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教学论文-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英语后续教学探索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3050324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英语教学论文-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英语后续教学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职英语教学论文-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英语后续教学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职英语教学论文-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英语后续教学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职英语教学论文-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英语后续教学探索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职英语教学论文-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英语后续教学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英语教学论文-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英语后续教学探索(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职英语教学论文-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英语后续教学探索摘要需求对高职英语教学具有极其重要的决定作用。文章通过问卷调查 ,从学生个人需求方面探讨了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开设英语后续教学的必要性。调查结果显示,高职院校在大二、大三阶段实施英语后续教学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符合大多数学生的愿望; 后续教学课程建设应以专业英语课程为主,听说技能课程以及英语等级辅导课程为辅的形式进行。关键词高职英语 后续教学 专业英语 需求分析 随着我国国际贸易的日益强大,外语的工具性、应用性日益明显, 英语广泛地应用于涉外接待、获取专业知识、日常交流、商务谈判等方面。显然,日益发展的社会、经济对各类专门人才层次的要求已

2、越来越高,不仅要求他们基本功扎实, 专业口径宽,面对激烈竞争的市场适应性强,而且还要求他们具备较高水平的外语能力 ,尤其是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那种单纯的语言型外语专业或外语能力平平的单一专业毕业生,其竞争力明显不足, 而“ 专业+ 英语”复合型人才的优势日渐突出,具有极强的竞争力。大学英语后续教学是指“大学生在完成基础阶段教学,达到大纲规定的基础阶段教学目标后而开设的高年级阶段英语教学, 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英语水平,获取并掌握专业所需的英文信息和基本技能, 以英语为工具参加社会实践和学术交流。”对于如何培养出 “专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 近年来本科院校出现了大量关于大学生英语后续教育的研究

3、,有的研究大学英语后续教育的需求调查, 有的研究后续教育的模式及对策。然而,关于高职英语后续教育的研究并没有引起重视, 事实上大学英语后续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促进学生完成从学习过程到实际应用的有效途径。本文就高职学生的需求状况提出高职英语后续教学课程设置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一、现状与问题 2009 年,笔者对温州职业技术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存在较强的英语学习动机,且主要表现在外在型动机,如个人发展动机、信息沟通动机以及社会责任动机。调查显示,学生认为“英语是一门交际工具”是他们学习英语最主要的动力,其次,他们对学好英语可以使自己找工作时更具竞

4、争力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纵观一些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设置,英语后续教学基本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如, 作为首批被列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其文科专业采用“2+1”的英语教学模式,即第一学年开设两个学期的公共英语课程,在第五学期开设一学期的专业英语课程; 而该院的工科专业仅在第一学年开设两学期公共英语教学课程,此外无其他形式的英语教学。而第二批被列为国家示范性高职学院的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则采用了“2+2”的英语教学模式,即第一学年开设两个学期的公共英语课程,每周 4 课时, 第二学年开设两个学期的专业英语课程,每周 2 学时,无其他形式的英语课程教学。像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这样的非英语专

5、业英语教学课程设置现象在高职院校是普遍存在的。比如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第一学年两学期开设公共英语学习课程,文科专业周课时为 4 学时, 而工科专业周课时只有 2 学时,仅有少数专业(如财会、旅游、宾馆、文秘、计算机、机械加工等)开设一至两学期的专业英语课程,大部分的工科不开设专业英语课程。由此可知,各高职院校并没有把英语后续教育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英语后续教育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而用人单位希望从业人员能拥有的良好职业技能不仅包括专业知识、较强的动手能力、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还包括一定的英语水平。所以,如何规范并完善高职院校的英语后续教育体系是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有待解决的问题。 二、高职院校英语

