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语文味,细品自然贵纯真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3019195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论文:语文味,细品自然贵纯真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论文:语文味,细品自然贵纯真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论文:语文味,细品自然贵纯真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论文:语文味,细品自然贵纯真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论文:语文味,细品自然贵纯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论文:语文味,细品自然贵纯真(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论文语文味,细品自然贵纯真【摘要】特级教师王崧舟说:“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 ”“这一亩三分地”即是“听说读写”这四样基本技能。本文就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读、说、写”三方面阐述了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应该如何体现“语文味儿” 。【关键词】低年级 语文味儿 朗读 说话 写话 自 2001 年“语文味儿”教学流派创立者程少堂正式提出“语文味儿”这一理念后,已受到我国语文教育学术界和实践界的广泛关注。程少堂指出:“究竟什么是语文味呢?我以为它主要包含三个要素。第一,也是最基本的,是要教出文体美和语体美,即要教出不同文体、语体的特点来。第二是要教出情感美。第三是品味语言文字之美。

2、”(语文课要教出“语文味” 原载语文教学通讯2001/17)那么,作为我们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要如何贯彻和体现这一个理念,如何让我们低年级的语文课堂飘逸语文味儿呢?一、读,品出语文之醇香契诃夫说过一句大意如此的名言:“再好的剧本,从平庸的演员口中念出,也会变得干瘪无味,毫无创造;而优秀演员哪怕是你给他一个菜谱,他也能念得催人泪下。”由此可见,我们要想让我们的课堂飘逸出语文味儿,我们首先要从训练学生的“读”。1.重视教师的范读。一二年级的小学生由于年龄限制,阅读量小,也没有经过系统的指导,既没有形成一定的语感,更不具备一定的朗读技巧,因此,他们的朗读中,总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要训练他们的朗

3、读,首先要从教师的范读入手。教师范读,是朗读教学中最原始、最朴实、最有效的手段。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教师在朗读过程中的语音、语调甚至手势都能非常直观有效地对学生的朗读起到标杆的作用。学生会不由自主地模仿老师的语气、表情、手势进行朗读表演。记得 2012 年 4 月在杭州举办的第二届“千课万人”全国小学语文学导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上,于永正老先生指导学生朗读爱如茉莉一文。学生们读得不是很好,于老便进行了范读。范读时,学生看课本,他请学生放下书,边观察他的表情边听他的范读。那低沉的声音,绘声绘色的语调,情感饱满的语言,还有他那盈满热泪的眼眶,都给上课的孩子和听课的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之

4、后的朗读一下子充满了语言文字的生命力。因此,语文老师,尤其是低年级的语文老师,一定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学会当好一个朗读者甚至表演者,用自己动听的声音、生动的语调以及丰富的肢体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让他们爱上你,爱上语文课,爱上中国文字。2.重视字词的朗读指导。字、词是构成句子的最基本的要素。学生们只有读准字音、读出词味儿,才能更有效、更准确地读出句子和文章所要表达的语境和语义。曹桂梅老师在一次教师培训中提到:“字语朗读训练,首先要启发学生根据词语的意思,感悟蕴藏在词语中的情感和含义,读出感觉。教学中,还要注意帮助学生定好适当的音高,注意对学生发音方法的训练。 ”我们低年级的学生在朗读中

5、往往存在着“多字、漏字、拖腔、顿读”等毛病,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学生对于字词的朗读还没有掌握好、训练好。如“的、地、得”这三个字的朗读,学生们很容易就将他们拖长去读,导致整个文本朗读难以入耳,课堂的语文味儿就有点“串味儿”了。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可以有目的地将相关词组摘录出来,通过各种游戏训练有节奏地朗读。这样不但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创造了条件,而且为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减轻了学习的难度,更是训练学生口舌灵活的好方法。3.重视对话朗读的语气、语调。低年级的孩子很喜欢听故事、看故事,低年级课文中有许多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这些小故事中一般有人物的对话及人物的心理叙述。这些对话和叙述能够很好

6、地体现人物的特点。只要学生们能正确地读出这些人物的语气语调,那就说明他已经把握了该人物的性格特点,也就读懂了文本。所以,教师在训练学生朗读时就要有效地去训练学生的对话朗读。如人教版三册坐井观天一课, “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用嘲笑的语气去读,只要他们能把握住青蛙的语音、语调,那么青蛙那自以为是、自高自大的性格特点就跃于学生眼前了。再如同一册的我要的是葫芦 , “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我们在指导朗读时要让学生轻声地、带点喃语地去读种葫芦的人的话,在朗读人物的语言中去理解“自

7、言自语”一词,为下文的展开做好铺垫工作。语速的快慢、语调的抑扬顿挫直接影响着感情的表达,学生能用合适的语速语调朗读课文,意味着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有了一定的深度。所以,我们一定要将教师的范读,学生的字词朗读和对话朗读落实到实处,才能让课堂的朗朗读书声中自然地飘散出语文之味。二、说,道出语文之鲜美说是写的基础,也是学生对教师的教、对文本的读是否理解的反馈手段。低年级是所有学校教育的基石阶段,是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说话训练显得更为重要。1.说话要完整、准确。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加上生活中口语的随意性和方言的影响,经常说“半头话” ,用普通话音说方言词或是说话首尾倒置。教学一年级学生时

