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大组典型教研活动设计方案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2978529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大组典型教研活动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大组典型教研活动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大组典型教研活动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大组典型教研活动设计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大组典型教研活动设计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大组典型教研活动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大组典型教研活动设计方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探索三维目标的达成策略市实验小学语文大组活动背景:新课程改革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但从阅读教学的现状看,我们发现大部分教师能准确把握一堂课的教学目标,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课堂上往往会出现这样几种情况:有的受传统教学的影响,还是以知识、技能目标为主,至于过程与方法、情感等目标能意思就意思一下,实在不行就毫不犹豫地丢掉;有的教师将三个维度的目标简单叠加,或将整体目标机械分割;也有的教师为了纠偏而忽视知识与技能目标过于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等目标,结果使学习策略和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失去了语言依托与凭借,给人以华而不实的感觉。基于此,我们

2、大组确定本学期的研训主题为:探索三维目标的达成策略。一、吐故纳新,充实内需在学习中丰盈1、重温“目标观”的有关观点和内容,结合语文组省立项课题确定本学期研训活动主题方向。学期初,教研组针对课堂中落实教学目标存在“费时、机械、分散”等现象,及时召开全体教师会议,复习巩固了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中目标观的有关内容,结合语文组开展的小学生课外阅读环境优化研究这一省级立项课题研究现实,从目标观研究入手展开本学期的研训一体化主题活动。2、分散搜集,学习相关理论资料,并写出有关学习心得。各年段组长有目的、针对性地收集筛选有关“目标观”的资料,如谈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的变革 、 如何实现三维目

3、标的和谐统一 、 开发教学资源,促进目标整和 、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与目标教学研究 、 让语文教学奏响和谐的乐章等十多篇文章,组织年段教师认真学习,并通过年段轮阅等形式加以充实,达到了信息资源共享,并为老师提供了一个导向作用。通过互动式的学习,老师们重新审视了以前的课堂教学,纷纷撰写了学习心得。如王芳英老师的夯实课堂教学,落实三维目标 、戴惠兰老师的让新课程的课堂“瘦”下来 、葛建国老师的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李燕明老师的从课外阅读谈目标整合等体会文章,都对达成教学目标的途径提出了自己独到的思考和见解。、集中讨论、交流并确定本学期研训活动主题,明确活动形式和过程安排。在组内交流讨论中,我们提出了

4、这样一些观点:在课堂教学中,要围绕主攻目标展开,并能串联,教师在把握文本重点、难点、关键点的基础上,应将目标群进行结构化组合。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情的变化调整教学方式,使结果更接近教学目标,提高教师对目标设计的驾驭能力。学习者存在着学习水平的层次性差异以及不同层次学生对目标的适应性不同,学习目标应有内容、层次的分解,并有效整合,实现教学的有效性。我们经过认真讨论,最终确定本学期研究达成三维目标的教学策略和操作方法,即如何正确把握语文学科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何将三维目标融为一体、整体实践,体现出课堂教学的层次感、立体感、飞跃感,以及灵活、扎实、创新等特色

5、。二、实践探索,重建现场在案例研究中成长1、理论是基础,实践是关键。紧接着每位语文老师围绕主题分头完成个性化教学设计,并根据设计进行教学实践。为了突出重点,避免面面俱到,语文组确定低段着重研究字词教学的实效性,高段重点把握情感目标的达成。并组织年级组内教师进行交互式听课评课,在听课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教师有过程意识,但“过程”展开不充分,不到位。据此,语文组要求每位教师根据典型案例撰写教学反思。案例情境一 :如何让低段词语教学更有实效从现在开始一课词语教学片断设计教材内容:第一个上任的是猫头鹰,他想到自己成了 “万兽之王”神气极了,立刻下令:“从现在开始,你们都要和我一样,白天休息,夜里做事。

6、 ”大家听了议论纷纷,可是又不得不服从命令,只好天天熬夜,一个星期下来,动 物们都叫苦连天。词语教学重点:落实“神气极了” 、 “议论纷纷” 、 “ 叫苦连天”这三个词儿,能正确读词,理解词意通过本课学习能恰当运用!第一次教学:1、 课件出示第二小节,学生自由练读,要求读通读顺。2、 指名检查朗读的第一层面读通情况。3、 随机用换词的方式理解“神气极了”即“得意极了”的意思,在此基础上请学生读出猫头鹰神气的感觉。4、 听了猫头鹰下的命令后,小动物们会说些什么?以这个问题为抓手理解“议论纷纷”这个词语的意思。指名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刚才大家有的这样说,有的那样说,你说一句我说一句,用课文里的一

