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一流工程为目标的工程质量管理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3019310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创一流工程为目标的工程质量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以创一流工程为目标的工程质量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以创一流工程为目标的工程质量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以创一流工程为目标的工程质量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以创一流工程为目标的工程质量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创一流工程为目标的工程质量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创一流工程为目标的工程质量管理(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创一流工程为目标的工程质量管理以创一流工程为目标的工程质量管理思林电站建设公司马习耕、男、籍贯、湖南武岗人,1967 年 11 出生。党员、高级工程师,大学本科。现任职务思林发电厂厂长,思林电站建设公司经理党委委员兼任沙沱发电厂筹备处主任、沙沱电站建设公司经理党委委员。简历 1992 年 7 月至 1997 年 4 月乌江渡发电厂工作电气分场专工、1997 年 4 月至 1999 年 4 月乌江渡发电厂工作电气分场副主任、1999 年至 4 月 2001 年 11 月乌江渡发电厂安全生产部主任、2001 年 11 月至 2002 年 5 月乌江渡发电厂扩建工程管理部机电物资部主任、2002

2、年 5 月至 2004 年 6 月洪家渡电站建设公司筹备处副经理、洪家渡发电厂筹备处副主任、2004 年 6 月 2006 年 9 月洪家渡电站建设公司副经理、洪家渡发电厂副厂长、2006 年 9 至 2007年 8 月洪家渡发电厂厂长兼建设公司副经理,2007 年 8 月至 2009年 7 月思林发电厂厂长,思林电站建设公司副经理、党委委员。思林电站是贵州“西电东送” 第二批水电开工项目的重点工程,为乌江干流水电开发的第六个梯级电站,位于贵州省东北部的铜仁地区思南县境内。电站以发电为主,兼顾航运、防洪、灌溉等,装机容量 1050mw(4 x 26.25 mw),保证出力 303.6 mw,多

3、年平均发电量40. 66 亿 kwh。电站总投资约 76 亿元。工程于 2003 年 12 月开始筹建,2004 年 10 月 26 日导流隧洞开工,2005 年 11 月 26 日实现大江截流,2006 年 11 月 8 日大坝碾压混凝土开始浇筑,2005 年 12 月地下主厂房开始开挖,2007 年 7 月厂房混凝土开始浇筑,2009 年 3月 28 日水库下闸蓄水,5 月 28 日首台机组发电,12 月底实现了“一年四投”,截止 2011 年 9 月 30 日,完成发电量 59.6 亿 kwh,实现连续安全运行 856 天,创造产值 16.688 亿元,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公司在工程建

4、设中坚持“实现达标投产,建设一流工程,争创鲁班金奖”的质量目标,在工程建设中以建立“ 五个中心”,全方位强化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一、 以创一流工程为目标的工程质量管理提出的背景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水电工程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工程,水电工程建设的质量不仅反映一个行业的质量水准,更关系到国家政治大局和社会稳定。因此,重视工程质量、视质量为生命一直是水电建设管理行业的传统。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和工程建设技术进步,传统的质量管理方法已经不太适应。创新质量管理机制、方法,成为水电工程建设管理的题中之义。(一)完善工程质量管控检测机制的需要思林电站建设公司作为国有企业,其主管部门贵州乌江水电开发公司

5、乌江水电在贵州占据了电力行业的半壁江山,为贵州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能源支持。多年来,乌江公司一直注重树立品牌意识,力图通过长期的、有效的实践,打造乌江水电品牌。从洪家渡电站开工以来,乌江公司就在积极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水电建设管理新路。思林电站参建各方总结了乌江流域其他工程开发及国内同类工程建设管理的经验,认为在新的形势下,必须以更高的起点,打造贵州乌江公司水电品牌。因此,思林工程开工伊始,建设公司以“实现达标投产,建设一流工程,争创鲁班奖” 为工程建设质量总目标,把质量管理作为工程建设管理创新的突破口,强调“以质量为生命,百年大计”的质量观,使工程质量成为参建各方的共同追求。随着市场经济体

