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自我认知对态度行为之影响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2978109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个人自我认知对态度行为之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个人自我认知对态度行为之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个人自我认知对态度行为之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个人自我认知对态度行为之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个人自我认知对态度行为之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个人自我认知对态度行为之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人自我认知对态度行为之影响(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個人自我認知對態度行為之影響摘要社會上的人形形色色都有,有的人自我認知的價值觀好,態度行為就良好;有的人自認知的價值觀差,態度行為就惡劣。為什麼同樣受教育下的人,會有這麼大的差異,這個差異的形成來自個人的自我認知的價值觀,也就是對一件事的解讀產生了不同的看法,例如:電視劇情,當一個人在失意時,聽到別人的揶揄通常情緒反應很大,有的人會當作勵志言語,不想被看不起奮發向上,但有人卻一蹶不振,像洩氣的皮球,仇視一切的人事。就是一個典型的自我認知所影響,因為他不認同別人的說法,他認定自己不是外界所講的那樣,自我的認知高。本研究探討文獻來了解個人自我的認知對態度行為之影響。關鍵字:自我概念(自我認知)

2、、角色扮演、道德發展、態度行為壹、緒論一、研究背景與動機壹、前言1.這個社會的人形形色色,俗語說:一樣米,養百樣人,人一出生是沒辦法選擇家庭、環境,但有人生性良好、態度溫和行為正常,相反的有人生性不良、態度惡劣、行為反常,雖然環境可以造就一個人,但每一個人出世後在有認知時就有選擇的權利,如何做選擇是個人對價值觀的認知,價值觀受到教育、社會環境、及個人認知態度等影響,如同學校教育是不會教導學生做壞,但會教壞了學生,且教育一般區分有: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教育是影響認知態度及行為的最大力量,在這三個層面都是有互相影響的力量也互相牽扯;再者昔日孟母三遷是為了孟子,選擇良好的學習環境才搬家;如

3、此看來人的態度行為受外在的因素影響很大;在此我設定學校教育的教育方式為研究動機,探討教育的力量對態度知及行為約束是否有一般人所想像的那麼大;此為研究動機一。2.道德規範是法律之外可以約束人的態度行為的一種道德約束力;法律是有明文規定對於不良行為及傷人等行為有明確性的賞罰規範,如違法時會依違法的情形的輕重罰則,給予如罰金、勞役、坐牢及死刑。若是道德規範,只是道德勸說,別人道德觀感束縛於內心良知,若不做、不遵從只是道德觀感不好,也沒其他像法律有懲戒的外在壓力;像性行為;依道德規範來說以前的人就用名譽,家世背景,道德感來對女性強力約束,以前是封建社會,女子就會灌輸貞操觀念,女子在出嫁之前一定要守身如

4、玉,且雙方一般婚假都是經媒婆介紹而成,甚至在出嫁前都沒看過對方,若有未嫁而懷孕一定會街坊鄰居指指點點,父母臉上無光,女子若找不到生父,下場一般而言就會很慘;而今社會觀念這種情形認為很正常,也不會有任何下場,隨著環境變遷及道德價值觀的改變,這種情形司空見怪、甚至是嫁入豪門的一個手段。道德規範顯示沒有強制力,也沒有約束力及懲戒性;如果道德規範像法律有約束力,那道德規範是另一種對態度和行為有影響的因素,綜合以上觀點探討道德規範對態度及行為的約束力的成效;此為研究動機二。二、研究目的身分角色對態度及行為認知之影響;每個人在這社會上扮演著很多角色,以前的廣告台詞, 演什麼,像什麼 。今天我的身分是老師,

5、我要指導教育學生、教育學生,在老師的身分有形的道德壓力與規範。例如:闖紅燈,在無警察的紅綠燈路口,為了趕時間,若對向沒有來車,一定會想衝過去,若在場有其他人尤其是又帶著自己小孩,闖過去就是一個不良示範,因此任何角色都有道德規範的約束,但選擇遵不遵守,也是個人認知態度,角色的定義是否跟著個人認知態度也有影響力。綜合以上觀點,藉著文獻探討,希望藉此了解(一)學習行為(教育)對自我認知的影響力大不大?(二)自我認知會不會受角色扮演之不同相對態度行為表現而有所不同?(三)自我認知會因隨著時代背景及環境改變會有所改變,進而改變人的態度行為?並對最後研究的結果提出討論與見解,以瞭解個人自我認知對態度行為之

