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论文:浅谈低段数学教学中的“读”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2965310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论文:浅谈低段数学教学中的“读”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论文:浅谈低段数学教学中的“读”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论文:浅谈低段数学教学中的“读”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论文:浅谈低段数学教学中的“读”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论文:浅谈低段数学教学中的“读”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论文:浅谈低段数学教学中的“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论文:浅谈低段数学教学中的“读”(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浅 谈 低 段 数 学 教 学 中 的 “读 ”【摘 要】 阅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活动。 有效的数学阅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分析能力、推理能力,还能丰富他们的数学语言,使他们获得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本领,体会数学的魅力。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给他们阅读的方法,让他们养成阅读的习惯,爱上数学阅读,是学生学好数学的一个重大课题。【关键词】 数学阅读;兴趣;策略;习惯数学教学的落脚点应该放在致力于学生的长远发展,相较于小学的数学课堂,高中、大学更重视学生的自我阅读式学习。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小学低段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往往被忽视,因而许多在小学阶段非常优秀的学生到了高中、大学

2、频频出现学习进入不了状态的情况。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更有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言:“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而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数学阅读是个体进行数学终身学习的重要手段,是实现“以学定教,先学后教”的重要方法。有效的数学阅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分析能力、推理能力,还能丰富他们的数学语言,使他们获得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本领,体会数学的魅力,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一个都不少”的教育目标。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低段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呢?笔者作了如下的尝试:一、激发兴趣播阅读之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希尔博士说过:“人与人之间有很少的差距,那就是对事物有

3、无兴趣,这种很小的差距所形成的结果却是非常大的,那就是兴趣可能使你通向成功,无兴趣可能使你通向失败。”因此,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应该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让他们爱上数学阅读,养成数学阅读的好习惯,同时在班级形成一种阅读的风气。小学数学论文2(一)营造氛围,促进阅读为学生创建良好的数学阅读氛围,让书香充满教室,是学生爱上数学阅读的基础。如建立班级数学阅读广角,张贴数学家轶事、趣事,定期进行学生优秀阅读材料展示,像课前阅读预习材料、数学科普书籍、数学童话故事、小学生数学报等,也可以是和数学有关的相关新闻报导;同时评选出每月数学阅读小达人,在”我是阅读小达人”榜上进行张贴。数学阅读小达人的评选标准很多

4、,可以是就一则阅读材料后自己丰富的尝试思路展示,甚至是错误的解题精粹展示,或是根据相关材料编写出的各种数学问题或想法,还可以是这一个月里数学书本阅读情况的一个展示,只要在展示板上贴示后能对大家有所启发,能赢得认可,即可当选。学生作品展示:这道题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些难,但是这个小朋友利用图示法、假设列表法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他的多种尝试解决方法被大家一致认可推荐。这是班级的数学阅读板报:3在营造氛围的同时,这个平台也给予了班级每个孩子一学期至少一次的展示机会,在体验阅读成功感的同时也让每位学生学着欣赏与分享。(二)开展竞赛,激发阅读为了激发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在班级里我们同时开展各种各样

5、的趣味竞赛,如“ 预习小能手”,“编题小干将”,“找错小达人”等活动。在竞赛中,一方面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视野,另一方面通过竞赛平台,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预习小能手”:以预习提纲为导向,为学生的课前书本阅读提供一个学习方法与数学思考上的指导,然后进行记录。同时,根据学生的预习记录表以及上课表现,评选出班级的预习小达人。“编题小干将”: 通过阅读课外资料或和数学有关的新闻资料,独立编写数学问题或是想法。定期开展编题展示,全班学生进行投票,票数多者当选。“找错小达人”:集中班级一段时间的典型错题,人手一份进行个人独立阅读审题,找出错的地方,以表格形式填完整错误原因以及怎样改正。以分数制形

