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狼和鹿》教学设计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3050968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9.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狼和鹿》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狼和鹿》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狼和鹿》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狼和鹿》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狼和鹿》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狼和鹿》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狼和鹿》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狼和鹿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狼和鹿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本文是一篇关于狼和鹿之间生态平衡的故事。通过讲述凯巴伯森林附近的居民为了保护鹿群,大量捕杀狼和其他一些鹿的天敌,结果事与愿违,鹿大量病死,森林也被严重破坏的故事,告诫人们:必须认识到自然界各事物间的内在联系,不能随意破坏生态平衡,否则将会产生无法想象的后果。从人文主题来看,主要是体会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从语文要素来看,本文层次清楚,寓自然科学知识于生动的故事中,故事生动、数据具体、对比鲜明是本文在表达上的三大特点。因此,对比阅读策略是本课学习中学生要习得的阅读策略,同时还应培养学生作简单批注的能力。教学目

2、标:(一)基础性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 学会本课 10 个生字:“凯、葱、捕、杀、其、饥、退、惨、染、旦” ,两条绿线内的“贪、毒、约、嚎”等 12 个字只识不写。认识 2 个多音字:“提、泊” 。指导“凯、葱、染”书写。3. 通过抓住重点词句对比阅读、想象阅读,体会自然界中各事物间的内在联系,懂得破坏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二)发展性目标1.学习对比阅读策略2.学习作简单批注。教学重难点:通过抓住重点词句对比阅读、想象阅读,体会自然界中各事物间的内在联系,懂得破坏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一、 揭题谈话

3、,导入新课。1.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 说说印象中的狼和鹿。3. 这篇课文讲了狼和鹿之间的什么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入课文。【设计意图:以问题唤醒学生对狼和鹿的生活认知,让狼和鹿的对比鲜明起来,引发下文学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出示初读要求:自由轻声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想想,课文讲了什么故事。2. 学生自读3. 交流反馈(1)词语:凯巴伯森林 一片葱绿 生机勃勃捕杀 哀嚎 消退 蔓延饥荒 疾病祸首 功臣多音字:提防 血泊“提”在“提防” “提溜”中读 d,其他时候都读 t,泊:表示停、停留的时候读 b,表示湖的时候读 p 猜猜看, “血泊”该怎

4、么读?(2)长句子:但鹿群的后面,常常跟着贪婪而凶残的狼,它们总在寻找机会对鹿下毒手。灌木、小树、嫩枝、树皮一切能吃得到的绿色植物,都被饥饿的鹿吃光了。狼吃掉一些鹿,使鹿群不会发展得太快,森林也就不会被糟蹋得这么惨;同时狼吃掉的多半是病鹿,反倒解除了传染病对鹿群的威胁。(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4)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可以自己说,也可以按老师的提示说:凯巴伯森林附近的居民为了,大量捕杀,结果森林,鹿。【设计意图:检查初读,扫清字词障碍,并给学生提供语言“支架”降低概括课文内容的难度,培养学生阅读概括能力。 】三、 对比阅读,感悟变化(一)找出文中的对比之处。师:课题中,鹿的可爱、狼的

5、凶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文中的对比可不止这么一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存在对比的句子。同桌交流交流。(二)同桌交流。(三)全班交流,相机指导:1.森林对比(1)出示句子。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小鸟在枝头歌唱,活泼而美丽的鹿在林间嬉戏。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2)图文对照,感受森林的不同景象。(3)指导朗读。2.鹿群数量对比。(1)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句子。那时,森林里大约有四千只鹿,它们要时刻提防狼的暗算。它们在这里生儿育女,很快,鹿的总数就超过了十万只。仅仅两个冬天,鹿就死去了六万只。到 1942 年,凯巴伯森林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2)这几个句子在写法上有什么