6、影響。貳、文獻探討(一)自我概念瞭解自己是一個嚜樣的人,也就是自己對自己的看法和判斷,這些對自己的看法和態度就是自我概念。Mead(1934)認為自我概念是個體在家庭社會情境中,不斷與他人互動,慢慢從對自己的評價上修正自己對自己的看法。Super(1963)將自我概念界定為具有意義的覺知到自己,也就是所謂的個人對自己的畫像;他同時認為自我概念是形成於某些角色、情境、定位關係與功能的時限等實際社會事實中。Epstein(1973)在評論以往自我概念的理論後,將其性質歸納為下列六項:1.自我概念是包含在一個較廣大的概念系統中,一個內在一致,有階層組織的概念之次級系統2.它包含不同的實徵我,如身體我

7、、精神我與社會我。3.他是一個隨經驗改變的動力組織,依成長原則運作,尋求變化與展現同化日益增加資料的一種傾向。依茹 Hilgard(1949)所謂的更傾於整合的 ,而非已整合的 。4.在經驗中發展,特別是在與重要他人互相作用的經驗中。5.維持自我概念的組織,對個人的發揮功能是重要的。當自我概念的組織受到威脅時,個人會經驗到焦慮,並試圖抵抗威脅。如果自我防衛失敗,壓力產生,最終將導致自我解體。6.整個自我系統與自尊或自重的基本需要有關。相較之下,其他的需要都是自重需要的附屬。其中所謂的自我的三個屬性,物質我(material self) 、社會我(social self) 、和精神我(spiri

8、tual self)乃是由 James(1890)的說法而來,此三者即是自我概念三要素(郭為藩,1979):1.物質我:最底層的自我,與自己生存與生理需求滿足相關的自我認知。2.社會我:任何與他人接觸有關的行為認知,也就是現實社會中自己行為所可被接受、被評價的自我印象,自我對名譽與地位的重要性評估。3.精神我:居位最高層,包含了主觀的心理傾向、理想和生活價值觀,引導自宗教、道德、良心等的自我抉擇。自我概念乃是個人就自己和他人互動過程中的知覺而來,然而知覺往往是主觀的,對自己與他人互動過程經驗的感受,必然受到人格特質體系所左右。(二)角色扮演從社會行為論(Bandura,1977)的觀點,經由社

9、會化楷模(modl)與仿效學習歷程,個體經驗到各種不同角色所應具的行為標準,同時學習到社會文化角色期望,社會我的角色扮演漸熟悉,再經由認知的累積,對於自我角色的認知更加清晰,理想我亦漸呈現,此時各種道德規範逐漸內化為個人自我理想的一部份,完整人格於焉形成。(三)態度的定義:態度是一種心理狀態,是個人對周遭環境,包括人、事、物所形成的一致性且持久性的心理評價性的反應。其中人,包含了本身、其他人、團體或組織;事,包含了發生的事件,政府的政策等;物,則有商品、財貨等。而所謂一致性與持久性則是個人的態度在短時間內應該會有相同的反應與看法,這也說明想要在短時間內改變個人的態度是不容易的。但是態度不是不能

10、改變,只是需要較長的時間。(鄭芬姬、何坤龍,2005)(四)態度的成分:態度的 ABC 模型 (ABC model of attitudes) ,態度組成的三個主要成分: (Taylor, Peplau,& Sears,1997.載於鄭麗玉等著,2006)1.情感成分 (affective component):包括個人對特定人、事、物的情緒感受或評價。例如:情人眼中出西施。2.行為成分 ( behavior component):包括個人對特定人、事、物的實際行為。例如:父母對小孩因為疼愛,常常會有親密的動作。3.認知成分 (cognitive component):包括個人對人、事