6、后续教学的学生需求分析 (一) 调查问卷 问卷根据前人对大学生后续教育所作的研究结果,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设计而成, 其形式为多项选择题型,主要内容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二年级学生对自己目前英语水平的评估;高职后两年实施英语后续教学有无必要性 ;英语后续教学与毕业后择业的关系 ;学生对本校开设英语后续教学的看法;英语后续教学的形式及内容等。 (二) 调查对象及实施 在一年级(08 级) 的英语教学任务即将结束时, 笔者对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进行了有关高职英语后续教育的问卷调查。调查工作在 2009 年 5 月下旬进行,从市场营销、财务会计、计算机应用、机械制造、文秘、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建筑经济

7、等专业一、二年级分别抽取1 个班,由任课教师随堂发放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 625 份,收回 612 份,有效问卷 597 份( 其中文科 393 人,工科 204 人;一年级 468 人, 二年级 129 人)。本次调查涉及面较广,问卷回收率高。由于问卷题量不多,且涉及学生的切身利益 ,因此绝大部分学生认真填写 ,问卷能较充分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想法。 (三) 统计结果及分析 1.学生对自己目前英语应用能力的评价。表 1 显示,学生对自己目前的英语水平评估不够理想,其中有 7 位学生没有做选择, 而是在问卷上写着“ 我什么都不会 ”,占有效问卷的1.1%。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只有少数学生能读懂与课

8、本难度相当的文章,而能用英语写简单的个人简历和商业信函以及能听懂外籍教师讲座的比例更低。相对来说,大部分学生选择“能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通过对个别同学的访谈可知其对该项选择的理解也只是能进行简单的问候而已。由此可知,学生目前的英语应用水平远没有达到“够用”的程度。 2.英语后续教学有无必要性。由表 2 可知,对于学校是否有必要开设后续英语教学课程,一年级有 246 人认为有必要,占一年级调查对象的 52.5%,二年级 102 人认为有必要或非常有必要,占二年级调查对象的 79%,明显高于一年级的学生。这说明学生在思想上更进一步地认识到英语对就业及自身发展的重要性。此外,通过对文理科学生的数

9、据分析可知, 文科学生有 306 人赞同开设英语后续教学课程,占 77.8%(21.3%+56.5%),较工科学生(135 人,占66.1%)有更强烈的继续学习英语的愿望。从整体数据来看,大部分高职学生对英语后续教学的开设达成了一定的共识,认为有必要在大学学习的后一年半的时间里开设英语后续教学课程,进行更深入的英语学习。 3.关于英语后续教学与求职的关系。由表 3 可知,一年级共有 402 人(占 85.9%)认为开设后续教学课程对求职有帮助或非常有帮助,仅少数学生认为没有帮助, 而二年级有 53.5%的学生认为开设后续英语课程对求职有帮助,有 39.5%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帮助,其比例明显超过一

10、年级的学生。把文科和工科学生进行比较发现:文科有近 94%的学生认识到大学英语后续教学对自己将来择业有帮助,明显超过工科的学生。由此可见, 掌握一定的外语语言能力和技巧是大学生竞争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观念越来越得到学生的认可。而对于高职学生,其英语语言应用能力普遍薄弱 ,因此更加有必要加强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 ,以提高他们将来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4.关于英语后续教学的主要目的。尽管大部分学生对继续开设后续英语教学课程达成了共识,但他们对开设英语后续教学的目的却各持己见。表 4 显示, 文科学生有 177 人认为开设英语后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英语水平,占 45.0%,这与前面学生对自己

11、英语语言应用水平评估不高有一定相关性,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希望开设英语后续教学来获得大学英语各类等级考试证书,占文科调查总人数的 34.5%,其次有少数学生是为找工作做准备。对于理科的学生,他们的主要目的同样在于为通过英语等级及提高英语应用水平, 而目的只是为找工作做准备的比例稍大于文科。调查学生对英语后续教学主要目的的认识对确定英语后续教学的内容有一定的决定作用,因此应予以重视。 5.关于英语后续教学的主要内容。对于英语后续教学的主要内容(要求单选),学生的选择呈现多样性。从 187 页表 5 可知,文科有 153 位学生认为应该开设专业英语课作为英语后续教学的主要内容,占文科调查对象的 38