6、特点? (3)隐去文字,留下数字。这些数字,哪个数字让你有话想说?相机指导:十万只A 比较感受“十万”的惊人:一个班级 50 人,10 万只就是 2000 个班级的人数,再出示柱状图,与原来森林里的“四千只”进行对比,感受鹿群的急剧扩大。B 想象:此时的凯巴伯森林是什么样的?六万只、八千只 A 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看看是什么导致了鹿群的衰败。B 交流:饥荒:a 出示句子“灌木、小树、嫩枝、树皮一切能吃得到的绿色植物,都被饥饿的鹿吃光了。 ”b 想象省略号里省略了什么。疾病:a 出示句子“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b 齐读c 交流感受相机指导:比较句子,感受比喻句在

7、表情达意上的作用“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 ”改成“很多鹿得了传染病。 ”行吗?哪些词句让你感觉疾病像妖魔?C 了解过渡句,感受写法作者是怎样把这两个灾难连接起来的?感受写法:这个句子承接“饥荒” ,引出“疾病” ,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这叫过渡句。D 齐读第 3 自然段3.狼、鹿异位对比(1)出示句子: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 。而人们刻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地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 。(2)齐读。4.引导质疑:这些鲜明的对比,是否让你忍不住要追问?【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发现对比,引导品读对比,引发质疑,培养学生的阅读检索

8、力、理解力和质疑力。 】四、探究变化,明白道理。(一)学习第二自然段。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想想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2.指名答。出示句子:当地居民恨透了狼。指导朗读。3.你从哪儿感受到当地居民的恨?学着老师的样子做批注。示范(25 年,批注:时间长)4.学生默读,批注感受,同桌交流。5.全班交流:25 年 时间长六千多只 数量多一只跟着一只 速度快6.感受语言的丰富。是的,从当地居民疯狂的捕杀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他们对狼的恨。文中几次写到“杀”?仅仅两处吗?引导理解其他两句虽然没用“杀” ,却也是在写“杀” ,作者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同样的意思。(5)合作读、齐读第 2 自然段【设计意图

9、:关注段的结构,引导进行自主阅读批注,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1.齐读2.你读懂了什么?明白了什么?(板书:生态平衡)五、讲述故事,铭记教训1.从不同角度重述故事,小组交流(1)从人类的角度讲述故事,并对当地居民说几句话。(2)从鹿的角度讲述故事,并以鹿的口气对当地居民说几句话。(3)从狼的角度讲述故事,并以狼的口气对当地居民说几句话。【设计意图:从不同的角度讲述故事,实际上是进行创造性复述。既让学生积累、内化、运用了文本语言,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使学生更深刻地明白文章所要揭示的道理。 】2.班级交流六、自主习字,针对指导。1. 学生练写生字。Ki bsh q

10、巴伯森林附近的居民为了保护鹿,大量 狼和 他一些鹿的天j敌。但是灾难却降临了。由于鹿群的大量繁殖,森林中闹起了 荒。原本一Cng ti片 绿、生机勃勃的森林变成一片枯黄,绿色在消 。更可怕的是,大量rn鹿因 上疾病而死去。森林变得死气沉沉。2.反馈书写,相机指导。七、总结全文,拓展阅读。上网搜集资料,了解美国总统是怎样组织保护凯巴伯森林的。【设计意图:拓展延伸,通过搜集、阅读资料,进一步理解生态平衡的重要。 】板书设计: 狼和鹿森林对比 鹿群 ?生态平衡功臣 祸首巩固练习:一、句子“凯巴伯森林的枪声响了 25 年,狼与其他一些鹿的天敌,总共被杀掉六千多只。 ”和“凯巴伯森林附近的居民捕杀了许多狼和其他一些鹿的天敌。 ”相比,好在哪,为什么?【设计意图:体会具体数据的作用,培养学生对文本语言形式的评价能力。 】二、作者写这篇课文是为了告诉我们( )A 要保护鹿,但也不能杀狼。B 人不能随意破坏生态平衡。C 鹿大量繁殖影响森林生态。D 鹿是“祸首” ,狼是“功臣” 。【设计意图:把握文章大意,体会表达意图。 。 】三、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设计意图:复述课文,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