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元、中极随年壮灸法”对神经源性膀胱尿路功能的影响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33053600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元、中极随年壮灸法”对神经源性膀胱尿路功能的影响 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关元、中极随年壮灸法”对神经源性膀胱尿路功能的影响 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关元、中极随年壮灸法”对神经源性膀胱尿路功能的影响 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关元、中极随年壮灸法”对神经源性膀胱尿路功能的影响 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关元、中极随年壮灸法”对神经源性膀胱尿路功能的影响 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元、中极随年壮灸法”对神经源性膀胱尿路功能的影响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元、中极随年壮灸法”对神经源性膀胱尿路功能的影响 (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7“关元、中极随年壮灸法”对神经源性膀胱尿路功能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关元、中极随年壮灸法”对中枢神经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路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明确诊断为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 45 例,随机分为常规组、普通灸疗组和随年壮灸疗组各 15 例,三组皆给予膀胱功能控制训练,后两组分别在“关元、中极” (Ren4、Ren3)两穴位给予普通灸疗和随年壮灸疗,比较三组在治疗前 1 周、治疗开始后第 2 周、第 4 周、第 8 周、第 12 周记录 7d 的排尿日记并进行 B 超检查测残余尿量、尿常规检查。结果:三组在治疗

2、 12 周后患者 24h 平均排尿次数、漏尿次数、平均单次尿量、残余尿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随年壮灸疗组无一例出现泌尿系感染。结论:“关元、中极随年壮灸法”能有效地改善神经源性膀胱所致的尿失禁及尿频症状,减少残余尿量,控制泌尿系感染的发生,对尿路功能有良性的调节作用及保护作用,建议作为常规治疗方法。 【关键词】随年壮灸法;神经源性膀胱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难题,但其治疗原则为通过各种措施来保护上尿路功能,创造膀胱的尿动力学安全状态(足够的容量、低压储尿、无梗阻的完全排空) ,处理尿失禁,恢复可能的控尿,改善生活质量1。笔者遵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

3、作 独家原创 2 / 7循中医针灸理论,采用“关元、中极随年壮灸法”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神经源性膀胱,证明能够有效的改善尿失禁及尿频症状,减少残余尿量,控制泌尿系感染的发生,对尿路功能有良性的调节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6 年 1 月2010 年 6 月在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中心住院的明确诊断为神经源性膀胱、生命体征平稳、病情稳定、留置尿管已拔除、自愿参加本项研究的患者 45 例。45 例患者中,男 29 例,女 16 例,平均年龄(34151)岁(1764 岁),病程(181192)月(3136 个月)。其中脊髓损伤 27 例(颈段 SCI9 例,胸

4、段 SCI13 例,腰段 SCI5 例;完全性 SCI18 例,不完全性SCI9 例) ,脑血管病变 13 例、多发性硬化症 1 例、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 4 例。45 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普通灸疗组和随年壮灸疗组各 15 例。 排除标准:伴有严重心、肺等重要脏器疾患者;合并有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既往有严重肾脏疾患、有严重的肾积水、膀胱造瘘术、尿道前括约肌切开术及严重的排尿植物神经系统过反射等疾患;检查时有泌尿系统感染。 12 方法:三组患者每日进行常规康复功能训练、膀胱功能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7控制训练、间歇导尿2,治疗原发病、

5、防止并发症,后两组分别给予“关元、中极”普通灸疗和随年壮灸疗。 普通灸疗组:患者取仰卧位,关元、中极穴上放适当大小厚薄、已刺数孔的姜片,将中等大小的艾柱放置姜片上施灸;施灸时间为 30min,不计壮数。每日 1 次,灸 5 天,休息 2 天,共灸 12 周。 随年壮灸疗组:患者取仰卧位,关元、中极穴上放适当大小厚薄、已刺数孔的姜片,将中等大小的艾柱放置姜片上施灸;不计时计壮数,壮数为“随年壮” ,即以患者年龄为施灸的壮数,如年龄 60 岁,即灸 60 壮,灸够即止。每日1 次,灸 5 天,休息 2 天,共灸 12 周。 13 评价指标:所有患者在灸疗前 1 周、灸疗后第 2 周、第4 周、第

6、8 周、第 12 周均记录 7d 的排尿日记,并进行 B 超检查测残余尿量、尿常规检查。排尿日志内容包括漏尿事件发生次数(漏尿次数)、饮水量、24h 排尿次数、每次排尿量。按患者具体情况,饮水量选定在 20003000ml,在整个研究阶段,要求基本保持不变。 14 统计学分析: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采用 SPSS120 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设定 P005);治疗 12 周后三组比较 24h 平均排尿次数、单次尿量、漏尿次数、残余尿量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 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73 讨论

7、 对神经源性膀胱治疗的研究与探索方兴未艾,随着临床研究和时间的深入,各种常规疗法得到广泛应用,新的疗法层出不穷,但无论用何种治疗方法,在处理下尿路时必须重视上尿路功能的保护,改善低顺应性膀胱和降低逼尿肌反射亢进是预防保护上尿路的关键3。目前改善低顺应性膀胱和降低逼尿肌反射亢进的治疗包括口服抗胆碱能药物、骶髓后根切断术、膀胱三角区注射石碳酸或 A 型肉毒毒素、阴部神经最大功能刺激和骶神经刺激器植入术等34,多为有创治疗,副作用明显,临床应用受限。 传统医学的灸法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有研究表明,中极、关元和次髎等穴位可以显著缩短神经源性膀胱达到平衡的时间5,而且越早实施治疗,患者达到平衡性膀胱的时间

