物《水中的动物》教案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3061538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初中生物《水中的动物》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苏教版初中生物《水中的动物》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苏教版初中生物《水中的动物》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苏教版初中生物《水中的动物》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苏教版初中生物《水中的动物》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初中生物《水中的动物》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初中生物《水中的动物》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课题:水中的动物班级:初一(9)班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几种水中动物的名称。2、阐明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能力目标:尝试完成“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的探究学习活动,学会设计实验方案在小组实验过程中,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展示“多姿多彩地水中动物” , (图片和简单介绍) ,建立水中动物多样性的概念,激发对水中生命的喜爱之情,为增强保护水中生物的意识设下伏笔。2、在探究活动中,体会珍爱生命的情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小组合作的精神。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件、活鲫鱼、水槽、固定鱼鳍的材料(三角板、橡皮圈、纱布、细线) 、滴瓶(红墨水)学生准备:收集“

2、千姿百态的水生动物”图片、资料;分组;教学重点:制定探究计划并实施计划教学难点:探究活动如何制定计划和实施方案教学流程:1.导入新课:(2 分钟)师:同学们,在进入今天的学习之前,先请一位同学为大家朗诵一段话,就请咱们班朗诵最好的同学吧?生: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说过:“当我面对池塘,凝视着它的时候,我从来都不会觉得厌倦。在这个绿色的小小世界里,不知道会有多少忙碌不息的小生命在生生不息。 ”师:同学们说,她朗诵的好不好?鼓掌状。生:好,鼓掌。师:是啊,在自然界里,有许多的动物就选择在水中安家。他们有的生活在池塘小溪里,有的徜徉在江河湖泊里,还有的畅游在辽阔神秘的大海里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潜入水中,拜

3、访一下我们水中生活的朋友吧!(板书:水中的动物)同学们有没有兴趣?生:有。2.认识水中动物(5 分钟)师:好,下面就请欣赏一段精彩的海底世界的影像!同学们不妨拿出笔和纸来记一记,看完之后我们要来比一比,看哪一组认识的水中动物最多哦!好不好? 生:好。师:播放录像,板书:多姿多彩的水中动物。2师:在湛蓝的大海里生活着那么多千奇百怪的动物,其中有些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有些我们从未见过。你熟悉的或是最感兴趣的水中的动物是什么呢?能不能简单地介绍一两种呢?让我们来比一比,看哪一组知道的水中动物最多。生:积极踊跃地介绍各种水中动物。师:同学们说哪一组同学知道的最多啊?为他们小组鼓鼓掌好吗?听了同学们的介绍

4、,我们每个人都增长了知识。同学们刚才讲到的海葵、海蜇、珊瑚是生活在海水中的腔肠动物,它们最大的特点特别有意思,大家想不想知道?生:想。师:我说了大家可别笑哦,是有口无肛门,它们的结构简单吧!有同学说到的章鱼虽然有鱼却不是鱼,它和乌贼、扇贝、河蚌一样身体都非常的柔软,属于软体动物。还有同学说到的虾、蟹,它们的体表都有坚硬的甲壳,是水中的甲壳动物。青蛙的幼体是蝌蚪,它们生活在水中,成体善于跳跃、生活在水边,属于两栖动物。而鳄鱼、甲鱼同样虽然有鱼却不是鱼,和海龟一样都属于爬行动物。当然我们也不能忘了水中还有鲸这样的哺乳动物。3.探究鱼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师:同学们刚才说的最多的水中动物还是鱼。俗话说鱼

5、儿离不开水,鱼为什么能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泳呢?今天就让我们以鲫鱼为代表,来研究一下它是怎样适应水中生活的吧。 (板书:探究鱼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1)观察外形(4 分钟)师:同学们说我们怎么去研究它呢?生:解剖。师:非常好,我们可以知道它的内部结构怎么适应水中生活,可未免有点太血腥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去实验一下。我们还是先来研究一下它的外部结构吧,看一个人还得由表及里吗。那么我们研究鱼外形的哪些方面呢?同学们可以结合我们课本 78 页的信息库来看一看。生 1:身体分为三个部分。师:那么鱼分为哪三部分啊? 生:头、躯干、尾。师:非常好,还有哪些需要我们观察的呢?生 2:颜色。师:好的,大家就

