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论文:《品德与社会》学科中落实感恩教育的思考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3016391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品德论文:《品德与社会》学科中落实感恩教育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品德论文:《品德与社会》学科中落实感恩教育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品德论文:《品德与社会》学科中落实感恩教育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品德论文:《品德与社会》学科中落实感恩教育的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品德论文:《品德与社会》学科中落实感恩教育的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品德论文:《品德与社会》学科中落实感恩教育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品德论文:《品德与社会》学科中落实感恩教育的思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唤醒感恩意识 实施感恩行动品德与社会学科中落实感恩教育的思考【摘要】中华民族是一个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就有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警世格言,有“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的动人诗句,有 “结草衔环”、 “一饭千金”的千古佳话。学会感恩,应该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基本道德和为人准则。然而物欲横流、繁荣浮躁的今天,在大中小学校园中,不少学生不懂感谢、不会感激、不知感恩因而,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落实感恩教育已迫在眉睫。本文从以下三方面进行阐述:挖掘教材,找寻感恩源泉;触动心灵,培养感恩意识;就地取材,落实感恩行 动;留给思考,升 华感恩情感,以课堂为主渠道,进行感恩教育。运用媒体,重现感人场 景;进行游戏

2、, 经历情感体验;关注生活,享受点点恩泽, 以生活为源泉,进行感恩教育。搜集资料,了解感恩故事;拓展教学空间,开展感恩活动;学科整合,拓宽感恩渠道,以实践为契机,进行感恩教育。【关键词】感恩 课堂 生活 实践中华民族是一个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就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警世格言,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动人诗句,有“结草衔环” 、 “一饭千金”的千古佳话。学会感恩,应该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基本道德和为人准则。然而物欲横流、繁荣浮躁的今天,在大中小学校园中,不少学生不懂感谢、不会感激、不知感恩。众所周知,11 年资助 178名贫困孩子而家财散尽、英年早逝的“爱心大使” 、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

3、一丛飞,在他生命垂危的时候,还接到了正在接受他资助的学生和家长的抱怨电话:“你不是说供我们大学毕业吗?现在不出钱了,不是坑人吗?” 此类事情,常见报端,是何等悲哀,又是何等无奈!这难道不是感恩教育的严重缺席吗?因此,在学校的教育、教学,特别是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落实感恩教育已迫在眉睫。一、以课堂为主渠道,进行感恩教育小学品德与社会是小学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是进行感恩教育的有效载体,因此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思品学科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必须以教材为载体,但又不囿于教材,灵活机动,寻找感恩教育的最佳时机和切入口。1、挖掘教材,找寻感恩源泉品德与社会课程担负着学生道德人格培养的任务

4、,教材中处处蕴含着感恩教育的主题。如品德与社会教材将“内容标准”分以下几个部分:我在成长、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的家乡(社区)、我是中国人 、走进世界,让学生感受到了祖国之恩、社会之恩、生命之恩、养育之恩、自然之恩翻开各册教材细看,我们更是感受到了浓浓的“恩”、深深的“情”。如品德与社会第十册共分 4 个单元。第一单元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引导学生走进家庭深处,走进父母的内心世界,感受父母的良苦用心,从而承担对家庭的责任;第二单元我的权利和义务引导学生进入公共生活领域,感受社会关爱,关心公共事务,树立公共事务服务意识;第三、四单元将历史“人化” ,引导学生走进历史,让“历史人”站在学生面前,与学生对

5、话,让学生体会到历史中曾经有过的生命涌动、热血沸腾和心灵颤小学品德与社会 论文 2动,从而增强对于历史的责任感。2、触动心灵,培养感恩意识我国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也说过:“没有情感,就没有教育。 ”思想品德课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情感” ,每教一课,都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例如在教学敬礼!亲爱的老师一课时,在一曲长大后我便成了你的歌声中,教师首先深情地回忆起自己在童年时代及成长历程中得到老师的关怀和培养的点点滴滴,从心底里流露出对老师深切教诲的真诚感激之情,一声“谢谢您,老师!”声情并茂,牵动了学生的心,学生感激老师,尊敬老师的情

