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3022162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六章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六章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六章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六章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章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教学目的和要求:明确制造费用的内容;知道制造费用归集的账户设置;理解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的基本程序。掌握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能熟练应用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的重点为制造费用的分配;难点为制造费用分配的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教学形式和时间安排:1、提问:运用课堂提问,激活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2、挂图:将教学案例制成挂图进行教学。3、对比:将各分配方法的计算、优缺点及适用性对比,加深学生理解。本章课堂教学课时 6 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 制造费用归集的核算一、制造费用的概念制造费用是指工业企业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应计入产品成本,但没有

2、专设成本项目的各项生产费用。二、内容1、制造费用大部分是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费用,比如机物料消耗,辅助生产工人的工资及福利费,车间房屋及建筑物的折旧费、修理费、保险费、租赁费。车间生产用的照明费、取暖费、劳动保护费,以及季节性停工和生产用固定资产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等。制造费用中还有一部分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直接生产费用,但管理上不要求或者核算上不便于单独核算,因而没有专设成本项目,比如机器设备的折旧费、修理费、租赁费、保险费,生产工具摊销,设计制图费和试验检验费等。2、制造费用还包括车间用于组织和管理生产的费用,这些费用的性质本属于管理费用,但由于它们是生产车间的管理费用,与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很

3、难严格划分,为简化核算工作,也将它们作为制造费用核算。比如,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费,车间管理用房屋和设备的折旧费、修理费、租赁费、保险费、车间管理用具摊销,车间管理用的照明费、水费、取暖费、差旅费、办公费、电话费等。如果企业的组织机构分为车间、分厂和总厂等若干层次,企业的分厂与企业的生产车间相似,也是企业的生产单位,因而其发生的用于组织和管理生产的费用,也作为制造费用核算。3、制造费用的内容比较复杂,为了减少费用项目,简化制造费用的核算工作,通常将上述费用相同性质的费用合并设立相应的费用项目。比如将生产工具和管理用具的摊销合并设立“低值易耗品摊销”项目,将辅助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

4、费合并设立“工资及福利费”项目,将车间用于生产的房屋租赁费与用于车间管理的房屋租赁费合并设立“租赁费”项目等等。一般,制造费用的项目包括:机物消耗、工资及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租赁费(不包括融资租赁费)、保险费、低值易耗品摊销、水电费、取暖费、劳动保护费、设计制图费、试验检验费、差旅费、办公费和在产品盘亏、毁损和报废,以及季节性及修理期间停工损失等。制造费用项目,可以根据工业企业自己的生产特点和管理上的要求进行调整,既可以合并或进一步细分,也可以另行设立制造费用项目。但是,制造费用项目一经确定,不应任意变更。三、归集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应通过“制造费用”科目进行。该科目应按不同的车间、部门

5、设立明细账、账内按照费用项目设立专栏或专户,分别反映各车间、部门各项制造费用的发生情况,便于进行成本管理。制造费用明细账祥见表 6-1。制造费用的归集,是在制造费用发生时,根据有关的付款凭证、转账凭证和各种费用分配表记入“制造费用”账户的借方,并按费用的项目,分别记入“工资”、“折旧费”、“修理费”等项目中,通过登记,把所发生的费用都归集起来,从“制造费用”的对应科目来看,应贷记“原材料”、“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累计折旧”、“预提费用”、“银行存款”等科目。月末,“制造费用”总账科目和所属明细账的借方为本月归集的制造费用数额,应按一定的方法将其分配计入各种产品的成本。第二节 制造费用

6、分配的核算在生产一种产品的车间、部门中,发生的制造费用应直接计入该种产品的成本。在生产多种产品的车间、部门中,发生的制造费用则属于间接计入费用,应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各产品生产成本中。分配的计算公式为: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所用分配标准制造费用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需要选择一定的标准进行,常用的标准有生产工人工时、生产工人工资、机器工时和年度计划分配率等。由此产生了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机器工时比例法和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等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分配方法一经确定,不宜任意变更。一、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1、概念:这种方法简称生产工时比例法,是按照各种产品所用生产

7、工人实际工时的比例分配费用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2、举例表 62 制造费用分配表车间:基本生产车间 单位:元应借科目 生产工时 分配金额(分配率:1.05)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120000 126000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 80000 84000合 计 200000 210000根据制造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126000乙产品 84000贷:制造费用 2100003、优缺点见教材。二、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1、概念:这种方法简称生产工资比例法,是按照计入各种产品成本的生产工人实际工资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其计算公式是:2、举例表 63 制造费用分配表车间:基本生产

8、车间 单位:元应借科目 生产工人工资 分配金额(分配率:1.05)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120000 126000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80000 84000合 计 200000 210000根据制造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126000乙产品 84000贷:制造费用 2100003、优缺点见教材。三、机器工时比例法1、概念:这是按照各种产品生产所用机器设备运转时间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为:某种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产品耗用的机器工时制造费用分配率2、优缺点见教材。四、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1、概念:这是按照年度开始前确定的全年度适用的计划分配率分配费用

9、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不管各月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是多少,每月各种产品中的制造费用都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如果年度内发现全年的制造费用实际数和产品的实际产量与计划分配率计算的分配数之间发生差额时,一般就在年末调整计入 12 月份的产品成本中,借记“基本生产成本”科目,贷记“制造费用”科目。如果实际发生额大于计划分配额,用蓝字补加,否则用红字冲减。在分配中如果发现年内分配的计划数与实际数差额较大时,应及时调整计划分配率,以便达到分配额相对准确。计算公式如下:2、举例六月份甲产品应承担的制造费用=120002.5=30000(元)六月份乙产品应承担的制造费用=60002.5=15000(元)该车

10、间六月份按计划分配率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为:30000+15000=45000(元)该车间该月份的实际制造费用 49000 元(即制造费用明细账的借方发生额),大于按该月实际产量和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 45000 元(即制造费用明细账的贷方发生额)。可见,采用这种分配方法时,制造费用总账及明细账科目,不仅可能有月末余额,而且既可能有借方余额,也可能有贷方余额。借方余额表示超过计划的预付费用,属于待摊费用,为资产;贷方余额表示按计划应付而未付的费用,属于预提费用,为负债。上述举例结果可登记如下图 61 所示。3、优缺点见教材。通过上述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除了采用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的企业以外,“制造费用”总账科目和所属明细账都应没有月末余额。经过基本生产制造费用分配以后,在不单独核算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企业中,应计入本月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都已归集在“基本生产成本”总账科目的借方,并已在所属产品成本明细账的本月发生额中按照成本项目分别反映。即在不单独核算上述两种损失的企业中,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横向的分配和归集阶段告以结束。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什么是制造费用?我国会计制度规定的制造费用包括哪些内容?怎样归集制造费用?其明细核算如何进行?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有哪几种?其优缺点及适用性如何?作业:成本会计配套习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