7、个词就是“议论纷纷” 。5、 虽然小动物们都不怎么愿意,但还是照“猫头鹰大王”说的那样去做了,结果小动物们都怎么样啦?(学生回答:他们都“叫苦连天” ,教师追问, “叫苦连天”就是什么意思呀?他们会怎么叫苦呢?)6、 有感情朗读全小节。教后自我反思:虽然这三个词语在本节教学中得到了充分的重视,但上下来后总感觉词语教学比较单簿,不够丰满,似乎仅仅停留在理解词意这一层面上,学生的兴趣也没如事先想象的那么高涨。比如虽然通过换近义词的方式理解了 “神气极了”的意思,但在朗读中学生却并没能很好地读出这种神气的感觉。原本 设想的通过“ 小动物们会说些什么?”“他们会怎么叫叫苦啊”这两个问题来带动对“议论纷

8、纷”、 “叫苦连天”这两个词的理解,学生的反应也是平平,回答大同小异,基本上都是“ 那怎么行啊,我可受不了!”“我累扁啦,快来救救我呀!”此类的话。案例情境二:自己去吧识字教学设计自己去吧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鸭在妈妈的鼓励下,学会了游泳;小鹰在妈妈的鼓励下,学会了飞翔。告诉小朋友要学习小鸭和小鹰,从小不依赖父母,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在初次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开掘蕴涵其中的人文精神和情感因素,而忽视了识字教学,只流于形式地在初读课文后让学生自由读生字卡片、开小火车认读生字,然后就进入到了课文的阅读理解阶段。课尾也只安排了一个简单的生字书写。结果整节课学生生字没学好,课文也没读好,课上完,还有

9、部分孩子连课文也读不通。教师自我反思:识字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反思以上教学,我意识到自己没有摆正识字教学在低段语文中的位置,把 识字环节仅仅当成了一种摆设 。其 实,汉字的熟识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而课堂教学是学生识 字的一个重要阵地。如果教师 不能在课堂上给识字教学留一席之地,只会加重学生课外的负 担,无形中给学生造成一种学 习压力。学生兴趣丧失不说,识字教学、阅读教学效率的提高也无从谈起。这就要求我们教 师一定要在思想上给予识字教学足够的重视,保证在课堂上留出足够的时间,不让识字教学 仅仅像跑龙套一样走过场。此外,教师在初读后就直接把生字孤立地拿出来 认读,人 为 地割裂了识字与阅读的关系,使

10、识字游离在阅读之外,致使收效甚微。教师应让生字在具体语境中反复重现,增加感知的强度,把认识生字与正确诵读课 文紧密结合,用 识字的成果去促 进课文的诵读。2、在分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集中讨论,推选出年段最佳设计,形成每年段一篇优秀教案。分别为:郭昶的布衣元帅 、葛建国的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叶洁芸的自己去吧 、邬燕娜的畅游拼音王国 、杨雨的从现在开始 、李春开的可爱的小蜜蜂 。3、重建教学现场。对这评出的 6 篇教学设计,再组织教师年段集体备课,通过集思广益,进一步完善该设计。执教教师带着思考,又重新调整了教学思路,进行了再一次的教学实践,全体教师听课。通过同一教学片段的前后对比,老师们对目标的

11、达成途径有了更清晰的认识。附从现在开始词语教学片断再设计:课前每位学生在胸前贴上自己喜爱动物的彩色图片,教师胸前贴上了“狮子王”图片。师:(微笑着对学生说)小动物们,今天,我狮子大王召集你们来,是因为我年纪大了,想找个动物接替我的王位。你们谁能胜任“万兽之王”啊?生:(个个热情高涨,十分高兴,小手高举 )我来当,我来当 !师:我宣布:从现在开始,你们轮流当“万兽之王” ,每个动物当一个星期。谁做得最好,谁就是森林里的新首领。猫头鹰先来当吧!(课件出示:看图体会猫头鹰“神气极了”的样子)生:我看到了猫头鹰大王挺着胸抬着头,好像很得意的样子。生:我看到他眼睛瞪得老大老大的,张着翅膀,好像很威风!师

