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宁市流动人口现状的调研报告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32965633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宁市流动人口现状的调研报告 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关于宁市流动人口现状的调研报告 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关于宁市流动人口现状的调研报告 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关于宁市流动人口现状的调研报告 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关于宁市流动人口现状的调研报告 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宁市流动人口现状的调研报告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宁市流动人口现状的调研报告 (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7关于宁市流动人口现状的调研报告 人口流动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流动人口的增多,对弥补流入地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短缺,降低生产经营成本,促进竞争性就业市场的形成,推进城镇化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与此同时,给流入地政府管理、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方面带来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如何趋利避害,扎实抓好流动人口管理,已成为提高一个城市综合实力和对外形象的重要问题。我局对我市流动人口现状进行快速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一、 我市流动人口基本情况我市作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伴随着西部大开发,青藏铁路建成通车,我

2、市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大批内地务工、务农、经商人员流入我市,参与我市的经济建设。根据人口抽样调查推算,我市流动人口达 30.4 万人,占我市总人口的 14.3%(XX 市 2015年常住人口 212.7 万人) 。流动人口大多从事建筑装修、餐饮、服务、洗车、送货等行业。其中:符合劳动年龄(16岁以上)的 24.3 万人中,从事建筑业的人口为 5.2 万人;批发零售业为 9.3 万人;服务业为 4.6 万人;工业为 3.9万人;其他为 1.3 万人。我市流动人口呈现以下几个特点:1、从性别、年龄来看:在我市流动人口中,男性为 15.8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

3、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7万人,比重为 51.94%;女性为 14.6 万人,比重达48.06%。男女之比为 1:0.93。从年龄来看:30 岁45 岁阶段人最多,其中:3034 岁的人为 3.6 万人;3539 岁的人 4.9 万人;4044 岁的人为 3.6 万人。所占比重分别为 11.97%;16.25%;12.02%。这部分流动人口已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建设者。 【关于宁市流动人口现状的调研报告】 。2、从来源、地域来看:来自本省的流动人口为 23.4万人,比重达 76.87%;来自外省的流动人口为 7.02 万人,比重为 23.13%。主要来自北京、河北、山西、辽宁、吉林、四川、

4、甘肃等省。3、受教育程度来看:在我市的流动人口中,主要是以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未上过学占 5.84%;小学文化程度占 22.23%;初中文化程度的占 34.92%;高中文化程度的占 20.57%;大学专科文化程度的占 10.93%;大学本科文化程度的占 5.27%;研究生文化程度的占 0.24%。4、成份复杂。在流动人口中既有工人、农民、下岗职工、无业人员,还有一些逃避计划生育人员。5、居住分散。流动人口多数无固定住址,居住条件比较差。根据其收入的不同,在城市中心、城乡结合部、农村等地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6、部分灵活就业和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不能落实,一些单位

5、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7既是签订合同也不按照合同执行,甚至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等。二、我市流动人口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1、管理体制不顺,综治合力薄弱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公安、劳动、计生、城管等多个政府部门,市委、市政府先后制定了XX 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暂住人口管理的通知等相关文件,并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能。采取“一证带多证”的监管制度,建立了109 个暂住人口管理站。各部门从自身职能出发也都制定了一套相关流动人口管理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缺少相互联

6、系协作精神,齐抓共管效果不大,综合治理整体效能没有很好体现。2、管理工作不到位一是不少部门在流动人口管理中存在重收费轻管理、重处罚轻教育的现象。只要交了管理费,进行登记就完成任务,缺少依法服务的意识。二是暂住人口管理力量不足。【关于宁市流动人口现状的调研报告】 。目前,我市每个社区只有一名民警,平均管辖人口在 3000 人至 5000 人,大量的社区工作和非警务工作使民警只能疲于应付,降低了对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质量。三是许多地方管理手段落后,信息系统、流动人口管理系统还未建立起来,造成全市流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7动人口情况不明,监管失