6、感油然而生。紧接着,教师还让学生阅读课文中的故事,观看师德教育篇 ,并启发学生谈谈自己身边的老师是如何像园丁、像红烛、像春蚕似的培养学生,而学生又是如何尊敬老师的真实事例,由此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增强学生对老师的感恩之情,同时,也让学生明白,感恩并非一定得做那种惊天动地泣鬼神的大事,只要心存感激,真诚地道一声“谢谢”也已足矣。3、就地取材,落实感恩行动在思想品德课中,教师要合理有效地利用身边的一切可利用资源,并结合教材内容,找到感恩教育的时机。如教学美丽的校园一课时,上课铃一响,教师就带领学生离开教室,来到校园里漫步,感受校园的感受校园的浓郁书香,感受校园的整洁美丽。放眼建设中的新校舍,更感受

7、到校园的勃勃生机。回到教室后,教师随机提问:“同学们,当你们漫步在美丽的校园时,看到了什么?”当学生纷纷举手回答后,教师出示新校园效果图,继续追问:“是谁让我们告别拥挤,告别陈旧,畅想未来,我们应该感激谁?我们应该怎样做?”这一环节的设计很自然地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意境之中,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感恩意识,并将感动落实于自己今后的行动之中,那就是“学校是我家,美丽靠大家!”4、留给思考,升华感恩情感感恩教育是触及学生内心的教育,是学生每日的道德必修课,因此,思想品德课必须留给学生感恩的思考,让课堂闪耀着感恩的光芒,洋溢着感恩的温馨,充满着感恩的感动。如教学民族英雄戚继光 、 爱国将领吉鸿昌后,教师可留

8、给学生一个感恩思考题:同学们,大家都已经深深地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英雄、无数先烈用鲜血换来的!那么,我们还能不热爱生活吗?还能不互相友爱吗?还能不珍惜今天的学习机会吗?英雄们为人民的幸福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我们就为人民多奉献点爱心吧!接受别人帮助的时候,让我们充满感激地响亮地说声“谢谢”吧!让我们每天别忘了做这样的功课:今天我感激谁?今天我为别人带来了哪些快乐?二、以生活为源泉,进行感恩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

9、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 在品德学科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努力创设一种生活情境,抓住导入、明理、深化、反馈、矫正几个环节,导学、导疑、导议,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这样,感恩教育就浸润其间,不3落凿痕,水到渠成。1、运用媒体,重现感人场景媒体的恰当运用,可以化静为动,将历史重现,将事件生动,以缩短学生与文本所描述的情景的距离。如在教学筑起血肉长城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狼牙山五壮士 、飞夺泸定桥 、 小兵张嘎等故事片,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又如在教学想想他们的难处时,教师可以问学生:“此时,望着屏

10、幕上智障的舟舟、失明的肖毅、聋哑的邰丽萍、身患卢伽雷病的霍金,你想说些什么?”待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后,教师又深情地说:“是呀,在常人眼中,他们多么令人尊敬,又是多么令人同情。但是,在他们自己心中呢?”在激昂的命运交响曲中,大屏幕出示了这样几行字幕:“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有我终生追求的理想,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霍金” “我会带着一颗快乐感恩的心去面对我的人生。邰丽萍”学生情不自禁地读了起来,毋需多言,学生已深深地感受到了:一个人不管他有什么样的不足,但只要他能怀有一颗感激之心,就一定是一个不断进步的人,一个不断成功的人,一个拥有亲情友情的人,

11、一个生活幸福快乐的人。2、进行游戏,经历情感体验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为此,我们将游戏引入课堂,让学生经历情感的体验。如在教学品德与社会我是独生女(子)一课时,教师可让学生在脖子上挂个大书包,挺着肚子学着孕妇走几圈,感受妈妈“十月怀胎”的艰辛,并组织学生进行小品表演,如当我生病时、开饭了、角色互换等等,让学生感受父母、亲人给予的无私的爱,从而明白该如何做爸爸妈妈的好孩子。课后,不少学生

