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单元 中国区域地理(共124张ppt) ppt课件 (人教版) 中考地理总复习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3050826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PPT 页数:125 大小:4.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7单元 中国区域地理(共124张ppt) ppt课件 (人教版) 中考地理总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25页
第7单元 中国区域地理(共124张ppt) ppt课件 (人教版) 中考地理总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25页
第7单元 中国区域地理(共124张ppt) ppt课件 (人教版) 中考地理总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25页
第7单元 中国区域地理(共124张ppt) ppt课件 (人教版) 中考地理总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25页
第7单元 中国区域地理(共124张ppt) ppt课件 (人教版) 中考地理总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7单元 中国区域地理(共124张ppt) ppt课件 (人教版) 中考地理总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7单元 中国区域地理(共124张ppt) ppt课件 (人教版) 中考地理总复习(1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课件是由精确校对的word书稿制作的“逐字编辑”课件,如需要修改课件,请双击对应内容,进入可编辑状态。 如果有的公式双击后无法进入可编辑状态,请单击选中此公式,点击右键、“切换域代码”,即可进入编辑状态。修改后再点击右键、“切换域代码”,即可退出编辑状态。 使用过程中,点击右上角的 ,可直接回到目录;点击下方的栏目名称,可直接回到该栏目第一页。,第七单元 中国区域地理,第24课时中国的地理差异,第25课时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东北三省,第26课时黄土高原和北京,第27课时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长江三角洲,第28课时香港和澳门台湾省,第29课时西北地区,第30课时青藏地区中国在世界中,第七

2、单元中国区域地理,第七单元 中国区域地理,单元知识图解,第七单元 中国区域地理,第24课时中国的地理差异,第24课时 中国的地理差异,课 标 解 读,课标解读,考点精讲,要点探究,课标解读,考点精讲,第24课时 中国的地理差异,考点地理差异显著,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_;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_。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_状分布,逐级下降。,降低,考 点 精 讲,要点探究,越少,阶梯,第24课时 中国的地理差异,考点 2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比较,课标解读,考点精讲,要点探究,温带季风,亚热带,热带,旱地,水田,小,大,第24课时 中国的地理差异,考点 3四大地理区域,

3、课标解读,考点精讲,要点探究,我国四大地理区域是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来划分的。1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大体以_一线为界,确定这个界线的主导因素是气候,即1月0等温线、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2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大体以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也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基本吻合,这个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气候。3青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大体是我国地势第_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即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确定该界线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秦岭淮河,400,一,第24课时 中国的地理差异,课标解读,考点精讲,探究点一秦岭淮河一线两侧的地理差异,要点探究,要 点 探 究,第2

4、4课时 中国的地理差异,课标解读,考点精讲,要点探究,例1 2014福州秦岭淮河是我国南北方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据此回答(1)(2)题。(1)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吻合的是()A1月0等温线 B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C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D干旱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2)下列有关我国南北方的叙述正确的是()A北方民居屋顶坡度大 B南方人以米饭为主食C北方耕地以水田为主 D南方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A,B,第24课时 中国的地理差异,课标解读,考点精讲,要点探究,解析(1)A(2)B本题考查学生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和南北方差异的能力。秦岭淮河一线是1月份0等温线、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

5、地方,是暖温带、亚热带的分界线,是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南方降水较多,1月气温高于0,水热充沛,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人们以米饭为主食,天然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北方降水较少,屋顶坡度较小,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第24课时 中国的地理差异,课标解读,考点精讲,要点探究,变式题 1 2013九江读“我国某著名山脉剖面图”(图242),该山脉为东西走向,且是我国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划分界线。据此完成(1)(2)题。,第24课时 中国的地理差异,课标解读,考点精讲,要点探究,(1)图中南坡山麓甲地气温为26 ,若仅考虑海拔因素的影响,则山顶气温最接近()A. 5 B. 20 C. 14.3 D

6、. 11.3 (2)除划分我国南方、北方地区以外,该山脉还是()A. 水田与旱地的划分界线B.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界线C. 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划分界线D. 7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所经之处,C,A,第24课时 中国的地理差异,课标解读,考点精讲,要点探究,解析该山脉是秦岭,根据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约0.6 的规律能够计算出山顶气温。秦岭是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第24课时 中国的地理差异,课标解读,考点精讲,要点探究,探究点二 区分四大地理区域的范围与差异,掌握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和范围,一定要与前面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如与我国的气候和地形等知识联系起来。要记住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理解

7、划定各地理区域分界线的原因。,第24课时 中国的地理差异,课标解读,考点精讲,要点探究,例2 读“我国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图”,回答(1)(2)题。,第24课时 中国的地理差异,课标解读,考点精讲,要点探究,(1)与我国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大致吻合的是()A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B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C外流区与内流区分界线D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2)我国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分界线的确定,主导因素是()A气候因素 B地形因素C经济因素 D文化因素,D,A,第24课时 中国的地理差异,课标解读,考点精讲,要点探究,解析(1)D(2)A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及主导因素。我国西北地

