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读书笔记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33012808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读书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读书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读书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读书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读书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读书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读书笔记(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信息技术课程发展概况1.1 信息素养概念的提出与发展一、国外对信息素养的认识信息素养的概念从国外引入的,强调的是对人的内在素养的一种描述。最早是从图书检索技能演变发展而来。信息素养这一概念是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 1974 年在美国提出的。简单的定义来自 1989 年美国图书馆学会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ALA )下设的 “信息素养总统委员会 ”给信息素养下了这样的一个定义:“要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就必须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具有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信息的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这一概念迅速从图书情报界扩展到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

2、逐步为大家接受。对信息素养的研究不仅限于理论层面,国外许多研究者还开展了实验研究。最著名、影响最大“Big6 技能” 。The Big6 方案 信息素养确定任务 1.1 确定信息问题 1.2 确定为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信息搜索策略 2.1 确定信息来源范围 2.2 选择最适合的信息来源检索获取 3.1 检索信息来源3.2 在信息来源中查找信息信息的使用 4.1 在信息来源中通过各种方式感受信息 4.2 筛选出有关的信息集成 5.1 把多种来源的信息组织起来5.2 把组织好的信息展示和表达出来评价 6.1 评判学习过程(效率) 6.2 评判学习成果(有效性)由于 Big6 方案为成功的信息问题解

3、决指明了必需的六个主要技能领域,因而该系统方案又得名“Big6 技能” ,它不仅被数以千计的中小学校应用,而且普及领域引申至高等教育、成人教育。二、国内对信息素养的认识国内学者也对信息素养有不同的见解,主要集中在信息的获取,加工,评价,交流等方面进行阐述,关于中学生的信息素养,该书讲述 2003 年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

4、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信息素养的体现和落实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在最新 2012 年版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民间版)认为:信息素养在课程目标的不同维度均有体现,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一个持续提升的过程,在不同学段,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内容各不相同,在信息素养的培养水平上各有侧重。如下表所示:小学阶段 初中阶段 高中阶段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和应用,强调对信息技术和信息文化的体验和感悟,以基础入门为标志,以感悟信息文化为目标;侧重对信息技术基本特征的总结能力的培养,注重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的意识和方法的熏陶,关注与信息素养相关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想象能力、批判能力 的培

5、养,以迁移应用为标志,以顺应信息文化为目标;强调领域应用,以多样化的应用技术领域的能力训练为主,既可以强调学生在不同领域方向上的个性化能力塑造,又可以强调某特定领域对其后续发展的重要支持作用,即以个性化能力培养为标志,以内化信息文化为目标。2012 年版推出的是民间版的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包含了小学部分、初中部分、高中部分。内容更加具体,明确,是国家课程标准体系(2003 年版)的补充。 由此可见,我国信息技术课程中所强调的信息素养与最早的定义相比,其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1.2 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历史信息技术课程的产生是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要准确认识课程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变化,

6、首先需要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背景,在此背景下,世界范围内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这些都影响着我国对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解和践行,影响着历次教育纲要中对课程目标和内容的规定。时间 发展历史 目标和内容 分析20 世纪 70 年代末到 80 年代初 计算机文化论初步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掌握基本的 BASIC 语言并初步具备读、写程序和上机调试的能力;逐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受“ 计算机文化论”的影响,课程目标中充分体现出对语言学习及与之相关的“逻辑思维” 能力培养的重视。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到 90 年代 计算机工具论认识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

7、作用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了解电子计算机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信息处在“ 工具观”的影响下,课程目标中明确了计算机的工具性定位,理工具,培养学生学习和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初步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逐步学会使用现代化的工具和方法去处理信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刻苦学习克服困难的良好意志品质;进行使用计算机时的道德品质教育强调了计算机技能以及态度、道德等相关内容。继“ 计算机文化论“之后,“计算机工具论”是对课程意义认识的一次升华,它对学以致用的倡导在推动计算机课程方面起到了积极地作用,是促进课程发展和课程认识的一个重

8、要阶段。20 世纪 90 年代初开始到世纪末文化论再升温高中阶段的目标为: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学习和使用计算机的兴趣以及利用现代化的工具与方法处理信息的意识;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具备比较熟练地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以及与人共事的协作精神等。随着对计算机认识的加深,课程目标趋向于重视信息意识,强调信息能力及合作精神,这都充分说明了人们在理论认识上的提升。20 世纪末至今 信息文化观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的信息