6、来看一看它的颜色全身一样吗? 生:不一样。师:那是怎样的。 生:背深腹浅。师:这样的颜色有什么用呢? 生:保护色。师:它能帮助鱼逃避敌害,非常好,我们一下子就找到了第一个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还有吗?生 3:形状。师:鲫鱼什么形状? 生:流线型。师:这又有什么用呢?生:减少水的阻力。师:同学们说这是不是鱼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生:是的。3师:太棒了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还有吗?生 4:体表。师:已经有同学迫不及待的摸鱼了,就请你来说一说,摸上去什么感觉? 生:非常光滑。师:请其他同学也来摸一摸吧。为什么那么光滑呢?生:黏液。师:太好了,鱼的体表啊覆盖着鳞片,还有黏液分泌出来,这有什么用呢?生:减少水

7、的阻力。师:这是我们发现的鱼适应水中生活的第几个特征啊? 生:第三个。生 5:侧线。师: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鲫鱼两侧中央的鳞片上都有一个小孔,它们连接成了一条? 生:侧线。师:侧线是与神经相连的,有什么用呢?哪位同学知道? 生:感知水流。师:原来它是鱼的感觉器官。这与水中生活有没有关系。生:有。师:至此呢,我们总结了鱼适应水中生活的四点特征。可我们却忽视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2)鱼靠什么呼吸(6 分钟)师:那就是,像我们人要想在水中游泳,首先要解决什么问题啊? 生:呼吸。师:人能在水中呼吸吗? 生:必须换气。师:可鱼儿却能在水中呼吸,它们怎么呼吸呢? 生:用鳃呼吸。师:非常好。同学们想不想看看

8、它们怎么用鳃呼吸啊? 生:想。师:好的,请看大屏幕。滴的是红墨水,同学们看到什么现象?生:红墨水从鳃盖后缘流出。师:能不能滴很多的红墨水啊?生:不能,对鱼有伤害。师:非常好,我们应该爱护小动物。同学们想不想自己试一试。 生:想。师:好,给同学们半分钟时间尝试一下,看哪一组最先看到实验现象。生:我们看到了。师:看来同学们的实验热情都非常的高,可我们还有更精彩的探究在后面呢!让我们抓紧时间吧。我们来看一下鳃的结构,由很多的鳃丝构成,鳃丝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通过毛细血管与水进行气体交换。课前,我请一位同学做了一个鳃的模型,请哪位同学给我们演示一下? 生:演示。师:同学们看到了什么?生:鳃丝在水中

9、全部展开,而在空气中吸附在了一起。师:同学们想一想,这有什么好处呢?生:增大了毛细血管与水的接触面积。师:非常好!同学们是不是应该为我们自己的发现鼓鼓掌啊?(3)鱼靠什么运动(21 分钟)引入探究:(2 分钟)师:呼吸的问题解决了,鱼就能在水中自由自在的游泳了吗?生:不能。4师:我们还得知道它靠什么运动? 生:鳍。师:鲫鱼有哪些鳍呢?生:胸鳍、腹鳍、背鳍、尾鳍、臀鳍。师: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各种鱼鳍的摆动情况吗?生:介绍。师:看来,同学们的观点并不一致。但有一点可以明确,鲫鱼是靠各种鳍共同协调运动的。我们仅靠观察能够知道每种鳍各有什么作用、鱼靠什么部位产生动力吗?生:不能。师:所以我们只有

10、通过实验去探究!提出问题:(1 分钟)师:上学期我们就学习过,科学探究有哪些步骤呢?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师:很好,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那么,你想提出什么问题、探究什么问题呢? 生:略。师:由于时间关系啊,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问题都探究完。请 1、2 两组探究一下胸鳍的作用,3、4 两组探究一下背鳍的作用,5、6 两组探究一下尾鳍的作用,7、8 两组探究一下鱼靠什么部位产生前进的动力。其他的问题我们留到课后去探究。作出假设:(1 分钟)师:问题有了,根据你的观察,可以给我们作出假设么?生:略。师:假设是不是一定要正确啊?生:不是。制定计划

11、:(4 分钟)七嘴八舌想办法师:我们的假设正确与否,需要通过实验加以验证。下面就请同学们七嘴八舌想办法吧。你准备怎么办呢?生 1:用剪刀剪。师:你真是太聪明了,这真是一个好方法,实验现象非常的明显。我们以前就是这样做的,可我们现在提倡爱护小动物,鲫鱼虽是一道家常菜,但也不能残害它。对不对?生:对。师:不能剪,我们是不是能够通过什么方法不让它动呢?可以看一看我们提供给大家的实验材料,能不能有所启发。生 2:固定鱼鳍。师:非常好,这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我们可以把它固定起来,不让它动。你们小组探究的是什么?准备怎么固定呢?生 3:胸鳍,用橡皮筋固定。师:用橡皮筋固定一定很牢固,可你有没有想过鱼的感受

