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读书笔记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3004125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送东阳马生序》读书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送东阳马生序》读书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送东阳马生序》读书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送东阳马生序》读书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送东阳马生序》读书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送东阳马生序》读书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送东阳马生序》读书笔记(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送东阳马生序读书笔记第一篇:送东阳马生序(笔记)1、作者写自己求学艰难的目的是什么?劝勉马生不要辜负良好的学习条件,要刻苦读书,争取有所成就。2、作者“虽愚,卒获有所闻 ”的根本原因是:他有强烈的求知欲,为获得知识,他不辞辛苦,不怕困难,努力学习,并且能非常虚心虔诚地求教。3、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作者真的愚笨吗?他为什么这样说?此处与文中哪句话照应? 不愚笨,是作者自谦的说法;旨在说明,即使愚笨,努力学习也是会有收获的。和“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相照应4、本文的主旨句是哪句?这句话说明什么?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

2、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说明学业、道德上是否有成就,主要取决于自己主观上是否努力。5、第一、二段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来表现自己求学的艰难?(1)幼年没书读的艰难;(2)成年没师从的艰难;(3)求学路途遥远的艰难;(4)生活贫困的艰难。6、文章写了作者求学中遇到的许多困难,请概括说说他是如何克服的?(1)以抄书克服无书之难。 (2)行百里谦恭拜师克服无师之难。(3)不畏路遥天寒克服求师之难。 (4)以读书之乐克服生活艰苦之难。7、读完全文;你觉得应该学习作者的什么精神和品质?(1)专心致志、刻苦勤奋的求学精神(2)不畏艰苦,执着追求的精神(3)尊重老师、谦虚有礼的美好品质。 (4)诚实守信的美好品质。

3、8、从第一段看,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三个原因是:博览群书;虚心请教; 刻苦好学;9、 “太学生 ”没有取得成就的原因是什么?因为他们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缺少勤奋学习的恒心和毅力 ,更重要的是缺少专心学习的精神。10、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表现了宋濂什么优秀品质?勤奋刻苦,不畏艰难。11、 “余立侍左右则又请焉。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求学精神和态度?专心致志、虚心求学、勤学好问、尊重老师、执着追求的精神和态度。12、你觉得“先达” 对弟子 “未尝稍降辞色”的态度可取吗?为什么?(无论赞同与否,言之成理即可。)例 1 不可取。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关系,老师应放下高高在上的架

4、子,与学生平等交流、相互信任、共同成长。这样才能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和成长。例 2 可取。我认为“先达” 的“未尝稍降辞色”并非不尊重学生,而是一种更负责的尊重。因为只有“严师” ,才能出 “高徒”。同时,尊重师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13、古人刻苦读书的事例:(1)囊萤映雪: 晋朝,车胤(yn)家贫,囊萤读书。晋朝,孙康家贫,映雪读书。(2)悬梁刺股:西汉,孙敬昼夜苦读,以绳系头悬屋梁。战国,苏秦读书欲睡锥刺骨。第二篇:送东阳马生序送东阳马生序教学案重点:积累一些文言字词;理解并熟读背诵课文。难点: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把握文章深刻内涵,挖掘其现实意义。 一、课前积累:“囊萤映雪

5、”“悬梁刺股”“ 凿壁偷光” 等成语。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孟子也说:“ 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今天我成年后求师的艰难:3、作者“虽愚,卒获有所闻 ”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们来学习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板书课文标题。) 二、第一版块: 意会言传1、运用“五读法” ,即 “读标题、读引言、读课文、读注释、读练习”自主学习课文。 2、小组合作交流解决部分疑难点。 三、第二版块: 落实巩固1、检查自主学习效果:注音:嗜学加冠叱咄俟其欣

6、悦负箧曳屣皲裂媵人 通假字:四支僵劲不能动;同舍生皆被绮绣 一词多义:之以弗之怠()无从致书以观() 走送之()计日以还()益慕圣贤之道()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当余之从师也()以衾拥覆() 盖余之勤且艰苦若此()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 古今词:走送之(古义:今义:)媵人持汤沃灌(古义:今义:) 尝趋百里(古义:今义:)卒获有所闻(古义:今义:)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古义:。今义:)词的活用:腰白玉之环腰:;手自笔录笔:2、生齐读课文。3、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课文。 四、第三版块:诵读设疑1、概括作者求学条件的特点?作者如何表现这一点的?文章开头的“嗜学”一词,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

7、分别概括两个阶段的艰苦条件 幼时求学的艰难:4、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作者真的愚笨吗?他为什么这样说?此处和文中哪句话照应?5、作者“緼袍敝衣”处在“披绮绣? 烨然若神人”的同学之间,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对此你有何评价?6、作者在叙述青年求学经历时插入同舍生优越的条件有何用意?从中你得到哪些启示?7、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作者最终能成就一番事业,靠的是什么?给我们什么启示?8、作者写此文,意在勉励马生刻苦学习。在三国演义中有那么一段,孙权通过自身体会劝说手下一员大将读书的故事,后来这员大将设奇计袭荆州,大败关羽为东吴建下奇功。那么这员大将叫什么名字?从他身

