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综合实践资源包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33051113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综合实践资源包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四年级综合实践资源包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四年级综合实践资源包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四年级综合实践资源包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四年级综合实践资源包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综合实践资源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综合实践资源包(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王舍人镇第二实验小学 张海鹰2011.3三八节的礼物一、活动主题的提出“三八”节要到了这是一个怎样的节日你与妈妈或年长的女性有怎样的感情,为什么送给自己的妈妈一份小礼物。二、活动目标的定位1、知识目标:1) 知道“三八”节的来历。初步掌握一些查找的方法;2) 培养学生调查、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会进行简单的数据收集、处理,并对结果做出一定的解释。3) 了解女性在社会的重要性,懂得尊重、谦让女性。2、情感态度: 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让他们主动探究,让学生到社会去调查了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3、价值取向: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意识,以及表达、沟通的能力,提高自治与领导能力。三、活动的内容

2、:1、查找资料 :“三八”节的来历。2、实践活动:利用综合课的时间指导学生制作小礼物:结合狗年制作一些小的吉祥物,剪纸或折纸等。3、 交流汇报:自己亲自制作的小礼物。还可以做什么礼物。4、 进一步实践:为妈妈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我还可以做什么。5、 活动延伸:经常利用休息日、节假日帮妈妈做事情。四、涉及学科:科学、语文、美术、信息技术、数学、品德与生活五、教学方法:谈话法、交流指导法、调查研究法、演示法、激趣法、合作学习六、活动的实施步骤第一课时:查找与收集一 认识这个节日课前引入:1、思考:将要过的节日是“三八”节,你知道它的意义吗?2、各抒己见,要求:自己真实的想法或调查所得。3、记

3、录交流的结果;、引入主题: “三八”节的礼物、互相介绍:相互介绍“三八”的来历。可以从网上、书中查找。二 说说你最尊敬的女性(课间小调查)1 仔细想想看,你认为最亲近的是谁心目中最漂亮的是谁 最可信任的是谁最信任你的是谁最离不开的是谁最疼爱你的是谁 说说为什么?最尊敬的是谁最值得你学习的是谁最值得做朋友的是谁 最值得(学生自行提议)2 以随机采访的形式,请大家说说你的答案。一小故事引导学生(幼儿园里,老师问所有的小朋友,大家说说看谁的妈妈最漂亮?,喧闹的教室一下静了下来),谁愿大胆的说出自己的答案。在这个环节中使学生发现自己周围的女性是多么的可爱,发现亲人、家人、同学和朋友中洋溢着的温暖情感,

4、油然而生要在节日中为妈妈、女同学或长辈做些什么的想法。三 设计我们的好想法“怎样表达我们的节日问候?”请学生出出好主义。1 把自己的想法向大家介绍,指导学生互相学习。归纳礼物的种类,表现方式。2 形成小组,确定活动任务,明确个人分工。3 教师要指导学生实施计划的要点 礼物所需的各种材料收集的途径观察的着眼点力所能及的关心方式(事以小为主)采访的方式及用语、记录四 课堂小结 布置课后准备材料的准备、日常的观察、家务劳动的表现、身边的调查采访、形成呈现方式的各种素材第二课时:实践活动一 提出问题,我们的准备如何(小组汇报准备的情况)二 交流学习:1 日常观察的结果,说说自己的体会,用几句话表达一下

5、。2 家务劳动的收获,你做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妈妈有怎样的表情或语言?想一想为什么?3 汇报一下调查结果:每个关注点的具体数据,总结结果,发现怎样的问题?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观点,将尊重爱戴女性的思想形象化、情感化。4 讲解礼物的制作方法。A 利用综合课的时间请学生指导学生制作小礼物:可结合狗年制作一些小的吉祥物,卡片,剪纸或折纸、泥塑等,举例讲解。B 学生交流制作情况,学生汇报后教师指导,讲解一些实物的制作方法及注意的事项。(注意礼物的主题可有一定的引申寓意)建议送妈妈的礼物: 1. 自己做一朵大红花。2. 回家后,为妈妈冲一杯热茶。3. 自己的好成绩送给老师。 一张自制的母亲卡,一袋保健

