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河海事巡逻船舶船型研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2964156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河海事巡逻船舶船型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内河海事巡逻船舶船型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内河海事巡逻船舶船型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内河海事巡逻船舶船型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内河海事巡逻船舶船型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河海事巡逻船舶船型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河海事巡逻船舶船型研究(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河海事巡逻船舶船型研究报告简本1.项目概况1.1 项目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迅猛,综合国力得到很大增强。经济发展对水上运输的需求越来越大, “十五”以来,我国港口吞吐量年均增长 18%左右,连续 5 年居世界第一位。内河水运是国家综合运输体系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运能大、占地少、能耗低、污染小、安全可靠等特点,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充分发挥内河航运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和优势,对加快西部地区资源开发,促进西部与东部的物资交流和经济发展,完善综合运输体系,推进西部地区现代化建设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2、人员流动越来越频繁,社会公众对水上交通的安全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历史的经验表明,经济和航运快速发展时期,也是船舶交通事故多发的时期。目前,我国内河涉水活动人员逐年增多,仅长江海事局辖区直接从事水上工作人员 100 万,涉水相关人员达 5000万,每天涉水活动人员达 35 万人次,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的人口规模,因此,我国将长期面临水上安全的巨大压力。海事部门是国家2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的主管机构,巡逻船舶是海事部门履责必不可少的装备,水上交通现场监管、突发事件的搜寻救助主要依靠船舶完成,船舶对海事系统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每年的建造和更新投资约占海事系统基本建设投资的三分之一。内河巡逻船艇是执行

3、内河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最基本的装备。我国内河海事管辖水域点多线长,由于受经济等因素的限制,普遍缺乏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管理装备,现有内河海事巡逻船艇不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功能上都与实际需要有很大差距。据统计,我国直属海事系统管理的内河通航里程约 32000 千米,拥有海事巡逻船艇 359艘( 10m 以上)左右,平均 90 千米才有 1 艘巡逻船(10m 以上) ,长江干线是世界上船舶流量最大的内河水域之一,是直属海事系统管辖的重点水域,平均 16 千米 1 艘(10m 以上) ,对其它特别是西部地区内河水域巡逻船数量严重不足的问题更为突出;由于缺乏科学和系统的研究论证,现有内河海事巡逻船舶船型达

4、到数十种之多,15 米以上巡逻船舶种类过多,机型多样,外形各异,这既加大了船舶开发、设计和建造工作的成本和周期,也不利于船舶的管用养修和树立良好的海事形象;另外,海事系统现有内河海事巡逻船舶普遍存在超龄服役,抗风浪能力较差、自动化水平普遍较低,作业手段落后等情况,难以适应海事业务不断发展需要。进行内河海事巡逻船舶船型研究,不仅有利于形成合理统一的船型,促进船舶建造和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也有利于提高内河海事巡逻船舶的性能,确定海事船型系列和配置方式,节约国家建3设和维护资金,缩短船舶建设周期,促进海事系统装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对增强海事系统水上交通安全保障能力,促进内河水路运输和经济发展以及保

5、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1.2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1.2.1 研究目标形成合理统一的内河海事巡逻船舶船型,促进内河海事巡逻船舶建造和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提高内河海事巡逻船舶的性能,合理确定配置数量和船型结构,节约国家建设和维护资金,缩短内河巡逻船建造周期;增强海事系统水上交通安全保障能力,促进水路运输和经济发展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1.2.2 研究内容1. 内河海事业务对巡逻船的需求。从海事职责出发,对内河海事业务进行分类,根据海事业务目标要求,结合内河特定水域范围及特点以及业务发展趋势,分析不同内河海事业务工作方式及其对船舶的主要性能的需求。2. 内河海事巡逻船主尺度及性能指标。

6、从内河巡逻船工作水域的特点出发,按照不同航区和不同水域的分布规律,借鉴发达国家内河巡逻船舶发展的经验,结合我国海事部门业务的特点,分析研究符合特定水域和不同海事业务需要的船舶主要性能参数和提高船舶性能的措施,并确定了符合我国内河水域特点的 12 个巡逻船船型。43. 内河海事巡逻船专用设备的配备。根据内河海事业务和水域的对巡逻船的功能要求,对内河海事巡逻船的专用设备配备进行研究,满足海事业务要求,统一专用设备配备标准。4. 内河海事巡逻船的服役年限。借鉴国内外公务船舶的服役年限情况,根据材料、工艺、主要设备的寿命和船舶使用情况等因素,提出我国内河海事巡逻船舶的最低服役年限。1.3 研究思路和成