12、.9%,其次有 30.5%的文科学生认为应该开设英语等级考试辅导班,另外有 27.5%的学生认为应该开设听说技能课程。而工科的学生有42.6%认为应该开设专业英语课程。值得注意的是, 尽管在调查问卷上注明“单选”,仍有 45位学生对该项目作了多选,对这 45 份问卷进行了单独统计,有 27 位选了专业英语,21 位选了英语等级考试辅导,还有 30 位选了英语听说技能课程 ,6 位选了商务函电写作。由此可知,无论文科学生还是工科学生,大多数选择继续学习专业英语课, 而对商务函电写作不太感兴趣。三、结论与建议 (一) 结论 从本文调查结果可知,学生对自己目前的英语应用水平普遍评价不高, 从学生个人

13、需求来看,对于相当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而言 ,他们并不满足目前我校 “吃不饱”的教学现状,希望在大学二、三年级开设英语后续教学课程。结果还显示,学生对英语后续教学课程的设置,各持己见,大部分学生认为应该开设专业英语课程 ,以提高自身将来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对于文科的学生也有部分学生更愿意选择听说教程提高班, 目的是提高英语应用能力,他们对自己目前的英语听说技能水平不够满意,认为迫切需要提高。此外, 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选择各类英语等级辅导课程,从本人多年的英语教学经验来看, 这部分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较好,他们不甘于落后本科院校的学生 ,而且他们也看到了全国大学生英语等级证书在就业市场上体现竞争

14、力的分量。因此,无论从社会需求角度还是从个人需求角度, 都为高职院校进行英语后续教学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环境。 (二) 关于构建英语后续教学体系的建议 对于在高职院校高年级阶段开设英语考级辅导班和听说技能提高班,学院现有的师资力量不存在问题,然而开设专业英语课程是一种新探索 ,到现在为止各高职院校还处于摸索阶段,没有现成的模式和经验可借鉴。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是高职院校英语后续教学应考虑的: 1.后续教学形式应多样化。从调查结果可知, 学生对学校将在高年级段开设英语后续教学课程表示赞同,有意愿参加专业英语、英语等级辅导以及听说技能提高班的形式继续学习英语,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应用水平及市场竞争能力。

15、因此学校应充分利用现有师资力量,为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开设英语等级考试辅导班、听力提高班和口语提高班作为学生的选修课程。而学习专业英语作为学生的重要需求,应该加强专业英语课程的设置, 保证学习课时量,可以考虑作为各专业的必修课程 ,专业英语课程的设置将为培养 “外语+ 专业” 的复合人才提供有力的保障。 2.后续教学教材的选用应科学化。对于听说技能提高课程及英语等级考试辅导课程, 教材的选择不成问题,主要问题在于专业英语课程教材的选择。高职院校所设专业庞杂, 开设专业英语课程不可能像基础英语课程那样具有各专业都能使用的通用教材。各专业须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选择合适的专业英语教材,而目前有的

16、专业英语教材版本不多,样式不全;虽然有的专业可供选择的专业英语教材不少 ,但大多数偏难 ,更多是适合本科院校的学生使用。目前,高职院校专业英语教学还处于摸索阶段, 编写或选用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强调能力训练的英语教材是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突出真实性是专业英语教材及其教学法要遵从的一个重要原则,真实语料必须来自既定的目标情景, 密切联系学生的专业,体现专业英语相关的社会信息。此外 ,教材所提供的语言材料不宜太难,应符合高职学生的语言基础,在语体上应尽量接近实际交际语言, 在呈现方式与练习形式上需体现高职英语学习的实践性,注意与教学法可操作性相衔接等。 3.后续教学队伍应“ 双师” 化。在高职院校开设英语后续教学课程,专业英语教学的师资问题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其中最主要表现在教师能力与教师角色两个方面。在教师能力方面,很多专业英语教师只懂英语 ,对专业知识知之甚少,有的甚至是边学边教,教授专门用途英语显得词不达意,对专业术语和专业知识比较生疏。而有的专业英语教师并不是专职英语教师,他们的教学重任还是在专业课上。专业课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机械理论及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