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初中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案 全册精品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3054612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61 大小:6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版初中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案 全册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粤教版初中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案 全册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粤教版初中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案 全册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粤教版初中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案 全册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粤教版初中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案 全册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粤教版初中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案 全册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教版初中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案 全册精品(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粤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案第一单元 塑造自我1、1 自尊自信(共二课时)第一课时 自尊自爱 健康人格自尊与知耻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自尊、自爱的含义,认识自尊、自爱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是形成健康心理的基石;明白自尊心与羞耻心的关系,懂得做人必须有羞耻心,学会节制自己,拒绝卑下,维护自尊。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自尊、自爱是人格之本,是促进人的道德健全的重要力量,养成自尊、自爱的健康人格,能够以奋发向上的精神克服消极的自卑心 态,塑造自己的健康人格。重点难点1、自尊的涵义以及与自卑、自负、虚荣的区别2、自尊与知耻导入新课:(1)呈现有关材料如:吸毒、自杀、自孽(2)寓言透视人的

2、尊严过程指导:第一步:指导学生细读教材材料;第二步:让学生思考并与同桌交流书本中的问题;第三步:全班自由发言,逐一讨论各道问题,并引导学生举出社会生活中相类似的事例;第四步:结合问题让学生归纳人的、自爱、自尊尊严的含义;第五步:教师总结.讲授新课: http:/ 找教案1.自尊自爱健康人格(1)"自爱"的含义及表现: (2)人为什么要自爱?(2)自尊的含义及表现教学方法 观察法、自评法、 讨论法教学过程2(3)人为什么要有自尊心?2、自尊与知耻(1)自尊心与羞耻心的关系"人无耻,无以立".人之所以成为人,是从知耻开始.结合"探究园"的

3、第一个活动"人的尊严"引出羞耻心包括什么 (在身体和仪表方面,比如在公共场合不能赤身露体,保持衣冠整洁等.在心灵方面,不去做阿谀奉承,卑躬屈膝的事情.有了羞耻心,不做耻辱的事,庸俗卑贱的事,才能有尊严.自尊的人必定有所不为,必定不以庸俗卑贱的方式做事,这说明自尊的心理品质与道德品质是紧密联系的.)(2)羞耻心对于形成良好品德的作用"羞耻心是所有品德的源泉".让学生思考:人在什么情况下会感到难为情,会感到惭愧,会感到内疚 (如果无论做出什么错事,丑事都不懂得难为情,惭愧,内疚,就是所谓"恬不知耻",也就谈不上有道德,更谈不上有尊严了.也

4、就是说,知耻才能有道德,有道德才能有尊严.)(3)拒绝卑下,有所不为,才能维护自尊人的尊严要依靠自己的言行来维护.节制自己的言行,不做有损于自己荣誉、形象的事,就维护了自尊.相反,没有羞耻感,做出一些不道德的事情,就会损害自己的尊严.引导学生思考:哪些事情是"耻",是应该拒绝的,不可为的;怎样做才能洁身自爱,维护自己的尊严. (例举中学生生活中可见的一些现象:乱扔垃圾,随地吐痰,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不守交通规则,举止粗鲁,形象邋遢,言辞污秽,打架斗殴,恃强凌弱,说谎成性,偷窃,损坏公物,吸烟酗酒,赌博吸毒,盲目攀比,爱慕虚荣等等.)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如果没

5、有这样一种羞耻之心,会出现什么后果?教师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从正反两方面阐述自尊的含义.什么是自尊,自尊为什么能够促使健康人格形成.自尊与知耻的关系,羞耻心对于自尊形成的作用,知耻才能有所不为;拒绝卑下,洁身自爱,才能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第二课时 自卑、自负与虚荣3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分辩自尊与自负、自尊与虚荣的区 别,学会正确看待自己,认识自尊是人格之本。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自负与虚荣的危害,培养不慕虚名,摈弃自负和虚荣,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增 强自信心,养成自尊自信、积极健康的心态,脚踏实地的良好品德。塑造自己的健康人格。 重点难点 1、怎样克服自负的心理2、虚荣是一种不健康