8、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该线基本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相一致,说明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分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气候因素。,第24课时 中国的地理差异,课标解读,考点精讲,要点探究,变式题 2 2014德州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很大,各地人民的生产与生活习俗也有较大的差别。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1)(2)题。,第24课时 中国的地理差异,课标解读,考点精讲,要点探究,(1)关于图中四大地理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种植业主要分布在甲地区和乙地区B甲地区每年都举办那达慕大会C制约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水源D丁地区煤铁资源丰富,有我国最大的综合

9、性工业基地,B,第24课时 中国的地理差异,课标解读,考点精讲,要点探究,(2)秦岭淮河一线作为乙、丁两地区分界线,南北两侧的水热条件、农作物分布和耕作制度明显不同。某学校地理课外小组利用歌谣总结该线南北两侧地理事物特点,下面歌谣说法不正确的是()A秦淮线以南,耕地多水田;年熟一或二,水稻为重点B秦岭淮河线,南北农特点;以北为旱地,多用水灌溉C湿润半湿润,八百等降线;亚热暖温带,一月零度线D南河流量大,水位变化显;沙少汛期长,冬季无冰现,A,第24课时 中国的地理差异,课标解读,考点精讲,要点探究,解析本题组考查学生对我国四大地区区域差异的分析判断能力。(1)图中甲是西北地区,乙是北方地区,丙

10、是青藏地区,丁是南方地区。我国种植业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西北和青藏地区以畜牧业为主,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位于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地势高,气温低,是制约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是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位于南方地区。(2)秦岭淮河以南地区,耕地类型为水田,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到三熟。,第25课时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东北三省,第25课时 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东北三省,课 标 解 读,课标解读,考点精讲,要点探究,课标解读,考点精讲,第25课时 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东北三省,考点自然特征与农业,1自然环境(1)位置:北方地区大体位于_、

11、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_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2)地形: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_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_高原。(3)气候:北方地区大部分属于_气候,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_季。,大兴安岭,考 点 精 讲,要点探究,秦岭淮河,东北,黄土,温带季风,夏,第25课时 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东北三省,(4)土壤:东北平原属于“_”,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属于“_”。2农业生产(1)主要农作物:北方地区耕地多为_,主要种植_、玉米、谷子等粮食作物,以及甜菜、_、大豆等经济作物,成为我国重要的旱作农业区。(2)农业发展:北方地区水资源非常短缺,发展_农业是

12、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黑土地,课标解读,考点精讲,要点探究,黄土地,旱地,小麦,棉花,节水,第25课时 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东北三省,考点 2东北三省,课标解读,考点精讲,要点探究,1自然环境(1)位置: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位于我国的东北部。(2)地形和河流:东北三省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东部为_山地,北部为小兴安岭,西倚_,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这里的山河大势。(3)气候特征:东北三省气候_,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长白,大兴安岭,冷湿,第25课时 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东北三省,2农业生产(1)农作物:东北三省纬度较高,农作物

13、一年一熟,主要种植_、玉米、大豆、水稻等,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2)生态保护:东北平原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国家决定停止开荒,建立一批自然保护区。3工业分布(1)发展条件:东北三省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在全国有重要的地位。(2)工业特征:是我国著名的_工业基地。(3)工业发展存在问题: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小麦,课标解读,考点精讲,要点探究,重,第25课时 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东北三省,课标解读,考点精讲,探究点 东北三省的工农业发展,要点探究,要 点 探 究,1经济特点东北三省是我国农业机械化程度最高、提

14、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并且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第25课时 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东北三省,课标解读,考点精讲,2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1)建设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要点探究,第25课时 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东北三省,课标解读,考点精讲,(2)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工业历史悠久,有较好的基础和技术力量;矿产资源丰富,煤、铁、石油尤为重要;稠密的铁路网,便利的内河航运、海运以及输油管道,为工业发展提供了便利的运输条件;丰富的森林资源和农产品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原料、粮食和农副产品;大型火电站和水电站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电力。,要点探究,第25课时

15、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东北三省,课标解读,考点精讲,要点探究,例 2014泰安读“东北地区略图”,完成(1)(2)题。,第25课时 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东北三省,课标解读,考点精讲,要点探究,(1)东北平原粮食作物的分布特点是()A小麦种植面积占绝对优势 B从北向南大致分布着小麦、玉米、水稻C从东向西依次分布着小麦、玉米、水稻 D粮食作物品种单一(2)甲地和乙地的畜牧业类型分别是()A农耕区畜牧业、牧区畜牧业 B农耕区畜牧业、农耕区畜牧业C牧区畜牧业、牧区畜牧业 D牧区畜牧业、农耕区畜牧业,B,D,第25课时 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东北三省,课标解读,考点精讲,要点探究,解析(1)B(2)D本题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结合图例可知东北地区从北向南依次分布着小麦、玉米、水稻。甲、乙分别位于牧区和农耕区,所以甲、乙两地的畜牧业类型分别是牧区畜牧业和农耕区畜牧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