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生产时期的基本纲领对我国社会发展的深远指导意义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32965140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大生产时期的基本纲领对我国社会发展的深远指导意义 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关于大生产时期的基本纲领对我国社会发展的深远指导意义 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关于大生产时期的基本纲领对我国社会发展的深远指导意义 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关于大生产时期的基本纲领对我国社会发展的深远指导意义 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关于大生产时期的基本纲领对我国社会发展的深远指导意义 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大生产时期的基本纲领对我国社会发展的深远指导意义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大生产时期的基本纲领对我国社会发展的深远指导意义 (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8关于大生产时期的基本纲领对我国社会发展的深远指导意义 【论文摘要】在抗战相持阶段,解放区为了克服严重的财政经济困难,迎接战略反攻,号召根据地军民自力更生,确保精兵简政和大生产运动的顺利进行,毛泽东在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之后撰写了这篇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依据实事求是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灵活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的内容与当时的经济实践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伟大的思想。今天我们学习和研究这篇文章,我们可以吸取从中有益的成分并加以运用和发展,来指导具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使经济健康

2、有序平稳快速增长,政治健全安定有序,充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充分体现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的原则。 【论文关键词】发展经济;保证供给;公私兼顾;精兵简政 在抗日战争期间解放区最困难的时期,毛泽东的这篇指导大生产运动的报告给陕甘宁边区解决经济与财政问题指明了正确的道路,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使解放区胜利渡过了抗日战争的最困难时期。研究和学习这篇报告,对今天建设有特色社会主义和充分发挥社会主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8义制度的优越性有深远的意义。 一、特殊的环境孕育伟大思想 一九四一年和一九四二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

3、后,由于日本帝国主义把主要的军事力量放在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战场,对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反复地、大规模地扫荡,实行灭绝人性的“三光政策” 。与此同时,国民党反动派也对根据地实行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企图彻底地摧毁根据地军民的一切生存条件,于是加紧了反人民的步伐,所以使得这一时期根据地面临最困难的财政问题。毛泽东对此曾经总结说:“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国民党用停发经费和经济封锁来对待我们,企图把我们困死,我们的困难真是大极了。 ”在这种情况下,国民党反动派铁定的以为共产党是无法克服这些困难的,他们都在日日期盼着敌后抗日根据地一步步“垮

4、台” 。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认为这个困难如果不解决的话,抗日根据地就不能巩固和扩大,抗日战争就不能坚持和胜利。为了克服这种物质上的实实在在的财政经济困难,在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的号召下,根据地军民自力更生,开展了大规模的生产运动。为了确保大生产运动的顺利进行,毛泽东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了这篇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 。 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8二、伟大思想是马列主义思想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灵活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相互关系的原理,即生产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分配、交换、消费

5、对生产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他运用这一理论具体分析了经济和财政的关系,即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对经济有一定的制约作用的相互关系原理,提出了“发展经济,保证供给”的经济财政工作总方针的理论。他指出:“财政政策的好坏固然足以影响经济,但是决定财政的却是经济。未有经济无基础而可以解决财政困难的,未有经济不发展而可以使财政充裕的。 ”在当时也就是要用发展生产来保障抗日经费的需要,使红军和人民在物质生活上有保障,以更好地组织人民群众,更加激发其抗战的积极性。同时毛泽东也进一步论述了两种在财政和经济问题上的错误观点:一是忘记发展经济而单纯的去收缩财政收支去解决困难的保守观点,也就是否定了经济决定财政的原理,实质上

6、这是一种舍本求末的做法,没有抓住问题的根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根据地的困难问题;二是不考虑当时的财政状况,脱离实际的发展经济,也就是忽视了财政反过来制约经济的这一原理,这是一种空洞的不切实际的大计划,没有从当时的实际出发,是不适合当时根据地的环境的,即当时根据地的环境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8是建立在个体经济基础上的、被敌分割的、游击战争的农村环境,而且如果按照这种错误思想做事的话,是不会解决根据地的困难的,有可能还会加重这种困难。 此外,在公私关系上,毛泽东提出发展经济的基本原则是“公私兼顾”或“军民兼顾” ,在当时就是既要发展公营经济,