6、的人格心理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指导学生这种不健康的心理有什么危害?(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讲授新课:3走出自卑,树立自信讨论: 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认清自卑的危害和自信的作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与成功失之交臂的弗兰克林的故事。(1)自卑的表现、原因和危害A表现:“我不如别人”、“我是平庸之辈”,这种心态就是自卑的表现。B自卑产生的客观原因和心理根源。客观原因:自身条件的缺陷。好胜心受到挫折。自尊心得不到应有的满足。有利的环境发生变化。人际关系淡漠、紧张。心理根源:性格软弱。对自己缺乏正确的认识。缺乏坚强的意志和毅力。C危害:自己看不起自己、自我贬低、自暴自弃。它消磨人的

7、意志,软化人的信念,淡化人的追求,使人锐气钝化,畏缩不前,从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开始,以自我埋没自我消沉告终,使人陷入悲观哀怨的深渊不能自拔。(2)克服自卑必需树立自信在明确了自卑的消极作用的基础上,教材提出了克服自卑的方法就是要树立自尊自信,正确认识自己,发现和发挥自己的长处。4真正的自尊自信是以正确的自我认识为前提的,自尊自信也包含了一个人所应该具有的自我认识。一个人自尊心、自信心的发展,与其对自我的认识程度是密切相关的。也就是说,当一个人从根本上了解自己的时候,他也就获得了一种真正的内在的力量,也就会感受到那内在力量的引导、鼓励和推动自己。一个人只有对自己或自我有了充分的了解,才可能更好地

8、理解自己的生活,以及自己生活的意义。自信对人最主要的意义是取得成功的心理支持。自信具有极大的力量,人们认识到自信的力量,运用这种力量帮助自己去创造、发明,从事各种事业。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渴望成功,自信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4、克服自负和虚荣(1)自尊与自负的区别,自负的危害人应该自尊自信,自尊自信与自负有着本质区别。自负的人常会感觉他人都不如自己,自负表面上近似于自信,但是与自信又有着本质的区别。自信的人对自己有着客观的认识,所表现的是实际的内在自我。而自负的人恰恰正是缺乏对自己的客观认识,所表现的多是夸张的自我,或是幻想中的自我。自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过于自尊”。而实际上,对自己的夸张

9、和炫耀自负的主要表现之一,本质上正是其不自信或自信心不足的表现。(2)自尊与虚荣的区别,虚荣的危害不正确的自尊心或对自尊心的曲解,可以产生消极的破坏力,使人脱离集体、片面追求个人荣誉。当自尊心过强,虚荣心膨胀时,容易使人自我陶醉,固执己见,不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情感。由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还不是很成熟,在自尊方面存在误区,容易将自尊与自负、虚荣混在一起。虚荣心的主要表现:过于看重别人的评价,丧失自我。对挫折的知觉敏感性高,承受能力低。为了满足虚荣心去编织谎言。虚荣心是一种心理缺陷,是一种不良的心理反应。布置作业:写短文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教师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弄清了如何建立自尊,分析妨碍

10、形成自尊的心理和道德障碍,说明建立自尊人格,需要克服自卑、自负和虚荣。512 明辨是非(共二课时)第一课时 铸就良知的标尺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什么是良知2、如何铸造判断是非善恶的良知的 标尺。能力目标1、 学习明善恶,辨是非的能力。2、 综合分析材料的能力 3、 认识社会的复杂性,能正确 对待长辈亲朋、 传播媒体、社会流行等不同的社会影响,在生活道路上能作出正确的选择。教学方法 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学过程:讲授新课:1.铸造良知的标尺第一步:阅读材料:探究园第二步:让学生思考问题一,分别分析,这四件种行为,分组讨论并作是非判断。第三步:引导学生思考类似的事情,你认为应该怎样做呢? (1)做人必须

11、有一把良知的标尺正确的是非观我们在生活中做许多事情都离不开价值判断,都要讲一个好坏是非。因此,如何分辨善恶是非,就是做人的首要的问题。只有当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善恶是非以后,才能决定自己做什么,不做什么,才能扬善抑恶。判断是非善恶需要有正确的标准,这就是一把良知的标尺。讨论:良知的含义是指什么?人的本能中具有的、以及通过后天学习形成的判断善恶是非的能力。在本课中,良知就是指正确的是非善恶观。所谓“是”指对的、正确的。所谓“非”是指错误的、不对的。“是非”是指事理的正确与错误。所谓“善”,就是满足人们需要的合理性。满足需要是从人本身的出发的。人的需要可以分许多层次。所谓“合理地”是指满足形式的客观合

