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伦堡火炉王》读书笔记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2992021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纽伦堡火炉王》读书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纽伦堡火炉王》读书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纽伦堡火炉王》读书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纽伦堡火炉王》读书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纽伦堡火炉王》读书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纽伦堡火炉王》读书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纽伦堡火炉王》读书笔记(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纽伦堡火炉王读书笔记第一篇:纽伦堡火炉王读书笔记陶器是世界上最早的手工制作品,人类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便已掌握制陶术。陶器是中国人在东汉时期的独创。 许多行业都需要陶器,科技越发达,人们对它就越依赖。 尽管陶器如此重要,有关陶器的故事却不多。 纽伦堡火炉王是英国女作家奥维达为我们创作的优秀作品。纽伦堡火炉王的故事始于十九世纪末的奥地利小城哈尔。故事的主角是九岁的男孩奥古斯丁斯图拉。在一百多年前,他的曾祖从地下挖出纽伦堡艺术家奥古斯丁希斯柴戈尔在 1532 年所制造的陶瓷火炉。 男孩与火炉制创者同名,它拥有高超的绘画天赋,他视火炉王为生命。在圣诞节的某个风雪夜,男孩的父亲为了还债,决定把火炉卖到慕尼

2、黑,这使男孩痛苦万分。第二天,男孩悄悄来到火车站,揣着面包和香肠,钻进火炉里,跟着他去旅行。一天半后,男孩来到巴伐利亚边界的小城,次日,他和火炉一起被运往慕尼黑。第三天来到了某个华丽的住所,不久,有人打开了火炉,看见了饿得半死的男孩中国是陶器发源地之一,也是瓷器的故乡,在元代初传入欧洲。16 世纪 20 年代,部分意大利陶艺师迁居荷兰,开始生产彩陶,已仿制中国景德镇的青花瓷为主。18 世纪初,中国明代年间的青花瓷对英国的陶器装饰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欧洲的瓷器生产虽晚于中国,却进步迅速。20 世纪初,中国陶器逐渐落伍。但后来,中国重新重视陶器生产,在 xx 年 3 月 27 日,中国在莫斯科成功

3、举办了“中国瓷器精品展 ”,再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陶器文化魅力。 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中国与欧洲的陶瓷艺术将共同发展,将陶瓷的明天变得更美。第二篇:王黎明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与新世纪教师素养握手(读书笔记)石柱小学:王黎明一名优秀的、成功的教师的专业素质应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三个方面。1.宽广深厚的教师专业知识 广博的普通文化知识。教师的工作像蜜蜂采蜜,需要博采众长,不仅要有渊博的普通文化知识,还要饱学有识,将其内化为个人的文化素养。 足够的所教学科知识。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在一定的限度内,教学的有效性是与教师所掌握的本体性知识呈递增关系,因此丰富的学科知识是一个好老师的必要条件。

4、扎实的教育学科知识。教育学科知识涉及老师对“如何教 ”问题的理解。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师使用教育学和心理学规律来思考学科知识,对具体的学科知识作出符合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解释,从而将自己具有的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可以理解的知识。教育学科知识不仅包括普通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知识,还应包括学科教育学和教材教法知识。 知识的沟通与融合。以上三个方面的知识不能是孤立存在的,教师应将这三种知识相互沟通与融合,形成具有个性特点的专业知识结构。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对象的特征对学科知识作出符合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原则的整合,以便教学对象能够很好地接受和理解。因此,可以说教师的教育学知识对学科知识的传

5、授起到理论性支撑作用,普通文化知识使教师 1具有了一定的人文素养,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具有应对复杂教学情景并能够有“远见卓识 ”。不仅如此,教师在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中,应注意有意识地沟通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2.纯熟的专业技能 熟练的教学技巧。教学技巧是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控制课堂气氛和学生的注意力,使教学活动顺利完成的教师行为方式。包括导入技巧、讲解技巧、提问技巧、变化技巧等等。 良好的教学能力。优秀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设计的能力、教学实施的能力和学生学业检查评价的能力。3.特有的专业情意。 专业理想。教师的专业理想是教师成为一个成熟的教育教学专业工作者的向往和追求,它为教