8、上你能获得哪些启示?五、思考:1、本文用了什么样的手法?有什么作用?2、作者写自己艰苦求学的经历的目的是什么?3、作者为什么要写同舍生的衣饰豪华的情节?4、作者成年求学时对老师是什么态度?5、本文作者勉励马生勤奋学习,并不讲大道理,却直接以自身经历相告,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六、巩固练习: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

9、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解释文中加点的字。假:走: 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点字余因得遍观群书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得鱼腹中书色愈恭,礼愈至至: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至:至理名言至: 稍稍宾客其父稍:不敢稍逾约稍:请写出一个表现马生读书刻苦的句子。 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是()a.先达德隆 /望尊 b.益慕圣贤/ 之道 c.门人弟子/填其室 d.手指不可/屈伸“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中的“稍”字的作用是,它照应了“” 一句。选出下面各句中“其” 字用法不同的一项()a、门人弟子填其室 b、或遇其叱咄 c、其业有不精,

10、德有不成 d、俟其欣悦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同舍生皆被绮绣被:缊袍敝衣敝: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点的“以” 字。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 )以:衔觞赋诗,以乐其志(五柳先生传 )以: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唐雎不辱使命 )以:计日以还以:以衾拥覆以: 作者为什么对“同

11、舍生”的优裕生活条件毫无羡慕之意。 选出带点字不属古今异义的一项()a、媵人持汤沃灌 b、有司业、博士为之 c、县官日有 d、腰白玉之环用两个字概括作者求学的经历,应是文章中的“” 和“”;如用一句诗(或一副对联)给文章重拟一个标题的话,这句诗是。 区别古今词义:汤:古义:右备容臭:古义:今义:今义: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教学案主备人:赵龙燚辅备人 :审核人:使用者: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味诗歌的内涵。2理解“树” 的艺术形象。3品味诗歌语言。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一、课前积累: 二、自主学习反复吟读,体会感情,完成下列各题目。1 课堂作业1-4 题。2理清思路,了解诗歌主要内容。3找出自己喜

12、欢的诗句并背诵。4理解“树” 的形象。三、合作学习1找出疑难问题,小组内交流。2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全班交流。四、反馈交流 1识记重点字注音2理清思路,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3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并背诵(学生有感情地背诵自己喜欢的语段,并能够说出喜欢的理由) 。4你能够说出文中“树” 代表什么形象?五、研读赏析1本诗哪些地方采用了联想的手法?请举例说明。2 “黄色的、黑色的、白色的多茧的手” 指的是什么 ?3如何理解诗的结尾深化了主题?六、梳理巩固 :学生整理学习笔记,小组交流学习所得过渡:下面就让我们用“读、品、析、赏、悟” 的方法来学习这首诗歌。 (1) 感情朗读全诗(2) 读诗歌第一小节,小

13、组合作探究下面问题:“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节诗中有两个“活” 两个“死”,你能说说它们不同的含义吗?为什么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 这种人是什么人? 为什么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 这种人是什么人? 小结第一段的内容:对两种人的生死进行评价。3、 读诗歌第二至四段,小组合作探究下面问题: 第二至四段三个小节,分别从那三个方面写出了两种人的不同表现。“把名字刻入石头” 是什么意思?怎样理解“情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为什么“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在这三个小节的诗行中,你觉得那几个词用得形象生动。你能找出来品味一下吗?这首诗是臧克家为纪念

14、鲁迅逝世 13 周年而作,除了副标题里提到“鲁迅”名字,诗中并未出现鲁迅二字,你能从诗中找出能使你想到鲁迅名著的提示诗句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有的人导学案主备人:赵龙燚辅备人 :审核人:使用者: 导学目标:1、 学习鲁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高尚的人生观。2、 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了解诗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并体会其作用。3、 感情朗读诗歌。学习过程:(一)积累:生命也许是划过天空的一颗流星,转眼即逝;生命也许就是一轮明月,伴我永恒。凝神谛听,屏息沉思,许多人的生命理想照亮了我们的行程!韩愈高喊:“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文天祥明志:“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

15、汗青 ”;鲁迅抒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 (二)走近作者,了解背景:臧克家(1905-2014) ,山东诸城人,自幼喜爱古诗和民歌,一生写了不少诗歌,他的代表诗作已收入臧克家诗选 。他曾于 2014年 7 月 20 号获得首届“中国诗人奖” “终身成就奖”,颁奖词里称他是:为我国新诗发展做出宝贵贡献的 20 世纪杰出的大诗人。1949 年臧克家到北京后,于鲁迅逝世十周年纪念日,瞻仰了鲁迅故居,想到了先生的一生,感慨万千,回去后,于 11 月 1 日写下了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这首抒情小诗,以此缅怀先生伟大的一生。 (三)合作探究:1、学习方法探究“有的人 ”是个引人深思的题目,面对诗题,联系诗歌内容,你会想到那些问题呢?根据你的体会和经验,学习诗歌可以从那几个方面入手?2、诗歌内容鉴赏4、读诗歌第五至七段,小组合作探究下面问题:“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是什么意思? 怎样理解“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你能把两种人不同的表现及相应的结果连在一起吗? 这三个小节的诗中,你认为哪几个词用得好,找出来品味一下。5、背诵全诗,归纳主题。这首诗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及革命者热爱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精神,无情地鞭挞了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反动统治阶级,深刻揭示了热爱人民的人在人民心中永生,以人民为敌的必然灭亡的真理。6、全班探究欣赏写作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