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四《中国现代散文选读》教学设计二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3051162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四《中国现代散文选读》教学设计二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四《中国现代散文选读》教学设计二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四《中国现代散文选读》教学设计二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四《中国现代散文选读》教学设计二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四《中国现代散文选读》教学设计二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四《中国现代散文选读》教学设计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四《中国现代散文选读》教学设计二(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四中国现代散文选读教学设计二第二单元融入自然品读生命一、单元学习目标1通过对文本的研读,能够做到敬畏生命、珍爱生命、呵护生命。2能够掌握散文的写作特点,学会从语言特色、修辞技巧、文章意蕴等方面赏析散文。3把握文章思想内容及情感,体会散文中情、景、事和谐统一的特点。4学习通过叙述来表达感情,表达主题的构思方法。5学习运用叙事、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进行写作的方法。二、单元内容概述本单示所选的三篇课文都是抒情性散文,抒情性散文的特点是通过具体的客观事物或者某些情景,来抒发个体的真情实感和生命感悟。囚绿记通过对囚在室内的常春藤的描述,展示了绿的另一番情趣与韵味,让我们体验到生命

2、的顽强和自尊。捕蝶者这篇哲理散文,采用巧妙的隐喻手法,告诉了人们什么是真正的美,真正的爱,启迪人们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进行深入的思索。寒风吹彻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特殊理解:可怕的生存状态驱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每个人都要面对透骨的严寒和孤独冷漠的煎熬,最后在孤独中死去。三、单元学法导引1学生先预习课文,掌握字词,疏通文意,了解大体内容。2学生自己寻找问题,利用对问题的解答来理解文章内容,初步探讨文章主旨。3教师引导学生鉴赏课文的艺术特色。4在阅读和鉴赏本单元这些优秀散文的同时,一定还要拿起笔来,学习写作抒情性散文。四、教学设计授课时间 2009 年月日第周星期第节至星期第节第 5 课、 囚绿记【教

3、学目标】21、能够用动笔读书的方法,自读课文,圈点勾划并根据自己的阅读感受对文章的重要段落、重点句子、佳妙句子等作批注。2、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感受体会作者对“绿”的独特感受并进而探究文章深刻的思想内涵。3、拓展延伸:给囚绿记写一段总评;写一封信:致“绿友”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圈点勾划、作批注、感情朗读等方法读出自己对“绿”的独特感受与体悟。【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究文章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总体方案】自主互动探究延伸【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一) 、绿,是生命的舞蹈者;绿,是大自然的天使;绿,是濒临绝境的希望,是陷入混沌的生机;绿色多么使人迷醉,多么让人向

4、往啊!同学们,刚学过朱自清的绿 ,你们也曾经与作者共同迷醉于那鲜润的、可爱的、奇异的、无以比拟的绿,你们的心也曾经随着作者的文笔,在摇荡,心灵深处的那根敏感的弦,被绿拨动着下面,请同学们高声朗读朱自清绿的两段文字:“那醉人的绿呀!但你却看不透她!”;“那醉人的绿呀!我人此叫低女儿绿,好么?”(二)绿色,以它特有的魅力,以它离合的神光招引着我们,今天,我们将学习另一篇有关写“绿”的文章囚绿记 ,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们将与作者分享“绿”的另样风韵与品格。二、交流阅读感受、整体把握内容。1、交流阅读感受:同学们在课前已经用圈点勾划的读书方法较深入地预习了课文。现在,你们能否谈谈:你读完这篇文章后有

5、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在你的心中激荡?你当时产生了什么样的感触与联想?(学生交流,生生、师生互动) 。2、小结:同学们在读书的过程中能做到全身心投入地读,读出自己的感受,并能做到动笔读书,这很好。其实,同学们刚才交流的感触、体悟丰富多彩,但有一点是共通的,即:你们谈的感受都离不开一个“绿”字,而今天我们学的课文囚绿记 ,也紧扣一个字来写的,你们说说应该是什么字?(学生讨论、交流,老师注意引导)3、整体把握,理清思路:1)作者为什么要囚绿?(因为他爱绿)32)他把绿“囚”牢了吗?(他后来把绿释放了)3)离开了绿,他对绿的感情又是怎样的呢?(他对绿充满了思念)本文紧扣一个“绿”字来写,都写了哪些与“绿”

