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把握“略读”性质,,一、让我们看看小学课本中的“略读”课文【人教版】,(一)具体的篇目三上:槐乡的孩子;我不能失信;听听,秋的声音;找骆驼;一幅名扬中外的画;香港,璀璨的明珠;狮子和鹿;好汉查理三下:珍珠泉;路旁的橡树;想别人没想到的;绝招;妈妈的账单;果园机器人;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夸父追日,四上:雅鲁藏布大峡谷;火烧云;世界地图的发现;幸福是什么;小木偶的故事;白公鹅;母鸡;秦兵马俑;卡罗纳;给予是快乐的;乌塔;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电脑住宅;飞船上的特殊乘客四下:七月的天山;万年牢;将心比心;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大自然的启示;小英雄雨来;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永生的眼睛;花的勇气;牧场之国;麦哨;全神贯注;父亲的菜园;文成公主进藏;渔夫的故事,五上:小苗和大树的对话;我的“长生果”;桂花雨;小桥流水人家;松鼠;假如没有灰尘;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珍珠鸟;慈母情深;学会看病;难忘的一课;最后一分钟;青山处处埋忠骨;毛主席在花山五下:丝绸之路;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祖父的园子;儿童诗两首;半截蜡烛;打;金色的鱼钩;梦想的力量;景阳冈;猴王出世;刷子李;金钱的魔力;与象共舞;彩色的非洲,六上:山雨;索溪峪的“野”;彩色的翅膀;中华少年;别饿坏了那匹马;用心灵去倾听;大瀑布的葬礼;青山不老;一面;有的人;跑进家来的松鼠;金色的脚印;蒙娜丽莎之约;我的舞台。
六下:顶碗少年;手指;藏戏;各具特色的民居;和田的维吾尔;灯光;一夜的工作;鲁宾逊漂流记;汤姆 索亚历险记;千年梦圆在今朝;我最好的老师,三、让我们看看小学课本中的“略读”课文【人教版】,(二)比例:,3-6年级,课文总数 98/233=42.06%,二、现象分析(一) 从两次评比(略读课的教学)谈起,乐清市年度优质课评比(略读课文教学,“精读课”也当略读课上)12堂课,乐清市骨干教师评比(略读课文教学,“精读课”也当略读课上)10堂课,说明:大多选用选学课文,所以没有“阅读提示(连接语)”上课老师一般有半天、一夜、一天的准备现象:1.性质不明12节/60%【知道略读课文,但是如何实施?】2.淡用提示4节/32.5%3.结构臃肿11节/50%4.虎头蛇尾12节/55%5.自学不足7节/35%6.设计过紧15节/68%,说明:个人观点,依据个人的判断而定北师大文学院 王乐之《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对温州瑞安调查:(对256名教师问卷,包括实验小学、镇中心小学、农村小学,发现三大误区)1.难以割舍,精雕细琢53.2%的教师把略读课文等同于精读,同样词句品析、朗读感悟、人文熏陶;63.4%把一课时上成二、三课时。
2.置之度外,过度放手24.7%的教师把略读课文让学生自学或做为课外材料阅读在农村学校比较普遍,认为略读就是粗略地读就可,即读读过去就可以了3.教法单调,缺乏个性65%教师对略读教材很少有自己的思考,只满足于解决提示中的问题,忽视文章特点,就本论本,很少拓展延伸二)几个典型教学设计片段,1.《牧场之国》词语教学(1)呈现第一组词语:模样 圈里的牛 牲畜师:发现了什么?(多音字)朗读,逐字区别多音字读音2)呈现第二组词语:呼噜 吆喝 哞哞声 (朗读)(3)呈现第三组词语:毛毡 牛犊 骏马 公爵 镶嵌 (理解“牛犊”、“毛毡”、“镶嵌”,尤其是镶嵌,举例说明)(4)呈现第四组词语:仪态端庄 膘肥体壮 悠然自得(联系课文理解“仪态端庄”,描述“贵夫人”模样;联系课文说说“辽阔无垠的原野、草原……”;联系班中的孩子的模样,理解“膘肥体壮”指的就是“身体结实、强壮”;理解“悠然自得”,读词,要求读出感觉来)(5)齐读词语词语教学的过程约为8分钟】,2.《丰碑》“军需处长”片段教学:“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它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右手的中指和食指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
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1)指名读第七自然段自由读这段话,找出打动你的句子2)交流生1:棉衣都没有,那么单薄的衣服……却坚持那么久3)联系上文谈感受:呈现天气描写的句子: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似乎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4)学生谈后,引回:然而此时,军需处长却穿着……(回读:单薄……)(5)继续交流打动自己的地方,链接:第二自然段中的句子”可能……可能……“(6)面对死亡,神态怎样?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再齐读)(7)左手微微向前伸着,仿佛在说些什么?(生:快帮帮我呀,看在多年相处的份上;我受伤了,请帮帮我呀!师:想到自己了吗?生:我快不行了……师:他想到了胜利一定属于我们的!)(8)他是普通的战士吗?他是谁?军需处长本来可以干些什么?此时此刻却冻死了,你想说些什么?(生:你真伟大,人民不会忘记你的!……)(9)是的,这样的军需处长怎能不让我们流泪呢?再读思考:且不说过程的处理,本段阅读的指向性是什么?(内容的理解),再思考:五年级的学生如何组织阅读?(略读)本文所对应的单元是第四单元,任务是什么?(要入情入境,抓住那些感动我们的地方,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认真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3.《丰碑》教学设计一、板书“碑”,理解“丰”,谈“丰碑”,板画“碑”,读题二、初读,思考课文写了哪几个场景?交流整理:恶劣的环境,冻僵的战士,愤怒的将军,晶莹的丰碑利用上述材料连说成主要内容)三、切入: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读议:军需处长干什么?)四、默读1-2段,思考环境的恶劣回读“风更狂了……”五、默读第七段,批注打动自己的地方,交流、细读回读:“风更狂了……”六、将军的神情有什么变化呢?