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生800、1000米体能测试的调查研究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2977178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学生800、1000米体能测试的调查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对学生800、1000米体能测试的调查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对学生800、1000米体能测试的调查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学生800、1000米体能测试的调查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学生800、1000米体能测试的调查研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我校学生 800、1000 米体能测试的调查研究【摘 要】800、1000米跑为目前我省体能测试的重点,同时也是体育课教学的难点。由于该项目跑的技术动作单调、重复,运动量、密度普遍较大,再加上中学生的生理、心理规律,使得800、1000米教学工作较为困难。为此我对本校学生进行了800、1000米跑的小范围问卷调查,旨在发掘800、1000米跑教学中的难点,正视困难,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消除学生对这两项跑的心理障碍,切实做好1000米跑的教学工作,真正达到通过1000米跑的教学增进学生的耐力素质,意志品质和身心健康关键词:体能测试 中长跑 身体素质 心理素质1.前言早几年我们尝试了台阶

2、测试,台阶试验意义就是评价心血管系统的机能水平,但台阶试验的评价标准代替不了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评价,也代替不了耐力跑中所需要的意志品质和坚强的心理素质的评价。而且,组织学生测试难度大,耗费时间长,而且仪器也容易出现故障等等多方面问题,所以我校几年前就停止了该项目的测试,改为女生测 800 米、男生测 1000 米,运动负荷上看,中长跑的强度比台阶试验的强度更大。从锻炼价值的角度来看:作为选测项目之一的 800 米和 1000 米耐力跑可以作为一种简单易行的锻炼手段来发展学生的耐力素质,因为耐力锻炼是机体与疲劳作斗争的一个艰苦过程,在耐力跑中,由于要负氧债,运动中会出现“运动极限”等不舒适的生

3、理技能反应,这就需要学生在耐力锻炼中,明确锻炼的目的和意义,排除各种不良思想的干扰。 800 米、1000 米中长跑对于高中生来说,是一项身体负荷较大,锻炼价值较高的有氧代谢项目。尤其是对发展耐力素质、提高心肺功能有良好的效果,对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吃苦耐劳精神具有特殊意义。但在我校体育测试中,学生普遍对于该项目表现出畏惧心理状态。本文结合体育教学实践,对这一问题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了具体做法,为 800 米、1000 米跑教学提供了一些有意义的参考。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2.1.研究对象:随机抽取我校高一高二各两个班,高三一个班,共 5 个教学班 268 个学生2.2.研究方法:2.2.1

4、问卷调查法,发放问卷 268 份,回收 255 份,男生 137 人,女生 118 人。问卷有效98.5%2.2.2 统计法2.2.3 文献调查法、调查访问法3.结果与分析3.1 造成高中生 800 米、1000 米跑畏惧心理的主要表现3.1.1 生理方面的原因众所周知,800 米、1000 米跑是一项以耐力为基础,速度为核心的最大强度的竞技项目,这种跑的技术有它自己的特点,首先要求跑起来能保持较快的速度和平稳的重心,又要尽可能的轻松省力。我们知道学生快速跑过程中延续较长时间,对人的呼吸血管功能及代谢功能要求较高。因此学生在体能差的情况下,会出现呼吸急促、胸闷气短、体乏无力、心理难受等现象,即

5、运动生理学的“极点”现象。这些生理现象给学生造成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很大,感觉难以承受,甚至产生再也不想跑的念头。这里由于高中生生理原因,他们心理畏惧 800 米、1000 米跑,难以坚持跑下去。3.1.2 客观方面的原因我学校的学生学习紧张、竞争大、任务重,平时缺乏中长跑锻炼。如平时下午 4 点 55分放学,晚修 6 点 50 分要到课室,期间最多两个小时,学生需要运动、吃饭、洗澡、洗衣服。如果单单一个人,两个小时是足够的,但在一间全寄宿学校情况就有所不同。吃饭要排队,迟了可能吃剩菜;洗澡要排队,一间宿舍 8 个人,如果全部都去运动,也同时回来的话,洗澡要排队,除非合理安排先后次序;运动场地要

6、先到先得,全校 3 千学生,运动场设施是不可能完全满足的,在这样的情况下,2 小时内真正运动的时间不是很充裕的,可能不到 1 小时,更何况,他们如果有其他项目活动,更加少人愿意去枯燥地跑圈。而到体育课中,对体能练习也不能太高强度,因为,通常有大部分的体育课之后还有文化课,或者是午饭前,还有现在高中实行的是选项教学,这就决定在课堂内不能太强调以体能为主的教学。多方面因素以至造成学生身体体能素质普遍下降。长此以往他们大部分就越发地增加了对 800 米、1000 米跑的畏惧心理,从来不愿意愉快地跑完整个 800 米、1000 米。3.1.3 意志品质方面的原因由于现在的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

