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式起重机钢结构制造与检验规程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3050857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6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塔式起重机钢结构制造与检验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塔式起重机钢结构制造与检验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塔式起重机钢结构制造与检验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塔式起重机钢结构制造与检验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塔式起重机钢结构制造与检验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塔式起重机钢结构制造与检验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塔式起重机钢结构制造与检验规程(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塔式起重机钢结构制造与检验规程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编制1塔式起重机钢结构制造与检验塔式起重机钢结构制造与检验前言 塔式起重机是建筑机械中的重要设备。长期以来,我国的制造水平与国际水平有较大差距,一直没有一个适合塔机制造特点的结构件制造与检验的行业标准,因而影响了塔机制造质量的稳定与提高,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实践,并参照相关的钢结构制造规范与标准形成了本标准。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主要参照了国内外下列标准:GB 502051995建筑钢结构制造与验收规范 JG J811991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 ANSI/AWSD 1.11988钢结构焊接规程 DIN 8563T3焊接工作的质量保证 JG/T 5082.

2、11996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 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建设部机械设备与车辆标准技术归口单位建设部北京建筑机械综合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建筑机械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春媛、孙德忻、程昌永。 本标准委托建设部北京建筑机械综合研究所负责解释。 _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塔式起重机(以下简称“塔机”)钢结构件在制造过程中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塔机钢结构件的制造与检验。其他建筑机械的钢结构件也可参照执行。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定,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

3、的可能性。 GB/T 3241988焊缝符号表示法 GB/T 9851988气焊、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型式与尺寸 GB/T 9861988埋弧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型式和尺寸 GB/T 26491989焊接接头机械性能试验取样方法 GB/T 26501989焊接接头冲击试验方法 GB/T 26511989焊接接头拉伸试验方法 GB/T 26521989焊缝及熔敷金属拉伸试验方法 GB/T 26531989焊接接头弯曲及压扁试验方法 GB/T 26541989焊接接头及塔焊金属硬度试验方法 GB/T 26551989焊接接头应变时效敏感性试验方法 GB/T 26561981焊缝金属和焊

4、接接头的疲劳试验方法 GB/T 33231987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 GB/T 33751994焊接术语 GB/T 4675.14675.51984焊接性试验 GB/T 51171995碳钢焊条 GB/T 51181995低合金钢焊条 2GB/T 51851985金属焊接及钎焊方法在图样上的表示代号 GB/T 52931985碳素钢埋弧焊用焊剂 GB/T 81101995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 GB/T 113451989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 GB/T 122121990技术制图焊缝符号的尺寸、比例及简化表示法 GB/T 137521992塔式起重机

5、设计规范 GB/T 149571994熔化焊用钢丝 JB/T 79491995钢结构焊缝外形尺寸(原 GB/T 108541989) JG/T 5011.121991建筑机械与设备涂漆通用技术条件 JG/T 5011.131992建筑机械与设备除锈通用技术条件 JG/T 5082.11996建筑机械与设备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 JG/T 5082.21996建筑机械与设备焊工技术考试规程 3规程4图样4.1要求焊接加工的图样,应明确标注所有焊缝的位置、形式、尺寸和范围,必要时应注明车间装配或施工安装时的焊缝。4.2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焊接头的基本形式与尺寸应符合 GB/T 985 的规定。埋弧焊接

6、头的基本形式与尺寸应符合 GB/T 986 的规定。4.3焊缝的图样标注应符合 GB/T 324、GB/T 5185 和 GB/T 12212 的规定。4.4当对焊接接头或焊缝有特殊要求时,应附设计图样并注明焊接接头的断面形状或焊缝的细节。4.5对焊缝有特殊检验要求时应在图样上或技术要求中注明。4.6结构件设计时,应对焊缝按其质量特性分为关键焊缝、重要焊缝、一般焊缝,并在图样上进行标记。a)关键焊缝(a 类焊缝):直接影响塔机的安全及可能性。其功能失效后可导致重大事故。标识为 A。 b)重要焊缝(B 类焊缝):直接影响塔机使用性能。其功能失效后将严惩降低塔机的使用性能或不能正常工作。标识为 B