8、,我们经常可以发现,老师一提问,学生们往往只会说出答案而这些答案都仅仅是一个词或是几个词。例如,我问学生:“春天来了,你看见了什么?”一开始学生会只回答:“柳树发芽了、花开了”诸如此类的回答,听起来好像是没什么问题,可是这样的回答其实是不完整的。我们应该纠正他,提醒孩子说出:“春天来了,柳树发芽了;春天来了,花儿盛开了”这样长久地训练,学生在做短文阅读题时就不会只写一个词儿的答案。2.说话要具体、生动。教师在训练好学生说话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之后,可以进一步训练学生说话形象生动。我们在课堂上经常会用比较句子的方式让学生明白加上各种形容词和状语词能让句子变得更生动形象,那么我们在训练学生说话时也应该

9、让他们加上适当的形容词和状语词。如教学小白兔迷路图 1,教师问:“这是什么时间?什么地方?谁在干什么?”有学生看图后说:“早上,在大森林里,一只小白兔去采蘑菇。 ”教师表扬他观察得细、说得对,但马上话锋一转:“谁能和他说的不一样?谁能比他说的更好听?”继而引导学生观察太阳的位置、观察大树的枝叶、观察小白兔的神情和它手里的篮子,马上有学生举手说:“在茂密的大森林里,住着一只可爱的小白兔。有一天早晨,太阳公公刚起床,小白兔就挎着篮子蹦蹦跳跳地去采蘑菇。 ”教师在充分引导学生比较这两种说法后,把学生用的生动形象的词,如“茂密的大森林、太阳公公、可爱的小白兔、挎着、蹦蹦跳跳”等板书在黑板上,给其他学生

10、说话以示范和指导作用。一个学生,他的说话能力强那么也就意味着他的逻辑能力要较之于说话能力弱的人要强;说话能力强也意味着他的写作能力要比其他人要强。所以我们一定要“抓紧说话训练不放松,语文味撒播在言语表达中” 。三、写,刻画语文之酥嫩1.写字。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识字、写字是教学的重点。新颁布的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也加重了写字指导在语文教学目标当中的分量,让这一味儿在语文教学这一盘大餐当中浓稠些许。其中在阶段分目标中,新课标将第一学段(12 年级)的识字与写字目标定为: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低年级学生正处于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培养他们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规范

11、的书写习惯尤为重要。我们在指导学生开始写字之前,一定要先提醒他们:身正、肩平、头摆正。同时也要告诉他们,只有端正的坐姿才能写出美观漂亮的字。在课余我们应多举办一些展示或竞赛之类的活动,让学生明白写端正美观的字体的重要和好处。2.写话。 新课标对于第一学段的写话目标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我们在训练学生说完整的话,生动的话的同时,多鼓励学生把语言变成文字,这样能更好地为中高年级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我们训练学生写话的时候,给他们定的要求也不能过高。毕竟他们还是 7、8 岁的孩子,他们的语言能力和生活阅历都还不够。因此我们在训练的时候

12、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从训练他们写一句话开始。我在教一年级第二学期时,就要求学生每天写一句话日记。一开始,很多学生还只会写“今天天气很好,我在学校玩得很开心。 ”“今天早上老师教我们画彩虹。 ”等等的简单的句子。我经常表扬一些句子写得完整的,能记录自己真实心情的学生,久而久之,很多学生的一句话日记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到了学期中期,有些学生甚至能写出一篇完整的日记了。这样的训练为二年级的看图写话和日记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四、结束语上海市语文界曾经就围绕“语文课如何体现语文味”这一话题展开讨论,沈国全老师讲到:“开设语文这门课,最基本的需求是除方言外,我们还要会说普通话,认识书面语,会写些文字特

13、别是实用类文章,从而帮助我们认识世界、与他人交流。因此,语文课不管怎样变, 教会学生读书、识字、说话、写文章肯定是最基本的任务。 ”可是,自从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的介入后,很多语文老师为了体现课堂的生动只注意了多媒体的运用,而忽视了语文教学的实效性;课堂上老师为了让学生能明白自己的意图,反复地讲,老师讲的多,学生读、悟的少。这样的语文课堂变了味,课堂效率也随之不升反降。特级教师王崧舟说:“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 ”说到底,我们要想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溢“语文味儿” ,咱们还是得脚踏实地去教会学生掌握语文的基本能力,让学生在“听、说、读、写”中自己体会语文之味、中华文字之美。参考文献: 语文课要教出“语文味” 语文教学通讯 2001/17浅谈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训练的途径 胡玉芬 小学生教学实践2011年第1期2012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高等教育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