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主要概念与常用公式总结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2962744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主要概念与常用公式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会计主要概念与常用公式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会计主要概念与常用公式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会计主要概念与常用公式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会计主要概念与常用公式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计主要概念与常用公式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主要概念与常用公式总结(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会计主要概念与常用公式总结郭善琪,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13301289389, - 1 -郭善琪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13301289389, 整理依据:夏冬林, 会计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年 9 月第 2 版。整理时间:2007 年 1 月 7 日1 主要概念1.1 第一章 导论 & 第二章 资产负债表(16 个概念)(1(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状况的 报表,通常称 为财务状况。至少包括三层意思: 关于资产、负债和所有者 权益构成情况及其合理性; 关于流动性,即资产变成 现金的能力(俗称“ 变现能力”); 关于财务弹性,即企业应 付意外情况的能力。我国资产负

2、债表各个项目通常按照流动性顺序排列。(2(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 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资产是企 业用于创造未来收入的各种 经济资源,包括各种 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3( 流动资产:是用于企业日常经营的资产,包括 现金和企 业期望能在资产负债表日后一年内兑换成现金、出售或消耗的 资产。具体 项目为:货币资 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存 货、待摊费用、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以及其他流动资产。(4(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预期会 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负债是债

3、权人对企业资产 的索取权。(5( 流动负债:是企业在一年内要偿还的债务,是企 业资 金的基本来源。包括: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负债、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 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预提费用、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以及其他流动负债。(6( 营运资金:流动资产减流动负债后的差额。三种 业务 不会影响企业的营运资金,即: 流动资产内部各项目之间的增减; 流动负债内部各项目之间的增减; 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同时增加或同时减少。长期项目(非流动资产、非流动负债 、实收资本等)的增减变 化与流动资产相关的经济业务都会影响营运资金。(7( 所有者权益:又称净资产,是企 业

4、的所有者应该享有的 权益,会 计上表现为资产减负债的差额。对于不同的企业组织 形式,所有者 权益又有不同的名称,独资企业称为业主权益,股份公司称为股东权 益。与 债权人权益不同,所有者权益是剩余权益,即对剩余权益的索取权,也就是说 ,所有 资产偿还债权人的负债 后的剩余归所有者拥有。企业会计准则按照所有者权益的来源把它分为四类: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根据我国股票 发行和交易有关规定,非股份制企业改组为上市公司时,改组前一年末的所有者 权益不得低于 30%。(8( 持续经营:设定企业将按照现时的经营目标和方式,长期、持 续不断地经营下去,在会计主要概念与常用公式总结郭善琪,清

5、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13301289389, - 2 -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破产、清算。(9( 历史成本计价:历史成本是会计的基本原则之一,要求企业的资产、 负债均以交易发生时的交换价格或实际成本入账。(10( 财务报表附注:根据会计准则的要求,公司 应当提供九 类近百项附注和补充信息,主要包括: 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说明; 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的说明; 或有事项的说明;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说明; 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说明; 资产负债表重要项目的说明。(11( 会计循环:是会计信息产生的步骤,也可以 说是会 计核算的基本过程,包括 证(会计凭证)、账(账簿)、表(财务报表)三个环节。

6、(12( 会计凭证:会计凭证总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所形成的、可以证明经济责任的“原始凭证”;另一类是本单位会计部门根据原始凭证所填制的、作为登记账簿依据的“记账凭证”。(13( 会计账簿:由许多具有相同格式的账页所组成的、用来登记企业经济活动的簿籍。会计账簿分为三类: 序时账簿:包括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分类账簿:包括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 辅助账簿:即备查账簿。如果在账簿登记过程中发生了错误,不允 许随便涂改,而是要按照专门的方法加以更正。通常运用的专门方法有划 线更正法、 红字冲销法和补 充登记法。(14( 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企 业的资产 不是

7、从负债中形成的,就是从所有者那里形成的,所以资产总是等于 负债加所有者权益之和。(15( 账户:也称为“科目” ,定义为对经济活动的分类,如具体的资产项目有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等。(16( 借贷记账法:形成于 1494 年的意大利,原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借”和“贷”仅仅是一种记账符号,与其字面所表达的含 义完全不相关。资产的增加记为“ 借”,减少记为“贷”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则相反,增加记为“贷”,减少记为“借”。1.2 第三章 利润表(16 个概念)(1( 会计分期:设定企业客观上连续的生产经营活动,可以划分为若干个长度相等的期间阶段,即会计期间。会计期间可分为年度、季度