7、。 c)一般焊缝(C 类焊缝):一般的结构焊缝。不构成对塔机安全和可靠性的影响,不标注。 4.7焊缝质量特性应标注在焊缝符号箭头线的尾部。例:焊接角焊缝,焊脚尺寸为 8 mm,相同焊缝数 4 条,焊缝质量特性为 A 类,其标注为: 34.8对焊接件的尺寸精度或形位公差有特殊要求者,应在图样或有关技术文件中做出标记或说明。5钢材与焊材5.1钢材5.1.1结构件所用钢材应按 GB/T 13752 的规定选取,并应符合相应材料的国家标准和图样要求。5.1.2进厂钢材必须有质量证明书。质量证明书的内容至少应有钢号、炉(罐)号、批号及实例的化学成分、机械性能指标。5.1.3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制造厂对进厂

8、钢材应进行复验:a)合同或技术文件中有复验要求; b)质量证明书提供的理论指标不全; c)技术检验部门对钢材质量有凝议。 5.1.4钢材代用必须考虑其构件的强度、刚度和总体要求,经技术部门核定并出具书面通知。5.1.5钢材表面质量应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要求。当表面有局部锈蚀、麻点、凹坑、伤痕等缺陷时,应予清除。清除缺陷后,钢材有效截面尺寸不得小于理论公称尺寸减去负偏差值。5.1.6钢材表面锈蚀的等级应符合 JG/T 5011.131992 规定的 A、B、C 级。5.2焊条与焊丝5.2.1碳素结构钢所用焊条应符合 GB/T 5117 的规定,低合金结构钢所用焊条应符合 GB/T 5118 的规定

9、,并应有质量合格证明书。5.2.2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应符合 GB/T 8110 的规定,并应有质量合格证明书。5.2.3埋弧自动焊用焊丝应符合 GB/T 14957 的规定,焊剂的选用应符合 GB/T 5293 的规定。6零部件加工6.1加工前的准备6.1.1用于结构件的钢材,需经表面处理,以提高产品的表面质量及抗腐蚀能力。表面处理的方法一般应用喷射式或抛射式除锈,也可采用动力工具或手工除锈。6.1.2钢材的平面度、直线度超差影响下料精度时,应进行预矫正。6.2下料6.2.1气割下料应优先采用精密切或自动、半自动切割。一般零件或切削后仍需对切割边进行加工的零件可采用手工切割

10、。6.2.2气割前应对设备、工具及所用数控编程软件进行检查确认完好可靠后方可切割,手工切割宜采用辅助工具。6.2.3气割下料的尺寸偏差应符合下列要求:a)手工切割2 mm; b)半自动切割1.5 mm; c)精密切割1 mm。 46.2.4切割面垂直度公差不应大于零件厚度的 5。且不得大于 2 mm。6.2.5气割件切口应光滑平整。关键件、重要件气割表面质量要求见表 2。表 2关键件、重要件气割表面质6.2.6剪切下料的零件,切口边沿应整齐,无毛刺、撕裂、缺肉等缺陷。6.2.7剪切下料允许的尺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a)板件长(宽)度偏差2 mm; b)型材长度偏差2 mm; c)型材端部垂直公

11、差2 mm。 6.3矫正与弯曲6.3.1零件下一步料后其形位公差不符合要求时必须矫正。矫正一般应在冷状态下进行。冷矫正时应缓慢加力,室温不宜低于 5。热矫正时,加热温度应控制在 705900。同一部位加热次数不得超过二次,并应缓慢冷却。 6.3.2零件经矫正后允许的公差应符合表 3 的规定。表 3钢材矫正后的公差 mm 566.3.3零件的弯曲成型:a)在常温下弯曲时,内侧弯曲半径应大于两倍板厚;b)冷作弯曲后零件外侧不得有裂纹; c)热零件弯曲,加热温度应控制在 9001000范围内,不得在蓝脆区(200400)范围内进行。 6.3.4弯曲成型的零件,其形状尺寸应用样板检查,其弦长在 100