7、养,不愿吃苦,再加上优越的生活学习环境使他们怕苦怕累,怕晒、怕热、怕冷,意志薄弱,缺乏在艰苦环境中锻炼自己的勇气和克服困难的毅力,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这些弱点在高中生身上表现尤为明显,因此在 800 米、1000 米跑测验中,意志品质较为薄弱的高中生,对 800 米、1000 米跑产生了较强的畏惧心理。3.1.4 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练习方法不当在体育教学中,由于 800 米、1000 米跑枯燥无味,部分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认为只有学好文化课,体育成绩无所谓,甚至有一部分学生对体质体能测试和体育课考试也是应付形式。从而造成对体育学习的冷漠,更加不愿意进行耐力训练;加

8、之一部分运动能力较差,特别是女生,难以引起练习的兴趣和体验成功的喜悦,势必产生生理和心理的畏惧。3.1.5 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方面的原因体育教学中由于教师对中长跑的练习内容缺乏新意,讲解语言单调,对学生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有氧代谢能力的培养,通过有氧训练,可以提高心肺器官,增大内脏容量,随着身体机能的不断强化和训练水平的提高来逐渐增加运动量和提高跑速。另外,练习手段的重复雷同,运动员负荷波动大,使学生感到体育课上练习中长跑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恐惧心理。4.消除高中生 800 米、1000 米跑畏惧心理的方法4.1加强心理素质教育,使学生了解耐力跑的运动

9、生理特点,增加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在体育教学中,通过正面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正确认识,鼓励学生自觉地、刻苦地加强思想和身体素质锻炼,从各方面不断强化自己,培养自身的吃苦耐劳精神,顽强拼搏作风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教师讲述在整个 800 米、1000 米跑的过程中,出现使身体不适应的生理现象是在所难免的,特别是“极点”现象的出现往往使学生失去信心。这时教师就应及时向学生讲明出现“极点”现象的原因、时间及过程,及时调整“极点”出现时的心理和身体状态,让他们克服 800 米、1000 米跑的畏惧心理,保持锻炼的积极性,使他们用顽强的意志继续跑下去。4.2加强锻炼,提高信心,增强耐力跑能力由于大

10、部分学生对 800 米、1000 米跑没有足够的信心,害怕完不成任务,或者认为自己能跑完就不错了,对能不能测试按标准跑完没把握,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因此提高他们的耐久跑能力是减少畏惧心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我们体育教师就应该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改变过去单一的数圈跑的耐力练习。我们可以融以趣味内容于间歇跑,追逐跑,变速跑、折返跑中,或变换训练环境,利用校园或学校附近的安全可用的环境,进行跑公园、跑校园,跑坡、跑台阶、越野游戏等训练内容多样化、环境变化多样化,也可以让学生自愿加入学校定向越野队一同训练,以转移其注意,使高中生心理上产生积极影响,以此来提高高中生耐力跑积极性,增强耐力跑的信心。另

11、外最好的办法就是激励,哪怕他们出现一点微小的进步。因为,对他们来说,最需要得到的是一种对自己努力的认可,一种对自己的努力“产生肯定的内心体验”,而这又正是他们继续努力的原动力。 “好”、 “不错”、“有进步”,这是他们最乐意听到的。切忌在他们正在努力时出现“不行”、 “怎么搞的”、 “你又怎么啦”之类的语言。4.3提高教学手段和方法,建立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加强学生的自身心理调节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我们应科学地、合理地安排制定教学训练计划,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告诉学生在课余进行的体育活动不用每天一样,可以球类运动后慢跑调整,也可以或者每周抽 2-3 天的下午,完成耐力跑运动后,再进行其他强度较

12、小的运动项目,例如,踢毽球,乒乓球、排球等,从而合理分配学校运动资源。教师应努力创造活跃的运动气氛,让学生在良好的、兴奋的心态下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树立良好的心态,使他们的体能在学习和训练中得到逐步改善和提高,逐渐适应大强度的学习和训练。让学生感受到运动的快感,并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心理状态:“我的肌肉很放松”“我今天跑的很流畅、很舒服”“我有十分把握、十足的信心能完成训练”。从而逐步消除对 800 米、1000 米跑的恐惧。5、结论与建议对于高中生 800 米、1000 米训练,要出好的成绩,建议做到以下几点:1同学们必须加强对 800 米、1000 米跑项

13、目的认识,克服心理畏惧因素。2训练中要加强有养能力的培养,消除心理顾虑。3训练过程中必须有计划地发展好速度素质和耐力素质,提高身体素质的发展。4培养学生根据自身特点,拟好跑的技术环节,形成自己的风格,及时克服“极点”现象的出现。5合理安排运动负荷,讲究课余训练的质量和效果。6注意高中生在 800 米、1000 米训练后的恢复措施。7. 必须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习惯,单靠课堂,很难有效提高耐力跑的成绩。以上是我对高中生 800 米、1000 米跑畏惧心理产生原因的调查分析,并对如何消除畏惧心理谈了几点看法,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参考。参考文献1 袁磊.体育与健康教程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6.2体育与科学王港 200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