9、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更是超越唯技术领域,着眼于技术背后的文化内涵,定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位于信息素养的培养与提升。总结 :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经历了“计算机文化论” 、“计算机工具论”、“ 文化论”再升温、“信息文化观”等几个阶段。相应地,对人的内在品性的要求则经历了计算机素养(以程序设计能力为核心)、计算机工具素养(以应用工具能力为核心)、信息素养(以信息能力为核心)等几个时期。

10、第二章 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现状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已经超越了单纯计算机技术训练的阶段,成为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培养信息素养的教育。我们国家的信息技术课程开设时间较短,在很多方面还不成熟,并且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没有作为独立的课程开设。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国家推出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该标准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结构、内容进行了全面的诠释。义务教育阶段的国家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正在研制中,有部分省市已经出台了地方性的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第三章 课堂教学方法什么是教学方法:所谓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11、由此可见,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教学方法,就是指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一、讲授法教师通过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一种教学方法。二、教练法以学生为主体,围绕某些学习任务组织学生进行以信息活动、操练某些技能为主的学习活动的教学方法。三、讨论法是指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围绕一定的问题和内容各抒己见,展开讨论、对话或辩论等。四、任务驱动法教师将教学内容隐含在一个或几个有代表性的任务中,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以完成任务为主线的教学活动。五、基于问题的学习指把学习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生以小

12、组合作的形式共同解决复杂的、实际的和真实的问题,形成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六、范例教学法以典型范例为中心的教与学,使学生能够依靠特殊(范例 )掌握一般,并借助这种“一般”独立地进行学习。经过实例学习,感受到教学方法的要从教师的“教法” 向学生的 “学法”转移,避免学生被动接受,要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要追求课堂学习的高效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第四章 信息技术课程评价方法。实施教学评价,是比较被教师忽视的一个环节,对教学评价的认识也比较肤浅,经过学习,对教学评价有了新的感触。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主要是对学生

13、学习效果的评价和教师教学工作过程的评价。教学评价有很多不同的分类形式和操作方法,根据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及评价时机的不同,可以将教学评价分为前置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一、 前置评价前置评价又称诊断性评价,是指在教学活动开始前为了确定学习者已有的学习准备程度而进行的评价。前置评价的主要方法有,调查问卷法、了解以前的相关成绩、模拟测试、智力测验、访谈等二、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的内容涉及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根据任务要求分析问题、收集信息的能力,选择适合的信息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工具有效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合理用用信息工具来有效地表达相关问题的能力,价值判断能力

14、,合作和交流能力等等,这些能力覆盖了信息素养的各个方面,充分体现了“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维目标。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信息技术课程的整体目标,对于具体的教学内容,需要参照此培养目标重新认识、重新分解,形成更加具体、针对性更强的评价标准,作为实施评价的参考。对于过程性评价来说,评价标准一般以评价量规的形式出现及应用。所谓量规是指根据教学目标围绕某一主题制定的经过量化的评价指标。评价表是评价量规的具体体现,怎样设计一个合理的评价表呢?(1) 确定评价的重点。(2) 描述与任务相关的知识、技能和过程。(3) 描述成功地完成任务的具体的、可观察的行为和过程。(4) 决定

15、多少级表现对该任务来说是合适的。过程性评价可为教师的教学调整提供及时反馈的信息。过程性评价贯穿于学习和教学过程的始终,但也要清晰地意识到每个任务都要教师一一评价也是不现实的,因此过程性评价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开展自评和互评。虽然过程性评价需要评价者和被评价者都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其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作用和价值是不可忽视的,当我们决定运用过程性评价时,应确保其评价结果在阶段性考核或期末成绩中占合理的比重。三、总结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作为在教育活动结束后为判断其效果而进行的评价,是在一个单元、一个模块,或一个学期、学年、学段等的教学结束后,对最终效果所进行的评价。在组织总结性评价时,要根据

16、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具体考试内容,综合运用纸笔测验、上机测验等多种评价方法;创造条件全面考察学生信息素养的协调发展,避免只重视知识记忆和计算机操作,忽视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意结合学生平时的学习表现和过程性评价结果,改变单纯以一次测验或考试为依据评定学生一学期或整个学段学习情况的局面,适度加大过程性评价在成绩评定中的比重。第五章 信息技术教师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参加工作以后的教育思想、知识结构和教育能力的不断发展。由于教育的动态性和拓展性,教育技能和素质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才能得到不断地认识和提高。从教师教学及学习技能发展的角度,按教师个人发展的时间顺序将教师发展概括为站稳讲台、魅力讲台、品牌讲台三个阶段。一、站稳讲台(一)备课备课是教师开展有效教学的序幕,备课不仅仅是熟悉要讲授的内容,还必须明确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选择哪些教学方法,重难点是什么,哪些是需要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