12、0 mm 以下者,样板弦长应与零件的弦长相同。弦长大于 1000 mm 者,样板弦长不得小于 1000 mm。成型部位与样板之间的局部间隙不得大于 2 mm。6.4机械加工6.4.1零件边沿需要切削加工时,加工余量不应小于 2 mm,加工后表面粗糙度 Ra 不应低于 25m。6.4.2零件的钻孔,除采用数控机床钻孔外,一般应采用钻模。6.4.3刨边后零件尺寸偏差应符合表 4 的规定。表 4边沿切削加工后零件尺寸的偏差6.4.4焊缝坡口的加工及技术要求应符合工艺文件及 GB/T 985、GB/T 986 的规定。6.4.5坡口制备可以采用机械加工方法,也可以用火焰切割方法,但火焰切割的切口不得产

13、生裂纹和大于 1 mm的缺棱。7组装7.1组装前零件均应按图样及工艺要求检验合格。7.2零件的相互接触面及沿焊缝的每边 3050 mm 范围内均应除去铁锈、油污、氧化皮、毛刺等。7.3组装工作应严格按图样及组装工艺进行,对复杂的结构组装还应分部进行。7.4组装应在工作平台上或专用的工装内进行。7.5组装用的工装应保证定位合理,夹紧可靠,使用安全。7.6首次使用的工装或返修后的工装必须进行首件检验。7.7组装的定位焊应符合以下规定:a)定位焊所用焊材应与正式焊接时所用的焊材相一致; b)定位焊缝的厚度一般不宜超过设计焊缝厚度的 1/2,其长度以 40 mm 为宜; c)定位焊缝应布置于焊缝内;

14、d)定位焊缝如有裂纹、气孔、夹渣等缺陷,焊接时必须将定位焊缝清除。 7.8关键、重要焊缝焊前须按图样及工艺要求检查坡口尺寸及根部间隙,合格后方可定位焊。7.9凡要求“接触承压”的连接面,在组装时应保证至少有 75的接触面,其余间隙不得超过 0.3 mm。7.10焊接连接组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5 的规定。表 5焊接连接组装的偏差 mm78焊接8.1一般要求8.1.1焊工必须经过考试取得合格证才能担任相应的焊接工作,焊工考试按 JG/T 5082.2 的规定进行。8.1.2焊接前应检查并确认焊接设备及辅助工具等应处于良好状态。8.1.3焊接工作宜在室内进行,当工件表面潮湿或暴露于雨雪条件下,不得

15、进行焊接作业。8.1.4碳素钢板厚大于 50 mm,低合金钢板厚度大于 36 mm 时,施焊前一般应进行预热,预热区应在焊缝两侧,每侧宽度不应小于焊件厚度的两倍且不小于 100 mm。8.1.5焊条、焊剂和药芯焊丝必须按产品说明书的规定进行烘干,焊丝宜采用镀铜焊丝,非镀铜焊丝使用前应除去浮锈和油污。88.1.6焊工施焊应按规定的工艺操作,对关键、重要焊缝的焊接还应填好施焊记录,并在规定位置作出焊工标识。8.1.7焊缝缺陷超标允许返修,但返修次数一般不超过两次。8.2焊接接头8.2.1焊接接头构造应遵守以下原则:a)减少零件的加工量; b)焊缝的布置应对称分布; c)焊接应便于操作,宜采用平焊和横焊; d)焊缝应避免过于密集和多向相交。 8.2.2焊接接头一般采用下列形式:a)对接接头; b)搭接接头; c)T 形接头; d)角接接头。 8.2.3不属于 8.2.2 中的接头形式,采用其他接头形式应符合 GB/T 3375 的要求。8.2.4焊接接头的坡口形式及尺寸应符合 GB/T 985、GB/T 986 的有关规定。8.2.5 不同厚度的钢材对接时其厚度差(12)不得超过表 6 的规定。表 6不同厚度的钢材对接允许的厚度差 mm较薄钢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