6、有关内容?能否在“绿”字前面添上一个字来表达每一个与“绿”有关的内容。(学生交流,反馈老师引导,形成共识,老师板书:择绿赏绿囚绿释绿念绿)三、重点研读、深入感受。(一):1、研读 45 段,要求:请画出写作者“择绿”的句子,并作批注,感受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学生活动,并交流反馈,老师小结板书:择绿:一见钟情(渴盼、热爱)急不暇择视同至宝3、引导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体会重点句子所蕴含的感情。(二):1、研读:67 段,要求:画出作者“赏绿”的有关的语句,并作批注,感受体会作者的感情。2、学生读书,勾画并作批注,交流反馈,老师小结,板书,并引导有感情地朗读。(板书:赏绿:留恋、欢喜心心相印)4、

7、学生活动:“我了解自然之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一句表现了作者和绿作无声的心灵交流。对着这满藤的绿,如果这时你是作者,你会对这“绿友”说些什么呢?(三)研读 811 段。1、请你画出重要句、佳妙句,并作批注,交流你的发现与阅读感受。2、学生活动并反馈,老师的引导注意以下几点:“我”囚绿的原因:爱之深、占之切。“囚人”对光明的执著追求、不屈服的品质。“我”的深深自责。3、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并体会作者的感情。“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要它为我作之声的歌唱” 。“它的尖端总朝着我对它的善意” 。四、探究、拓展:1、作品的主题内涵你怎么理解?(提示:可以联系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42、

8、作者最后提到自己“怀念着圆窗和绿友” ,并希望注重和它们见面,这里除了表现对“绿友”的思念之情外,还有没有更深刻的内涵?3、小结:本节课学习过程:捕捉阅读的第一感受研读课文,找重点句、佳妙句,作批注,再深入地体会这感受有感情地朗读,并在朗读中感受注意挖掘作品的深刻内涵。4、拓展:(1) 、给囚绿记写 200300 字的总评;(2) 、以作者的角度写一封信:致“绿友” ,以表达深切的思念。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学习本文以感情为线索组织材料的写法。2学会体味散文隐含意的方法,领悟意境美。二、能力培养目标1学习本文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绿枝条进行绘形绘色的描写的特点。2通过学习,掌握景物描写抓住特征

9、的能力。三、德育渗透目标领悟课文的社会意义、政治意义。教学设想一、细致精彩的景物描写是课文“出彩”之处,可引导学生细细品味作者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绿枝条进行了绘形绘色的描写艺术特色。二、作者在写景叙事的过程中还或隐或显地表达感觉、感受,这些感觉、感受是与写景状物相融合并贯穿课文始终的,因此要让学生沿着作者的思想感情的线索自行领悟,挖掘出课文的社会意义、政治意义。三、可采用读与写结合的方法,让学生逐步掌握要抓住景物特征”写景状物的写作方法。重点、难点重点:1学习本文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绿枝条进行绘形绘色的描写的特点。2学会体味散文隐含意的方法,领悟意境美难点:领悟课文隐含的社会意义、政治意义。5课时

10、安排第一课时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学习本文以感情为线索组织材料的写法;学会体味散文隐含意的方法,领悟意境美。2学习本文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绿枝条进行绘形绘色的描写的特点;通过学习,掌握景物描写抓住特征的能力。3领悟课文的社会意义、政治意义。二、整体感知(一)作者简介陆蠡(19081942) ,字圣泉,原籍浙江天台。1919 年进浙江基督教蕙兰中学,1921 年转入浙江之江大学附中,开始阅读文学作品并尝试写作。1926 年考入之江大学,1928 年转学到上海劳动大学机械系。1930 年任教于杭州中学。1932 年开始在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任编辑,一度曾到福建泉州一私立中学任教。写有大量散文作品,出版

11、过 3 本散文集。海星中几乎全部是散文诗似的篇章,表现了一个青年知识分子的回忆、幻想与沉思,文字清新纯朴。笼罩着孤独和空虚的情绪。 竹刀中的一些篇章,增加了现实主义的色彩,并写了走向反抗的农民。笔调忧伤愤懑。 囚绿记写于抗战爆发之后,除了上述题材和情调之外,又加入了对祖国山河沦亡的感叹与对民族气节的礼赞。1942 年 4 月,日本宪兵查抄文化生活出版社,搜去一些有关抗日的书籍。他虽然当时并未在场,但知道消息后,前去交涉,被宪兵扣留,最后因遭酷刑逝世。(二)文章的基本结构和内容要点。本文讲述了作者与常春藤绿枝条的一段“交往”经历,描绘了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点” ,也写出了作者的生存状况和真