7、果形式本项目研究以满足海事履责为基础,通过分析内河海事业务对巡逻船的需求,对海事巡逻船进行了分级,并确定了各级船舶的功能定位。根据我国内河特定水域(为长江三峡库区和西江干线广西段)水文、气象特点、航道等级、航区类型和安全监管的要求,研究相适应的巡逻船主尺度和主要性能指标,确定典型船型。根据各型海事巡逻船的功能定位,结合船舶建造检验规范,研究各级别船舶的船载专用设备配备标准。根据船体材料、工艺、主要设备的寿命和船舶使用情况等因素,提出了内河海事巡逻船舶的服役年限。本项目研究成果由主报告和四个专题共五部分组成。主报告由五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概述,简要说明课题的背景、研究思路以及主要结论。第二部分是

8、研究的基础,根据内河海事业务的需要和内河水域的特点,提出船型需求。第三部分是研究的核心,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特定水域的特点,研究典型船舶的5主尺度及性能指标。第四部分研究内河海事巡逻船舶专用设备配备标准。第五部分研究内河海事巡逻船舶服役年限。专题一 海事业务对特定内河水域巡逻船舶的需求研究:本专题将从海事职责出发,按照内河海事业务的要求,根据相关文件确定的海事业务目标,结合内河特定水域(长江三峡库区及西江水域)范围及特点以及业务的发展趋势,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分析不同内河海事业务的工作方式及其对船舶的航速、续航力、自持力、救助能力和作业能力等主要性能的需求。专题二内河水域典型海事巡逻船

9、主尺度及性能指标研究:主要从内河巡逻船工作水域的特点出发,按照不同航区和水域情况,结合海事部门业务的特点,研究船舶主尺度、推进方式、安全性和航速等主要性能参数,开发了典型巡逻船。专题三内河海事巡逻船专用设备配备研究:专用设备是开展业务工作不可或缺的工具和手段,本专题根据内河海事业务和水域的对巡逻船的功能要求,对内河海事巡逻船的专用设备配备进行研究,满足海事业务要求,统一专用设备配备标准。专题四内河海事巡逻船服役年限研究:根据材料、工艺、主要设备的寿命和船舶使用情况等因素,参考国内外公务船舶的服役年限情况,提出内河海事巡逻船舶的最低服役年限,一方面对今后内河海事巡逻船舶的设计寿命提出要求,另一方

10、面也为内河海事巡逻船舶的报废和更新维护提供一定的依据,同时为各海事机构内河海事巡逻船舶发展规划提供参考。2.合同要求和考核指标2.1 主要技术指标(1)形成长江库区和西江干线统一的内河海事巡逻船舶船型系列;(2)提供内河海事典型巡逻船舶各船型主要技术性能指标;(3)提供特定水域海事巡逻船专用装备的配备要求;(4)形成内河海事巡逻船服役年限规定。2.2 主要经济指标从经济方面而言,本项目研究成果将为我国海事系统提供适用的统一的船型,减少由于一船一设计造成的巨大的设计费用支出,仅“十一五”期间就可节省设计费用近千万元,并且减少了船舶建造的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从社会效益方面而言,内河海事巡逻船船型

11、研究将为形成统一的海事执法船队奠定基础,有利于对外展示和提高海事系统对外形象。2.3 提交的成果及形式(1)内河海事巡逻船舶船型研究报告(包括四个专题报告) ;(2)内河海事主要巡逻船舶服役年限的规定;(3)公开发表论文五篇;(4)提出内河海事巡逻船舶船型指导意见。23 3.主要研究成果3. 1 确定了内河海事巡逻船船型系列本课题通过研究,提出了符合我国内河水域特点的 12 种内河海事巡逻船船型及各型船的功能定位,对促进内河海事巡逻船船型的系列化、规范化以及配备的标准化有重要意义。表 3-1 15 米级内河小型巡逻船船舶系列 15m 级船型 15m-A 15m-B 15m-C船长(m) 13.

