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小学三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试卷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3022372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97 大小:3.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北师大小学三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新北师大小学三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新北师大小学三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新北师大小学三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新北师大小学三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北师大小学三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北师大小学三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试卷(9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德惠市第六小学 20142015 学年度第二学期 三 年级 数学 学科总复习 一、填空快乐行。 (28 分) 1、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 10 块,每块是它的( )分之一,写作( ) 。2、在算式口=158 中,除数最小是( )这时被除数是( ) 。3、钟面上时针的运动是( ) ,电梯的运动是( ) 。4、4850 的商是( )位数,3962 的商是( )位数。5、50 与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 )最大的两位数与 10 的积是( ) 。6、21 个 14 的和是( ) ;24 的 32 倍是( ) 。7、填上合适的单位一名小学生约重 40( ) 两袋面粉重 50000( )一只母鸡重 4000(

2、) 一个鸡蛋重 50( )汽车每小时约行 80( ) 银行卡的厚度约是 1( )8、5 千克= ( )克 2 吨 50 千克=( )千克9、5588 ( ) 4549( )10、3 分米是 1 米的( ) ,1 里面有( )个 。5111、7 克 7 吨 700 千克 7000 克( )( )( )( )二、精挑细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里。 (10 分) 1、8990 比 8089 多( ) 。A、10 B、89 C、8902、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都增加 3 厘米,现在的长方形面积比原来长方形的面积增加( )平方厘米。A、12 B、3 C、9 3、在 、 、 中,最大的分数是( )5127

3、A、 B、 C、21714、一头成年大象的体重大约是( )。 A.3吨 B.30千克 C.30克5、一间教室的面积是 50( )A. 平方米 B.平方分米 C、平方厘米 三、判断(10 分)1、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 0,积的末尾就至少有几个 0。 ( ) 学校 年 班 姓名 学号 装 订 线2、1000g 铁比 1kg 棉花重。 ( )3、20302 的运算结果是 100。 ( ) 4、一个分数分母越大,这个分数越大。 ( ) 5、每个轴对称图形至少有一条对称轴。 ( ) 四、1、口算。(8 分)3604= 8008= 2330= 147=3900= 2807= 214= 155= 2、竖

4、式计算,有的要验算(9 分)6988= 6373= 五、1、数一数,填一填(6 分) 。在上图中, 占总数的( ) , 占总数的( ) , 占总数的( ) 。2、按要求圈一圈。 (4 分)六、解决问题(25 分)1、一本书有 204 页,淘气看了 29 页。剩下的要 5 天看完,平均每天看多少页?2、三年级扫了操场的 ,六年级扫了操场的 。两个年级一共扫了102105操场的几分之几?还剩操场的几分之几没扫?3、1 月份工厂平均每天要用 51 吨煤,1 月一共用多少吨煤?4、一块长方形菜地长 35 米,宽 12 米,如果每平方米可以收青菜 4千克,这块地一共可以收青菜多少千克?5、李叔叔用长 4

5、0 米的篱笆围了一块正方形地,这块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除法、图形的运动姓名:1、填空1、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要从( )除起。除到百位就把商写在( )上,除到十位就把商写在( )上,除到个位就把商写在( )上。2、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可能是( )位数,也可能是( )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当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字大于或等于除数时,商是( )位数。3、有 128 只螃蟹,每 6 只分一份,平均分成了( )份,还剩( )只。4、被除数和除数相同,商是( ) 。5、 8=103 , 最大是( ) ,这时 里填( ) ;最小是( ) ,这时 里填( ) 。6、8168 的商是( )位数,1233 的商是

6、( )位数。7、7843 的积大约是( ) ,个位是( ) 。8、与 39 相邻的两个整数的积是( ) 。9、已知 34 7=238,那么 340 7=( ) ,34 70=( ) ,340 70=( )10、 623 的被除数是三位数, 最小是( ) , 如果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的是( ) 。2、判断1、因为 00=0,所以 00=0。 ( )2、2540 的积与 2450 的积相等。 ( )3、0+1+2+3+40)中,当 a 小于或等于( )时, 它是假分数; 当 a 大于( )时,它是真分数。 3 分数单位是 的最小真分数是( ) ,最小假分数是( ) 。4. 写出两个大于 的真分数(

7、 )和( ) 。总 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征,真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小,真分数小于 1 ;假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数相等,假分数大于或等于 1 。通过学习,要会正确区分哪个分数是真分数,哪个分数是假分数,并会正确应用概念灵活解题。板书设计:真分数和假分数例 3、 (1)把修改补充教学过程学习内容:真分数和假分数学习目标:使学生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及特征,并能辨别真分数和假分数。教学重点: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及特征。教学难点: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及特征。教具运用: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 1 复习:什么叫分数?2 用分数表示出下面各图的涂色部分。 (出示