6、式评选出班级的“找错小达人”。(三)体验成功,享受阅读 不断的成功体验,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而我们在精神表扬的基础上,也设置了一定的物质奖励。如当选为“预习小能手”“编题小干将”“找错小达人”的学生可以得到两个小博士,阅读材料或是一个解题思路在数学广角张贴了的可以得到一个博预习记录表今天的课题:_ 你知道了什么:_ 怎样解决:_ 有什么疑问:_ 你有不同的办法吗? _希望老师重点讲解的地方是:_4士,认真完成每天的阅读任务就可以得到一个盖章,积累到一定数量就可以和老师换取一定的奖励。同时,学生的阅读成果由他们自己装到“阅读成长袋”中,他们可以依据自己成长袋中或厚或薄的成果为自己写表

7、扬信。二、教给方法-生阅读之根方法是数学的灵魂。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进行数学阅读,并不是放任学生自己随意去读,没有方法的阅读必然是无效的阅读,这就需要教给学生有效的数学文本阅读方法。既看又想,边读边想,只有思考与方法同行,文本的阅读才能真正内化为他们自身的知识。2013 版新教材中有三个朋友一直陪伴着学生的学习,他们就是聪聪和明明、小精灵,这三个朋友将是学生和文本进行对话沟通最好的纽带。 (一)运用提纲,个体阅读2013 版新教材的编排思路是:从最简单的问题入手,通过循序渐近地解决一些不同类型、不同内容领域的数学问题,帮助学生了解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学习解决问

8、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这样的编排非常适合学生进行文本阅读。依据二年级的学生学习状态,我运用提纲,引导学生进行个体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案例】5 的乘法口诀导读提纲 5 的乘法口诀你知道几句?想一想后读一读书本 52 页引导学生去读 根据点子图或乘法算式,你能说说前两句乘法口诀的意思吗?你有什么疑问?引导学生去思考 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其它几句乘法口诀的意思吗?对照例题,你的表示方法与书本点子图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引导思考创造 你能用 5 的乘法口诀去解决问题吗?引导练导读提纲为书本阅读提供了一个学习方法与数学思考上的指导, 在与书本的交流过程中完成一次原先经验与书本的对比、再创

9、造学习。通过一两个单元的教学后,依据情况可适当逐步地放手,让学生自己根据阅读需求自拟导读提纲,提纲可围绕“书本向我们提出了怎样的实际问题,你是如何思考的?用什么办法解决,你的方法和书本上的方法有什5么异同你有什么收获”这样三个步骤展开,渐渐地从扶到半扶再到放,真正提高阅读能力。(二)抓住关键,反复阅读古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教材中的概念、法则由于数学语言精炼、准确、抽象,孩子们阅读时理解起来有困难,往往对其是只读其字,不解其意。所以,在进行初次概念或解决问题文本阅读时,可以引领学生抓住关键字词,深入、反复推敲,并且,根据上下知识点的联系,从看书到思考,从而理解、体会概念。二次引领对话时

10、,则进一步让学生说说能否用其它词语替换这几个关键字词,能否举出正反例子?用自己的语言怎样描述,描述完整了吗?如“这种加数相同的加法,还可以用乘法表示”抓住关键词“加数”“相同”“乘法”“这种”,结合情境图深入剖析“这种”是哪种,是怎样的加法算式?加数不相同可以吗?是不是必须得加数相同才可以改写成乘法?有没有特例?这样的加法算式你还能举例吗?现在,你对乘法又有了怎样新的认识?(三)从点到面,全面阅读教师要善于抓“点” ,将学生的零碎知识点与书本紧密结合,处理好一个知识点与整体的关系,从而将多个知识点梳理成串,建立起知识的整体结构,完成从“点”到“面”的跨越。教师也要善于用“点” ,点拨一个“点”

11、 ,为学生整个知识串作好铺垫。【案例】5 的乘法口诀案例师:5 的乘法口诀你知道哪几句?学生已有知识点师:一五得五表示什么意思?引导看书,理解意思师:你能用这样的方法,表示出其它几句乘法口诀的意思吗?从点到面,整体把握师:完成的同学可以阅读书本,比较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再次阅读, 全面整理师:根据图、算式,我们编出了 5 的乘法口诀,用这样的方法,你还会编几的乘法口诀?由点铺面6(四)适当留白,感悟阅读数学文本中不论是概念阅读还是计算阅读或是解决问题、图形的阅读,都离不开学生的自我感悟阅读,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给予他们宽松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个性化的阅读中产生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想