12、说:“原来妈妈生我、养我这么艰难,我还常常惹妈妈生气,我真错了,以后我再也不跟妈妈顶嘴了。 ”“原来我总认为妈妈没文化,所以看不起妈妈,现在才知道,妈妈是世界上最最伟大的,我爱妈妈!”3、关注生活,享受点点恩泽西方有句谚语:“幸福,是有一颗感恩的心,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份称心的工作,一位深爱你的人,一帮信赖的朋友。 ”感恩为幸福之首,不知道感恩的人,永远不会有幸福可言。如何让学生感受到频频降临的恩情呢?那就是引领学生走进生活,细细品味。春天时,看到看到满目的翠绿,感谢大自然赋予的生命与希冀;秋天,闻到满园的瓜香,感谢大自然给予人类的成熟与收获;清晨,迎着初升的太阳,望着徐徐升起的国旗,感念生活的

13、幸福与安宁;课堂上,看到老师的微笑,感受点点滴滴的关爱;回家后,看到奔波忙碌的父母,会为拥有幸福的家庭而自豪;清晨,从甜美的梦中醒来,会感谢上苍的恩泽其实,感恩就是一种享受,就是一种幸福! 三、以实践为契机,进行感恩教育古人云:“福在积德,祸在积恶。 ”如何让学生学会知恩图报呢?就必须让学生在活动和实践中亲身经历与体验,加深对行为准则的理解和认同,将感恩教育真正落实到实处。41、搜集资料,了解感恩故事首先,结合教材内容,师生共同动手,可以收集古今中外的感恩故事,也可以收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感人细节,创设丰富的教育资源环境,使学生纵向、横向比较,不同角度、立体化地感知,加深对感恩的体验。如教学党的

14、好干部孔繁森时,让学生通过上网搜寻及书籍查阅,搜集孔繁森及相关人物的先进事迹,如任长霞、焦裕禄、牛玉儒等。其次,组织学生搜集国内外感恩方面的时事材料,如美国人为了感激印第安人的帮助,在每年玉米收获后的 11 月底都要举行感恩会,用烤火鸡和玉米糕点款待印第安人;1863年,美国总统林肯还宣布把感恩节定为国家节日;韩国人淡化“洋节” ,注重民族传统节日让学生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悄然接受感恩教育。第三,组织学生利用搜集到的资料制作“感恩小报” ,张贴在教室的感恩台上。2、拓展教学空间,开展感恩活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

15、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为此,我们开放课堂,整合学科,开展丰富多彩的感恩活动。首先,我们借助节日进行感恩教育。 “五一”节,走进劳动的人群,感受劳动者的艰辛;“六一”节,举行各种活动,表达心中的喜悦;中秋节,举家赏月,感受团圆的喜悦;教师节,细说师恩难忘;国庆节,鼓乐齐鸣,歌颂祖国的繁荣;新春佳节,火树银花,享受生活的幸福。不仅如此,在幸福陶醉的时刻,不忘提醒学生开展感恩行动,一张贺卡,一个祝愿,一句寄语足以表达学生的无限感激。其次,我们借助主题班会等形式进行教育。班会课是实施感恩教育的重要途径,对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学校要求班主任经常性召开

16、一些以“感恩”为主题的班会,有心存感恩 、 温馨五月 、 敬礼,亲爱的老师 、 春天的约会 、 爱我中华等等,班会形式多样,富有教育意义。如在母亲节来临之际,我们举行温馨五月主题班会。班会上,有合唱感恩的心 、独唱我爱妈妈的眼睛 ,朗诵妈妈,我想对您说 ,小品妈妈的一天 ,歌舞哦,妈妈等,颇受同学们喜欢。第三,每天给孩子们布置“感恩作业”:“今天有无给别人添麻烦?今天是否有进步表现?今天你最感激谁?”这种感恩、反思作业得到了社会、家长的普遍支持,他们认为此项作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点燃学生的感恩之火。3、学科整合,拓宽感恩渠道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注重与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为此,我们将感恩教育与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