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3061347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苏教版《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苏教版《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苏教版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抓住课文的重点语段品读,读中感悟,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教学重难点:1、抓住课文的重点语段品读,明确编年体史书国榷诞生的来之不易。2、体会谈迁面临厄运那打不垮的坚定信念,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坚定的信念,生活就会充满希望的道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整体感知。1、我们接着学习史学家谈迁的故事。 (齐读课题)2、这篇课文中四个字的词语非常多,老师这里有几个,谁来读?出示:家境贫寒博览群书翔实可信鸿篇巨制一袭破衫年老体弱终日奔波奋笔疾书翔实精彩明史巨著3、我

2、们知道它们都是写谈迁的,你能用上几个词语来说说谈迁吗?4、小结:用得很恰当。同学们对谈迁已有了初步的认识,这节课我们一块儿走近谈迁,进一步体会他那(读课题)!二、感悟谈迁的信念1、自由读课文,用铅笔画出谈迁打不垮的信念是什么?厄运又指什么?2、教师补充体会“翔实可信”:谈迁是明末清初的史学家,自幼刻苦好学,博览群书,尤其喜爱历史。谈迁在研究史书的过程中发现当时几本有关明朝的史书事实有错误,他还发现史书对明朝一些重要史实却避而不谈, “国亡史不能亡” ,谈迁立志编写翔实可信的明史。3、出示:自幼刻苦好学,博览群书,尤其喜爱历史,立志要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自幼、立志”说明从小就有一个坚定的信

3、念,小小年龄就有这么远大的理想,真让人佩服,齐读。4、那,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谈迁又是如何做的呢?2借书抄写,谈迁丝毫没有动摇坚定的信念,为了一点史料,走了一百多里路,值得吗?对于自幼就立志的谈迁这点苦算得了什么?这句话中的“一点”说明什么?就是为了着“一点” ,谈迁付出的代价是什么?多少里路?从这里可以体会到什么呀?(谈迁为了自己的信念吃了很多苦)而编写整部书呢?小结:这一点都来之不易,可以想见编写这部史书谈迁要走多少路,吃多少苦,受多少罪啊!谁能读出谈迁的艰辛。5、正是自幼树立的信念,经过 20 多年的奋斗,6 次修改,谈迁终于在 50 多岁时完成了一部 400 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4、。20 多年、6 次、50 多岁、500 多万字,这岂止是数据的简单罗列啊!这些数据的背后是谈迁一生的辛劳。 (齐读)6、过渡:面对这部可以流传千古的鸿篇巨制,谈迁心中的喜悦可想而知。可是,就在这时,厄运却从天而降。A、什么厄运呢?(指名读)B、面对厄运,谈迁的表现怎么样?20 多年的心血化为乌有。如果是你,有何感想?(伤心、难过、恨死小偷。 。 。 。 。 。 )这些都是弱者的表现,都不能使书稿失而复得。而强者自有他们的做法,总能从痛苦中,在逆境中站起来,齐读:很多人以为。 。 。 。 。 。摔到了站起来,这才是真正的强者,让我们怀着敬佩之情,再读。知道谈迁为什么能从痛苦中挣脱出来吗?(心中

5、有坚定的信念)再读7、重新站起来的谈迁经过 4 年的努力,完成了新书的初稿,为了更加完备、准确,59岁的谈迁又是如何做的?哪几个词打动了你?默读第三自然段,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划下来,并写上批注。8、谈迁为什么在厄运、困难面前不屈服?齐读最后一段。正是因为有在厄运中打不垮的信念,谈迁又经过几年的奋斗,读-让我们一起来祝贺这位老人,再读-“名垂青史”是什么意思?谈迁为什么能名垂青史呢?(书、更重要的是意志、精神)让我们记住这位老人,也记住老人的精神,再读-同时告诫我们自己,再读-39、激情表白:(出示课文插图)同学们,此时此刻,当你面对这部沾满泪水与汗水的明史巨著,当你面对年老体弱、两鬓斑白的谈迁,你想说些什么?10、我们在学习上遇到一点困难就气馁、挫折就放弃,问题就止步不前,学习了这篇课文之后,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言放弃,有何理由言失败,再次读-在漫长的三、拓展1、了解类似的人物故事。2、写一篇读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