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零点降生的女孩》教学设计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2989891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版《零点降生的女孩》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北京版《零点降生的女孩》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北京版《零点降生的女孩》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北京版《零点降生的女孩》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京版《零点降生的女孩》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版《零点降生的女孩》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北京版零点降生的女孩教学设计一、设计内容零点降生的女孩 ,本课是北京版小学语文课本第十二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二、教材分析1课文讲述的是一个女孩从有点迷信而自暴自弃,到树立了自信,并靠自己的努力,取得了成功的转变过程。说明要看到自己的力量,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2课文紧紧围绕着“我”的变化展开,母亲的“谎言”对我的变化起了一定的作用,而更重要的是事实证明了“我是村里第一个正式大学生” ,不是零点降生的女孩也会获得成功。3课文共 9 自然段第一部分(第 1 自然段)交待事情起因。“我”的家乡有个说法零点降生的女孩幸运,并有一个女孩为例证。第二部分(第 25 自然段)讲事情发展。 “我”

2、因主客观条件不好,而自暴自弃,受到母亲的责骂。而“我”却责怪母亲没有使自己降生到零点。当“我”从母亲的口中知道自己也是零点降生后,立下誓言。第三部分(第 68 自然段)讲事情结局。 “我”考上了大学,临走时母亲愧疚地告诉“我” ,为给“我”鼓劲儿,才说“我”是零点降生的。联想到 8 年前的情景, “我”愧疚不安。第四部分(第 9 自然段)讲“我”彻底觉悟。此部分是重点。要看到自己的力量不能听天由命;潜在的机会要靠自己去把握,幸运之泉要靠自己去开掘。4本课教学共 1 课时。三、教学目标知识:自学生字词;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力: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及总结概括等能力;德育:能说出自

3、己读文后的个人感受,懂得要树立自信心,把握自己的命运。四、重点自学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树立信心,把握自己的命运。五、难点通过阅读、自学、讨论、交流等形式说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并了解作者写本文的主要目的。2六、教学准备制作课件七、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1打破以往的由教师引导学生提问式的教学方法,教学时,教师对学生不作过多的限制,放手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方案、方法,并通过独立、师生讨论、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等学习形式达到教学目标。2在教学中,引导激发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视学生发言情况,引导学生揣摩、分析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及作者写本文的主要目的。3基于学生大多数学过课文后,只是理解课文的基本

4、内容及中心思想,而忽视了词语、语言的积累,本课教学时,注重学生独立的词语积累与语言积累,培养学生的积累“意识” 。4利用课件设计,使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学习。(二)教学过程1激趣导入同学们,知道自己是几点降生到世上的吗?你认为几时降生比较好?真的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与降生有关的课文零点降生的女孩 (揭示课题)想不想认真学习?2初步感知师配乐范读课文。自由朗读课文。 (学生在自由朗读时,初步感知课文大意,感受文章情感。 )说义说你对课文的初步了解。 (营造宽松环境,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当点拨。适时出示课件。 )3自主学习问:“你对课文感兴趣吗?下面我们就来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和学习方案

5、来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学过字词后可以:A读课文,从不懂问题入手;B从课文中心入手;C从课文写作线索入手;3D从作者写作思路入手;E从老师的提示入手(教师出示学习方案) ;教师适当巡视点拨。4学生交流(于自己的学习伙伴交流讨论,或小组内交流)学会了哪些生字新词?解决了什么问题?理解了课文什么内容?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小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留作全班讨论。 )5师生讨论(教师在学生交流时,与个别学生就有争议或不理解的问题讨论。)学生或许会不理解或有争议的问题是:“我”为什么那么希望自己是零点降生的女孩?(此问题较简单,由学生自由发言解决)母亲为什么要“欺骗”我?(可以说是“善意的谎言”)母亲的“谎言

6、”是对的还是错的?是好还是坏?(学生有可能对此问题引发争议,师引导用较短时间辩论解决。若没有引发争议,指名交流讨论。 )母亲后来为什么“愧疚”了?(说明母亲)从我早已不在乎零点不零点的事了中是否可以得知:“我”已明白了一切?(没有。 )6全班交流你是用什么学习方案(或学习方法)学习的?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是怎样安排材料的?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学过课文后你的感想是什么?懂得了什么道理?受到了什么启发?你还有哪些不懂得问题?(教师适时点拨评议,表扬鼓励。)(三)课外延伸1若有时间,引导学生朗读并抄写课文最后一自然段。42你觉得最后一小节中,那一句话最好?为什么?(谈一谈见解)3你有类似的经历吗?此时,你对你的“历史”有何想法?与大家谈一谈!八、小结质疑与同学们交流你的学习心得。提出仍没有解决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