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克服小学体育教学中自由化和成人化的几点意见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3019984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克服小学体育教学中自由化和成人化的几点意见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对克服小学体育教学中自由化和成人化的几点意见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对克服小学体育教学中自由化和成人化的几点意见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对克服小学体育教学中自由化和成人化的几点意见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对克服小学体育教学中自由化和成人化的几点意见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克服小学体育教学中自由化和成人化的几点意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克服小学体育教学中自由化和成人化的几点意见(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程下的探索1对克服小学体育教学中自由化和成人化的几点意见摘要:随着教育部对体育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行,学校体育必然逐步适应课改对体育课的要求;如何才能全面深入的理解课改精髓,让学校体育更加行之有效的服务于广大学生,必须清楚的认识到现行体育教学中存在的自由化和成人化教学对广大学生的危害。只有彻底改变这两种教学方法,才能进一步行之有效的将课改进行到底。关键词: 体育教学 自由化 成人化 意见自教育部发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以来,广大教育工作者为推进课改,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认真探索,为课改的落实可以说呕心沥血。然而,从总体上看,课改成效并不明显,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主要原因是基础教育本

2、身还没有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就小学体育而言,根据“健康第一” 、 “终身体育”的理念,审视我国现行体育教学,还可以看到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 、不理解新课标的含意,教学内容自由化、成人化 由于新课标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而一改过去注重知识传授的傾向,再加上有些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学重视不够,师资和场新课程下的探索2地器材设备等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致使许多体育教师特别是农村学校的体育教师,上课时往往想上什么,就上什么,有的甚至“放羊”无所谓教与学。运动严重不足,造成学生的耐力,柔韧,肺活量近几年仍趋于停滞,甚至有所下降:肥胖

3、儿童和超重儿童比例也有所增加。就是正规一点的(城市和城镇、郊区)学校,不少体育教师不顾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新课标的要求,以为只要拿得出比赛成绩就是好老师,仍然热衷于竞技运动项目的教学,不进行或很少进行基本动作的教学和基本活动能力与正确姿势的培养。甚至低年级就直接以 60 米跑、急行跳远(成人踏跳板)进行教学;在高年级把前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项目直接搬进课堂并经常测验;也有的把高年级的教材往低年级放。如在小学五年级教俯卧式跳高,二年级上行进间高抬腿跑等。因为违背了儿童生长发育和认识的规律,结果欲速不达,教学效果不明显。(二) 、教才安排和教学方法自由化、成人化新课标的安排与运用是有其科学性的。但不少

4、体育教师不注意这个问题。为图省事,把前教学大纲中的教材往课堂上生搬硬塞;也有的将同一或同类教材集中安排,如一连十几节课连续教同样的教材。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也很呆板或单一。不少教师几乎堂堂是“准备活动徒手操、技术教学教师讲、分组练习等下课”的上课程式。其结果是学生的基本活动技能和运动能力未能得到应有的发展。新课程下的探索3(三) 、运动强度趋向成人化新课标强调教学手段应注意多样化,运动量以中小强度为宜,但有许多教师不注意这一点,往往采用单一教材而又盲目地加大强度。例如有的教师在一年级一次课中,只安排一个立定跳远的教材,学生在 30-40 分钟时间里连续跳近 100 次。还有的在一次课内,采用几个

5、同类型的练习方法,使学生身体局部负担过重,也有的用整堂课做各种对抗性强的追捕游戏。导致课结束时,学生疲劳至极,有的还捂着肚子。这样,对儿童身体的影响是不利的。(四) 、教学语言成人化新课标强调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生融洽在一起。这就要求体育老师教学语言儿童化。但是,不少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不恰当地使用体育技术术语,脱离了学生的接受能力,使学生听来茫然。还有的语言生硬,缺乏形象感,使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大减。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这些自由化和成人化的做法,给儿童身体形态功能的生长和发育带来了不良影响,造成了他们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得不到应有的发展。更值得注意的是,儿童本来对体育课是十分爱好的,但由于这种教学违反了

6、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使他们逐渐对体育课缺乏兴趣,丧失信心,以致于违背了培养“终身体育”的思想宗旨。新课程下的探索4如何才能改变以上的情况呢?我认为小学体育教学应该积极解决如下问题。首先,要明确小学教学的任务和目标,不要追求运动队训练目标和大中学生的教学任务。学校体育的任务和目标与各种运动队(包括专业和业余)的任务和目标是完全不相同的;就是大、中、小学生的体育教学任务与目标也不完全一样。运动队是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为目标,以创造优异成绩为集体争光为主要任务,而学校体育是以促进青少年在形态、功能、素质(体能)和思想(精神)得到全面、充分,均衡、协调的发展,以“健康第一”为宗旨。学校教育具有连贯性

7、和阶段性,从整个学校体育教育的任务和目标来看,虽然小学阶段只能完成它的一部分,但这一部分却是最重要、最基础的部分。小学体育教学必须依据少年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征,并注意现代教育赋予体育教学的任务即促进学生身体的全面发展。因此,我认为:小学体育教学任务和目标主要是:通过开展生动活泼而且有趣的活动,使他们从小喜欢体育锻炼:培养身体的正确姿势,学会走、跑、跳、投等基本活动技能和简易的运动技巧,提高运动能力,使他们的形态、功能得到发展并从小逐步养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绝不能把运动队的训练和对大中学生的体育要求作为它的任务和目标。新课程下的探索5其次,要遵循体育教学规律,根据儿童的生理