7、也要发展民营经济,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抗日经费的供给,这是保证障供给的根本途径。所以既要反对不顾战争需要,单纯地强调政府实施“仁政” ,片面地强调减轻人民负担必要的战争经费的错误观点;又要反对不顾人民困难,只顾战争需要, “竭泽而渔,诛求无已”的错误观点,这种观点就与国民党压迫剥削人民的思想异曲同工了。面对这两种片面性的观点,他分析说:“在国家极端困难的时候要人民多负担一些也是必要的,但是我们一方面取之于民,也要使人民的经济有所增长,有所补充”毛泽东根据当时特殊的历史环境提出的这一原则,隐含着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的原理,这一原理成为我们现在处理这三者关系的雏形。同时毛泽东也进一步强

8、调了“在发展公营经济的同时要帮助发展民营经济,使人民有所失也有所得,甚至要所得大于所失” , “在财政经济问题上,应以百分之九十的精力帮助农民增加生产,然后以百分之十的精力从农民取得税收” 。从这我们也可以看出毛泽东无时不忘统筹安排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妥善处理积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8累和消费的关系,是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的。 在这篇文章中,进一步强调的另一个重要的政策是在党、政、军系统都要实行“精兵简政” 。毛泽东通过分析当时的情况指出了现在的根据地已经缩小,并在今后的一个时期内还可能再缩小,庞大的战争机构是适应过去的情况的,在现在这

9、个形势下必须解决战争机构庞大和根据地缩小的矛盾,实行“精兵简政” ,达到精简、统一、效能、节约和反对官僚主义的五项目的。并分析了精简之后可以减少消费性的支出,增加生产的收入,可以减轻人民的生活负担,促进经济的发展;建立统一的工作系统,可以保证政策和制度的顺利贯彻执行,使工作效能大大提高;厉行节约,必须反对不必要的和浪费性的支出,这是一切工作机关,特别是经济和财政工作的机关都要时刻注意的问题;而从事经济和财政工作的人员,还必须克服种种贪污现象。通过这一政策合理地利用财源来保证根据地的财政供给。 三、伟大思想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毛泽东的这篇报告给陕甘宁边区解决经济与财政问题指明了正确的道路,提高了边

10、区军民克服困难,渡过难关的信心,它指导陕甘宁边区和敌后各解放区的生产运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使解放区能够顺利的粉碎日本帝国主义的残酷扫荡和国民党反动派的经济封锁提供了物质保障,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是解放区胜利渡过了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8抗日战争的最困难时期,并成为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天我们学习和研究这部著作,我们可以吸取从中有益的成分来加以运用和发展,以更好更快地建设有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心任务,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保障。毛泽东提出的“发展经济,保证供给”的经济和财政

11、工作总方针指导着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应该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相互关系,把经济和财政两方面解决好,去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进而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巩固,以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健康有序快速平稳的增长。 “公私兼顾”的原则作为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的雏形,在今天更应该成为我们国家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向导,正确处理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关系,使我国的人民民民主制度更加完善,调整人民内部利益矛盾,调动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毛泽东的“精兵简政”这一重要政策成为了我们党一贯坚持的一项重要政策。例如 1984 年 10 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

12、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精简机构的目的,在于改变党和国家目前存在的机构庞大臃肿,层次过多,职责不清,工作效率低下的状况,建立起机构合理、功能齐全、运转协调、灵活高效的行政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8管理体系。同时,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也多次提出要转变政府职能,改革政府工作机构,裁减冗员,克服官僚主义。这些都是对毛泽东“精兵简政”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对改革和加强党的领导,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现在正处在建设由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时期,应该着眼

13、与我国现实的条件和马列主义思想联系起来,建立一个结构合理、功能齐全、运转协调、灵活高效的行政管理机构。一个办事效率高的机构可以巩固制度和体制,延长制度和体制的寿命,相反一个办事效率低、臃肿庞杂的机构可以危害甚至破坏制度和体制。因此建立一个高效灵活的行政管理机构可以更加正确的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真正调节各方面的矛盾,对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切实调动人民群众的政治积极性有实质性的意义。只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才能正确地集中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形成真正符合人民群众利益和需要的路线、方针、政策,使经济建设各项事业的发展符合人民的利益、意志和要求;才能增强人民群众的主人翁责任感,充分发挥他们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保证经济建设所创造的成果真正属于人民;才能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保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8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顺利进行;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大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充分体现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的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