7、控,管理缺位,服务质量不高。四是对流动人口的统计,国家没有单独进行统计,而以人口抽样调查,进行推算。本文的数据是依据 1%人口抽样调查和 2015 年人口变动和劳动力抽样调查推算而得。3、服务意识淡薄 社会保障缺乏一方面,有关管理部门因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为流动人口服务的意识观念陈旧保守,甚至存在歧视心理。同时,社会相关管理部门忙于应付其他日常工作事务,缺少对流动人口正常的法制教育和生活关怀,使流动人口素质难以提高,暂时很难融入城市主流生活,始终处于游离状态,他们苦闷彷徨,又无力改变生活现状,长此以往,致使少数流动人员滋生对社会仇视、排斥情绪,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另一方面,流动人口以一

8、种不平等的身份进入城市,被各类制度排除在城市社会成员之外,各方面环境都相当恶劣,合法利益得不到保障。一是生活环境差。多数流动人口一般租住在城郊结合部、偏远乡村的出租房屋内,居住环境差,条件简陋,靠打工的微薄收入维持温饱,没有教育、卫生和医疗等保障,更谈不上物质文化享受,身心健康状况很不理想。二是工作环境差。一些用工单位为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只看重流动人口的劳力廉价性,而忽视对其日常教育管理。有的建筑工地为方便管理,借统一保管为名,将外来务工人员的身份、暂住证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7件收缴扣押,严重侵害了流动人员的权益和自尊。三是社会环境

9、差。社会上正规劳动就业和维权保障服务较少,他们自身的维权意识较差,享受的合法权益较少。这给一些不正规的小型职业中介所有了可乘之机,他们在给外来寻工者介绍工作时,采取欺骗、乱收费等现象较多。三、对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思考按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促进流动人口同当地居民和睦相处”的要求,应采取有效工作手段,加强教育和管理,打击违法犯罪,保障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使流动人口管理工作逐步向动态化、规范化、人性化发展。1、加强队伍组织建设,建立健全管理络健全领导组织机构。建立市、县(区) 、镇(街道) 、村(居民区)四级联动组织工作络,成立流动人口管理专门机构,以 109 个

10、流动人口服务站为依托,形成上下联动的管理体制和络。公安、劳动、城管等各职能部门派人员进驻并进行日常的联系和协调工作,增强政府的监控职能。2、建设流动人口管理平台,推行“动态化”管理由市政府牵头,以公安部门为主,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在全市范围内建设流动人口络管理平台。 【关于宁市流动人口现状的调研报告】 。系统可包括治安管理、劳动就业、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7计划生育等信息内容,借此提高流动人口的登记率,切实做到全面管理、共享。对房屋中介、私房出租户、建筑工地等按要求定期向管理机构申报有关流动人口情况,做到专管检查催办和主动上门申报“双向

11、”结合,确保流动人口信息的规范完整。3、完善流动人口保障机制,推行“人性化”管理虽然流动人口犯罪在违法犯罪中占据了相当高的比例,但毕竟绝大多数的流动人口还是遵纪守法的,他们在为城市建设默默付出的同时,也不时受到不法分子的侵害,相当部分还要承受着恶劣的物质条件和生活环境的考验。因此,我们要切实改变社会对流动人口的歧视和偏见,通过“人性化”管理,保护好这些生活在城市边缘的弱势群体,增强他们对第二故乡的感情,培养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规范的意识。4、做好各类配套服务工作,建立流动人口维权组织。对来宁打工的人员,可引导他们进行劳动技能培训或法制教育学习,向他们提供居住信息和就业介绍服务,并上门进行拍照和暂住证件办理。提供咨询,解决困难,通过社会募集的方式,设立流动人口帮困基金,为生活中确有实际困难的合法流动人口提供救助。逐步取消对流动人口在子女就学、招工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限制。建立流动人口维权组织。通过建立流动人口维护权益组织,切实保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7障流动人口的合法利益,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主动、热情、长期提供法律咨询,接待拖欠工资报酬等投诉,积极向有关方面反映协调,直至妥善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