8、、心理特征来设计和组织体育教学。为此,要做到以下几点:(一) 要着重学生运动能力的培养这里所说的运动能力,是通常所说的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和一般身体素质和简单技术。之所以强调运动能力的培养。理由有三:一是国内外研究证明:“体育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必须尽可能在最初八年学校教育中成功地圆满解决;否则要坐失良机。对儿童的运动能力来说,不抓紧这个时机的教育,就会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年龄阶段。”二是事实证明,凡小学生的协调性好、灵活性强、一般走、跑、跳、投能力强(包括它们的基本技能和简单技术)的,其身体形态发育与内脏功能的发展一般都较好,他们进入初、高中阶段学习后,对较高级运动技能的掌握、身体素质的提高远比一般学生

9、或某一专项运动成绩好的要强得多,对自然环境适应能力要强得多,而且他们从事体育活动的信心与兴趣要强得多。三是培养运动能力不应要求有高难度的技术和过重的体力负担,而应符合儿童的生理特点和认识能力。1、均衡发展四肢活动能力运动主要是靠四肢活动实现的,正确运用(技术)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四肢均衡、协调活动的结果。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上下肢、左右侧对称的锻炼。否则,将会使学生身体锻炼不均衡,新课程下的探索6动作协调受到抑制,以致发生四肢左右不匀称,步长左右不一、斜肩等发育不良的现象2、加强舞蹈教学舞蹈是培养学生协调性、节奏感、提高综合运动能力的有效手段,儿童又很喜爱,可以大量应用于小学教学中。实践也证

10、明了舞蹈教学对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有着积极作用,这样行之有效的方法,应大力发扬。3、加强游戏教学学生参加游戏,情趣顿生。在游戏过程中就是学生走、跑、跳投综合技能的巧妙运用,它对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体力都是很有成效的。(二) 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不搞注入式的体力训练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是学校教育的任务之一。在体育教学中也应当努力实现这方面的任务。前苏联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谈到:“儿童的精神生活他的智力发展、思维、记忆、注意、情感、意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体力活跃程度。 ”可见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对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提高创造力的积极意义。在体育教学中用心地通过各种身体活动来诱发学生积极思维和想象

11、,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完全可能的。因为 712 岁的儿童的大脑重量已接近成年人,其独立工作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都新课程下的探索7较学前儿童强,并且开始由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而体育教学过程正是具体思维与抽象思维相结合并伴以身体活动的教育过程。为了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应重视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教师。 ”而我认为:“体育的真正目的是使每个学生都喜欢锻炼身体。 ”可以这样说,没有兴趣、爱好,没有求知欲,也就没有创造性。为此,体育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方法要得当如传授体育技术,哪怕是一些简单的技术,一定不能

12、直接引入,更不宜采取简单的体力注入式训练(即规定某动作做多少次) ,而应恰当地运用引导性语言来引导练习。常用的方法是从日常生活、学习的内容中选择形象的东西引入新教材。如问学生兔子、青蛙怎么跳,引入兔跳、蛙跳,继而引入单、双足跳、跳上、跳下及挺身跳等基本动作练习。这对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有益的。2、不断提出新任务,激发学生热情小学生喜好检阅自己的本领。因此在教学中对质和量要不断提出新目标、新任务。学生将会不断为追求新目标而发挥智力和体力。当然,这种新要求应符合儿童的接受能力,要遵循“跳起来够得着”和循序渐进的原则。新课程下的探索83、在活动的过程中注意提高学生的情绪,焕发精神学

13、生进行练习时,特别是进行游戏、比赛活动时,要求学生呼喊助威。这对焕发精神,激发学习热情,提高主动性和促进学生进行创造性劳动是有益的。4、控制单一练习时间长时间的单一练习是令人乏味的,并容易引起机体的疲劳,对于儿童来说更是如此。加之他们的兴趣容易转移,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所以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应多样化。违背了这些原则,教学效果是不会好的。(三) 在教学过程中贯穿思想品德教育顽强的意志、勇敢和坚毅不拔的精神是一个人终生不可缺少的品质。团结协作、遵守纪律、襟怀坦白、真诚老实正是我们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而这些内容在教学中是可以得到培养的。小学是启蒙教育阶段,从小就应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当前有

14、两种情况应予注意。一是因为教学自由化,选择教材随心所欲,教学中很难有目的地进行思想教育,特别是“放羊式”教学,基本上就取消了思想教育;二是因为教学成人化,往往只抓运动技术和运动强度、密度,而忽视思想教育,如游戏时连规则执行都不抓了。我们必须改变这种状况,根据小学生特点重视和加强思想教育。要做到:新课程下的探索91、寓思想教育于体育活动之中,而不搞空头说教我认为体育课即要有秩序,又要生动活泼;所谓严,要严在游戏、比赛规则的执行上。当然,上课要有良好的课堂纪律,但不要把学生管死管呆,有的教师为整顿纪律,花去大量时间训斥结果适得其反,一是浪费了时间,二是有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语言要生动形象,亲切

15、入耳不要空谈大道理,面对儿童,宜用生动、具体的实例来进行思想教育。如狼抓羊,两只羊可以救一只羊,三只羊能打走狼,团结起来力量大这个道理一点就明白了;最后,各级教育部门应进一步重视小学体育教师的配备和培训,教育科学研究机构也应加强小学体育教学的研究。当前,由于小学体育教师地位低下,致使小学体育教师奇缺,现有小学体育教师有相当一部分系“改行” ,或半路“出家” ,致使师资力量不高,加之不少同志喜欢观摩运动的训练,并以此为楷模,学校场地器材配置又多以成人标准为蓝本或缺少,这就更加深了小学体育教学的自由化和成人化。随着新课标的不断落实、和国家“阳光”体育的深入推行相信所有存在的这一切问题都将得到即时解决。参考文献:1、 国外体育动态1991 年合订本。新课程下的探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