12、理性,是就社会而言,具体地说就是在社会当中个人需要的满足不能损害他人的利益。这样一来,善就不是一个单纯的主体的,也不纯粹社会的,是主体的、社会的、历史的。所谓6“恶”,就是与善相对的东西。(2)怎样铸造良知的标尺讨论:怎样铸造良知的标尺?在每个人的生活道路上,在每一次接触、判断、处理各种事情的过程中,通过道德的陶冶,法律的知悉、榜样的选择,分析能力的提高,理想的确立等途径,一个人的是非善恶观就会逐渐清晰和坚定起来。(3)学会在生活中辨别是非社会生活非常复杂,人们对生活的追求不同,价值标准也不一样。也就是说,人们是用不同的标准去衡量和判断事物的。选择哪一种价值标准,追求什么样的人生目标是人的自主

13、行为。教师可以给学生举出不同的追求、不同的价值标准的例子:以发财致富为标准、以出人头地为标准、以清闲享受为标准、以奉献社会为标准、追求创造发明的成就、追求家庭幸福、追求个人成功、追求平凡安稳、追求轰轰烈烈、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引导学生思考,在各种各样的价值观、人生追求面前,自己如何判断,如何选择?这就要看有没有正确的标尺。在青少年阶段,人生标尺的选择,决定你将会成为怎样的人。教师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体会生活中许多事情需要做是非判断,明确做人要有正确的是非善恶观,这就是铸造良知的标尺,懂得对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做是非判断。第二课时 正确判断与选择教学目标 1、认识社会的复杂性2、能

14、够正确对待长辈亲朋,传 播媒体,社会流行等不同的社会影响 ,在生活道路上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3、以善良正义的人做为人生的榜 样,坚持美好的理想追求 ,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是非分明,品德高尚的人.重点难点 正确对待来自长辈亲朋的影响;如何正确对待各方面的社会影响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7教学过程二、讲授新课(二)正确对待影响1、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会受到哪些社会因素的影响新朋、长辈的影响;公共传播媒体的影响;社会流行的影响;2、为什么要正确对待这些社会因素的影响社会是复杂的,善恶美丑无所不包;接受怎么样的社会影响对于今后成长为怎么样的人至关重要。3、怎样正确对待这些社会因素的影响(1)对待社会影响要

15、做判断和选择社会上既存在着真善美,也存在着假恶丑,对来自各方面的信息、影响必须加以判断,经过筛选,才能决定取舍。舍什么,取什么,就要以良知的标尺去衡量,分辨出哪些是无用的糟粕,哪些是有害的毒素,哪些是有益的营养。(2)正确对待长辈、亲朋的影响结合小克与舅舅让学生讨论:评价舅舅的行为?对少年的价值观影响最直接、最大的是父母、亲属这些身边经常接触的人。有些家庭给学生的影响并不是正面的,亲属的不良行为,如一些做父母的人的赌博、偷窃、贪婪、欺骗等行为,会成为孩子的坏榜样。许多八年纪学生已经能够对亲属的不良行为有判断力。应该对亲属的行为做是非判断,拒绝不良影响。孝敬父母的教育和抵制家庭不良影响的教育应该

16、并行不悖,同样不可缺少。(3)正确对待公共传播媒体发出的信息学生在课外与公共传播媒体接触极多,受影响很大。在电视、网络、报刊发出的大量信息中,有许多并不适合中学生。但是在这个信息化时代,学生接触什么信息是很难控制的。只能通过教育,提高学生的识别能力,使他们自觉抵制不良信息。(4)正确对待“社会流行”流行文化有极大的渗透力,对青少年尤其具有吸引力,不可避免地会进入中学校园。各种各样的赶时髦、追星潮流影响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影响他们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对社会流行不能简单地统统否定学会对流行事物进行独立思考、理性判断,正确对待8“流行”的影响,克服盲目随大溜、赶时髦。(三) 、跨越行动的障碍。1.正确的是非观要付诸行动阅读材料有所爱,有所憎,有所为,有所不为让学生思考问题: 叶圣陶怎样说明“有所爱,有所憎”与“有所为,有所不为”之间的关系? 叶圣陶提出的辨别善恶正邪的标准是什么?形成了正确的是非观,只是有了正确的认识,认识必须付诸行动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