6、师提供奋斗目标,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并献身于教育工作的根本动力。教师的专业理想,包括事业心、责任感和积极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师德,其核心是对学生的爱。 专业情操。教师的专业情操是构成教师价值观的基础,是构成优秀教师个性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师专业情意发展成熟的标志,它包括:理智的情操(对教育功能和作用的深刻认识而产生的光荣感和使命感)和道德的情操(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认同而产生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 专业性向。教师的专业性向是教师成功人事教学工作所应具备的人格特征,或者说适合教学工作的个性倾向。优秀的、创造力强的教师的人格特征应该包括:有见识、有献身精神、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分析能力、有独立性,在人际

7、关系上,耿直、坦率、不拘小节,诙谐、幽默。 专业自我。好的教师首先是一个人,是一个具有独特人格的人,是一个知道运用“自我” 作为有效的工具进行教学的人。因此,新世纪的教师,要倾向于以积极的方式看待自己,能够准确地、现实地领悟他们自己和所处的环境,对别人有深切的认同感,具有自我满足感、自我信赖感和自我价值感。第三篇:读书笔记王清照傅雷家书读书笔记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 19541966 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教育

8、他们先做人、后成“家”,是孩子培养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因此傅雷夫妇也成为是中国父母的典范。我对书中这样一段话感慨良深:“说到不完整你提到的perfection(完美),其实 perfection(完美)根本不存在的,整个人生,世界,宇宙,都谈不上 perfection。我们一辈的追求,有史以来多少世代人的追求,无非是 perfection,但永远是是追求不到的,因为人的理想、幻想,永无止境,。 ”由此我想到一个故事。以前有一面破碎的镜,碎成了好多片,其中有一片想去找到剩余的,以重新组成原有的镜的面貌。一路上它由于自己有棱有角,滚得很慢,从而领略到了一路的可餐秀色。当它千心万

9、苦地找到了所有碎片,“破镜重圆”时,它成为了一个整圆,滚得很快很快,一路上的风景在刹那间掠过。其实我们都在追求完美,而恰恰是我们现在的不完整,把我们带到了追求完美的境界,促成了其他一方面相对的完整。而真正当有一天,所谓的完美在身上发生时,我们倒有可能失去很多。傅雷教是以严厉而著称,我以为他们父的关系固然是不太好的,而读了此书之后,想法有了极大的改变。傅聪至海外留学,与父亲的联系自然只能依靠书信,于是父之情便在一封封家书中表露无疑。他们通过书信一起讨论艺术,研究乐曲的内涵,交流对事物的看法,虽然没有母通信时那种嘘寒问暖,但他们之间的默契却是其他无论什么都无可代替的。 掩卷后对书回想起来,最大的感

10、触就是傅雷对艺术甚深的造诣。傅雷对于艺术尤其是乐曲的领会,颇有一番自己的见解。这便使我不禁想到,大凡在文学上有所建树的人,在艺术领域也有着较高研究。也许便是因为文学和艺术是相同的吧。不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让人读完了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效果;而风格迥异的各类乐曲,也会带来相似的结果。秀美的散文,带来的是有如欣赏了欢快的咏叹调后的愉悦;沉重的小说,带来的便是如同悲恸的交响曲给人的震撼;诙谐的杂文,带来的会是歌剧般幽雅的场景和事后无尽的思考。细读完这本傅雷家书 ,感觉是像戏曲那样给人以不俗的氛围和回味的余地。第四篇:体育读书笔记 王耀华体育读书笔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三者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使教