12、挚心愿,含蓄地揭示了华北地区人民面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苦难命运,象征着作者和广大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绿”是全文描写的客观对象,作者围绕“绿”展开思路,铺设线索。文章思路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即“寻绿” “观绿” “囚绿” “放绿”和“怀绿” 。1寻绿(14 段) 。从窗户写起,交代绿的由来,其实是在绿枝条出现之前交代一下背景。这背景是很寒伧的。但有了绿枝条就顿然有了生气和活力。第 4 段反复三次提及“绿影” ,尽管只是寥寥几笔,但富有诗意。绿在此时还只是“影” 。另外,一些表达情感态6度的词语,如”喜悦而满足” “欢喜” “喜悦”等,也给绿带上了情绪色彩,物我之间初相映照。2观绿(57

13、段)。开始对绿枝条直接描写。 “观”者行为有:“我移徙小台子到圆窗下,让我面朝墙壁和小窗” “我望着这小圆洞,绿叶和我对语” “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等。 “被观者情状有:伸须、攀缘、舒叶、凋谢。 “观者”心态有:“怀念” “快活” “留恋” “欢喜” “急不暇择” “视同至宝” “面壁成欢”等。这一部分是以写心理活动为主,所谓“观”的对象和“观”的行为倒成为其次,成为抒情的依托。3囚绿(812 段) 。这五段是文章的主体,与文章标题呼应,写出了绿枝条生命变化的五个阶段。第 8 段写作者引绿入室。叙述描写不多,以抒情为主。 “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措词甚好,很形象,富有质感。第 9 段写发

14、现“生的欢喜” 。外加一个联想,从前乡下的事情,行文生出必要的“歧路” ,跌宕生姿。第 10 段写绿条执意向外。观景甚细。第 11 段写绿条渐瘦渐弱。描写绿枝条衰败过程。第 12 段写计算绿囚出“牢”的日子。囚绿至此结束,情感回到原来的喜绿状态。五个阶段写实景伴随着写心理、写情感。开始囚绿时欢喜,发现绿枝条抗争后执意囚之,既怜爱又恼怒,但最终打算释放。4放绿(13 段) 。 “卢沟桥事件发生了”是文章背景,既是作者活动的背景,也是绿枝生存的背景。对绿枝条的关心和照看突然暂停,变成求生的谋划。最后“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黑暗的囚人”绿枝条获得新生。5怀绿(14 段) 。一年后仍旧怀念“圆窗和绿友

15、” ,设想再度见面时的情景。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1 【提问】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明确】本文写法上的特点:第一,物我互观,尽显性灵。作者只身独处,选择了与绿枝条对话、沟通心灵的方式排遣寂寞,所处一室虽小,而精神天地甚宽;景物本无性灵,进入作者有情的视野,便活了起来,成为“我”的朋友。景物被赋予性灵,文章即生华彩。第二,叙事有波澜。如果只写作者与绿枝条的“心灵絮语”而无甚变化,则流于平淡。奇妙的是文章写出了作者心情的起伏和绿枝条的命变化,作者始而欣喜,继而魔念生长,囚禁绿枝条,最后放生。由寻绿、观绿、囚绿、放绿到怀绿,五个阶段较为分明,其间波澜起伏。第三,含蓄蕴藉,深沉厚重。作

16、者与绎枝条的命运有某些相似之处,同处一室,同被囚禁,体验到生的欢欣、生的艰辛;时值日寇入侵,华北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作者是富有正义感的青年作家,国难当头,不能不愤怒、忧烦,不能不生出坚贞不屈的浩然正气,这也应该是作者写作本文的直接原因,但这种心绪表现得非常隐蔽,文章之“巧”由此而来。72 【提问】课文既然划分为寻绿、观绿、囚绿、放绿和怀绿五个层次,可为什么作者给文章命名“囚绿记”?【明确】选定“囚绿”来给文章命名,这与文章想要表现的主题有关。文章的五个层次中, “囚绿”写绿枝条最艰难的状况,这暗示着艰难的国运家运;“囚绿”表明作者复杂的心情,这是在卢沟桥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我国领土的时代背景下,作者的内心极度痛苦和精神上坚决反抗的反映。3 【提问】绿枝条日见憔损, “我”却不愿意开释它,如何理解这种“魔念”?【明确】文章写出了绿枝条的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