8、越短;应用尿动力学测定发现,可以不同程度地改善脊髓损伤患者逼尿肌过度反射所致尿失禁并显著性增加膀胱容量58。本研究发现, “随年壮灸法”刺激关元、中极治疗后患者的膀胱容量增加,排尿频率、残余尿量减少,尿急以及急迫性尿失禁状况得到改善。祖国医学认为,任脉总一身之阴脉,为“阴脉之海” ;关元、中极为任脉要穴,且中极为足三阴与任脉交会穴、膀胱募穴(募穴:是五脏六腑经气汇集在胸腹部的腧穴,具有调节脏腑功能的作用),系膀胱经气汇聚的部位,可摄约膀胱,对水液代谢有调节作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7用。同时,关元为强壮肾阳之要穴,与中极穴所处位置在小腹,

9、正为膀胱在体表的投射区,二穴合用,加灸法治疗,可以起到温阳补肾、益气固摄的功效,从而改善膀胱功能。灸法刺激中极、关元穴体现了经穴脏腑相关性和穴位局部治疗作用的思想,符合中医十二皮部理论,可以直接激发膀胱经气以调节膀胱功能,从而起到治疗作用。现代研究证实,凡是对膀胱功能有影响的穴位,其附近的神经均进入了 L1S4 神经节段,恰与支配膀胱的盆神经、腹下神经和阴部神经进入相同的或相近的脊髓节段,故推测治疗能不同程度地影响膀胱的骶髓排尿中枢,进而影响膀胱排尿功能9,10。中极穴下神经来源于腹下神经 T12L1,与支配膀胱和尿道的神经有同源性。这种重叠与交会的形态学证实了当灸关元、中极时,不仅激活了与储

10、尿、排尿有关的相应神经,而且传入神经元将刺激传至脊髓并经上升束至丘脑进行整合,调节神经内分泌功能,从而影响膀胱功能。 “随年壮”为灸法用语,指随年龄的大小而决定艾灸的壮数。艾灸的壮数是影响灸量的重要因素。在通常灸法的应用过程中,如何掌握施灸剂量,临床上没有统一标准,大大影响了操作的规范性。随着循证医学(EBM)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用科学的设计方法来规范针灸的临床治疗。 灸量是指灸疗对机体刺激的规模、程度、速度和水平等。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7它是灸治所致的刺激强度和刺激时间的乘积,取决于施灸的方式、灸炷的大小、壮数的多少,施灸时或施

11、灸后刺激效应的时间等因素11。掌握最佳灸量,有助于提高疗效,防止不良反应。按古今医家的经验,除由天时、地理、体质、性别、病情、病性、所取部位、灸炷大小、施灸次数定灸量以外,还常常根据患者年龄定灸量(壮数) ,称“随年壮” 。早在素问骨空论:“灸寒热之法,先灸项椎,以年为壮数;次灸橛骨,以年为壮数。 ”即年几岁,灸几壮。千金翼方 、 千金要方 、 圣济总录 、 外台秘要 、针灸资生经等医学要著中大量的介绍了应用“随年壮”定灸量的治疗穴位及相关疾病,被古代医家广泛应用。此种定量方法简单、兼顾到个体差异,作为灸法量化的一个方法值得探讨研究。 本研究显示, “中极、关元随年壮灸法”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尿频

12、、尿急、尿失禁等临床症状、减少残余尿量,缩短达到平衡性膀胱的时间,有效的控制泌尿系感染的发生,其治疗效果优于其他两组,建议作为常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廖利民,李建军.神经源性膀胱治疗中值得重视的问题与未来展望J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3(7):601 2临床康复学关烨华夏出版社,2005 年 1 月 3本城久司熊杰译针刺对脊髓损伤患者排尿障碍的影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7响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7,19(1):5253 4廖利民,李东,熊宗胜,等.经尿道膀胧壁 A 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脊髓损伤患者逼尿肌反射亢进及神经源性尿

13、失禁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4,25(9):596598 5ChengPT,WongMK,ChangPL.AtherapeutictrialofacupunctureinneurogenicbladderofspinalcordinjuredpatientsapreliminaryreportJ.SpinalCord,1998,36(7):476480 6本城久司.熊杰译.针刺对脊髓损伤患者排尿障碍的影响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7,19(1):5253 7北小路博司.熊杰译.针刺中解穴治疗神经源性膀胧的适应症和界限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7,19(1):53 8HonjoH.李春梅译.针刺治疗慢性脊髓损伤患者尿失禁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9,21(4):3435 9刘路然,蔺勇,赵节绪,等电针治疗无抑制性神经原性膀胱的临床研究J康复医学杂志,2005,20(9):697698 10陈跃来,钟晨,宗蕾,等针刺调节膀胱功能的神经机制研究进展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1):3334 11张巧凤.论施灸刺激量对灸法补泻效应的影响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2,12(1):454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