6、养身的补品,一顿自己下厨的美味晚餐,一次舒适惬意的旅一本她爱看的小说,一只她上街买菜时用的挎包等等。C 学生制作礼物,生生互学,小组交流合作。其它形式加以完善,成型,D 作品展示 三 写出实践的感受,并请收到礼物的妈妈写一个评价。四 课程思考:我们怎样经常送给妈妈或长辈礼物呢?五 活动延伸:为妈妈或长辈、尊敬学习的人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经常利用休息日、节假日帮妈妈做事情。资料: 三八节的由来1903 年 3 月 8 日,美国芝加哥市的女工为了反对资产阶级压迫、剥削、和歧视,争取自由平等,举行了大罢工和示威游行。这一斗争得到了美国广大劳动妇女的支持和热烈响应。1910 年,一些国家的先进妇

7、女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第二次国际社会主义者妇女代表大会。大会根据主持会议的德国社会主义革命家蔡特金的建议,为了加强世界劳动妇女的团结和支持妇女争取自由平等的斗争,规定每年的 3 月 8 日为国际妇女节。联合国从 1975 年国际妇女开始庆祝国际妇女节,从此三八节就成为全世界劳动妇女为争取和平、争取妇女儿童的权利、争取妇女解放而斗争的伟大节日。 我国第一次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始于 1924 年。当然,我国劳动妇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于广州举行了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的纪念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 年 12 月通令全国,定 3 月 8 日为妇女节。评价标准:略

8、。家乡的春节习俗一、案例题目:家乡的春节习俗二、活动主题设计:寒假刚刚结束,同学们还么有走出春节欢快的节日氛围。新春佳节是一年里第一个盛大而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传统节日,节日里有一些耐人寻味的风俗习惯是因地而异,它们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流向,又具有变异性,既在延续的过程中,受一个地方人情风俗的约束和受历史演变潮流的冲击而产生变异:一些习俗变化、甚至消失了,又生成了一些新的习俗。如果我们不留心,那么这些这么有意思的过年习俗就会随着时间而慢慢改变。济南本地有不少传统节日的风俗值得我们好好研究,这次我们选取了农历新年这个传统佳节作为研究对象,对家乡的新年习俗作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和归纳。三、教育目标设计:1

9、、通过查阅资料和调查访问,加深对家乡春节习俗的了解,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并让学生懂得如何正确看待这些风俗习惯。2、在探究过程中,增长见识,发挥个人特长,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3、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并根据资料总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教学实施过程设计:1、准备阶段: 成立学习活动小组:按自愿原则组成 3 个小组,选好组长:第一组:春节的饮食习俗调查小组。第二组:春节的衣着、言行习俗调查小组第三组:春节的庆祝活动调查小组各组制订详细的调查计划和方法,设计调查表格和访问记录表。组员分工,商讨在调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2、实施阶段第一步,按专题小组开展调查、访问、图片收集、查找

10、资料;实地考察;分析调查结果并对活动所获得的资料认真做好记录。由各组组长负责分工完成(访问方式有:实地访问、电话访问等形式,对象适度函盖老、中、青三个年龄阶段,组员根据访问的情况做好记录)探究记录表一:第一组:饮食习俗调查小组:附:第一组的访问记录表1、您知道关于当地过年的贺年食品主要有哪些吗?组 长 组 员 探究主题家乡春节的饮食习俗探究目的探究手段探究体会2、您了解的当地的过年的饮食方面的习俗有哪些?3、您认为现在过年的饮食习俗跟以前有什么不同的地方?4、您是怎样看待这些改变的?小学教学设计网-www.xxJ探究记录表二:第二组:春节的衣着、言行习俗调查小组组长 组员探究主题家乡春节的衣着