12、:你能学学猫头鹰当“万兽之王”时的神气样子来读读猫头鹰的话吗?注意把感叹句的语气读出来。生:( 一边演一边读) 拍着胸脯,读得活灵活现。师:小动物们,你们听了猫头鹰的话,有什么烦恼吗?生( 贴公鸡图):这怎么能行,我白天出来找虫子吃。晚上我看不见的,没东西吃会挨饿的。生( 贴斑马图):我喜欢白天出来跑步,晒太阳晚上天黑,我不好活动呀!生( 贴兔子图):我都在白天拔萝卜、采蘑菇,夜里黑呼呼的,到哪儿去呀 !师:把你们的烦恼对你的同桌、前后桌说说(生七嘴八舌,说个不休 )师:你们现在就要在议论纷纷,一个星期下来,天天熬夜,你们又有什么想说的吗?生 1:三更半夜出来找吃的,冷得要命,我都三天没吃东西

13、,快饿死了!生 2:黑夜里我都不能和同伴们玩游戏,生活一点意思都没有。生 3:猫头鹰,你可害苦我了;我白天睡不着,晚上又没精力出来,这样的日子我没法过了!师:对呀,你们个个都叫苦连天,你们觉得猫头鹰是合格的新首领吗?生:不是(学生有感情地朗诵第二段)组内教师评析:该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与第一次教学设计几乎是一样的,区别就在于在这一次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一开始上课时就创设了一个情境, 师生共同 带上头饰进行角色体验,教师由“教师角色”转换成“ 狮子大王 ”角色,学生由“ 学生角色”转换 成自己喜爱的动物王国里多种动物角色,使每位学生都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中,成了故事中的一员,有的成了憨态可掬的大

14、熊猫,有的则是活泼可爱的小白兔,孩子 们积极地投入了自己的体验,获得许多独有创意的感受。通过创设情境、看 图说话、想象体验,教师巧妙地融词义理解和情感体验于一炉,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词语,并开掘出了 这几个词儿在本文中的丰富内涵,使词语教学更为立体化,语文课堂也充满了人文魅力。附自己去吧第二次识字教学设计呈现:一、看课文听老师讲故事(尽可能的让学生多接触文本,凭借语境,先从整体上认字。 )二、自由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生字。三、屏幕呈现全文,学生交流新认识的生字。例:生:“景”是我的新朋友。 (鼠标点击,该字变红。 )师:“景”在课文中有个朋友是生:风景师:对,看清楚拼音,请孩子来读读。 (

15、多名学生练读,指导读准后鼻音) “风景”这个词语躲在课文的这句话里,你能把这句话也读正确吗?(在语境中再次强化“风景”一词的读音,同时不落痕迹地渗透句子的概念。 )四、多形式巩固1、 猜字游戏:教师出示本课全部生字,请一生闭上眼睛,教师任意点一个字,叫该生来猜,直到猜对为止。例:教师点“景” ,请到的学生则这样猜:是不是“X”?如果猜错了,其余孩子齐说:“不是景 。 ”如果猜对了,则齐说:“对对对,就是景 ,景色的景 。 ”2、 连线题:小动物找家3、 书写指导组内教师评析:字是在一定的“语言场”中产生的,脱离了“语言场”,字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此案例中,教师把识字与生动有趣的

16、课文内容 紧密联系在一起,做到字不离词, 词不离句,句不离段,识字的难度大大降低。生字不再仅是抽象的记忆,它在 语言中跳跃,在课文中流淌,变得鲜活、动感。孩子们通过反复阅读,不知不觉把生字记住了,课文内容掌握了,情感渗透在其中了,字的音形义也和“ 语言场”融合了,识字的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课尾多形式的巩固方式让生字不断重现,反复刺激。 “猜字” 游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原本枯燥乏味的识字教学 变得生动活泼。学生在无意识中又识了几遍字,还浑然不知钻进了老师的“ 圈套” 。“小动物找家”的妙用在于引导孩子把生字的音、形、义三者结合起来,在新的语境中再次巩固。课尾的 识字游戏律动着学生积极 认字的情绪流, 为每个孩子“ 喜欢认字”培植了良性的土壤。三、同题研讨,超越自我在碰撞中生成1、举行教学沙龙课外阅读,我们关注什么在前期工作的回顾与小结中,大家认为在学生与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