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反思:听课更是一种经历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3017802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听课更是一种经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听课更是一种经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听课更是一种经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听课更是一种经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学反思:听课更是一种经历(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听课更是一种经历听课结束往往就是评课 ,每一次听课都要带着一个观测点去听。带着这样一个任务务必使人要专心听课,甚至于不能有丝毫的开小差机会,怕是某个环节漏听了。在这次的听课中,我们组分到了两次的评课任务,第一次是重难点的突破,第二次分到的任务是“练习的有效性” 。因为是组长,所以我只能保底。在听课前,我认真学习了练习有哪些内容可以听,我罗列了一些练习的设计的内容:有练习设计的灵活性,练习设计的有效性,练习设计的开放性,练习设计的实用性,练习设计的梯度性等等。分到任务的那一次,上课的三位老师上的内容都是解决问题,于是我决定从练习设计的梯度性作为观察点进行分析评价。现在我谈谈自己在这次听课中对郑

2、小飞、乐成夷还有王欣欢老师的“练习设计的梯度性”发现和感悟到的。巩固练习环节一般是由基本练习到变式练习再到综合练习这样三个层次,使不同层次的都有经过学习之后获得成功的快乐愉快的体验。三位上课老师执教的内容都是解决问题,都能按这样三个层次进行设计。1、基本练习第一节是乐成夷老师的“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她的练习设计中,有纯文字和看图列式,画图帮助理解题意是本节课的一项技能训练内容,图要比文字来的形象直观。从直观到抽象,遵循学生的思维特征。所以我觉得乐老师在安排基本练习时是否可以把两题的顺序交换一下,先出现看图列式,让学生在新授后再次感知图画,根据图画说图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再出现纯文字的题目。

3、先出现图画题,让学生分析图画,根据图画找到信息和问题,使学生在分析数量关系时有一个抓手“图” ,然后隐藏图画出现纯文字的练习,对那些思维还是比较直观的学生,前一题的练习中已经找到了分析题目的方法“画图” ,当出现纯文字时,他们有意识的会回忆,然后去找“抓手” 。这样安排练习,使练习的作用发挥极致。第二节是郑小飞老师的“多位数乘一位数解决问题” , (用归一法解决问题) ,郑老师先是巩固“归一法解决问题”的结构,让学生说一说“一”分别指的是什么?提供的练习有两题:先是例题中“3 个碗用了 18 元” ,要求学生说一说 183 表示的意思?在充分感知后,出现“小林 3 天读了 24 页” ,再出现

4、我们在归一应用题经常见到的句式“照这样计算” ,其实是先求每天读几页。虽说是基本练习但也有一定的梯度。第三节是王欣欢老师,她在设计基本练习时通过模仿例题来巩固画图和结合图示理解题意列出算式,使知识得结构的再次构建。2、变式练习第一节乐老师设计了两组对比练习题,先是看图填空,把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与求几个几这两个有紧密联系的知识点通过比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求一个数的几倍为什么可以用乘法做。第二组对比练习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乐老师通过提问“都与倍有关系,为什么第一题用除法而第二题用乘法”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数量关系。第二节郑小飞老师在这个练习环节中设计了一个表格,让学生

5、通过比较得出求份数和求总数,分别都要先求出一份数。这样的设计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了归一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第三节王欣欢设计的是铺地砖通过“横着看和竖着看”信息的干扰,让学生通过用选图形的方法暴露学生队题意理解的思维过程,符合低段学生的思维特征,同时也把这节课的重难点再次进行突破。3、综合练习第一节乐老师设计的练习是“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几是多少” ,把乘法与加法的意义综合应用。学生在解题中通过画图进一步明确乘法与加法的区别。第二节郑老师真是一个有心人,把归一应用题中求数量的题目,通过一组图:先出现两个小方块表示 6,再出现 10 个小方块,要求学生通过今天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这样的练习把归一应用题的解

6、题方法与倍比应用题的解题方法进行巧妙地链接。学生 1 的方法: 56=30 个,教师追问:“5 ”是怎么来的?学生通过算式 102 来表示 10 里面有 5 个 2,1 个 2 表示一组方块就是 6;学生2:62=3,310=30 个。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稳定了学生的注意力,深化了学生的思维。这里我有一个小小的想法:是否在新授例题设计中 18 元买 3 个碗改为 9 元买 3 个碗,然后在求数量时 30 元改为 27 元,这样,在两种方法完成后,让学生用两种方法解答例题出现的题目。最后是王欣欢的综合练习设计,多条信息与问题并存,要求学生对信息有选择性进行解决问题,加深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练习设计除了有梯度外,我们还要做到练习设计的典型性和生活化,因为一节课时间有限,所以练习设计要少而精,能集中体现课堂教学内容的精华,做到题量适当,恰当好处,又能通过设计的练习达到巩固知识,举一反三,拓展思维。同时,课堂练习的内容更要具有灵活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趣的练习可以稳定学生的注意力,深化学生的思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