11、、物的想法、信念、知識或價值觀。例如:我認為運動有益身體健康。(五)態度與行為:1.態度對行為的影響(1)態度和行為 第一個發現態度和行為間不一致性的人是拉皮爾( LaPiere, 1934),他的實驗是和一對東方夫妻旅行美國各地,歷時大約 6 個月,他們投宿過 184 家旅館,其中只有一家旅館因為種族拒絕接待他們。後來拉比瑞寫信給這些旅館,詢問他們是否願意接待東方旅客,旅館人員填答問卷中超過 90%持以負面的態度,並認為這是政策的問題,東方人不會在他們的旅館中被接待。這個研究顯示態度和行為並不一定一致 (葉重新,1998;楊語芸譯,1994) 。(2)態度改變的理論:海德的平衡理論海德 (

12、Heider, 1958) 提出態度平衡理論 ( balance theory),該理論假設自己 (P)、他人(O) 、態度對象(X),這三者中任何兩個有正或負的關係,三者相乘的結果是正的(+) ,則表示態度平衡;反之,三者相乘的結果是負的(-) ,就表示態度不平衡 (葉重新,1998) 。小明 P 小明 P- + 平衡 說在認知上產生不平衡。假如想要影響(1)行為與態度行為是會影響態度,主要的研究是費斯庭格 ( Leon Festinger, 1957)的認知失調 (cognitive dissonance)論。此理論假設當個人兩個認知不一致時,就會產生失調的現象;當改變一個或兩個認知時,就

13、能恢復個人認知的平衡。費斯庭格相信,失調可以藉由改變那些較容易改變的認知而減輕,經由這個過程,你的行為便會改變你的態度。例如:我不喜歡菠菜但我剛吃過菠菜;吃菠菜(行為)與我不喜歡菠菜(態度 )間產生失調,所以吃菠菜的行為改變我的態度畢竟,菠菜也不是那麼糟,我是喜歡菠菜的 (楊語芸譯,1994)。(2)態度改變的理論:自我覺知理論邊姆 (Daryl Bem, 1967) 提出自我覺知理論 (self-perception theory),主張個人由自己的行為,來推論自己的態度。例如:我上課遲到,因為我不喜歡這門課 (葉重新,1998)。個人瞭解自己的過程就和瞭解別人一樣,是透過觀察行為所獲得。因

14、此,個人想要瞭解自己的態度,同樣也是藉由對外顯行為的推論而獲得 (危芷芬等著,2006)。(一) 說服與態度改變從各種大眾傳播媒體或他人,每個人每天接收到許多訊息,這些訊息無形中都在說服我們改變態度。說服的過程包括四個基本因素:訊息來源、訊息內容、傳播訊息的工具以及接收者。如下圖,說服的歷程 (葉重新,1998)。訊息來源 訊息內容 傳播工具 接收者 專家的見解 單向論點 人 智力可信任度 雙向論點 報紙 性別外表吸引力 恐懼訴求 電視 人格相似性 重複出現 雜誌 期望錄影帶 年齡教育程度(六)、在校學習行為與職場道德表現之關聯性及道德發展(顏信輝、楊淑玲,2004)研究發現曾經在校作弊者,未

15、來再從事作弊行為之頻率會更高(如Center for Academic Integrity, 1998、Smith 等,2002;顏信輝與楊淑玲,2002),所以學生在校期間對學習行為之態度與其後續職場上專業道德之表現也有可能具有正向之關聯性。例如,Sierles 等(1980)發現醫學院學生在校不當學習行為與其造假實驗室檢驗資料、病歷資料或身體檢查資料之行為有顯著的相關,因此該研究認為醫學院學生在校的不當學習行為可能提供了在未來從事不道德醫療實務的警訊。Sims(1993)對60位研究生進行不當學習行為的 類別(range )及嚴重程度(severity)之關聯性研究也證實,在學校曾從事不當學習行為者,其在未來工作上亦會有不誠實的行為。研究結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