读议8——12段,将军这方面的描写再次回读“风更狂了……”七、抽象丰碑的象征意义:1、“丰碑”仅仅是战士吗?2、在“丰碑”上题词:用一句精炼的语言来赞美八、呈现长征图,配诗诵读:1、两万五千里长征路,路有多长… 2、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3、回读第七段,军需处长的描写思考: 教学需要设计,更需要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思考、质疑的空间与时间,对略读课文来说更是如此如果是非常严密的设计,势必导致教师对课堂控制的严密,在这样状况下,学生的主体性必然大受影响三)略读课文教学的困惑,根据对老师的访谈,对于略读课文的认识存在许多不清的地方,主要有:,(一)教学内容方面1.略读课能否上成精读课呢?2. 整体感知、生字、词语的学习等环节可以不要吗?3.到底是哪些方面可以略学,哪些方面不可以略学呢?4.教学拓展可以拓展哪些方面的内容呢?,(二)教学策略方面1.略读课文是否就是放手让学生自读?2.略读课文还需要品词析句吗?3.略读课文是否必须按照连接语的提示来教?4.略读课文是否就是进行更多的阅读技能方面的训练呢?,(三)教学时间方面有的略读课文很长,必须要一节课教完吗?,(四)听课判断方面我如何判断略读课的教学时“精读”还是“略读”呢?有什么标准吗?,三、“略读课文”教学的“定位”,(一)专家视点:略读课文认识《小学语文教师》2008.10,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导致教学“精”、“略”不分的原因,主要是这样的提法不准确。
当前语文教学中,所谓“精读”,往往是教师依据自身对课文的解读,通过“精讲”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成人化的阅读这不是儿童的阅读,儿童的阅读就是读懂,读懂就是我们所认为的“略读”事实上,单从课文内容的学习来看,“精读”和“略读”无法区别,都要读懂,都是新知只有从训练阅读能力的目标出发,课文才有学习新知和巩固运用之分精读课文担任着授之以“法”的角色,而略读课文则为用“法”服务国外阅读教学没有精略之分,主要是安排学生自己阅读著名特级教师钱正权:略读课文教学应把握好两点:一是把握好课文在整个单元中的地位,略读课文应该是精读课文的有机延伸,是将精读学习所习得的方法进行实践运用二是要把握好方法上的“粗放”,略读课文只有一课时,因此决不能求全求深,抓住一点,一课一得就可以至于抓哪一点,不妨看“阅读提示”全国小语专家沈大安:不求精细全面,但求大致理解大致掌握,重在运用阅读技能,享受阅读乐趣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略读课的设计应以大板块、大框架的设计为主,避免精读课的线性设计,给学生留下整块的自主阅读空间同时,教学应从阅读技能的巩固运用着眼阅读活动前,应让学生明确阅读的目标,并在阅读活动之后评价一下目标的达成阅读活动的设计也要避免精读课的讲析,应以练习设计为主,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在自主的言语实践中获得语文能力的提升。
……略读课略的是教师的教, 不能略的是学生的学导读是确立教学目标的依据,教师要吃透导读所包含的教学要求,尤其要把握其中阅读方法和技能的要求,并以此作为重点或主线展开阅读全国小语会会长崔峦:……“略”的要真略,“精”的要真精课标”对略读有明确的要求,即“粗知大意”,怎样才叫“粗知大意”,这需要老师们好好琢磨二)专家视点:略读课文的定位,学生从精读方面得到种种经验,应用这些经验,自己去读长篇巨著以及其他的单篇短什,不再需要教师的详细指导,这就是“略读”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学生在校的时候,为了需要与兴趣,须在课本或选文以外阅读旁的书籍文章;他日出校之后,为了需要与兴趣,一辈子须阅读各种书籍文章;这种阅读都是所谓应用使学生在这方面打定根基,养成习惯,全在国文课的略读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 ——叶圣陶:《略读指导举隅》前言,略读,就是泛读,是一种不求深入精研,只求概览大意的读书法,其基本特点是“观其大略”——李德成主编:《阅读辞典》,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第二学段课程目标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第三学段课程目标 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也这样表达:“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课标在“评价建议”中这样描述:“评价略读,重在考察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评价浏览能力,重在考察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三)从一个课例看“精读”与“略读”的转变,四上《火烧云》比较【略读】人教版教师用书关于“教学目标”的描述:1.认识5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想象火烧云的奇异景象,体会作者赞美自然景象的心境浙教版教师用书关于“教学目标”的描述:【五下,精读】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笑盈盈、茄子、跪着、凶猛、庙门、蹲着、威武、镇静、恍惚、揉眼睛、偏偏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补充提纲,按提纲背诵课文3.读文章,想画面了解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是怎样变化的4.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1.字词教学不作重点 从“目标1”的对比中我们发现,略读课文中字词教学的要求明显低于精读课文,一般情况下只要求学生“认识生字”,没有理解词语、积累词语的要求这就告诉我们: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字词教学一般不作重点。
(1)字词朗读不作检查在精读课文的教学中,我们总会在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以后,安排一些时间来检查字词的朗读情况但是,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由于字词读音比较浅显,一般情况下我们不必花专门的时间进行字词的朗读检查 (2)字词理解不作重点在精读课文的教学中字词教学是一项不可或缺的教学任务,我们往往会引领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展开丰富想象、借助动作演示等多种策略理解字词意思,进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但是,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字词理解一般不作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