11、、言行习俗探究目的探究手段探究成果探究体会附:第二组的访问记录表1、您能说说家乡过年时衣着上的习俗吗?2、春节期间在言行举止上对人们有什么要求?3、您觉得现在过年在衣着、言行上跟以往有什么变化?4、您对这些变化有什么看法?探究记录表三:第三组:春节的庆祝活动调查小组组 长 组 长 探究主题春节的庆祝活动探究目的探究手段探究成果附:第三组的访问记录表1、您知道家乡春节期间有什么庆祝活动上的习俗吗?2、您是如何庆祝春节的?3、对于现在我们这里不许燃放鞭炮您赞成吗?为什么?4、您觉得在春节的庆祝习俗上跟以往有哪些变化?5、您如何看待这些变化?第二步:集中交流,合作探究。各小组讨论在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和

12、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等。根据活动的体验和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吸取教训,调整方法。第三步:整理信息,形成观点。3、总结阶段展示成果,交流分享,组织评价。在老师指导下,各个小组的成员根据活动中获得的信息作进一步的筛选和整理,形成共识,以书面形式上交调查报告,并总结自己在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各个小组探究主题成员以不同的方式向同学分享展示自己的成果。最后老师和同学共同评价这次的活动。五、活动成果展示:1、饮食习俗调查小组:A、将调查好的资料图片制作成手抄报,把收集到的贺年食品等展示出来(可供大家品尝)B、一学生扮演导游介绍其家乡春节饮食习俗。2、春节的衣着、言行习俗调查小组A、展示调查结果(向同学们介绍习俗

13、)B、演唱过年歌曲、相声表演拜年趣话3、春节的庆祝习俗调查小组A、组长总结介绍(现场给其他同学们知识问答比赛)B、小品表演红包走进春天一、课题设计意图综合实践活动是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而开发和实施的。其目的旨在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它从现实生活出发,又超越现实生活,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认真观察,深入采访,勤于思考,勇于创造,并提出自己的见解。春华秋实,四季更替,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来了,青的草,绿的叶,可爱的燕子,各种新鲜的水果、蔬菜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春天

14、。学生享受着暖阳阳的春日、和煦的春风,学习着有关春天的课文,背诵着有关春季的古诗,唱着春天的歌曲,然而对于春天,他们又有多少了解呢?他们认真观察,研究过春天吗?于是,从多角度了解春天,走进春天这个课题确立了。二、课题目标1、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关注春天,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养成善于倾听的习惯。2、过程与方法。通过写观察日记、办手抄报、诗配画、等,多渠道的搜集、整理材料、汇报与交流,加深学生对春天的了解。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参与活动,使学生了解春天、认识春天、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逐步形成善于倾听的习惯及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三、活动方式调查、搜集资料、写观

15、察日记、办手抄报、古诗配画、研讨交流。四、活动时间四-七周五、课题实施步骤第一阶段:了解春天利用综合实践课,教师和学生一起了解春天的一些最基本的常识。1.你们知道春天还有哪些名称?(春令、春季、阳春三月、早春二月);2.给出“初春”、“仲春”、“暮春”三张卡片,请同学们按时间顺序排列;3.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春天有六个节气,看新华字典节气表4.学生交流查阅的资料,教师作适当解释立春:我国以立春为春季的开始,立春气温回升,农业生产应抓紧春耕准备。雨水:我国大部分地区雨量逐渐增加。惊蛰:这时天气转暖,渐有春雷,冬眠动物将出土活动。春分:春天的一半过去了,白天、黑夜几乎一样长。清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温暖,草木开始茂盛。这个节气开始的第一天叫“清明节”,民间习惯在这天扫墓。5.填空春天的雨叫(春雨),春天的风叫(春风),春天的太阳叫(春晖),春天的景色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