11、学成为一个动态的统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采取一定的组织教学形式来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从而实现教师的“教” 和学生的“学”的目的。然而,教无定法,任何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都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而变化的。怎样抓好中学体育课的组织教学。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体育课是通过身体的各种练习,使体力活动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和技巧以及室外上课的特点,行之有效地组织教学。抓好体育课堂常规的组织教学。体育课堂常规是规范体育课的必要条件。教师必须严格认真,坚持不懈地抓好体育课堂常规教育。尤其是要抓好整队集合、服装、精神状态、礼貌行为、组织纪律、学生守则、场地器材的布置与收拾等常规

12、训练与教育。在教学中,教师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使学生变成自觉行动,以保证体育课的顺利进。抓好体育课各阶段的组织教学。体育教学过程是由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四个部分组成的,由于四部分教学内容和学生情绪各不相同,因此,教学中教师要灵活地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忌出现先紧后松、龙头蛇尾的不良现象。上课前,教师要组织学生布置好场地器材等,为上课作好准备;上课开始时的组织教学特别重要,教师要抓住学生大都还处在课间休息活动的兴奋状态中的特点,采用趣味游戏,如:“请你跟我这样做” ,或“反口令训练法”等方法集中学生注意力,使他们兴奋的情绪稳定下来;基本部分是体育课中的重点部分,教师应力求做到

13、精讲多练,语言生动,并不断改变练习方法,如在练习中引入竞争性游戏,不同形式的分组练习等,提高学习兴趣;结束部分。学生的情绪极易松懈,此时教师的组织教学更不能忽视,应采用一些调节情绪和恢复体力的放松性练习,保持学生兴趣,如舞蹈放松、意念放松,同时作好课堂的小结。如何在体育教学实践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培养学生自觉地参与学习呢?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指对学生活动所具有的爱好和追求的心理倾向,它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大脑处于高度兴奋,造成获取知识、探究未知的最佳心态。可见,学习兴趣是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前提。如何使课堂教学兴趣化呢?1、导入课堂时激发学

14、生学习兴趣课堂导入,它好比一场戏剧的序幕,要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求知欲,诱发出最佳的心理状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创设最佳的教学情。我在导入课堂时(课的开始准备部分) ,无论从场地的布置、学生活动的队形、活动的内容以及组织手段的形式等方面,都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时内容,因地制宜的为学生创设一种富有激情、新颖的外界条件。有时的场地采肜的是多方位、或半园形的、梯队形的、五角形的、马蹄形的、梅花形的等不同常规的场境设计,给学生一种好奇、新颖的感觉。热身活动时,有时采取否定上位的自由运动,通过教师的引导,师生一起一会儿自由练习、一会儿小组结伴练习;有时安排在音乐的伴奏下,师生一

15、(更多请关注:) 起自编自舞、或模仿各种动跳跃的随乐活动和无拘无束的唱游等。这种组织方式既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诱发了学生的练习激情,达到热身的效果,又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为课能顺利进入运动技能状态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2、新授教学时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授教学是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重要过程。教师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这个过程。为达到此目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学生的启发、引导,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正确的思维,轻松地接受新知识。在新课教学中,要改变班级只是作为制约学生课堂行为的一种“静态的集体背景” 而存在的现象,使班级、小组等学生集体成为帮助学生学习的一种“动态的

16、集体力量” 。因此,在教学时,教师不要急于讲解新授知识的动作要领,而是要创设教学情景,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让学生进行自学积极地思维,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教师则根据学生所提问题进行边整理、边删改、边示范、边讲解的方法,最后很自然地引出了正确的动作要领,使学生在充满热烈探讨的交谈气氛中和积极参与思维的过程中,自然的掌握了新授知识的内容。如我在新授“前滚翻”内容时,场地安排是把垫子摆设在斜面上,在带着学生来到布置好的场地前时,用直问与曲问相结合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进入学习角色;问题有:垫子的用处?为什么要放在斜面上等等?这时学生便围绕着教师的问题提出了一连串的疑问。教师则根据学生所提的问题再用重问与轻问相互交替的方法,来抓住重点、引出关键问题,使学生能分清主次;最后教师再运用近问与远问的相互配合,把知识和技能进行纵向连贯。3、安排练习时有趣练习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优化练习设计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