8、教具) 请学生分别说出每个分数的意义。(二)教学实施 1 提问:比较上面三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的大小?这些分数比 1 大还是比1 小?并说明理由。 2 学生观察后,试着回答。 学生:(第一个圆)平均分成了 3 份,这样的 3 份也是一个整圆,表示 1 ,而阴影部分只有 1 份,所以比 l 小。再请学生分别说出另外两个分数。修改补充 、 化成整数。348(2)把、 化成带分数。756想:=?3 老师指出:像上面的 3 个分数都是真分数。我们过去接触过的分数,大都是真分数。那么,你能说说什么叫真分数吗? 4 让学生独立思考后,与同桌交流一下,再指名回答。 5 小结: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

9、数小于 1 。 6 老师再出示例 2中图形的教具。 7 请学生分别用分数表示每组图形中的阴影部分。 提问:第一幅图中,把一个圆平均分成几份?表示有这样的几份?怎样用分数表示?老师强调:第二组图和第三组图中每个圆都表示“1”。(三) 、 (课件展示)例3、 (1)把 、 化成整48数。(2)把 、 化成带分3756数。想: =?学生独立完成。教学反思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主备人时间: 2015 年 月 日 节次:第 节修改补充教学过程学习内容: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习目标:经历分数基本性质的建构过程,归纳概括并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有关的数学问题。教学重点:探索、发现和掌握分数的基本

10、性质,并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教学难点:自主探究、归纳概括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具运用: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听录音故事:有一位老爷爷把一块长方形地分给四个儿子。老大分到这 块地的 ,老41二分到这块地的 ,老三分到这82块地的 ,老四分到这块地的164。 老大、老二、老三觉得很328吃亏,于是四人就大吵起来。刚好阿凡提路过,问清争吵的原因后,哈哈大笑起来。给他们讲了几句话,四兄弟就停止了争吵。 2、思考:阿凡提为什么哈哈大笑?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四张同样大小的长 方形纸片,动手操作,折出 、 、 、41826修改补充教学过程4、引导学生观察板书的两类等式,思考:从这些分

11、数分子、分母的变化中,你发现了什么? 提问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初步概括结论: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学生举例,教师引导学生操作验证,或计算验证。 思考:是否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任何一个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都不变呢? 启发学生得出:0 除外。引导学生想一想:为什么? 引导学生再次归纳,概括结论: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三、 (课件出示)例 2、把 和 化成分3410母是 12 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学生独立完成。一个相 ,观察、比较和验证,得出328结论:四兄弟分的地同样多 。164板书: = = = 。 引导418632学生把分数化成除法的形

12、式,并算出它们的商,再次验证= = = 。 213、引导:四兄弟分的地同样多,却以为自己很吃亏,争吵不休,引得阿凡提哈哈大笑。那么,这几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不一样,为什么大小都相等呢?阿凡提对四兄弟讲了哪些话,四兄弟就停止了争吵呢?其实,这里包含了一个数学知识,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1、学生从 中任意选择两个分数比较一下,看看它们的分子与分母是怎样变化的,分数的大小不变? 学生自由选择分数比较,思考分数分子与分母的变化情况。 2、组织引导学生交流所选择的两个分数以及它们分子与分母的变化情况。 (注意引导出分子与分母同时乘同一个数和分子与分母同时除以同一个数两种情况。

13、) 3、引导学生把交流的等式分成两类,并说出依据。 学生思考分类,然后提问,师相机分分子与分母同时乘同一个数和分子与分母同时除以同一个数两类板书等式。 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总 结1、这节课我们学了哪些知识?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怎样的? 2、我们是怎样学到这些知识的?你在学习中的表现如何?教学反思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主备人时间:2015 年 月 日节次:第 节教学过程教师提问:16 的因数有哪些?12 的因数呢?既是 16 的因数,又是 12的因数有哪些? 谁能说一说,什么是公因数? (2)用集合图表示 课件动态显示:用集合图的形式写出 16和 12 的因数、公因数。(学生观察) (3)认识最大公因数 教师提问:如果王叔叔想用最少的地砖铺地可以选择边长多少的地砖? 合作探究出示例 1:8 和 12 公有的因数哪几个?公有的最大因数是多少?出示例 2:你还能找出 18 和 27 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吗?学生应用知识自己解决问题。总 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修改补充教学过程学习内容:最大公因数学习目标:结合解决问题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教学重点: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教学难点: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教具运用:课件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出示王叔叔铺地情景图,导入新课。同学们,王叔叔买了一套房子,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