8、和月度。我国规定日历年度为会计年度,即每年的 1 月 1 日起至当年的 12 月 31 日止。划分会计期间是为了定期做出报告,以便于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与企业相关的利益集 团及时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2( 权责发生制:也称“应计制”或“ 应收应付制”,即以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为确认标准,与实际收付期无关。凡是属于本期的收入或费用,不管是否发生款项支付,均应作为本期的收入或费用处理。反之,凡是不属于本期的收入或费用,即使已经收付款项,也不应作为本期的收入或费用。(3( 收付实现制:也称“现金制”,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另一种确认基础,它以款项是否收付为标准来确认某一会计期间的收入或费用

9、,即:凡是本期收付的款项,不管其会计主要概念与常用公式总结郭善琪,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13301289389, - 3 -是否为本期的收入或费用,均 应作为本期的收入或费用处 理。(4( 实现原则:实现原则是一个高度概括的要求,任何收入确 认都要满足两个基本要求:已实现或者可实现(to be realized or realizable)、已取得(to be earned)。对销售收入而言,我国的会计准则规定,只有同 时具备了以下条件,收入才算是实现了,才可以反映在利润表中: 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

10、品实施有效控制; 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5( 配比原则:配比原则要求,当期确定的 费用,必 须是 为了取得一定收入而发生的费用;即:一旦确认了收入,就要把与 这些收入相联系的费用都算出来,与当期收入有联系的费用算当期的,与以后各期有 联系的算以后各期的。(6( 收入:收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 义的收入指在特定会 计期间内增加的除投资者投资以外的经济利益,该经济利益会 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狭义的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 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我国会计准则所规范的收入

11、是狭 义概念上的收入,一般称为营业收入,指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 使用权时的收入;而广义的收入 则不仅包括营业收入,还包括利得等。(7( 成本:是指能够对象化的支出,也就是 说,企 业发生的能 够明确地直接或间接归集到某产品或劳务中。成本一般与 实物资产的计价有关。成本作为一种对象化的费用,会随着资产的使用逐步转化为费用。(8( 费用:费用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 义的费用是指企 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 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所有者分配利 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广 义的费用是指能导致企业经济效益流出的所有事项,而不限于日常 营业活 动中发生的经济利益流出。我国会计准则规范的费用是狭

12、义概念上的费用。利 润表中的 费用包括从事经营业务发生的成本和期间费用。(9( 制造费用:除直接材料和直接工资以及其他直接支出(如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职工福利费)外,制造企业的各个生 产单位(分厂、 车间)为组织 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 职工福利 费,生 产单位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的折旧费,修理费,机务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水电费, 办公费,差旅费等。(10( 期间费用:在日常经营活动中,除生 产部门要发生制造 费用外,企 业的其他部门还会发生一些费用,这些费用统称 为期间费用,包括: 管理费用: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管理和组织经营活动发生的费用; 财务费用: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费

13、用,如借款利息、手续费等; 销售费用:与销售活动有关的费用。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在 计算当期利润时全部减去,而不管当期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情况。期间费用与产品的生 产无直接关系,而是与特定的会计期间相联系,因此称为“期间费用” 。(11( 收益性支出:支出的效益仅与本会计年度相关的,就是收益性支出。收益性支出要么体现为存货,形成时体现在资产负债 表中,随着存 货的销售而体 现在利润表的销售成本中;要么体现为各类期间费用,直接反映在利 润表中。(12( 资本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与几个会计年度相关的,就是资本性支出。 这类支出不能会计主要概念与常用公式总结郭善琪,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13301

14、289389, - 4 -直接在利润表中反映,必须先 资本化,然后随着 资产的使用逐步 摊销而进入利润表。(13( 营业利润:是企业从生产经营活动中取得的全部利润。其计算公式是: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减值变动净收益投资净收益。(14( 利得: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之外的经济利益的流入。(15( 损失: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之外的经济利益的流出。(16( 净利润:是扣除所得税后的利润,是企 业最终的财务 成果。其 计算公式是: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所得税。1.3 第四章 现金流量表(7 个概念)(1( 现金流量:是指企业

15、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的总称。企业从各种经济业务中收到现金,称为现金流入;为 各种经济业务付出现金,称为现金流出。(2( 净现金流量:是指现金流入与流出的差额,也可以称为现金净流量、 现金流量净额。净现金流量可能是正数,也可能是负数。如果是正数,则为净流入;如果为负数,则为净流出。(3(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是指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提供的现金流量。对大多数企业而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 项目主要包括: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 现金; 收到的税费返还; 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项目主要包括: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支付的各项税费; 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4(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是指企业长期资产的购建和不包括在现金等价物范围内的投资及其处置活动所提供的现金流量。投 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 项目主要包括: 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 金净额; 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收到的现金净额; 收到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项目主要包括: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 金; 投资所支付的现金; 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付的现金净额(即:反映企业购买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购买出价中以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