6、制的建立和完善,国家对水电建设的质量管理体制也在发生转变。水电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管理从国家层面有水电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其质量监督工作的内容也由当初只监督施工过程实物的质量,扩大到监督参建各方的建设活动行为,逐步将质量监督工作重点以监督工程实物质量为主向监督参建各方建设活动行为为主转变。水电工程建设由过去的国家投资,施工单位负责建设及全面负责质量管理改变为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是工程项目建设的总负责方,有确定建设项目的规模、功能、外观、选用材料设备、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规定选择承包单位、支付工程价款等权力,在工程建设各个环节负责综合管理工作,在整个建设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如何对工程建设的质量进行管理和检

7、查,以担负起建设工程质量的全面责任。在新时期条件下,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监理单位受建设单位委托,按照监理合同,对工程建设参与者的行为进行监控和督导。有一套完整的组织机构、工作制度、控制程序和方法,构成了工程建设项目质量控制体系,对强化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但是监理单位仍然受到人才、监测手段资质的限制,如原材料检测、测绘测量、物探勘察、水情测报、原型观测等必须要有专业单位才能完成。施工单位是建设工程质量的形成阶段,是工程质量监督的重点,工程施工是指根据合同约定和工程的设计文件及相应的技术标准的要求,通过各种技术作业,最终形成工程实体的活动。由于工程施工涉及的生

8、产环节多,时间长,影响质量稳定的因素多,协调管理的难度较大。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任务十分艰巨。施工质量管理由原自建自管的方式或工程建设中不是主体,只负责工程的一部份施工,其质量管理自检已不适应目前质量管理的需要。不论是国家层面的质量监督,项目法人的检查体系,监理的现场质量管控,施工单位的的自检都存在不足,因此针对这些因素,在工程建设中必须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指导思想,贯彻以预防为主的原则,建立健全互相监督的质量检查、控制检测体系,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二)提高工程质量技术保证能力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水电建设项目法人制的实施,为水电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建设管理单位的人

9、才与技术能力成为水电项目建设成败的关键。一是 2000 年以后水电建设行业处于大发展时期,水电技术人才不管是设计、监理、施工等都显得青黄不接,人力资源需求匮乏;思林电站建设初期思林电站建设公司工程专业人员少,仅不到 20 人。二是在项目法人制度下采取的招投标制度,使工程建设参建单位增多,各参建单位质量控制管理力量极度不均衡。思林电站的主体工程施工单位就有五家,分成十多个标段,其他辅助工程分成一百多家承包商,施工干扰大;三是电力体制改革后形成的五大发电集团的竞争,导致各家都在抢资源,抢速度,因此工期控制得特别紧张。思林工程从 2005 年工程正式开工到发电投产,仅四年时间;四是材料的供应多元化,

10、主要原材料砂石料、水泥、钢材、设备等有多家供应商,混凝土半成品主厂房工程采用第三方商品供应,大坝砂石料采用第三方供应,而混凝土半成品采用承包商自行生产,工程质量控制点多面大;五是水电工程建设多处深山峡谷,地质状况复杂。溶洞裂隙发育,隐蔽性工程采用常规方法难于控制;六是施工专业跨度大,涉及到原材料检测,混凝土强度试验、工程测绘、地质物探、金属探伤、气象水文、遥测自动化、监测仪器等。这些因素由现行的质量检查管控方法均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须要,如监理或者施工单位自行监控方式等。为取得代表工程质量特征的数据,必须具备健全的检测机构,加强检测力量,改进检测方法和检测手段。采用标准的专业的检测方法,通过规范的

11、试验程序来检测,增强检测结果的可比性,相互监督,澄清有争议的检测数据,及时对质量缺陷进行纠正或不合格的产品进行返工,较为客观地反映工程质量水平已不适应。 根据上述特点思林建设公司提出了新的思路-即成立以业主为主导,监理为指导的“思林电站工程建设试验中心、思林电站工程建设测量中心、思林电站工程建设物探中心、思林电站工程建设观测中心、思林电站工程建设水情中心”独立机构、全面推行第三方实物检测,形成有效的质量管控检测机制。(三)提高过程质量控制能力的需要细节决定成败,过程决定整体。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取决于对工程质量的过程控制是否到位,取决于项目建设管理单位的过程质量控制措施是否能得到落实。加强工程质