12、呢?我们能不能再温柔一点呢? 生:用纱布。师:非常好,这样既固定了,鱼也不会特别的难受。那么其他的鱼鳍我们要不要固定啊?生:不用。师:你们小组探究的是什么?准备怎么固定呢?生 4:尾鳍,用三角板,橡皮筋。5生 5:动力,用三角板,橡皮筋。师:看来我们实验的第一步已经有了,可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们干嘛提供两条鲫鱼呢? 生:对照实验。师:那么另一条鲫鱼怎么办?用来干什么?生:不作任何处理,进行对照。师:你真聪明。这是探究实验最关键的一步,一定要进行对照哦。师:我们是不是固定好了就能观察了呢?要不要等一两分钟呢?为什么?生:不是,让鱼平静一下。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就是同学们刚刚形成的一个初步方案,各

13、组还应结合自己探究的问题进一步完善一下。注意事项(1 分钟)师:同学们觉得在操作中,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生:略。师:比方说,我们能不能把鱼长时间拿出水面固定啊?生:不能。师:为什么呢?生:鱼要在水中呼吸。师:我们动作要怎么样啊?生:动作温柔一点。师:如果一次没有固定好,我们是不是还拿这一条继续呢?生:交替实验。师:非常好,这就是我们的注意事项了。实施计划:(6 分钟)师:看的出来,有的同学已经迫不及待了,我们看哪一组做的又快又好,请做好的小组派一位同学到前面把实验结果写在卡片纸上,以便我们的交流。下面就请同学们开始自己的探究吧。得出结论:(5 分钟)师:看的出来,同学们意犹未尽啊!还没有做完

14、的小组也请停下来,我们课后再继续完成吧。现在到了最精彩的,汇报我们实验结果的时间了。请同学们在汇报的时候简要的介绍一下你们的实验计划和结论。时间有限,我们每个问题只能请一个小组汇报。我们首先来看一看胸鳍的作用,两组同学都得出了一样的结论。请最先得出结论的第 组来汇报一下? 生:略。师:背鳍的现象应该最明显了。生:略。师:尾鳍作用可能比较难发现。你们做的怎么样?生:略。师:鱼靠什么部位提供动力呢?生:略。(师:为什么会失败呢?你们小组有没有思考一下。老师刚才看到你们小组没有一个完整的方案,大家都在那儿做,却不知道怎么做。下次在实验之前一定要好好坐下来先考虑再动手,好吗?)师:事实上,要在水中运动

15、主要需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动力、平衡和方向。下面,请没有能够发言的小组给我们总结一下。生:略。师:看来鱼能够在水中游泳是肌肉、鱼鳍的共同协调作用。经验交流:(半分钟)师: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都非常的认真,通过实验你有什么收获吗?生:小组代表进行即兴发言。师:科学就是这样,有成功也有失败,只要我们勇于尝试和探索,成功就会6在前面等着我们。4. 知识拓展(半分钟)师:就像设计师一样,他们就从鱼鳍获得了灵感,尝试成功了。你看大运村公寓楼的楼顶就是鱼鳍状,被赤、橙、黄、绿、蓝,五彩的灯光映衬着,远远望去,犹如一排欢快跃起的彩鱼。这些有鱼鳍褶皱效果的时装是不是也非常的漂亮。所以,我们研究鱼可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一些奇妙的作用呢。5. 知识归纳(2 分钟)师: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你能归纳出鱼适应水中生活有哪些特征吗?生:归纳鲫鱼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6.当堂检测(3 分钟)师:大家是不是真的掌握了,让我们来练一练吧!7.课后延伸:(半分钟)师:同学们,鱼体内还有很多秘密我们不知道,比如说侧线有什么作用?鲫鱼体内的鱼鳔也就是鱼泡有什么作用,就请同学们课后去探究吧!8.结束语(半分钟)师:同学们,俗话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要想畅游就必须像鱼儿一样拥有水中生活的本领。让我们一起好好学习,为将来畅游在人生的海洋中不断努力吧!同学们,有没有信心? 生:有。师:好今天的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