12、法,才能提出更有价值的阅读发现。但是,教材中一览无遗的解决方法、解题过程往往使阅读变成了窥探统一答案的途径。优秀的数学阅读材料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创造、思考空间,因此教师可适当的对教材进行留白处理,留给学生一定的探索、思考、阅读空间。如第二单元“100 以内加法和减法”,通过阅读四个小伙伴们的加减法卡片及他们的对话,从而对整个单元的知识点有一个系统的梳理和整理。数学书本在出示了前面两句计算法则后,后两句是以留白的形式呈现的,在这里,我们的处理方式是只呈现老师的第一句话:笔算加法和笔算减法要注意什么?四条法则全部留白,更多的留白处理是为了让学生在计算整理过程中对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自我梳理,而不是完全跟

13、着书本走。当然,由于个体差异,在自读感悟阶段教师应给予一定的阅读方法指导:化:教给学生转化的方法。化抽象为具体,也就是将数学中抽象的语言用通俗的、自己的语言表述,或是用具体的、直观的图、形或符号表示出来;思:怎样解决?书本中明明、聪聪、小精灵又是怎样解决的?我们的解决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联:联系知识的前后点,形成一个知识网络;做:可以依据书本上的阅读资料进行动手操作,如算一算、摆一摆、画一画、折一折、填一填等实践活动,从而实现与文本的有效对话。3、多元开放-开阅读之花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应成为书籍的王国” 。在这个王国里,学生的数学阅读材料应该是丰富并且有趣的。数学书本也不再是单一枯

14、燥的教科书,因为它将和各种各样的阅读材料一起整合成为一本综合有趣的百科全书。(一)“锦上添花”,注重课外材料的阅读7在阅读数学书本的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如“你知道吗”引导学生阅读丰富的数学课外材料,如数学科普书籍、数学童话故事、小学生数学报等,依托学校图书室,定期进行数学课外材料借阅,其次借助网络资源,由老师推荐优秀的、适合学生阅读的网站,还可以是同学之间互相借阅已有的数学阅读材料。这学期我们同时还开展了几次“数学阅读论坛”,确定好一个主题,选定周三一个中午进行交流。学生对自身数学阅读材料的展示不再是单一的纸质呈现,我们同时也希望以这样的活动,借助这个他们喜欢的平台,促进学生用准

15、确的数学语言来表述他们的阅读结果,将话语权完全还给他们。而这样的活动,在使每个学生扩展自己阅读面的同时,也帮助学生将阅读过程中获得的还处于“游离”状态的知识点梳理成串。(二)“开门造车”,开发自制材料的阅读学生数学阅读过程中的奇思妙想,产生的各种数学问题,有趣可爱的数学故事,或是丰富却又错误的解题“精粹”,以及教师认为有趣或是有挑战点的数学习题、数学阅读资料等通过汇总的形式纳入学生的阅读材料范围内。作品展示:数学史上的名人: 德国著名数学家高斯幼年时聪明过人,上学时,有一天老师出了一道题让同学计算:1+2+3+4+99+100=?老师出完题后,全班同学都在埋头计算,小高斯却很快算出答案等于 5050。高斯为什么算得又快又准呢?原来小高斯通过细心观察发现:1+100=2+99=3+98=49+52=50+51。1100 正好可以分成这样的 50 对数,每对数的和都相等。于是,小高斯把这道题巧算为(1+100)1002=5050 。小高斯使用的这种求和方法,真是聪明极了,又快又对。你会用吗?1+2+3+4+99+100=(1+100)1002=5050我也会:1+3+5+7+97+99=10+20+30+40+80+90=8学生通过阅读小高斯的故事,自编题目,将自已的理解、感想以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