12、量过程控制,是保障工程质量的根本途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具有以下几个性质:一是任务艰巨。因工程量大、投资多、工期长、工序繁多,加施工的工种、人员多,又受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尤其是受季节变化影响较大,有时为了使工程安全度汛,除拼命赶工期外,还不得不采取临时应急措施。而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又特别重要,一旦失事不仅工程本次生灾害,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这不仅是是经济问题,而且是严重的政治问题;二是条件艰苦。因工程建设地点远离城镇,还有的在偏远山区,且地点分散,质量监督管理工作量大面广。由于交通不便,生活条件艰苦,基层质量监督管理人员难以相对稳定,质量信息传递及反馈都比较慢;三是专业性强,

13、涉及到地质、土建、机电、水文气象等专业,施工方法也有很大差异。由于水利工程项目种类繁多、技术复杂,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难以到面面俱到,这就要求从事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人员及专业检测单位具有较强的专业水平,既要严格履行有关的质量监督程序,又要针对各个工程的特点,采取多种多样的质量监督工作方式。二、以创一流工程为目标的工程质量管理的内涵和做法思林电站建设公司以创一流工程为目标的工程质量管理的内涵是:以实现达标投产,建设一流工程,争创鲁班金奖为目标,加强完善工程质量控制管理的组织领导,构建由建设公司、监理、设计和各施工单位为成员的工程质量控制网络,梳理质量控制关键流程,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全面落

14、实企业质量方针目标、工作安排部署。通过引入外部检测资源,成立五个监测中心,对工程原材物料现场抽样检测,对隐蔽工程物探检测,对构建筑物计量检测,对流雨水情预测发布,提高工程质量技术监督保障能力;通过开展质量策划,推进技术创新,强化全员精细化质量管理,严格落实质量缺陷整改,提高了工程质量可靠性,为设备安全高效稳定运行奠定了质量基础。其主要做法有: (一)明确目标,加强领导、健全组织1、加强组织领导,构建质量控制管理网络思林电站工程建设初期在建设公司主导下与各参建单位共同成立了“思林水电站工程质量管理委员会” ,并以建设公司经理为主任,监理、设计、施工单位项目经理为副主任,制定了“实现达标投产,建设

15、一流工程,争创鲁班金奖”质量总目标,对工程质量管理实施统一领导,全面管理,对影响质量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参建各单位根据工程建设的需要,均成立了相应的质量管理机构,建立了以经理为核心,主管质量领导班子成员、职能部门负责人、现场主管部位工程师及作业队班(组)的为主线的线性质量指挥控制系统,并成立了质量监督管理领导小组。形成了体系健全,层次明确,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运行高效的质量管理机构体系,对工程质量进行全方位的监控管理,将工程质量管理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坚持“设计龙头,科技创新,过程控制,精细管理,追求精品” ,坚持“质量一票否决制”,全面提升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水平。委托具备国家相应资质等级的检

16、测单位成立独立检测机构-“五个中心”【如下图 】 ,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个质量环节得到有效监控。质量管理委员会(业主)五 个 中 心监 理观测中心水情中心物探中心试验中心测量中心施工单位 1施工单位 n生产单位 1施工单位 2生产单位 2生产单位 n 思林电站质量管控体系图思林电站建设质量管理在质量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由监理统一指挥管理各参建单位的工程安全、质量、进度、投资。 “五个中心” 在质量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和监理的指导下对施工单位的工程质量自检进行检测复查,发布质量检测信息,并对质量管理委员会与监理负责,检测结果有质量否决。2、明确质量职责,落实责任分工思林电站工程建设实行项目法人(简称业主)负责制,建设公司是工程项目建设的总负责方,在工程建设各个环节负责综合管理工作,在整个建设活动中居于核心主导地位。坚持招标投标制,坚持合同管理制,坚持工程监理制。负责质量检查体系的建立,为了保证原材料质量关,负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