12、8 11型宽(m) 2.8 2.2排水量(t) 8.5 4航速(km/h) 36 36 36抗风力(级) 5 5 5续航力(km) 200 150 100自持力(天) 1 1 1航区 ABCJ ABCJ ABCJ航道 级以上 级以上 级以上船质 玻璃钢 钢 玻璃钢救生能力 主要任务 巡逻和救助,或配合大中型船舶工作 巡逻和救助,或配合大中型船舶工作巡逻和救助,或配合大中型船舶工作4表 3-2 20 米级内河小型巡逻船船型船舶系列 20m 级船型 20m-A 20m-B 20m-C 20m-D船长(m) 20 17型宽(m) 4 3.6排水量(t) 25 30 40 17.5航速(km/h) 3

13、5 38 26 42抗风力(级) 6 6 6 6续航力(km) 250 250 250 200自持力(天) 2 1 1 1航区 AJ BCJ BCJ ABCJ航道 级以上 级以上 级以上 级以上船质 玻璃钢 钢质 钢质 玻璃钢救生能力 10 人 10 人 10 人 10 人主要任务 巡逻和救助巡逻和救助,用于对船舶刚度及耐磨性要求较高水域,侧重于快速反应巡逻和救助,用于对船舶刚度及耐磨性要求较高水域巡逻和救助,侧重于快速反应表 3-3 30 米级内河巡逻船船型船舶系列 30m 级船型 30m-A 30m-B 30m-C 30m-D船长(m) 30 26 型宽(m) 5.2 4.4 排水量(t)

14、 73 80 32 航速(km/h) 29 34 45 34抗风力(级) 7 7 6 7续航力(km) 900 900 600 900自持力(天) 2 2 2 2航区 AB、CJ AB、 CJ AB、CJ B、CJ航道 级以上 级以上 级以上 级以上船质 钢质 钢质 玻璃钢 钢质救生能力 20 人 20 人 10 人 20 人主要任务 长距离巡逻、护航、监管和救助长距离巡逻、护航、监管和救助巡逻、护航和救助,侧重快速反应,用于吃水或操纵受限航段巡逻、护航和救助,用于对船舶刚度及耐磨性要求较高,且吃水受限航段5表 3-4 40 米级内河巡逻船船型船舶系列 40m 级船长(m) 45型宽(m) 6

15、.4排水量(t) 航速(km/h) 34抗风力(级) 8续航力(km) 800自持力(天) 4航区 A、B航道 级以上船质 钢质救生能力 40 人主要任务 长距离或跨区域巡逻和救助3.2 确定了内河海事巡逻船专用设备的种类和配置标准通过综合分析内河海事巡逻船的业务范围和工作特点,报告提出确定了内河海事巡逻船专用设备范围和种类,并确定了相应的配备标准和主要性能指标要求,见表 3-5。根据内河海事业务的特点和设备功能不同,海事巡逻船舶所需专用设备分为通导设备、取证设备、网络系统、人命救助设备四类。通导设备是指为海事巡逻船舶提供所需航行信息的通信及导航设备的总称;取证设备是指能够对现场进行视频、图像

16、等资料进行采集、记录、回放的硬件及相应软件;网络系统是指集数据采集、数据传输、船务管理应用软件以及船舶局域网等功能于一体的船舶综合网络系统;人命救助设备是指对事故中遇险人员进行搜寻、救助和转移的设备及工具。63. 3 确定了内河海事巡逻船的最低服役年限通过分析影响船舶寿命因素的分析,结合内河巡逻船的使用特点,参考国内外涉海单位和船级社对船舶服役时间和使用时间的规定,本课题确定了各型内河巡逻船舶的最低服役时间。 10 米 以 下 玻 璃 钢 艇 为 6 年 ; 15 米 级 及 以 上 玻 璃 钢 船 为 12 年 ; 15 米 级 以 下 钢 质 船 为 12 年 ; 20 米 级 钢 质 船 为 20 年 ; 30 米 级 钢 质 船 为 25 年 ; 40 米 级 钢 质 船 为 25 年 ; 其 他 材 质 ( 如 铝 合 金 ) 船 舶 , 参 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